尉劲松
(绍兴市柯桥区柯岩中学 浙江绍兴 312030)
分层不忘整体 适性兼顾公平
——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几点反思
尉劲松
(绍兴市柯桥区柯岩中学 浙江绍兴 312030)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下,分层走班教学能更适合学生发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教学不公平现象,影响实际教学效果。本文从正确看待学情差异、合理定位培养目标、统筹设计教学过程、统一安排课外作业、放手学生选择权利等措施改进出现的教学不公平现象,保证分层走班的有效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分层 教学 适性 公平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针对初二学生在理科学习上出现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我校对初二、初三学生实施了数学、科学两门学科的捆绑分层走班教学。根据学生数学、科学的学习情况学生分成A、B两个层次,各占50%左右,A层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强,成绩相对较好,B层学生相对学习落后点。学生管理以行政班管理为主,数学、科学课时学生到不同的教学班上课,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还是保持原来的老师不变。作为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者和管理者,看到了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引发了一些思考,在此与大家分享。
分层走班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几个典型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学生分层后,几个学生分到B班,情绪比较低落,除自尊心受伤、学习失败的感受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认为A班讲的知识多,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担心自己的成绩会因此下滑。一次发作业时B班某学生说“老师我能要一张A班的作业吗?”在学生心中,分层走班是不公平的,“不公平”的分层走班教学让一部分学生受了伤害。另一方面,也有学生希望到B班学习,因为在他眼里B班学习压力小,上课轻松,课外作业还少。“不公平”的分层走班教学让我们无意间放松了对部分学生的要求,增长了他们的惰性,对他们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分层走班教学行政班和教学班并用的管理模式,学生除了数学、科学课的大部分时间外都以行政班的形式学习生活,他们之间会相互交流A、B两班上课的情况,能看到A、B两个班的作业,他们看到了A、B班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不同,感受到了其中不公平。究其原因,不在分层教学的理念本身,而是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出了一些问题:
1.学生“被分层”问题。分层走班教学的初衷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核心是学生的选择性。虽然学生分层时形式上也有过“学生选择”这一环节,但 “任课教师建议”还是起了明显作用,一部分学生还是 “被分层”了。这样的分层其实是学校 “选”学生“走”,这让学生一开始就在不情愿的心态下参与教学,背离了分层走班的初衷。
A班B班培养目标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2.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2.培养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3.培养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简单思考和作出判断。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教学内容“多少”问题。面对A班级,教师缺少对课本例题、练习的挖掘和提升,往往以增加适当难度的题目来加大课堂容量;而面对B班,有时候甚至会减少一些较难的题目,换成一些基础题进行巩固训练。两个班级之间教学内容的明显差异造成B班学生认为自己学的不如A班多,产生“委屈感”。
3.作业“贴标签”问题。备课组的老师们分成两拨,分别负责A、B两个班的自编作业,因为缺少沟通和协调,两个班作业经常明显不同,作业因此被贴上了“A班作业”、“B班作业”的标签。开始的做法是把A、B两班的作业印在同一张作业纸上发给学生,学生完成其中一个班的作业。这种做法浪费了不少学校资源,还加重了一部分学生的负担,他们做了两个班的作业。两班作业分开印发后,学生看不到另一个班的作业,B班学生得不到被 “标签化”的A班作业产生了“失落感”。
这些问题的存在,分层走班教学只有“走班”的形式,实质上来讲就是以数学、科学两个学科捆绑的“快慢班”,就不可能被学生认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目的是让教学能适应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既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活动,又要关注全体,兼顾教学公平。为了分层走班教学不偏离正确的方向,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改进:
1.正确看待A、B班的学情差异。在分层走班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能注意分析两个班级的学情差异,但不能放大这种差异。第一,因为教师考虑的因素多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或者就是考试分数,在这点上两个班级的学情差异当然是明显的,除此之外,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特点等方面B班学生不一定比A班差。第二,A、B两班学生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界线,A班中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不见得一定比B班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好多少。因此,教师在关注学情差异的同时也要关注共性,A、B两个班级的教学应该有区别也有联系。 函数关系式。
2.合理定位A、B班的培养目标。数学课程标准对课程总体目标和初中学段目标都有详细的表述,分⑧层当走t班为教何学值不时能,△内容上随意改变,A班不能随意增加教学目标,B班不能随意删减教学目标,但在目标达成的程度要有所区分,详见下A表PQ为:直角三角形?
3.统筹设计A、B班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要避免简单从例题和练习数量、难度上来体现分层,两个班…的…教学内容要基本相同,在思维____含量、思想高度和知识深度上下花工夫,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是分层走班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我以《正方形背景下的动点问题》复习课为例具体说明:
4.统一安排A、B班的课外作业。A、B班的作业要有统一安排,把两班学生都题要质做量的高作低进业行题辩编论为,必为做题,难度较大B班学生感觉困难的编为选做题,不明确作业的对象,让学生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作业。另外,A班可以学生布思置维一活些动课提前供的了自时主间学习任务,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B班可以布置一些课后的思考题,给学生挂一个“跳一跳能摘到的和桃空子间”。
5.放手学生A、B班的选择权利。有了内容基本相同的课堂,有了同样的作业,A、B班教学没有实质的区别,学生没了不公平的感觉,合不合适是选择班级的主要标准,给犹豫不定的学生安排试听,学生有自己合适的选择。
?
落实改进措施后,两个班学生基本都能静下心来学习,没有了原来的“不安”,数学整体成绩提明显高,以我校上学年在全区初中学校(20所)期末考试数学学科各项指标来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从数据来看,改进以后合格率与平均分的进步位次高于优秀率的进步,说明改进措施特别关注了以前不被重视的B班学生,不放弃不抛弃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有自己的发展。
当然,我们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不会止步于这一张表格几个数据,我们将找准适性与公平的平衡点,面向全体的基础上让每个学生有个性化的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懋功.《初中“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研究》.上海: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