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彩萍,田春花,胡俊慧,马 斌
(张掖市畜牧管理站,甘肃 张掖 734000)
张掖肉牛杂交改良现状的调查分析
邵彩萍,田春花,胡俊慧,马 斌
(张掖市畜牧管理站,甘肃 张掖 734000)
为了掌握张掖肉牛杂交改良效果。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对以西门塔尔、夏洛来和利木赞牛为父本, 本地牛为母本的不同三元杂交牛同本地黄牛的生产性能进行分析比较,本地黄牛在引进优良品种的杂交改良下,生产性能及各项指标明显提高,养牛经济效益增加。对初生、12月龄和18月龄体尺比较得出,西杂、夏西杂和利西杂各阶段体高、体斜长和胸围明显增加,增加值在100%到340%之间。
肉牛;杂交改良;分析
张掖市为传统的农业大市,玉米秸秆和农副产品产量巨大,为肉牛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近年来,肉牛产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基础母牛数量不断增加,良种率大大提高。为今后对张掖肉牛进行品种选育,笔者对张掖肉牛杂交改良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张掖本地牛为河西黄牛,随着在农业生产中役用逐渐弱化,使用价值向肉用转化,自80年代起,先后引进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和皮埃蒙特等良种,冻精由颗粒冻精到试管冻精。在“黄牛改良转化途径研究”、“肉牛三元杂交集约配套生产技术应用”“张掖地区肉牛新品种引进及综合配套技术示范与推广”等项目的带动下,冻配范围不断扩大,由最初的5个乡扩展到全市6县(区)60个乡镇,黄牛冻配改良数由80年代的108头到2015年的19.4万头,冻配点由80年代的13个增加到2015年的251个,受胎率由42.3%提高到90%。至2015年西门塔尔杂交母牛已占存栏母牛的90%以上,形成了以西门塔尔高代杂交改良后代为主体的基础母牛群体,群体遗传品质优秀,生产性能突出。
2.1 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健全
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完善,累计建成肉牛人工授精站(点)251个,年引进优质肉牛冻精32万支以上,授配母牛18万头以上,从事人工授精技术人员达460人,实现了良种冻精全覆盖。在甘州、临泽和高台三个牛产业大县建立了以西门塔尔为主的基础母牛群,良种率达到95%以上。
2.2 冻配杂交改良情况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年黄牛冻配数量不断增长,1990年冻配数1.46万头,2015年达18.3万头,增长12倍,年均递增10.6%。肉牛生产中的主要品种为西杂牛及夏西杂、利西杂、蒙西杂、南西杂等8个品种的三元杂种牛,其中西杂牛数量最多,占85%以上,其它品种杂种牛占不到15%。改良情况见表1。
表1 30年来张掖肉牛改良情况统计表
2.3 杂种肉牛的品质性能
2.3.1 外貌特征 西杂牛在体型上明显趋于父本,表现出西门塔尔良好的兼用体型。头较短、颌较宽、颈宽厚、垂皮发达、胸围增大、背腰平直、体躯大、肌肉丰满、后躯发达、四肢粗壮[1]。毛色杂种一代90%以上近似西门塔尔的黄色被毛,全部有白颜额顶;杂二代毛色90%趋向父本毛色;杂三代的毛色和纯种西门塔尔无明显差异[2]。其它杂种牛体型外貌和毛色趋向于父本品种。
2.3.2 体尺、体重及生产性能 根据调查及相关数据统计表明,西杂牛及夏西杂、利西杂各阶段的体重大于本地黄牛。平均初生重西杂牛30.5 kg、夏西杂32.6 kg、利西杂31.2 kg,比本地黄牛平均初生重13.6 kg分别提高124%、140%和129%。12月龄平均体重,西杂牛234.8 kg、夏西杂287.5 kg、利西杂240.7 kg,比本地黄牛体重128.4 kg分别提高83%、124%和87%。18月龄平均体重,西杂牛353 kg、夏西杂368 kg、利西杂355 kg,比本地黄牛体重135 kg分别提高135%、145%和137%。初生、12月龄和18月龄体尺比较得出,西杂牛、夏西杂和利西杂各阶段体高、体斜长和胸围明显增加,增加值在100%到340%之间,统计数据比较得出杂交牛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详见下表2。
表2 杂种牛与本地黄牛体重、体尺均值比较表
2.3.3 适应性 杂交牛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耐粗饲,抗逆性强,力大,兼肉乳用于一体,耐寒,易管理,总体优势和经济效益强于本地黄牛[3]。
2.4 育肥及产肉性能
根据调查及相关数据分析,西杂牛与本地黄牛相比,增重明显,屠宰率在54%以上,净肉率在43%以上,个体产肉量由76 kg增加到160 kg。牛的平均出栏时间由42个月减少到30个月[4]。
2.5 经济性能
杂交肉牛体重大,生长发育快,生产性能高,出栏早,商品率高,增加了个体产值和经济收入,促进了养牛的科技进步。目前,育肥出栏一头活重650 kg西杂牛销售收入16 900元,纯收益达5 700元。
1) 经过多年试验和论证,引进良种改良本地黄牛,促进了养牛科技进步, 提高了产肉量和出栏率,优化了畜群结构,增加了养牛综合整体效益。
2) 今后需制定相应的品种布局规划和改良目标,选择合适西杂母牛,确定育种目标,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选种选配工作,固定性状、建立品系、培育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肉用品种,利用杂种优势,逐步将本地牛改良成体大、生长快、 产品率高的专门化品种,从根本上提高肉牛生产水平。
3) 各级政府和相关业务部门要高度重视育种工作的重要性,给予经济和技术上的保证,创造必要的育种和试验条件。
4) 通过开展横交固定,培育后备公牛,选择基础条件好,技术力量配备的肉牛场作为繁育场,建立育种核心群,健全和完善各种育种技术资料,为早日育成新品种打下基础。
[1] 王金明.肉牛不同三元杂交组合改良效果初步研究中国牛业科学,2011,37( 4) : 24-26
[2] 王泽文.肉牛杂交改良本地牛的进展和分析[J].黄牛杂志,1992,33(5):73-76
[3] 燕海峰.肖兵南等湘中肉牛杂交改良与杂交组合筛选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9,29(3):36-38
[4] 张永东.南德温肉牛与张掖西杂牛三元杂交效果调查[J].中国牛业科学,2007,18(4):95-96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Zhangye Beef Cattle Crossbreeding Situation
SHAO Cai-ping, TIAN Chun-hua ,HU Jun-hui, BIN Ma
(Zhangyecityanimalhusbandrymanagementstation,ZhangyeGansu734000)
[objective] In order to grasp the effect of Change Beef Crossbreeding .[methods] Through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investigation, For with Simmental, Charolais and Limousin cattle male parent,Different local cattle crossbred female cattle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ocal cattle. [results]The local cattle under the introduction of good varieties of hybrid modified,Performance indicator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cattle. [conclusion]By birth,12months and 18 months compared body measurements, and miscellaneous cattle, xia west miscellaneous and the west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hybrid body height, body length and chest circumferenc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added value of between 100% to 340%.
beef cattle; hybrid improvement; analysis
2016-03-12
2016-03-20
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应用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对张掖肉牛改良效果研究)项目编号:GNSW-2015-5。
邵彩萍(1978-),女,甘肃会宁人,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S823
A
1001-9111(2016)04-00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