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兰棋
一
细米和火印并肩坐在夕阳里。落日把成片的麦穗晒成了一种异乎寻常的金色。
“火印,我真不希望你明天就走……”那个叫细米的少女把头靠在她哥哥的肩上。
“我必须去城里赚钱呀。”
“你……你要经常回家看看哦。”
“放心,我会的!”
傍晚时的村庄很安静,细米望着地平线上方的流金,沉默着。
“好啦,回家吃晚饭吧。”火印拍拍妹妹的肩,起身说。
细米慢慢地走回自家的草房子。她走进房间,把抽屉拉开,拿出了一个红葫芦。那是火印前一天送给她的,是他儿时最珍爱的宝贝。
火印说:“这个葫芦最适合用来盛蜻蜓眼的泉水。泉水盛在这个神奇的葫芦里,别提多好看呢!”
拿着这个葫芦,细米多少得到了些安慰。
第二天一大早,火印就上路了。细米眼看着他在田间小路上越行越远,直到消失在苍茫的远山之中。
二
火印确实回家来看过,只不过那已经是第二年春天。
他穿着牛仔裤,戴着一顶破鸭舌帽,大摇大摆地走进村。
在家安顿好后,细米提议带他去蔷薇谷转转:“今年的蔷薇开得特别多,可好看啦!鲜粉色的一大片哩!”
火印耐不住妹妹的盛情邀请,跟着去了。
蔷薇谷的花儿果然开得正艳,漫山遍野全是怒放的蔷薇。
“细米,你知道吗?”火印望着蔷薇谷,对妹妹说,“要是我把这里的花儿都折下来,运到城里去卖,能赚一大笔钱呢!”
“哥哥!你在说什么呀!这些花怎么能折呢!”
“咳,”火印听到妹妹这么说,扭头往回走,“你们啊……实在是没有经济头脑。不骗你,这么多花,就是当花束卖也能赚几千块钱!”
晚上,父亲做了一桌子菜。饭桌上,他们谈起了村里的事。
“火印呦,你知道吗,前几个月,阿四家小子也去城里打工了。上个月,他往家里寄了三百块钱,乡亲们如今都在计划着让孩子进城呢。”父亲喝了口酒,说道。
“那是!跟我一块儿刷盘子的人,有好几个都是咱们省的。”火印应和着。
“唉,”父亲长叹一口气,“到时候,村里就只剩下我们这些老骨头咯。”
火印又喝了一大口酒,“等我有钱了,把你和妈接到城里来住!”
细米在餐桌上沉默不语。城市是什么?她想。城市是好的还是坏的?
那天夜里,她抱着那只红葫芦,辗转反侧。月光在葫芦上投下纯净的白光,细米看着那只葫芦,怎么也睡不着。
三
又过了一段时间,家里收到了火印寄来的一封长信。
火印说他在城里找到了几个合伙人,准备把蜻蜓眼和周围的湖作为水源地,开一家矿泉水厂。他还说近日会回家一趟。
听到这个消息,细米一家不知所措。这一切都来得太突然。
过了几天,火印果然回家来了,这个消息也传开了。村民们议论纷纷,说火印带人马上就要在村里大兴土木办厂,希望村里的人离开,而在村里住了一辈子的人们显然并不愿离开。
对于这一切,细米很茫然。
傍晚时,她来到蜻蜓眼看夕阳。
水很清澈,在余晖的照耀下泛着金色银色的光。水中飘忽不定的暗影是一条条游鱼,它们无忧无虑地摆着尾巴,漾起波纹。
似乎她将来也是要进城的——村里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走上了这条路。
城市改变了她哥哥,他已经是个城市人了。如今,这个城市人要改变村子,改变这片净土。
她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火印宣布,他已经和村民们谈好了,村里所有人都要搬走。
其实,这个小山村的“所有人”不过是十几户人家。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个山谷里,而现在,他们也将要离开了。
四
细米也去城里了。
和几年前的哥哥一样,她开始在城市工作,为这座巨大的高速运转的机器提供运转的动力。
在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间,在夺目的城市灯光下,她终于知道了哥哥是怎样被改变的,以及他为什么会被改变。
火印成天忙于他的工作,几乎没有时间见爸妈。细米则日复一日勤勤恳恳地忙碌,依靠微薄的工资苟且地生活。
几年后,火印的工厂总算开了起来。他真正成为了一个昂着头走路的城市人,言语中都带有一种优越感。
五
细米一直把红葫芦带在身边。从村里的草房子到城里的出租屋,从一个懵懂的乡下姑娘成为了一个为生活劳碌的女人。
一年夏天,她独自买了张车票回到家乡,想看一看她儿时居住的村子。
村子里多了些钢筋水泥的房子,燥热的空气中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气味。细米想,这大概是“工业味”吧。村子周围一片破败,没有了当年的田园和大树。
细米在荒地上徘徊,试图找到儿时的回忆,却发现它们已经被现代化工业涂抹得干干净净,无影无踪了。蔷薇谷里已经找不到蔷薇枝,更不要说曾经嬉戏其中的蜂蝶了。
细米从包中掏出红葫芦。红色的漆已经变淡,甚至有些斑驳。她想起了火印把红葫芦送给她时,那虔诚的神情。
才过了几年,就有了这么巨大的变化啊。那些被丢弃了的,是该被丢弃的吗?那些辛苦争来的,是该争取的吗?没有人回答她。万籁俱寂之中,亘古不变的月光,流泻在葫芦上,一如往常。
[作者学校:上海市青云中学]
[点 评]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著名文化学者孙民乐:
年轻人流入城市,留守者迁离故土。“蜻蜓眼”的湖水即将进入商业开采的流程,“蔷薇谷”里不见了昔日怒放的蔷薇花……花落人去,“燥热的空气”中弥漫着现代工业气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转瞬间就要从眼前消失了。
这是细米的村庄,也是所有现代人的村庄。在城市化狂潮的荡涤之下,这个村庄正等待着命运的最终宣判。《细米的村庄》敏锐地感应到了乡村世界的现代境遇,它以一个乡村女孩充满疑惑的目光承接着猝然而至的种种变化,并用稚嫩的声音发出追问:“那些被丢弃了的,是该被丢弃的吗?那些辛苦争来的,是该争取的吗?”
《细米的村庄》冷静、节制,以质朴的情感和细腻的文笔传达出了年轻作者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湖北大学2016级学科语文研究生杨欣:
文字流畅,脉络清晰。注重对颜色象征意义的运用。金色的麦穗,粉色的蔷薇,纯白色的月光,交织出一幅纯洁而美好,虽静谧而生机勃勃的乡村油画,而后文画面的主体变成了忙碌的人群,灰白的高楼大厦、钢筋水泥,解构了生机和颜色,通过这种鲜明对比,突出了其想要表达的主题。全文反映了城市工业文明对乡村农业文明的挤压和侵占,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乡村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变,物质上虽然丰富了,但是精神上留下了不自知的伤痕,只有少部分人,如文中的女主人公细米才能感受到这种时代的阵痛。作为一个中学生作者,能在这种细小的事件中捕捉到时代的痕迹,实属难能可贵。
但是,由于作者年龄、身份、经历、生活环境所限,虽然敏感地感知到了时代的变迁,但是挖掘还不够深刻。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里蕴含着更为复杂的人性、社会性问题,对文中类似“火印”“细米”等文明碰撞转折期中的丧失身份和归属的一代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把握还不够,形象塑造欠缺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