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永仕
摘 要:为了解30%噻呋酰胺·醚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2014—2015年进行了不同剂量30%噻呋酰胺·醚菌酯悬浮剂防治对水稻纹枯病效果比较试验,以筛选出其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的最佳使用量。结果表明,该药剂以0.45L/hm2的剂量最适宜。
关键词:30%噻呋酰胺·醚菌酯悬浮剂;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1-0053-02
1 试验目的
水稻纹枯病是枞阳县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为探索30%噻呋酰胺·醚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笔者于2014—2015年开展了常规早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研究,为该产品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 试验条件
2.1 试验对象、作物品种 水稻纹枯病(Thanatephorus cucu meris(Frank)Donk)。常规早稻品种:早籼15。
2.2 环境条件 试验地点设在枞阳县会宫镇会宫村,选择常规早稻种植面积较大、常年纹枯病发生较重的水稻田作为试验田。试验田前茬均为空白田,该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土质为水稻土,质地中壤;耕作层pH值4.99,有机质含量28.6g/kg,全氮1.68g/kg,有效磷9.16mg/kg,速效钾51mg/kg。2014年,水稻于3月25日播种育秧,4月24日移栽,栽插密度28.5万穴/hm2左右;2015年,水稻于4月2日播种育秧,4月28日移栽,栽插密度28.5穴/hm2左右。试验期间水稻处在孕穗期。小区间肥水管理及其他栽培条件基本相同。
3 试验设计
3.1 供试药剂
3.1.1 试验药剂 30%噻呋酰胺·醚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噻呋酰胺·醚菌酯,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提供)。
3.1.2 对照药剂 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日本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提供)、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巴斯夫欧洲公司提供)。
3.1.3 清水对照 喷施清水。
3.2 试验处理 试验设6个处理:处理1~3分别由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提供的30%噻呋酰胺·醚菌酯悬浮剂0.337 5、0.393 75和0.45L/hm2;处理4:由日本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提供的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0.27L/hm2;处理5由巴斯夫欧洲公司提供的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0.24Kg/hm2;处理6:空白对照(CK)。重复4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0m2。
3.3 施药方法 采用卫士牌W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进行常规喷雾,药液用量600L/hm2。施药方法是先向喷雾器中注入少量水,加入所需药量,搅拌均匀,再将加入所需水量。空白对照区喷施等量清水。试验期间不用防病害药剂进行防治,以利药效发挥和结果调查。
3.4 施药时间和次数 采用喷雾法施药2次。2014年,第1次施药时间为5月26日,纹枯病发生初期,水稻孕穗初期;第2次施药时间为6月2日,水稻孕穗期;2015年,第1次施药时间为6月5日,纹枯病发生初期,水稻孕穗初期;第2次施药时间为6月12日,水稻孕穗期。田间水稻长势较好,
3.5 施药时气候情况 2014年,5月26日第1次施药时天气多云,气温20.3~30.2℃,平均24.3℃;相对湿度64%;偏南风,风力2~3级;日照7.8h,蒸发量8.9mm。6月2日第2次施药时天气多云转晴,气温19.2~28.3℃,平均22.8℃;相对湿度64%;偏北风,风力2~3级;日照7.5h,蒸发量8.9mm。2015年,6月5日第1次施药时天气多云,气温19.2~28.1℃,平均22.3℃;相对湿度68%;偏南风,风力2~3级;日照7.2h,蒸发量7.9mm。6月12日第2次施药时天气多云转晴,气温19.2~28.3℃,平均22.8℃;相对湿度64%;偏北风,风力2~3级;日照7.5h,蒸发量8.9mm。两年试验期间天气变化不大,温湿度适宜,对本试验的调查和结果较为有利。
4 试验调查
4.1 药效调查
4.1.1 调查时间和次数 水稻纹枯病共调查3次,分别于施药前和第二次施药后7d、14d各调查1次。2014年5月26日第1次施药前调查发病基数,第2次(6月2日)药后7d(6月9日)、14d(6月16日);2015年6月5日第1次施药前调查发病基数,第2次(6月12日)药后7d(6月19日)、14d(6月26日),分别调查病情发展情况,计算病情指数、防效,并分别进行DMRT差异显著性测定。
4.1.2 调查方法 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查相连5丛,共25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
4.1.3 病情分级标准 0级:无病;1级:第四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剑叶为第一片叶);3级:第三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二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4.2 药效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效(%)=(1-空白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100]
4.3 安全性调查 药后3d和试验期间每隔5d到田间观察一次各处理区水稻生长情况。
5 结果与分析
5.1 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比较 由表1、表2可知:30%噻呋酰胺·醚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较高。在推荐用药量下(0.45L/hm2),在第二次药后7d,其防效2014年为79.76%、2015年为81.37%,较单剂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0.27L/hm2的76.17%、76.51%和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0.24kg/hm2的76.08%、76.94%高3~5个百分点,均达极显著水平。在第二次药后14d,其防效2014年为83.40%、2015年为84.32%,较单剂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0.27L/hm2的76.62%、78.43%和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0.24kg/hm2的76.94%、76.24%高5个百分点以上。30%噻呋酰胺·醚菌酯悬浮剂在试验剂量下对水稻生长安全,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较为理想的药剂。
5.2 安全性 对稻田其他生物的影响不大。
6 结论与讨论
6.1 防效和持效性 对水稻田长期较难控制的水稻纹枯病,在发病初期和其7~10d后,用30%噻呋酰胺·醚菌酯悬浮剂0.45L/hm2左右进行二次防治,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发展,第二次药后14d的防效可达83.40%~84.32%,并具有较好的持效性,是当前防治水稻纹枯病较为理想的药剂。
6.2 环境污染和安全性 30%噻呋酰胺·醚菌酯悬浮剂是一种复配杀(真)菌剂,将该剂配制成悬浮剂,便于其在环境中分解,可减少农药使用量,减轻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减轻有害化学品投入的生产要求。
6.3 推荐剂量和施药适期 30%噻呋酰胺·醚菌酯悬浮剂在试验剂量下对水稻生长安全,建议施用剂量为0.45L/hm2左右。按用药量兑水600kg/hm2均匀喷雾,在发病初期和其7~10d后各用1次,共2次即可。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