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珠+张清胜
摘 要:通过实施兴义市旱地主要作物复种系统增产增效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两年累计完成示范面积46.57hm2,玉米平均产量7 761kg/hm2,平均产值42 280.5元/hm2;带动面积累计完成1 345hm2,玉米平均产量7 521kg/hm2,平均产值32 530.5元/hm2。示范区比项目区玉米平均增产240kg/hm2,增3.19%,平均产值增9 750元/hm2,增29.97%。
关键词:旱地作物;复种系统;增产增效;技术研究;兴义市
中图分类号 S34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1-0012-02
兴义市位于贵州省西南角,是典型的农业市,辖30个乡镇街道办,287个行政村,有耕地面积31 986hm2(其中:旱地22 520hm2,水田9 466hm2),旱地占70.4%,是粮食作物生产的主体,而且作物品种较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较大。为了充分利用兴义市的旱地资源,有必要开展旱地主要作物品种、栽培、管理等多项的组装配套研究,解决旱地缺肥、少水问题,从而提高旱地复种指数,提高作物单产水平,提高农民种地的经济效益。近年来,为探索兴义市旱地种植技术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笔者组织实施了《旱地主要作物复种系统增产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通过两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1.1 计划目标 实施时间为两年(2013—2014年),两年累计完成试验面积1.2hm2,示范面积46.57hm2,带动面积1 345hm2。主要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试验累计加权平均玉米产量7 500kg/hm2;示范面积玉米产量6 300kg/hm2;复种指数提高15%以上。项目区试验示范产值22 500元/hm2以上,带动面积平均产值18 000元/hm2以上。开厢分带种植规范技术效率提高10%以上,技术经济效率提高20%。
1.2 实施范围 该项目在兴义市8个乡镇实施,重点涉及11个村、24个村民组、108户农户,带动64个村、488个村民组、0.638万农户。
1.3 项目实施前基本情况 复种指数不高,仅为170%,大多为一年两熟,玉米单产水平不平衡,增长速度缓慢。
2 项目完成情况
2013年完成试验面积0.5hm2,2014年完成0.7hm2,两年累计完成试验面积1.2hm2,占计划数的181.8%。2013年完成示范面积21.86hm2,2014年完成示范面积24.71hm2,两年累计完成示范面积46.57hm2,占计划数的139.9%。带动面积2013年完成627.6hm2,2014年完成717.4hm2,两年累计完成1345hm2,占计划数的100.9%。
3 项目实施的综合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2013年全市实施示范面积20.3hm2,验收0.87hm2,玉米平均产量7 732.5kg/hm2;平均产值42 211.5元/hm2,纯收入25 111.5元/hm2,投产比为1∶2.46;带动面积586.6hm2,验收1.1hm2,玉米平均产量7 339.5kg/hm2,平均产值32 311.5元/hm2,投产比为1∶1.89;验收非项目区(常规栽培)0.88hm2,玉米平均产量7 219.5kg/hm2,平均产值15 883.5元/hm2。示范区与带动面积相比:玉米平均增393kg/hm2,增5.3%,平均产值增9 900元/hm2,增30.6%;带动面积与非项目区(常规栽培)相比:玉米平均产量增120kg/hm2,增1.7%,平均产值增16 428元/hm2,增103.4%。
2014年全市实施示范面积26.27hm2,验收0.96hm2,玉米平均产量7 783.5kg/hm2,平均产值42 334.5元hm2,纯收入25 234.5元/hm2,投产比为1:2.48。带动面积758.4hm2,验收0.92hm2,玉米平均产量7 662kg/hm2,平均产值32 700元/hm2,投产比为1∶1.91,验收非项目区(常规栽培)0.93hm2,玉米平均产量7 330.5 kg/hm2,平均产值16 126.5元/hm2。示范区与项目区相比:玉米平均增121.5kg/hm2,增1.59%,平均产值增9 634.5元/hm2,增29.46%,项目区与非项目区相比:玉米平均增331.5kg/hm2,增4.52%,平均产值增16 573.5元/hm2,增102.77%。
两年累计完成示范面积46.57hm2,玉米平均产量7 761kg/hm2,平均产值42 280.5元/hm2;带动面积累计完成1 345hm2,玉米平均产量7 521kg/hm2,平均产值32 530.5元/hm2。示范区比项目区玉米平均增产240kg/hm2,增3.19%,平均产值增9 750元/hm2,增29.97%。
示范模式有:
(1)绿肥//玉米//花生:示范面积8.25hm2。组合效益构成:玉米平均产量8 122.5kg/hm2,产值17 869.5元/hm2(玉米单价2.2元/kg);花生平均产量2 745kg/hm2,产值16 470元/hm2(花生单价6元/kg);生产投入14 400元/hm2(种子2 400元、化肥3 900元、农药300元、农家肥1 800元、劳动力6 000元),纯收入为19 939.5元/hm2,投产比为1∶2.39。
(2)绿肥//玉米//辣椒:示范面积8.96hm2。组合效益构成:玉米平均产量7 959 kg/hm2,辣椒9 682.5kg/hm2,产值36 874.5元/hm2,扣除生产成本13 500元/hm2,纯收入23 374.5元/hm2,投产比为1∶2.73。
(3)绿肥//玉米//马铃薯:示范面积9.38hm2。组合效益构成:玉米平均产量7 482kg/hm2,马铃薯21 579kg/hm2,产值40 197元/hm2,扣除生产成本15 060元/hm2,纯收入25 137元/hm2,投产比为1∶2.67。
(4)绿肥//玉米//蘑芋:示范面积9.78hm2。组合效益构成:玉米平均产量7 702.5kg/hm2,蘑芋37 975.5kg/hm2,产值54 921元/hm2,扣除生产成本24 558元/hm2,纯收入30 363元/hm2,投产比为1∶2.24。
(5)绿肥//玉米//生姜:示范面积10.2hm2。组合效益构成:玉米平均产量7 536 kg/hm2,生姜23 745kg/hm2,产值45 073.5元/hm2,扣除生产成本18 000元/hm2,纯收入27 073.5元/hm2,投产比为1∶2.51。
3.2 社会效益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有利于社会稳定。二是增加农民收入。根据示范结果,每hm2增纯收入9 750元,完成示范面积46.57 hm2,可增收45.41万元,带动面积1 345hm2,可增收2 219.35万元。三是提高农户种植水平,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粮经双丰收。
3.3 生态效益 通过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了土壤肥力;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节约成本。在防治病虫害方面,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减轻环境污染,促进了生态良性循环。
3.4 技术效益 在搞好示范的同时,积极开展试验研究,使综合配套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丰富和发展了技术创新和规范。
4 主要技术措施
4.1 因地制宜选择种植模式 主要采用的种植模式:绿肥—玉米—马铃薯、玉米—生姜、玉米—辣椒—蔬菜、玉米—花生—蔬菜、玉米—魔芋—蔬菜等。
4.2 分带规格 分带规格均采用2.66m开厢,按0.83m和1.83m分带。0.83m带种2行玉米,行距50cm,株距16.6cm,种玉米45 000株/hm2,1.83m带种植其他矮秆经济作物。
4.3 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对路品种 在项目区,主要选用的玉米品种有贵单8号、金都玉808等,辣椒种主要选用小米辣、黔椒4号、辣丰3号及本地辣椒等,白菜品种农民自选,花生品种选用本地红皮花生。
4.4 加强田间管理
4.4.1 强化科学施肥,推行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各示范点土壤测定值确定合理配方。要求基肥用农家肥22 500kg/hm2,复合肥750kg/hm2,追肥:大喇叭口期用尿素300kg/hm2,后期结合施叶面肥。
4.4.2 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后期增产增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认真搞好田间病虫调查和预测预报,发现病虫,及时组织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做到局部防治与连片防治相结合,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使项目区没有出现大的病虫害,为后期增产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