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章
教学资源是地理教师施教的主要凭借,高效的地理教学资源应该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能很好地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有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的内容。
一、选取地理教学资源时,应做到“四要”
(一)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即教学资源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正确把握教学资料的难度。超越了难度,学生达不成三维教学目标,会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满足学生的需求是选取地理教学资源的本质。高效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真正关注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生活经验、知识基础、 学习状态以及各种已有的能力。科学地选择和安排教学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要准确解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正确地处理好教材,既是教学能力的体现,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首先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个性化解读,要学会改组教材,拓展教材,超越教材,让教材接近学生,服务教学。其次要把教材变为“学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分清哪些是教材的骨干知识,哪些资源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哪些是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再者,教师还应亲身体验教材,只有带着真切而鲜活的体验走进课堂,才会与学生产生学习共鸣。另外在材料呈现的顺序上,可以改变了教材编排的顺序: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目前在全国流行的四种版本的中学地理教材,教师可以灵活地处理,吸取各版本之长,选取对本校学生有利的教学资源,最终 形成特色鲜明的校本教材。
(三)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地理教学资源的选择应考虑学生能否达成三个度,即适宜度、操作度、达成度。适宜度是看地理资源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是否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操作 度主要是看新知目标的滚动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渐进;达成度主要是看学生对新知的学习效果、任务活动的完成效果以及在学习活动中的进步与发展。同时教学资源的选择要有前瞻性,要了解今后几十年社会对人才地理素养的需求,使学生离开学校,离开教师还会不断地吸吮地理学科知识,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地理素养。
(四)要不断植入“添加剂”。开拓相关的课外补充材料。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对科学的探求和人文活动的参与欲望。如在教授天体及天体系统时,教师可以补充人类对宇宙新的发现成果及我国神五、神六这些鲜活材料。增加课外材料时要注意三点:课外资料不在多,在于精练、适合、有启发作用;课前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考纲,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根据学生的情况编制学案和课堂练习,准备学生感兴趣的道具,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等。第二、学生要有收获。第三、遵从适度原则,着眼于学生接受把握内容度量。复习课要多选择取一些多带规律性的,结论性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和体系。多选择一些表格式的,比较式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再加工,记忆更加牢固。
二、地理教学资源的选择要避免几种误区
首先,是教学资源定位的“虚化”。就是为何去选择教学资源,为什么选择此内容而不是彼内容。这里有诸多选择依据的问题,但一个最重要的或是最直接的依据就是我们不知道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我们每一篇(节)教材的教学,其实就是对课程目标、对学段目标的分解,心中无目标必然造成“教学资源”定位的虚化。
其次,就是教学资源选择的“泛化”。不知什么是该教的、什么是不该教的;致使许多与目标关系不大的,与发展学生无益的教学资源充斥课堂。如课堂上的表演、绘画、多媒体的使用以及上网搜集的等多了,而引导学生对学科本身的东西讨论交流、体会感悟的少了。
再者,是教学资源组织的“浮化”。其一是随意性较大,任意增删教学资源,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处理不当,有时过于追求生成而造成无目的地跟着学生跑的现象比较严重。其二是就是教学过程空泛、肤浅,不求精细,不求精深。为了充分地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老师不敢讲了、不愿导了,设计上看不到教师主导的功夫在哪呢?
还有就是教学资源延伸的“表面化” 目前存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舍本求末”,就是教材本身的东西还没有学好,就去一味地延伸拓展,甚至把教材放在一边索性去“延伸”去了,而不去看延伸的内容到底对本内容是起促 进作用还是起干扰作用呢?二是“无效延伸”,分不清应该是知识的拓展,还应是情感和思维的拓展,或者是运用能力的拓展,即漫无目的地延伸,可不可延伸、有没有必要延伸总要延伸一番。
(责任编辑 楚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