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庭院

2016-12-22 21:39赵笋
草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老九母亲

赵笋

小时候,母亲说过,家宅是父母结婚后,不到半年,从外族家买的。用了五块银元,另加一袋小米。当时宅院很是破败,院子空旷,花木皆无,已数年没人住居。时日,还有一段插曲:那是1948年的春天,房子成交时,房主突然变卦了。说是,约定五块大洋的价格有点低,需再加些钱。按照母亲的意思,索性就不买了。并生气地说:“办事不守信诺,日后,说不定还会生出啥事来。”

父亲不以为然:“房子要卖,主人不舍,情有可原。都是忠厚人家,不要胡乱猜忌。办事别顶牛,退一步,让三分,不就事成吗?”

那袋小米,是老宅成交时,父亲追加给的。

当时,宅子地处村庄的东北角,孤寂偏僻,独门独户。西墙外是蓖麻园,东面是庄稼地,屋后是埠岭,一片树林子。院子前面是个不大的湾塘,冬春时常干枯,夏秋有水,夜里蛙声不断。宅院外面没有邻舍,院里也没栽树。野鸡、野兔、黄鼠狼,还有獾,有时跑进院内,看见人乱窜。夜里,墙外树上的猫头鹰,时而“噜噜哈”似哭号,时而“哈哈噜”似大笑,仿若鬼魂。吓得母亲用被子蒙起头来,出一身大汗。母亲总是抱怨宅子四周太过荒凉。

“其实,这宅院也不错,很寂静,环境也好。院里荒芜,我整修几年就好了,将来,保你满意。”父亲时常安慰母亲。

堂屋先后整修过两次。先是更新了一下墙皮,把原来被烟火熏黑的泥墙面除掉,再用黄泥和白灰一先一后,用泥板薄薄地“泥”在墙上。黄泥里掺着麦穰,白灰里掺着麻刀。后来,草顶泥地,换成了瓦顶、砖铺地。瓦是红瓦,砖是青砖,一家人欢喜了一阵子。

然而,父亲最看重的,还是院落里栽树与养花。院内的银杏、杜仲、柿树,都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父亲栽植的,各自有着不同的来处。

一雄一雌的银杏树,是父亲托朋友从江苏盐城邮寄过来的。当时有方桌高,筷子粗,光路上就“走”了十多天,父亲视其珍宝。父亲常说,江苏的朋友姓陈,是当年参加淮河工程时认识的,是个文化人,很有才气,人品也好,能写文章,出过书。父亲和他有书信来往,我见过照片,眼大,很帅气,有点瘦弱,戴着眼镜。“文革”之后,失去了联系。虽说父亲几经打听,却一直没有下落。

杜仲树是父亲去青岛办事,在海边偶然发现的。路旁有棵腰粗的杜仲树,离树不远的石缝里,长着一棵小苗。适值秋末,树苗头顶,仅剩下两片发黄的叶子。海风一吹,叶片摇摇欲坠,可怜巴巴的样子,幸亏过往行人脚下留情。父亲小心翼翼地用水果刀抠出来,用手托回宾馆,在刷牙的杯子里装上土,栽养着。回到家,又换成花盆,冬天放到屋里的窗台上。过了三两年,就从花盆移植到天井了。

柿树是50里外山里的一家亲戚给的,是父亲的老姑送来的,我应叫姑姥姥。她说,柿树不招虫,秋后,霜一打,柿黄叶红,很好看。既遮荫,又结果。做成柿饼吃,性甘柔软,健脾涩肠。送来时,大拇指粗细,一人高。

历经父亲二十年的经营,庭院已树冠相接,枝叶互衔,四季花香。母亲也不再为宅院数落父亲了。

锻炼一阵身体,再拿起扫帚扫天井,把家什摆整齐。有时,扫完后,再逐步给花浇水、施肥、修剪,继续摆弄着院内的花草。傍晚下地回来,先摘几朵干枯的桂花,再捏一把红茶,一同放入茶壶。偶尔,也放一勺红糖,在石桌旁喝起茶来。他告诉我,这种喝茶法温中散寒,暖胃止疼。有时,也给我讲个故事,其中“光棍祭灶”笑话,给我印象最深。

先前,乡里有个光棍,整日偷鸡摸狗好吃懒做,自然穷困潦倒。腊月二十三祭灶之时,面对家徒四壁的窘况,沮丧至极,站立灶堂,朝着灶台上的“灶王爷”口出狂言:“没有香,没有纸,也没糖瓜粘你嘴,你要上天胡咧咧,回来我就折断你的腿。”奇巧的是,光棍当晚又翻墙入院行窃,不料跌断了腿。

后来,我上初中,石桌旁,我和父亲还争论过这则笑话。我说:“光棍好吃懒做,不干正事,固然可恨,但他不迷信。邻里乡亲虽说可敬,但却封建迷信。”

父亲却说:“你误解笑话了,光棍所为,是一种无德无知者的无畏,是一种可怕的无法无天。天道酬善,为人一生,面对天地的神灵和自己的良心,要始终有一种‘敬畏之心。‘祭灶不是迷信,是先人教化后人‘从善弃恶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是一种对过往日子的反省,是一种民俗文化,和儒家思想‘慎独的用意是一样的。这个笑话,你要铭记,其中真谛慢慢体悟。”

有时,父亲似乎有些多情善感,甚至是“怪异”。花丛中,他仰望着银杏、杜仲、柿树发呆,良久,一言不发。脸上的表情像凝固似的。突然,脸上掠过一丝微笑,若有所思。心里想些什么,我也不知道。

院里的蛛网,从树上结网到花盆的枝叶,夏秋季节,东拉西扯的。有时走路碍事,他也不让抹掉。总是说:“蜘蛛是益虫,安个家不容易!低低头,绕开走就行。”

父亲喜欢喝茶时,放些桂花。却从不采鲜嫩的,而是摘干枯的。虽说,鲜花味浓。他的理由是:“小小桂花,花开至花谢,仅五六天的时间。早摘,戕杀生命,夭折花香,于心不忍!”

中秋刚过,秋分前后,正是庭院最美的时候,也是父亲最喜欢的季节。丹桂、金桂、银桂相继花开。米兰也不歇息,金黄一片。满院馨香浓郁,墙外路过的行人老远就能闻着。夜幕降临,鸟雀不再吵闹。树上挂起照明的“保险灯”,招来的飞蛾绕着灯转。风吹灯摆,橘黄、朦胧、晃动的灯影里,一家四口,围着石桌吃饭拉呱。

“前街张家的婆媳又吵架了。说是,兄弟俩分家没分平,就为一个铁锅。”

“哎!也不能把铁锅砸碎,一家一半啊!真是难为老人!”

“后街的油坊,让人看了一下风水。正要改门,墙倒,砸折了腿。”

“无事生非啊!可怜!可恨!”

在乡下,这样的故事满街飞,母亲和父亲一说一答。从街头巷尾的道听途说,评说着人世间的是非冷暖。我和哥哥,仔细地听着,辨识着为人处世的道理。月亮渐渐爬高,庭院里,月光如水,花香暗浮,秋虫戏鸣,闲净一片。宅前的塘湾里,不时传来青蛙的三两声鸣叫。

故事很多,庭院很美。然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随着哥哥的婚事与侄女的降临,庭院的境况渐自改变了。

哥哥是自由恋爱的,嫂子是本村的,开始两家父母都很支持。就在准备登记结婚的时候。一天傍晚,哥哥低拉着头回到家,一脸愁相。第二天,我的父母才知道,嫂子的父亲有要求:先盖新房,再结婚。那个年代的农村,盖屋无疑是一辈子大事。盖房结婚一起来,就更不容易了。一般人家要准备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行。这下,我的父母真犯难了。

就在全家纠结之时。一天,村干部突然领着两个陌生人来到我家,一人稍胖偏矮,一人稍瘦偏高,戴眼镜。说是,县里打听到,我家有几棵稀有树种。过来看看,协商一下价格。县里要建大型广场,等着栽。

“价格合适就卖,俺家正等钱使哪!”母亲是爽快人,看上去很高兴。

父亲瞪了母亲一眼,回头望着树没说话。

“这样吧!四棵树,县里都要,一共五千元。你们再合算一下,过一两天,我们再来。”来人逐树审核了一下,最后说。

“保证能挪活。想树了,到广场看看就是。”

那个戴眼镜的县里人,自称是园林花卉的专家。他肯定是看出,父亲不舍的样子。

来人一走,村里就传开了:“桂花家发大财了,四棵树,五千元,盖屋结婚足够。”

母亲非常欢喜,笑着问父亲:“树怎么这么贵呢?真是老天帮忙啊!你咋不说话呢?”

父亲坐在石桌旁,一会看看树,一会低下头。突然,断断续续地说:“为了孩子,老伴啊,咱俩的老窝,怕是没景了。江苏老陈啊,我的老姑啊,对不起你们了……哎!”

母亲望着父亲,愈加不解:“卖树、盖屋、结婚都是喜事,你咋这样垂头丧气呢?”

第二天傍晚,村干部捎话来:明天县里准备派吊车来挪树了。

这一夜,父亲独自呆在院里,一夜未进屋。晚饭也没吃,坐着板凳,背倚着杜仲树,两眼直勾勾地仰望着银杏和柿树,始终没说话。后半夜,起风了,天凉了,母亲给他披上了马褂子。月落枝头,犹如明晃晃的镰刀,在树梢间晃来晃去。东方破晓,父亲却出人意料地跑进屋里,对母亲说:“我想通了,权当把树当闺女嫁出去。广场也不远,多去看看就是。咱‘嫁树、盖屋、娶媳妇,三喜临门。”

母亲惊喜不已,一个劲地点头,不住地说:“是啊!是啊!是啊!……”

这一夜,很难说,父亲到底想了些什么。也许,他想起,当年自己植树的经历,细数着院内树木的故事,睹树思人,感怀万千;也许,心头不断地重复着“卖树——盖屋——结婚”,企图破解眼下这一纠结,却又无法挣脱出去。心中喟叹:“哎!穷谱难打啊!”;也许,他想着,没树的日子,院子到底是啥样?心情会如何糟糕?也许,挪到广场后的树,能枝繁叶茂,过来纳凉的人很多。兴许有人会问,这是谁家的树?真好啊!也许 ……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最后,父亲在树下顿悟了:树成了他的“闺女”,要出嫁了,虽不舍,也要高兴。要不,亲家笑话咱啊!思维真是奇妙,一个顿悟,使得看似山穷水尽的窘困,瞬时变得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第二天,院里的树,顺利地“嫁”走了。那个戴眼镜的县里人,临走时,拍着父亲的肩膀说:“老人家,保证能挪活,我一定替你管护好,常去看看树啊!”

父亲握着他的手,眼里噙着泪花,生硬地说了声:“谢谢!拜托—-你了。”

树没了,初夏的阳光,毫无遮拦地照射下来,很是耀眼。院子显得明亮、空阔了许多。

后来,哥哥盖屋、结婚,我就上高中了。父亲隔三差五去广场看树。有时,回来一脸的沮丧。再后来,听说,那四棵树都没挪活,全成了干柴。枯树沧然,广场直立,直插蓝天,好生心寒。初冬的季节,有人看见父亲,一连几天,来到广场,从早到晚,呆呆地坐在树下。

此后,好长时间,父亲变得少言寡语。偶尔,也坐在石桌旁,独自喝茶,一脸木然。

过了两年,父亲心境渐自平息下来,脸上也有了笑容,又回到了从前的状态。盘算着,再讨扯树苗,在原来的树坑处栽树。院落里,石桌旁,父亲继续喝茶、摆弄他的爱花。

就在这年秋天,侄女降生了。侄女的出生,全家人自然很是欢喜。自从侄女满月那天,村南头那个叫“老九家”的女人来过我家一趟。母亲的表情就不对劲了,好像有什么不祥之兆似的。整日和父亲“叽叽咕咕”。父亲却说:“鬼话,别胡折腾。”

这个叫“老九家”的女人,少年的我也知道些底细:她是苦命人,早年是被人贩子拐卖过来的。她自己说过,当时是民国年间,差不多两三岁吧,只记得被人哄着去看戏,有戏楼,有电梯,然后上了车,就回不到家了,不敢哭,哭挨打。所以,没有娘家,没有姓,没有名,没有岁数,也没有生日。听口音,村里人推测,她可能是上海一带的。人贩先是把她卖给邻村一家做羊皮生意的,做了童养媳,没生儿女,不幸男人中年夭折。后来,她又改嫁到我村瘸子老九,也没生儿育女,人们就习惯叫她“老九家”。老九做修鞋生意,她则说媒下神看风水,虽说没有多少人信她。但是,谁家要是有喜白公事之类,她总是不请自到,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不信者,给点小礼品,打发她走;半信半疑者,或笃信者,自然任由她摆布。

原来,侄女满月那天,“老九家”到我家,悄悄和母亲说:“花招女,树犯阴,养花人家多生闺女,树大犯阴,家族不旺”。

显然是说,嫂子养闺女与父亲养花有关,要想生个男孩,人丁兴旺,家中的花木都不能要了。爱花如爱子,视树如手足的父亲,自然不以为然。母亲却被“老九家”吓坏了,信奉“宁愿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古训,商量父亲如何处置这些花。

开始,父亲态度很坚决,不信这套谬论,俩人执拗了好长时间。春节过后,高考临近我就住校了,家里的一切我就知道的少了。那些不愉快的事,家人也不告诉我,怕我考试分心。高考结束回到家中,我惊呆了,满院子盆栽花木都不见了。窗下的腊梅,也不知去向。天井里,父亲苦笑着告诉我:“我妥协了,违心了,人比花重要,家庭和睦要紧,送人的送人,扔掉的扔掉,花的事,以后不要再提了。”

我清晰记得,当时父亲的笑脸是惨淡的。可能,他怕我伤心生气,才勉强一笑的。母亲忙从屋里小跑出来,接过书包,拍着我的肩膀说:“闺女,这事都怪我,咱也是朝好处想啊!”

这是母亲第一次叫我闺女,没叫我桂花。父亲瞟了母亲一眼。我也没说什么,我知道,木已成舟,我一个闺女孩子能说啥呢?

时至今日,我实在不明白,“老九家”一句谎言,为啥有如此法力。我实在无法理解,在世俗变故的是非较量中,奈何退却落败的是真善美,性情好人却徒留惆怅。我实在无法接受,明辨是非爱花如命的父亲,是如何改变初衷,硬生生舍弃了那么多年朝夕相处的花。或许,他把忍让和包容当作了大爱。

树没了,花也没了,花香没了,鸟鸣也没了。唯有院子中间的石桌,依然蹲守着,突兀其间,孤独落寂。

夏末秋初,就在我接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的头天下午,天气异常阴沉。我从外边回家,眼前的一幕,让我流下了眼泪,至今心疼不已:父亲端坐在石桌边,没有茶壶,两眼微闭,正专注地拉着二胡,声音轻重有变,忽强忽弱,悲愤辛酸,凄切哀怨。细听便知,这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走近一看,父亲的嘴角微微颤动,两行眼泪顺颊而下。我的心不禁一颤,泪水夺眶而出,双手向前擦拭父亲的泪水,忙说:“您怎么啦?爸爸!”

父亲如梦初醒,叹了声:“唉!”。

是啊,我不知道,父亲是沉浸在《二泉映月》的悲凉中?还是在叹息瞎子阿炳的苦难身世?还是在痛惜失去的树木花草?还是在感慨世事沧桑?还是在追悔自己——为了家庭的和睦,一味迁就家人,而徒生伤感,空叹无奈?还是……

也许都是,也许还有难言之处。

父亲是1995年离世的。随后,母亲就跟着哥嫂一起住,故居就成了空宅。院落里,荒草疯长,没过石桌。到了2000年农村改造,拆屋造楼,伴随着推土机和铲车焦躁的“轰鸣”声,房屋坍塌,砖瓦碾碎,尘土飞扬,故居没有了,宅院从此不见了。

现在,唯一残存的,是推土机下哥哥抢拾了一块铺就过道的大青砖。上面刻有棋盘,还有模糊的龙凤图案。究竟棋盘是谁刻的,是父亲,还是前人,还是别人,就不得而知了。前几年,有位“鉴宝”专家看过,说是古砖稀罕,实属宝物。

责任编校:周家琴

读书的时候,爸爸给我说,“你自己挣钱了抽烟我不管你。”“我挣钱不易,你最好不要抽烟。”我是知道的,我们家已经很不易了。

土地下放到户的时候,头一年家里面就杀了一头三百斤的肥猪,卖了一头牛,得了260元,日子渐渐有了一些盼头。要过年了,爸爸天不亮就起床上路了,穿上偏耳子草鞋,背上一捆烟叶,沿着歪歪扭扭的羊肠小道,高一脚低一脚,到几十里地外的麻柳。烟草站的人我可不愿意把他们称为叔叔,虽然他们的年龄是我叔叔的年龄。他们会“卡”爸爸的烟叶的等级。“考”上一等的烟叶,可以卖一元一斤,二等的就只有八毛了,三等的五毛。此外,还有四等、末等。我爸爸的烟叶,多半不能“考”一等,不是因为烟叶的质量问题,在幼小的我看来,主要是烟草站的那些人,他们的眼睛没有长在脑袋上。爸爸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给我买回了新书包,书包上有红色的字“学文化” “2-5=-3”。身边的多数同学,没有自

小时候,母亲说过,家宅是父母结婚后,不到半年,从外族家买的。用了五块银元,另加一袋小米。当时宅院很是破败,院子空旷,花木皆无,已数年没人住居。时日,还有一段插曲:那是1948年的春天,房子成交时,房主突然变卦了。说是,约定五块大洋的价格有点低,需再加些钱。按照母亲的意思,索性就不买了。并生气地说:“办事不守信诺,日后,说不定还会生出啥事来。”

父亲不以为然:“房子要卖,主人不舍,情有可原。都是忠厚人家,不要胡乱猜忌。办事别顶牛,退一步,让三分,不就事成吗?”

那袋小米,是老宅成交时,父亲追加给的。

当时,宅子地处村庄的东北角,孤寂偏僻,独门独户。西墙外是蓖麻园,东面是庄稼地,屋后是埠岭,一片树林子。院子前面是个不大的湾塘,冬春时常干枯,夏秋有水,夜里蛙声不断。宅院外面没有邻舍,院里也没栽树。野鸡、野兔、黄鼠狼,还有獾,有时跑进院内,看见人乱窜。夜里,墙外树上的猫头鹰,时而“噜噜哈”似哭号,时而“哈哈噜”似大笑,仿若鬼魂。吓得母亲用被子蒙起头来,出一身大汗。母亲总是抱怨宅子四周太过荒凉。

“其实,这宅院也不错,很寂静,环境也好。院里荒芜,我整修几年就好了,将来,保你满意。”父亲时常安慰母亲。

堂屋先后整修过两次。先是更新了一下墙皮,把原来被烟火熏黑的泥墙面除掉,再用黄泥和白灰一先一后,用泥板薄薄地“泥”在墙上。黄泥里掺着麦穰,白灰里掺着麻刀。后来,草顶泥地,换成了瓦顶、砖铺地。瓦是红瓦,砖是青砖,一家人欢喜了一阵子。

然而,父亲最看重的,还是院落里栽树与养花。院内的银杏、杜仲、柿树,都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父亲栽植的,各自有着不同的来处。

一雄一雌的银杏树,是父亲托朋友从江苏盐城邮寄过来的。当时有方桌高,筷子粗,光路上就“走”了十多天,父亲视其珍宝。父亲常说,江苏的朋友姓陈,是当年参加淮河工程时认识的,是个文化人,很有才气,人品也好,能写文章,出过书。父亲和他有书信来往,我见过照片,眼大,很帅气,有点瘦弱,戴着眼镜。“文革”之后,失去了联系。虽说父亲几经打听,却一直没有下落。

杜仲树是父亲去青岛办事,在海边偶然发现的。路旁有棵腰粗的杜仲树,离树不远的石缝里,长着一棵小苗。适值秋末,树苗头顶,仅剩下两片发黄的叶子。海风一吹,叶片摇摇欲坠,可怜巴巴的样子,幸亏过往行人脚下留情。父亲小心翼翼地用水果刀抠出来,用手托回宾馆,在刷牙的杯子里装上土,栽养着。回到家,又换成花盆,冬天放到屋里的窗台上。过了三两年,就从花盆移植到天井了。

柿树是50里外山里的一家亲戚给的,是父亲的老姑送来的,我应叫姑姥姥。她说,柿树不招虫,秋后,霜一打,柿黄叶红,很好看。既遮荫,又结果。做成柿饼吃,性甘柔软,健脾涩肠。送来时,大拇指粗细,一人高。

历经父亲二十年的经营,庭院已树冠相接,枝叶互衔,四季花香。母亲也不再为宅院数落父亲了。

锻炼一阵身体,再拿起扫帚扫天井,把家什摆整齐。有时,扫完后,再逐步给花浇水、施肥、修剪,继续摆弄着院内的花草。傍晚下地回来,先摘几朵干枯的桂花,再捏一把红茶,一同放入茶壶。偶尔,也放一勺红糖,在石桌旁喝起茶来。他告诉我,这种喝茶法温中散寒,暖胃止疼。有时,也给我讲个故事,其中“光棍祭灶”笑话,给我印象最深。

先前,乡里有个光棍,整日偷鸡摸狗好吃懒做,自然穷困潦倒。腊月二十三祭灶之时,面对家徒四壁的窘况,沮丧至极,站立灶堂,朝着灶台上的“灶王爷”口出狂言:“没有香,没有纸,也没糖瓜粘你嘴,你要上天胡咧咧,回来我就折断你的腿。”奇巧的是,光棍当晚又翻墙入院行窃,不料跌断了腿。

后来,我上初中,石桌旁,我和父亲还争论过这则笑话。我说:“光棍好吃懒做,不干正事,固然可恨,但他不迷信。邻里乡亲虽说可敬,但却封建迷信。”

父亲却说:“你误解笑话了,光棍所为,是一种无德无知者的无畏,是一种可怕的无法无天。天道酬善,为人一生,面对天地的神灵和自己的良心,要始终有一种‘敬畏之心。‘祭灶不是迷信,是先人教化后人‘从善弃恶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是一种对过往日子的反省,是一种民俗文化,和儒家思想‘慎独的用意是一样的。这个笑话,你要铭记,其中真谛慢慢体悟。”

有时,父亲似乎有些多情善感,甚至是“怪异”。花丛中,他仰望着银杏、杜仲、柿树发呆,良久,一言不发。脸上的表情像凝固似的。突然,脸上掠过一丝微笑,若有所思。心里想些什么,我也不知道。

院里的蛛网,从树上结网到花盆的枝叶,夏秋季节,东拉西扯的。有时走路碍事,他也不让抹掉。总是说:“蜘蛛是益虫,安个家不容易!低低头,绕开走就行。”

父亲喜欢喝茶时,放些桂花。却从不采鲜嫩的,而是摘干枯的。虽说,鲜花味浓。他的理由是:“小小桂花,花开至花谢,仅五六天的时间。早摘,戕杀生命,夭折花香,于心不忍!”

中秋刚过,秋分前后,正是庭院最美的时候,也是父亲最喜欢的季节。丹桂、金桂、银桂相继花开。米兰也不歇息,金黄一片。满院馨香浓郁,墙外路过的行人老远就能闻着。夜幕降临,鸟雀不再吵闹。树上挂起照明的“保险灯”,招来的飞蛾绕着灯转。风吹灯摆,橘黄、朦胧、晃动的灯影里,一家四口,围着石桌吃饭拉呱。

“前街张家的婆媳又吵架了。说是,兄弟俩分家没分平,就为一个铁锅。”

“哎!也不能把铁锅砸碎,一家一半啊!真是难为老人!”

“后街的油坊,让人看了一下风水。正要改门,墙倒,砸折了腿。”

“无事生非啊!可怜!可恨!”

在乡下,这样的故事满街飞,母亲和父亲一说一答。从街头巷尾的道听途说,评说着人世间的是非冷暖。我和哥哥,仔细地听着,辨识着为人处世的道理。月亮渐渐爬高,庭院里,月光如水,花香暗浮,秋虫戏鸣,闲净一片。宅前的塘湾里,不时传来青蛙的三两声鸣叫。

故事很多,庭院很美。然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随着哥哥的婚事与侄女的降临,庭院的境况渐自改变了。

哥哥是自由恋爱的,嫂子是本村的,开始两家父母都很支持。就在准备登记结婚的时候。一天傍晚,哥哥低拉着头回到家,一脸愁相。第二天,我的父母才知道,嫂子的父亲有要求:先盖新房,再结婚。那个年代的农村,盖屋无疑是一辈子大事。盖房结婚一起来,就更不容易了。一般人家要准备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行。这下,我的父母真犯难了。

就在全家纠结之时。一天,村干部突然领着两个陌生人来到我家,一人稍胖偏矮,一人稍瘦偏高,戴眼镜。说是,县里打听到,我家有几棵稀有树种。过来看看,协商一下价格。县里要建大型广场,等着栽。

“价格合适就卖,俺家正等钱使哪!”母亲是爽快人,看上去很高兴。

父亲瞪了母亲一眼,回头望着树没说话。

“这样吧!四棵树,县里都要,一共五千元。你们再合算一下,过一两天,我们再来。”来人逐树审核了一下,最后说。

“保证能挪活。想树了,到广场看看就是。”

那个戴眼镜的县里人,自称是园林花卉的专家。他肯定是看出,父亲不舍的样子。

来人一走,村里就传开了:“桂花家发大财了,四棵树,五千元,盖屋结婚足够。”

母亲非常欢喜,笑着问父亲:“树怎么这么贵呢?真是老天帮忙啊!你咋不说话呢?”

父亲坐在石桌旁,一会看看树,一会低下头。突然,断断续续地说:“为了孩子,老伴啊,咱俩的老窝,怕是没景了。江苏老陈啊,我的老姑啊,对不起你们了……哎!”

母亲望着父亲,愈加不解:“卖树、盖屋、结婚都是喜事,你咋这样垂头丧气呢?”

第二天傍晚,村干部捎话来:明天县里准备派吊车来挪树了。

这一夜,父亲独自呆在院里,一夜未进屋。晚饭也没吃,坐着板凳,背倚着杜仲树,两眼直勾勾地仰望着银杏和柿树,始终没说话。后半夜,起风了,天凉了,母亲给他披上了马褂子。月落枝头,犹如明晃晃的镰刀,在树梢间晃来晃去。东方破晓,父亲却出人意料地跑进屋里,对母亲说:“我想通了,权当把树当闺女嫁出去。广场也不远,多去看看就是。咱‘嫁树、盖屋、娶媳妇,三喜临门。”

母亲惊喜不已,一个劲地点头,不住地说:“是啊!是啊!是啊!……”

这一夜,很难说,父亲到底想了些什么。也许,他想起,当年自己植树的经历,细数着院内树木的故事,睹树思人,感怀万千;也许,心头不断地重复着“卖树——盖屋——结婚”,企图破解眼下这一纠结,却又无法挣脱出去。心中喟叹:“哎!穷谱难打啊!”;也许,他想着,没树的日子,院子到底是啥样?心情会如何糟糕?也许,挪到广场后的树,能枝繁叶茂,过来纳凉的人很多。兴许有人会问,这是谁家的树?真好啊!也许 ……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最后,父亲在树下顿悟了:树成了他的“闺女”,要出嫁了,虽不舍,也要高兴。要不,亲家笑话咱啊!思维真是奇妙,一个顿悟,使得看似山穷水尽的窘困,瞬时变得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第二天,院里的树,顺利地“嫁”走了。那个戴眼镜的县里人,临走时,拍着父亲的肩膀说:“老人家,保证能挪活,我一定替你管护好,常去看看树啊!”

父亲握着他的手,眼里噙着泪花,生硬地说了声:“谢谢!拜托—-你了。”

树没了,初夏的阳光,毫无遮拦地照射下来,很是耀眼。院子显得明亮、空阔了许多。

后来,哥哥盖屋、结婚,我就上高中了。父亲隔三差五去广场看树。有时,回来一脸的沮丧。再后来,听说,那四棵树都没挪活,全成了干柴。枯树沧然,广场直立,直插蓝天,好生心寒。初冬的季节,有人看见父亲,一连几天,来到广场,从早到晚,呆呆地坐在树下。

此后,好长时间,父亲变得少言寡语。偶尔,也坐在石桌旁,独自喝茶,一脸木然。

过了两年,父亲心境渐自平息下来,脸上也有了笑容,又回到了从前的状态。盘算着,再讨扯树苗,在原来的树坑处栽树。院落里,石桌旁,父亲继续喝茶、摆弄他的爱花。

就在这年秋天,侄女降生了。侄女的出生,全家人自然很是欢喜。自从侄女满月那天,村南头那个叫“老九家”的女人来过我家一趟。母亲的表情就不对劲了,好像有什么不祥之兆似的。整日和父亲“叽叽咕咕”。父亲却说:“鬼话,别胡折腾。”

这个叫“老九家”的女人,少年的我也知道些底细:她是苦命人,早年是被人贩子拐卖过来的。她自己说过,当时是民国年间,差不多两三岁吧,只记得被人哄着去看戏,有戏楼,有电梯,然后上了车,就回不到家了,不敢哭,哭挨打。所以,没有娘家,没有姓,没有名,没有岁数,也没有生日。听口音,村里人推测,她可能是上海一带的。人贩先是把她卖给邻村一家做羊皮生意的,做了童养媳,没生儿女,不幸男人中年夭折。后来,她又改嫁到我村瘸子老九,也没生儿育女,人们就习惯叫她“老九家”。老九做修鞋生意,她则说媒下神看风水,虽说没有多少人信她。但是,谁家要是有喜白公事之类,她总是不请自到,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不信者,给点小礼品,打发她走;半信半疑者,或笃信者,自然任由她摆布。

原来,侄女满月那天,“老九家”到我家,悄悄和母亲说:“花招女,树犯阴,养花人家多生闺女,树大犯阴,家族不旺”。

显然是说,嫂子养闺女与父亲养花有关,要想生个男孩,人丁兴旺,家中的花木都不能要了。爱花如爱子,视树如手足的父亲,自然不以为然。母亲却被“老九家”吓坏了,信奉“宁愿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古训,商量父亲如何处置这些花。

开始,父亲态度很坚决,不信这套谬论,俩人执拗了好长时间。春节过后,高考临近我就住校了,家里的一切我就知道的少了。那些不愉快的事,家人也不告诉我,怕我考试分心。高考结束回到家中,我惊呆了,满院子盆栽花木都不见了。窗下的腊梅,也不知去向。天井里,父亲苦笑着告诉我:“我妥协了,违心了,人比花重要,家庭和睦要紧,送人的送人,扔掉的扔掉,花的事,以后不要再提了。”

我清晰记得,当时父亲的笑脸是惨淡的。可能,他怕我伤心生气,才勉强一笑的。母亲忙从屋里小跑出来,接过书包,拍着我的肩膀说:“闺女,这事都怪我,咱也是朝好处想啊!”

这是母亲第一次叫我闺女,没叫我桂花。父亲瞟了母亲一眼。我也没说什么,我知道,木已成舟,我一个闺女孩子能说啥呢?

时至今日,我实在不明白,“老九家”一句谎言,为啥有如此法力。我实在无法理解,在世俗变故的是非较量中,奈何退却落败的是真善美,性情好人却徒留惆怅。我实在无法接受,明辨是非爱花如命的父亲,是如何改变初衷,硬生生舍弃了那么多年朝夕相处的花。或许,他把忍让和包容当作了大爱。

树没了,花也没了,花香没了,鸟鸣也没了。唯有院子中间的石桌,依然蹲守着,突兀其间,孤独落寂。

夏末秋初,就在我接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的头天下午,天气异常阴沉。我从外边回家,眼前的一幕,让我流下了眼泪,至今心疼不已:父亲端坐在石桌边,没有茶壶,两眼微闭,正专注地拉着二胡,声音轻重有变,忽强忽弱,悲愤辛酸,凄切哀怨。细听便知,这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走近一看,父亲的嘴角微微颤动,两行眼泪顺颊而下。我的心不禁一颤,泪水夺眶而出,双手向前擦拭父亲的泪水,忙说:“您怎么啦?爸爸!”

父亲如梦初醒,叹了声:“唉!”。

是啊,我不知道,父亲是沉浸在《二泉映月》的悲凉中?还是在叹息瞎子阿炳的苦难身世?还是在痛惜失去的树木花草?还是在感慨世事沧桑?还是在追悔自己——为了家庭的和睦,一味迁就家人,而徒生伤感,空叹无奈?还是……

也许都是,也许还有难言之处。

父亲是1995年离世的。随后,母亲就跟着哥嫂一起住,故居就成了空宅。院落里,荒草疯长,没过石桌。到了2000年农村改造,拆屋造楼,伴随着推土机和铲车焦躁的“轰鸣”声,房屋坍塌,砖瓦碾碎,尘土飞扬,故居没有了,宅院从此不见了。

现在,唯一残存的,是推土机下哥哥抢拾了一块铺就过道的大青砖。上面刻有棋盘,还有模糊的龙凤图案。究竟棋盘是谁刻的,是父亲,还是前人,还是别人,就不得而知了。前几年,有位“鉴宝”专家看过,说是古砖稀罕,实属宝物。

责任编校:周家琴

猜你喜欢
老九母亲
母亲的债
喝酒
老九(散文)
老九的房子
给母亲的信
多了或少了的岁月
是谁撒谎
紫冠
悲惨世界
豆腐罗曼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