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瑶
见到袁桅时,她刚从以色列回来。作为中国创新企业代表,她受邀参加了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举办的中以创新论坛。
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之后,她还要前往欧洲,依旧是创新相关的活动。之后,再马不停蹄赶回中国,出席在合肥召开的第八届启迪创新论坛。
自今年4月任职启迪控股总裁后,“空中飞人就成了她的工作常态。其中的核心事务,都与“创新”有关。这也是启迪控股当前的核心工作。
这同样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话题。自2014年9月决策层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至今,全国已经掀起了新一轮的创新创业大潮。
成立22年、做清华科技园起家的启迪控股正是这股潮流的受益者,近几年,全球各地前来考察学习、寻求合作的政府、机构及企业络绎不绝。
面对来访者,袁桅从不忌讳透露自己的家底,也不担心启迪控股的成长秘笈被学了去,在她看来,这是启迪控股22年一步步积累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
不过,袁桅说,若能给对方一些启示,也是很好的。启迪控股现在面临“无人可学,自己找路”的困扰,深知其中的难处。
最核心业务不挣钱
如果不是“双创”浪潮兴起后,启迪的公众影响力与日俱增,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启迪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可能略微知道,启迪在运营“清华科技园”和“启迪之星”。
这的确是启迪的起家业务。
启迪的前身是成立于1994年8月的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最初校方的想法很朴素,建个科技园,帮清华做创新成果转化。现在的“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即2004年由实体公司——“清华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更名而来。
当时,清华科技园的创业孵化功能由1999年成立的“园中园”清华创业园承担,这个创业园,也是如今启迪旗下孵化器品牌“启迪之星”的前身。
和当初仅有一个清华创业园不同,如今,启迪在全球共有163个创业孵化点,将近90个孵化器、30多个科技园以及30多个科技城,构成启迪创新创业孵化业务的全球物理空间网络。
启迪控股的总资产,也随之快速增长——今年6月,总资产突破1000亿元,成为中国首家千亿级的科技服务企业。
如此丰厚的家底,以致在与地方谈合作时,对方往往会先向袁桅请教一个问题,启迪的科技园区和孵化器业务到底有多挣钱?一些人还因此误解,认为启迪依靠做科技地产做成了千亿企业。
袁桅的回答是:“我们的孵化器业务完全不挣钱!”
袁桅介绍,孵化器的盈利无外乎房租、政策补贴和增值服务,但在启迪的科技园区,房租基本为零、补贴不可持续、服务完全免费,可以说“自断了财路”。
那么,不挣钱还做它何用?
袁桅解释,启迪控股想要做的是一个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孵化只是这个生态中的其中一环。对它的期望,不是盈利,而是把创新型的人才、企业吸引过来,给整个生态撒种子,养苗子。
她补充道,“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把生态的底子打好,把平台做到足够大,就不愁没有盈利空间。”
靠实业和金融养家
起家的业务不挣钱,那么启迪是怎么走到今天的?
袁桅说,秘诀是启迪另外两个业务板块。
第一个是实业,在启迪的话语体系中,叫“科技实业”。
袁桅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启迪控股目前旗下控参股上市及非上市企业有500多家,已形成环保新能源、数字信息、大健康三大核心产业为主,教育培训、文化传媒两大新兴产业为辅的发展格局。
参股实业并不是一开始就定下的目标。但在做孵化的过程中,资金是入孵企业一大刚需。为了帮一把“嗷嗷待哺”的创业公司,启迪索性就以参股的形式注入资金。
“除了投资回报,我们在实业板块有启迪桑德、世纪互联等4个控股的上市公司,都是行业龙头,它们还能成为园区中孵化企业的上下游,或者成为小公司的收购者,为我们的生态提供产业链基础。”袁桅说。
做实业投资离不开资金,启迪养家的第二大板块——科技金融,也由此而出。
“孵化器都不挣钱,那我们到底怎么盈利呢?”袁桅说,“答案就是与园区内实业结合的孵化基金和金融服务。”
她介绍说,早在2006年,启迪就启动了针对优秀入孵企业的孵化基金——“钻石计划”。除此之外,天使基金、PE基金、并购基金、夹层基金等绝大多数基金模式,启迪都有。
“而且,我们很有耐心,一投就是10多年,现在仅首批‘钻石计划的9家企业中就有6家上市,3家被并购”,袁桅说,“6家上市公司中有2家的回报都超过了百倍!”
启迪的创新创业大生态商业模式也由此成型:以孵化器、科技园区、科技城为物理空间,吸引创新人才和资源,为实业投资和金融提供发展载体,而实业投资和科技金融又通过长线发展反哺园区,三大板块相互独立、相互协同,形成一个“创业-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启迪的未解之困
袁桅说,这个“三位一体”的模式,就是启迪从当初的清华科技园一步步摸索,走到今天的最大法宝。
不过,这个让启迪迈过千亿门槛的创新商业模式,也是启迪不少困惑的来源。
最明显的一爪,自然是孵化器不盈利带来的困惑。
“有些地方政府显得比较急,一上来就说你得给我个数,每平方交多少税,能产生多少收益。”
袁桅很无奈,“启迪的孵化器讲求的是生态建设,走的是长线发展,最终目的是培育未来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龙头企业,和招商引资不是一个路子。”
所幸自从国家决策层大力推进“双创”以来,这样的情况已经得到较大改善。袁桅说,“一些地方政府只提最基本的入驻,不再要求短期数字和业绩了。”
不过,因为平台型的商业模式,启迪在国家政策和资本市场上不受认可的问题,依旧存在。
“比如,我们通过孵化器孵化了众多高科技公司,但我们自己却无法被认定为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是多少,新产品销售额是多少,等等,根本没法填报。”
“再比如,我们孵化了很多高利润率的上市企业,但按照上市公司标准,我们自己的孵化器却不能上市,得不到投资界认可。”
如此种种,常让袁桅等高层倍感困扰。“不过这两年大家的心态也放开了”袁桅说,上不了市,那就把赚到的钱继续投入园区建设,继续打造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履行高效企业的使命,给国家未来的发展做贡献。
当然,在袁桅看来,这些都是可以慢慢解决的问题,现在启迪面临的最大困惑是,在创新创业领域走到全球前列之后,如何继续走下去?又该往哪走?这同样也是中国现在面临的困惑之一。
袁桅穿梭于全球各大“创新”论坛,对此感受颇深。
“以前我们遇到类似的问题还可以看看美国人、英国人怎么做,但现在没得看了。在国外的论坛上,嘉宾都等着看中国企业代表的方案,我们到了必须自己找路的时候。”袁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