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霞,张灵丽,胡 扬
(1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大连 116034;2 邢台技师学院 河北邢台 054001)
大班理论授课和小组实操授课教学模式探讨
张灵霞1,张灵丽2,胡 扬1
(1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大连 116034;2 邢台技师学院 河北邢台 054001)
大班授课是我国教学的主要方式,但大班授课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针对多样化的学生和大的授课环境,分析普通高校大班制版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解决途径,提出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探讨在大课堂授课环境下,服装工艺老师的专业化发展。
大班授课;小组辅导;分组评分
自1999年全国教育规模扩大至今,使得更多的莘莘学子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高校学生数量迅速增长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矛盾使大班授课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然而,大班授课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为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挑战。
大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对教学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面对众多学生的技术类教师,在教学技能、教学技巧以及教学质量方面有更多的要求和压力,面对众多学生,理论知识只能照本宣科,没有更多时间去分析探讨案例,操作部分也只能讲述课堂基本内容,不能加入更多的外延内容,即使这样还有很多学生在老师讲解过程中不能理解操作流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老师不能及时一一解答,致使有部分学生跟不上课程进度导致厌学。而且,技术类教师从单纯的传授技能知识向培养学生综合技能转变是现在教学改革的目标,所以大班授课在技术类专业教学过程中的缺点就更加突出。
大班授课环境中,学生人数众多,教学过程中实践机会减少,加之大多数学生的被动性格,使得实践的机会减少。课堂上教师大量的理论知识输入过程占据了主要位置,使得学生理论知识堆积得不到实践,在这种条件下,就会导致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降低,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佳。
大班授课在操作类技术课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人结合和多年的教授经验,采用了大班授课,分组辅导的模式来进行授课,本文以服装工艺课程为例来具体讲述这种授课方式以及评分体系。
1.大班授课小组辅导的概念
大班授课小组辅导是指针对一门课程,理论内容采用以大班集体授课为基础,实操部分采用小组分别辅导为主体,力求实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统一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大班由参与一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学习的学生组成;小组是把大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集体, 在大班集中讲授理论知识后,再由教师对各个小组学生进行实操部分讲解,针对每个小组学生的进度以及接受能力进行讲授,以解决学生在大班授课过程中看不到教师操作和学生动手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通过这种模式教学,优化教学资源,节约办学成本,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2.大班授课小组辅导的组织形式
小组的规模原则上以8~10人为一组,小组授课主要讲授实操内容,这样在缝纫机进行实操演示时,每个学生都能够看到,有问题可以及时反馈。小组学习的方式可以按照班级情况采用帮扶式学习分组法和差别化学习分组法。帮扶式学习分组法是指一个小组尽量按照学号顺序进行分组,这样一个小组会有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帮助
张灵丽,邢台技师学院,主要研究计算机网路及计算机教育。
胡 扬,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服装制版及服装效果图。学习能力相对弱的学生,这样即不会造成小组水平参差不齐,也不会使上课时进度差距太大难于安排课程。差别化学习分组法是指一个小组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小组的学生整体水平和学习接受能力一致,教师可以按照小组学生的整体水平安排小组进度,实现层次化教学,即可以使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把自己的学习能力最大化,也可以减轻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
3.大班授课小组辅导的教学模式
大班授课小组辅导的教学模式采用大班理论讲授,小组实操讲授和辅导的方式。小组实操讲授的首要任务是分工序讲授服装的制作流程以及工艺方法,检查学生制作的情况,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次是注重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通过组建学习小组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动手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小组辅导将课堂还给学生,从“以师为本”回归到“以生为本”,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权威知识的发布者,而是维护游戏规则和提供咨询服务的双重角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合作性教学模,是符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情况,既能优化教学资源、节约办学成本,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应当得以在高校教学中加以推广应用。
4.大班授课小组辅导的考核评价体系
小组授课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对学生出勤率和知识掌握、运用能力作出全面考察进而对学生成绩作出准确评估。小组授课辅导老师可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可以做到在评价标准上把过去个人计分、单独奖励的评价方式转变小组计分、集体奖励的评价方式,在评价内容上把过去的只评成果的单纯知识考核方式转变为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组织能力等多角度的评价方式,从而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综上所述,根据服装操作类课程的特殊性,特制订了以下评价考核体系(如图所示)
考核评价体系图
这种大班理论授课,小组操作授课辅导的教学方式,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学的主题,教师以学生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身份,学生以求知过程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身份进行教授和学习。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有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提供学生自学和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参与整个学习操作的全过程。
这种教学模式,有效的解决了在大班授课中,由于学生数量众多,在语言基础,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自身的学习能力上都有诸多不同,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这种授课模式使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时根据小组学生集体情况把握授课内容强度和进度以及授课的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而且也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了学习效果。
[1]贝洪俊.合作性教学的大班上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探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01):102-105.
[2]李宏敏.我国高校实施小班化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9;(02):32-36.
[3]王朋朋,杨晓冬,李伟,屈彩虹.高校小班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14):96-97 .
G642
A
10.3969/j.issn.1673-0968.2016.10.020
张灵霞,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服装CAD及服装制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