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礼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5)
高校中期滚动预算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董 礼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5)
中期滚动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将预算管理的视野从静态的年度扩展到动态的跨年度范围,使学校管理者考虑问题的视野扩展的更长远,可以让学校预算编制与中长期发展规划能够相互促进,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本文在综合诸多学者的观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实施中期滚动预算管理的意义,分析当前高校年度预算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对高校中期滚动预算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提出建议与对策,供实践借鉴与参考。
高校;预算管理;中期滚动预算
中期滚动预算(Mid-Term Budget Framework,简称MTBF)是年度预算的动态版。它将原定的预算结果不断的进行修改,合理确定财政收支政策和重大项目资金安排,不断的更新和调整是滚动预算的基本特征,也是它比普通年度预算更加优越的地方。实施中期滚动预算管理,有利于实现规划期内跨年度平衡的预算收支框架,有利于提高财政政策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持续性,保障企业或单位重大改革政策实施,更好地发挥财政稳定器和“逆周期”调节器作用。
2015年1月23日,国务院印发《 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指出由财政部门会同各部门研究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这标志着财政预算由年度管理向中期管理的改革正式提上日程,预算范围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方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中期滚动预算管理能够保持预算编制管理的完整性、继续性、动态性,有利于学校收支计划与中长期发展战略保持高度统一,有利于保证高校的经营管理工作稳定而有秩序地进行,更加提高预算的预见性和资金的绩效。本文将就高校开展中期滚动预算进行初步探析。
中期滚动预算,又称“滚动式中期计划”或“跨年度预算”,是指在实际加预测并逐月滚动一年后,随着预算的执行力度的不断延伸,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为一个固定期间的一种预算编制模式。它的期限一般为3~5年,每年更新一次,重点在于根据经济政策变化进行调整,除了第一个规划年度与年度预算保持一致外,滚动预算一般不太会作为更新的考核指标,滚动预算执行的不仅仅是修改目标,而是不断地修改预测的结果,以指导最新的、最合理的决策方向。 实施中期滚动预算管理的意义在许多方面发挥着优势:
1.是有利于提升预算编制的精准性:通过中期滚动预算计划安排,可对学校未来建设预算支出的重点,做出整体规划安排,能使实际情况与预算编制内容更加统一,有利于发挥滚动预算在学校建设中的指导和监控作用,如教学、科研、基建等,提高了预算的精细化和科学化。
2.是为年度预算的准备提供导向:学校各部门的发展目标和规划,要与学校整体的宏观建设目标保持一致,对三年内的学校内涵建设活动作全面、全盘规划,保障学校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中期滚动预算管理最大限度上保证了预算编制收支情况与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保持高度统一,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在预算编制时要与学校整体中长期发展规划高度统一,形成二级分管部门事业发展目标。
3.是强化财政监督:中期滚动预算将预算管理的周期拓展,能够对当前和后期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将较长周期财政收支项目纳入预算管理过程中。在预算实施过程中,各二级职能部门的项目支出范围和预算资源分配状况需要不断地使预算由粗变细,调整和延续预算,从而有利于提高预算监督的效果,克服了年度预算管理周期较短的弱势,极大地提高了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并有利于师生、监管部门及其他利害关系者对学校进行实时监督。
4.是防范财政风险:在学校内涵建设发展过程中,建立中期收支框架,预算执行过程中跟踪分析资金的使用,可促使高校提前识别潜在的风险,让资金项目使用效能提高,也使财务管理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动力。这也为后期年度预算留有充分余地,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做到谨慎应对财务风险,从而能客观分析后续政策走向和发展趋势。
从2000年开始,我国开展部门预算管理模式,十几年来,高校的预算管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有了相对成熟的预算编制流程和方法,能够明确责任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学校发展的社会和经济利益最大化;同时,高校预算管理薄弱环节,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管理体系方面:主要包括预算机构组织框架有缺陷、预算考核内容不科学、预算管理信息沟通不畅,还存在着尚未建立有效的预算监督和激励约束机制;缺乏资金预算管理的责任和风险意识;预算协调机制不够灵活;缺乏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等等。
2.年度预算编制方面:预算管理模式基本采用定额预算法和增量预算法,缺乏科学性。高职院校在某些项目的预算编制上还沿用基数法,这种方法不利于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让不合理的地方变得合理,这是不科学的做法。同时,二级学院的没有考虑到长期发展目标,降低了预算编制的精准性和科学性。高校普遍存在两套预算体系的情况,各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预算项目内容较粗、测算依据不足。同时,由于当前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在利益的驱动下,各部门的预算外还存在局部办学经费和项目游离的现象。
3.预算执行和监督方面:预算指标控制缺乏刚性,年度预算执行随意性,轻视监督预算支出的经济性,导致年度决算和年度预算相差甚远。在部门预算编制时,部分二级部门仍然对收入预算重视不够,特别是对学杂费以外的职业培训收入、社会服务收入等考虑不足,由此导致各二级部门对于年度收入预算执行偏差较大。普遍会出现的现象是年底突击支出现象,各部门为了下一年度争取到更多的预算额度,后期突飞猛进的购置不需要的设备仪器,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由于项目进度与资金拨款进度存在不一致性现象,频频发生资金挪用、套用,这就造成管理层重视预算额度控制,预算执行过程没有有效地监督管理,损失浪费严重。
4.预算绩效评价方面: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也建立了配套的实施细则和绩效评价方法,但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目前粗放型的预算管理体制造成的,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在教育管理层面和财务监督上没有形成动态的追踪制度,忽视预算资金的有效性和效率性。或者有机制而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执行,导致绩效评价实施办法操作难且效果差,评价工作不能切切实实的落实下去,只是敷衍了事。
(一)完善中期预算管理制度,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1.建立完善的中期规划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完善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和步骤,高校可以借鉴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将预算编制时间进行提前,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保证预算计划顺利执行。主要包括制定《预算中长期发展规划管理办法》;《中期滚动预算管理实施细则》;《专项资金管理准则》;《项目绩效考评管理办法》等。
2.建立高校发展规划信息化平台:高校应该借助数字化、智慧化校园建设完成校园网络,针对中期滚动预算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互联网管理系统,完善OA办公自动化管理平台、教务、财务、实训管理信息化等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这为建立中期预算管理控制系统提供了物质基础,及时了解和传递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逐步实现财务管理智能化,使信息化手段在高校中期预算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规范中期滚动预算编制管理,确保预算管理的精准性
在滚动预算编制过程中,由于编制工作涉及到高校各部门、各单位的合作参与,在这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高校将中期滚动预算编制与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保持统一,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二级部门预算项目和内容,最大限度上实现了学校的实际情况及管理需要的紧密结合,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约定按照考评结果进行奖惩,这也是规范中期滚动预算编制精准管理的重要手段。
目前,高校滚动预算具体编制流程可以分成五个步骤,如图1:
图1 高校滚动预算具体编制流程图
(三)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强化财政监督作用
中期滚动预算是实现循环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将更多的长周期财政收支项目纳入预算管理。在中期预算管理框架内,做好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工作,对于滚动预算涉及的关键节点及收入成本费用指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定期分析、总结经验、查找原因,为后期编报提供参考及借鉴依据。各职能部门的项目支出安排和预算资源分配状况都必须严谨,以便对当期及后期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提高可量化的刚性考核,以保证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奖罚分明、执行有力。
同时,在财务监督过程中,要重视高校的资金来源多渠道,高校的校企合作来源的产学研经费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对高校的部分财务收入来源和总量也有着不能预测的预算量,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财务部门的编制收入预算上的难以预测性。高校需通过滚动预算管理实施强化的资金管理政策和监督制度,一是体现滚动预算管理对资金的调配指导,二是通过资金管理创造价值,进而为学校发展提供推动力。
高校优化财务预算管理,实施中期滚动预算的相对实时动态管控模式,是高校利用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地开源节流,为实现高校和谐、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高校通过实施中期滚动预算,改善了预算管理的质量,通过中期滚动预算管理与学校其他管理的有效整合,真正实现了高校中期滚动预算管理的精准化、规范化,是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强大后盾。
[1]袁牧星,杨晟.高等学校中期滚动预算管理的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25):62-63.
[2]李春霞.滚动预算在高校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当代会计,2015;(05):17-18.
[3]孙晓斌.高校中期滚动预算管理模式研究[J].新会计,2015; (03):36-38.
[4]朱琳琳,梁作琪,李胜华.高等院校引进中期滚动预算框架的策略与要点[J].当代经济,2016;(11):82-84.
[5]艾琦,杨晓婷,施海霞.滚动预算在高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27).
G647.5
B
10.3969/j.issn.1673-0968.2016.1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