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压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6-12-22 05:05黎汝定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证候穴位血压

黎汝定

(上海市徐汇区湖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上海200031)



穴位按压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黎汝定

(上海市徐汇区湖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上海200031)

目的 观察穴位按压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最终42例完成干预方案,对照组为4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穴位按压治疗,干预6个月后比较2组血压、中医证候、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降低,血压控制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中医证候疗效显著升高(P<.05);SF-36量表中躯体健康、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等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中医穴位按压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穴位按压;高血压病;血压;生存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在人类死因构成中的比例越来越大。2010年公布的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高血压已经成为导致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对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1-2]。高血压虽然难以治愈,但可防可控,中西医结合途径控制血压的效果较为理想[3]。中医强调“整体观”“以人为本”“治未病”,这与健康管理“实现对全民生命全程管理”的理念如出一辙。本研究将中医应用到高血压患者的日常血压控制中,以期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中医全科就诊高血压病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脱落3例未能按要求完成干预方案,42例中,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59.63±11.58)岁,平均病程(4.81±2.18)年,高血压Ⅰ级5例、Ⅱ级23例、Ⅲ级14例;对照组脱落1例,44例中,男27例,女17例,平均年龄(61.04±10.96)岁,平均病程(4.27±2.64)年,高血压Ⅰ级6例,Ⅱ25例、Ⅲ级1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4],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测量血压3次,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和舒张压<90 mmHg可诊断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有高血压病史且正在使用降压药的患者,收缩压<140 mmHg且舒张压<90 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2)中医肝阳上亢型眩晕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以眩晕、头痛为主症,可伴面红目赤、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弦有力、急躁易怒等次症,可诊断为肝阳上亢型眩晕。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关于高血压的临床诊断;2)符合肝阳上亢型眩晕的中医诊断;3)年龄≥35岁。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慢性疾病或急性疾病发作期的患者;2)合并其他疾病需要药物干预的患者;3)继发性高血压患者;4)哺乳及妊娠期妇女。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3 治疗方法

1.3.1 常规治疗 在维持原药物治疗方案不变的前提下,同时实行合理膳食(宜清淡化、食盐6 g/d等)、规律性运动、体质量控制、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充足睡眠、避寒保暖等)以及情绪管理(如何保持持续的良好心态)。

1.3.2 穴位按压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压治疗,穴位按压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中医师或护士对患者进行指导。双耳应按摩3~4次/d,15~20 min/次为宜。耳穴按摩,按摩耳背降压沟及神门、肝区,6 min,约90次/min,至耳背发红发热;按摩耳轮部约6 min,约90次/min,同时提拉耳尖,约3次/min,至耳尖、耳轮部发热发红。

1.4 观察指标 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4]规定测量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计算血压达标率,血压达标率=血压达标例数/观察总例数×100%。

1.5 疗效标准

1.5.1 血压控制疗效评价[6]分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等级,显效:血压下降等级≥1;有效:血压级别无变化,但仍属正常范围;无效:血压不稳定甚至级别升高。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2 中医证候评分评价 采用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表对中医证候进行评价[7],该评价表分9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分别为0~3分,满分为270分,评分越小,症状越轻。其中根据评分进行评价,分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等级,显效:临床证候评分降低≥70%;有效:临床证候评分降低≥30%;无效:临床证候评分降低<30%。

1.5.3 生存质量评价[8]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The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共8个维度,各维度满分计100分,总分800分,各维度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2组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比较mmHg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血压控制疗效比较 干预后,治疗组血压达标33例(78.57%),对照组血压达标23例(52.27%),2组血压达标率比较,P<0.05;治疗组血压控制有效36例(85.71%),对照组血压控制有效25例(56.82%),2组血压控制有效率比较,P<0.05。2.3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干预前,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8.12±3.05)分、(7.86±2.88)分(P>0.05)。干预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为(6.15±2.20)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积为(7.16±2.15)分,较干预前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4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干预后,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2.73%,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2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比较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小结

目前,改善和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已作为抗高血压病治疗的原则[9-11]。一方面通过药物治疗进行血压的控制,另一方面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亦可达到辅助控制血压的目的,此外中医穴位按摩是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方式,避免了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且疗效尚可[12-13]。《卫生宝鉴》中记载:“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均络于耳”。经络与脏腑存在络属关系,通过按摩耳穴,可以达到疏通经络、调理脏腑、防治内脏疾病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14]认为高血压的产生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副交感神经相对降低有关,而按摩耳穴可直接或间接刺激副交感神经,从而达到降压目的。

本研究采用中医穴位按压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控制血压效果。结果显示,在干预半年后,治疗组无论是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患者控制效果更为理想(P<0.05),在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躯体健康、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证明,中医穴位按压与常规血压控制方法有机结合使血压控制效果更为理想,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生存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可行性和有效性值得肯定。

[1]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1-3.

[2]唐怀蓉.健康管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影响的研究[J].华西医学,2013,28(8):1264-1265.

[3]杨卫东,李阳春,容建清.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个性化健康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行为模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4):151-153.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5):42-93.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

[6]赵经营.耳穴按摩融合自我管理模式干预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7]王春华,高怡,陈建芝,等.辨证论治联合泽泻汤加味方对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2,5(7):538-540.

[8]潘雁,叶颖,朱珺,等.应用SF-36量表分析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QOL)的影响因素[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4,41(2):205-209,273.

[9]帅眉江,尹思源.顽固性高血压之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5):499-502.

[10]陈璜华,王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中医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1):164-165.

[11]信富荣,韩学杰,刘兴方,等.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及述评[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6):638-641.

[12]刘世宁.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4):196-197.

[13]贾佳萌,刘宇.穴位按摩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及症状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4):455-457.

[14]廖桂香.穴位按摩配合健步走对岳阳农村高血压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8):5313-5314.

Acupoint pressing on blood pressur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LI Ruding

(General Se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Xuhui Area Hun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hanghai 200031,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cupressure control on blood pressur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Methods The 90 cases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45) and control group (n=45)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42 cases of observation group and 44 cases of control group completed the final intervention program.The 2 group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and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acupoint pressing therapy based on conventional therapy.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blood pressure,TCM symptoms,quality of life after the intervention.Results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The efficiency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The TCM syndrome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and the efficacy of TCM syndrom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Observation group of SF-36 scale in 8 dimensions of physical health,bodily pain,vitality,social function,emotional role function,mental health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oint pressing on hypertension patients is more ideal,the clinical symptom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the quality of life has been further improved.

acupressure;hypertension;blood pressure;quality of life

10.13463/j.cnki.cczyy.2016.06.036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项目(PKJ2015-Y3130)。

黎汝定(1976-),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针灸体质调理及社区常见病的防治。

R

A

2095-6258(2016)06-1206-03

2016-08-10)

猜你喜欢
证候穴位血压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