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上海 200065
品管圈在降低便携式化疗泵输注延时率中的应用
王静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上海 200065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对降低便携式化疗泵输注延时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科室化疗泵输注延时率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再由圈员针对问题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最后比较活动前后便携式化疗泵输注延时率,确认品管圈活动的效果。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便携式化疗泵输注延时率由30.10%下降到13.20%,圈员品管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圈长管理能力、团向心聚力、品质意识、积极性、沟通能力、和谐度等均有所提高。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便携式化疗泵输注延时率,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品管圈;便携式化疗泵;输注延时率;护理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质量改善小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5~8人左右),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圈手法,来讨论、发现并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从而改善品质、提升效率、降低作业成本,使一线重地成为品质管制的核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1]。便携式化疗泵将泵中储药囊内药液利用弹性收缩将药液持续、均匀、定量输入体内,临床上常以5m L/h的速度恒速给药。可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而增强抗癌活性[2],而获得最佳疗效。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使用化疗泵输注化疗药物常有延时现象,为此,2014年5月—2014年10月我科开展了降低便携式化疗泵输注延时率的品管圈活动,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以“自愿参加、自愿结合、自愿组建”的原则组建QCC活动小组。小组共6名成员,从中选出1名具有本科学历的主管护师担任圈长,其余圈员均为在肿瘤专科工作2年以上的护理人员,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护士2名。圈名定为“静境圈”。圈长每周组织会议一次,圈员积极参加,遵照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lan-do-check-act,PDCA)循环方法开展活动。2014年5月—6月,我科使用便携式化疗泵53例,男性24例,女性29例。2014年8月至9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使用便携式化疗泵53例,男性26例,女性27例。2组均为我科住院患者,使用同一化疗方案,静脉通路皆为PICC或静脉留置针,化疗时室温小于30℃,化疗泵中药物溶液黏度相同,均用生理盐水稀释,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选定主题
通过头脑风暴提出我科需要解决的5个问题,然后评估各个问题点,用评价方法(优5分,一般3分,差1分)从重要性、上级政策、迫切性、可行性、达成性、圈能力等6个方面进行主题评价,最后选定分值最高的“降低便携式化疗泵输注延时率”为活动的主题。
1.3把握现状
正常情况下使用流速为5m L/h的便携式输液泵输注220m L溶液需要44 h,允许误差±10%,即提前或延迟1~4 h,药液输注40~48 h属正常时间。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圈员根据2014年5月—6月便携式化疗泵输注延时的原因制作检查表,绘制柏拉图(图1)。根据品管圈80/20的原则,即80%的结果是由20%的原因造成,得出最主要的原因是导管扭曲、受压,流速限制器未固定于皮肤,泵体位置过高或过低和静脉置管因素。
图1 化疗泵输注延时原因的柏拉图Fig.1 Pum p in fusion chem otherapy delay reasons Plato
1.4设定目标值
该案例的圈能力为68%,按公式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3],得出本次活动的目标值为13.46%。改善幅度为16.64%。
1.5原因分析
明确目标后,圈员对改善重点项目展开讨论、分析,采用鱼骨图手法从护士、患者、材料、方法、管理等5项因素进行分析。具体原因为①护士责任心不强,未及时巡回,做好观察和排除障碍的护理操作不规范,未按照要求做好药物配制和连接管固定工作,对患者了解不够,没有正确评价其配合度及皮肤情况等,护士的健康教育不足并且健康教育后未了解患者的知晓度;②患者知识缺乏,信息来源不足,且重视度不够、依从性不强,患者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风险意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强;③化疗泵质量有缺陷,延长管长时间接触患者皮肤后变软,易牵拉打折;④化疗泵放置位置过高或过低而影响流速;⑤操作流程不规范且缺乏日常监督。
1.6提出对策
针对以上原因,全体圈员通过讨论提出了多项改善对策,根据可行性、重要性、圈能力3个指标,按优(5分)、一般(3分)、差(1分)的方法进行评分,并根据品管圈80/20的原则,最终确定以下5个护理对策,在实施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不断改进对策方案。
1.6.1把好产品检查关
在使用便携式化疗泵前,仔细检查该产品的合格证书、有效期、包装有无破损、各种连接装置是否齐备等。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更换产品。在使用前必须掌握便携式化疗泵的有关知识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1.6.2提高患者依从性
依从性是指患者就医后其行为(服药、饮食或改变其不良行为方式等)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为遵循医嘱的行为活动[4]。患者依从性的高低影响便携式化疗泵的正确使用,为此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指导,告知便携式化疗泵给药优点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使其积极配合。
1.6.3操作流程规范化
严格按操作规程配药,防止泵体进入空气。当发现便携式化疗泵内有空气存在,要将便携式化疗泵倒挂在患者身上,避免气体进入体内。严格床边交接班,加强各班护士巡视,查看便携式化疗泵的运行情况、位置、流速限制器的固定、有无回血、折叠、脱管、堵管等现象、储药囊的大小、起止时间等,并做好记录。建立化疗泵输注巡视卡,并在巡视卡上用醒目字体提示打开导管锁及查看导管打折情况。注意保持整个管道的通畅,及时排除故障,保证持续、均匀地给药。新入科的护士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才能进行便携式化疗泵的操作。
1.6.4合理安置并妥善固定便携式化疗泵
将便携式化疗泵的连接管与静脉输液管相接、固定,保持泵体位置与心脏同一水平。在行走或活动时,将泵体放于患者穿刺侧肢体的上衣口袋内,或置于专用袋内挂在患者上衣约第一钮扣高度,夜间则用绷带或较宽的松紧带将泵体固定在肢体上,以防翻身时致牵拉脱落。
1.6.5加强健康教育
把握时机进行化疗知识教育,因人施教。讲解使用便携式化疗泵的目的、原理、基本操作过程、使用优点、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预防措施等,帮助患者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并掌握部分便携式化疗泵化疗的自我护理技巧。告诉患者正确摆放便携式化疗泵的位置,以及避免穿刺侧侧卧,以免影响流速;嘱患者将延长管盘好、固定,化疗泵放入专用的袋子,便于患者随身携带;嘱患者携带时注意防止导管打折、受压;不做剧烈运动,防止便携式化疗泵脱出。
1.6.6合理建立静脉用药途径
使用便携式化疗泵时,最好选择PICC或者深静脉置管,每6~8 h用生理盐水20m L冲管1次。若是选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尤其是选用颈外静脉时,则在连接便携式化疗泵处安装三通管,另一路接生理盐水。每6~8 h开放滴注数滴,以观察是否通畅。
2.1有形成果
2.1.1目标完成情况
静境圈通过拟定活动计划、把握现状、设定目标、制订和实施相应的对策,使化疗泵输注延时率由原来的30.10%下降到13.20%。按品管圈公式,计算出目标达标率和进步率。
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13.20%-30.10%)/(13.46%-30.10%)×100%=101.56%
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 (30.10%-13.2%)/30.10%×100%=56.15%
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的目的(目标达标率为101.56%,进步率为56.15%)。改善后的柏拉图(图2)
图2 改善后的柏拉图Fig.2 Im prove after Plato
2.1.2患者满意度提高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圈员通过建立化疗泵输注巡视卡、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等,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加强了双方沟通交流。提高了便携式化疗泵的流速精度,强化了便携式化疗泵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了护理质量。在满意度问卷调查中,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2.2无形成果
通过医院的品管圈课程培训,辅导员和圈长对品管手法及各种图表制作的培训,由无形成果雷达图(图3)可见静境圈的成长,圈员在品管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圈长管理能力、团向心聚力、品质意识、积极性、沟通能力、和谐度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
图3 无形成果雷达图Fig.3 Entirely invisible results
品管圈活动是以PDCA循环法作为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的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科学性,已被广泛应用。我科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便携式化疗泵输注延时率,提高了便携式化疗泵携带过程时间的准确性和疗效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强化了便携式化疗泵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使优质护理品质得到了提升。圈员们通过积极参与活动,相互沟通,交换意见,群策群力,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充分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团队凝聚力不断增强,个人价值得到发挥与体现。同时也学会在工作中发现问题、主动分析原因、积极制定改进方案并落实。此外,品管圈活动还提升了圈员的科研意识,为护理科研和论文的撰写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思维框架[5]。总之,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升了我科的护理品质,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封菊香,毛毅.品管圈在降低老年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9):1753-1754.
[2] 李振.恶性肿瘤化学治疗与免疫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版社,1990:99-100.
[3] 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4] 宋定云,孙秀娟.不遵医行为导致癫痫病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行为科学,2002,11(6):700
[5] 顾军养,王燕萍,朱燕君.品管圈对提高儿科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2,19(3B):41-43.
App 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reducing infusion delay rate of portab le chemotherapy pum p
WANG Jing
DepartmentofOncology,TongjiHospital,TongjiUniversity SchoolofMedicine,Shanghai 200065,China
Ob 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reducing infusion delay rate of portable chemotherapy pump.M ethods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was established,and the activity plan was designed.The condition of infusion delay rate of portable chemotherapy pump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were analyzed,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determ ined and implemented by the circlemembers.The infusion delay rates of portable chemotherapy pump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activity.Results Through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the infusion delay rate of portable chemotherapy pumpportable pump decreased from 30.10%to 13.20%.The quality control means,analysis and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of circle members,management capacity of circle leader,and group cohesiveness,quality consciousness,enthusiasm,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harmony degre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were improved.Conclus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fusion delay rate of portable chemotherapy pump,improve theworking efficiency,and isworthy of clinicalapplication.
Quality controlcircle;Portable chemotherapy pump;Infusion delay rate;nurse
R473.73
B
2095-378X(2016)02-0139-03
10.3969/j.issn.2095-378X.2016.02.019
王 静(1981—),主管护师,从事临床肿瘤护理工作;电子信箱:345389868@qq.com
2015-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