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平 叶昌伦 蒙 力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重庆401420)
论著/心律失常及检查
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及随访观察
尹 平 叶昌伦 蒙 力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重庆401420)
目的 分析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80例采用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所有患者1年期间定期进行随访程控,总结所有患者1年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8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有2例患者出现心室电极脱位,有1例患者出现心房电极脱位,有2例患者术后1小时候发现囊袋血肿,采用第二次手术彻底止血。随访发现有1例患者出现起搏器突然失效,有13例患者出现起搏器心动过速,均经起搏器自动识别后终止。且患者出后心房、心室电极导线阈值、阻抗、感知敏感度变化较小。结论 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人工心脏起搏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由于心律失常导致的头晕、心悸等情况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人工心脏起搏;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
缓慢性心律失常可主要是由于心脏传导束支障碍导致的患者出现都行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以及传导阻滞性心律失常等,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心律不齐,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晕厥、猝死等临床表现[1-2]。本次实验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均置入人工心脏起搏器,随访观察患者1年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男性43例,年龄在55~88岁,平均年龄在(67.2±3.2)岁,病程在4-16个月,平均病程在(6.3±3.2)个月。女性37例,年龄在55~89岁,平均年龄在(67.2±3.2)岁,病程在3-16个月,平均病程在(6.2±3.2)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标准,其中首次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的患者有73例,更换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有7例。所有的患者中有18例慢性窦房结综合征,有7例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有5例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有6例窦性停搏,有7例窦房传导阻滞,有24例房室传导阻滞,有例4双结病变,有9例心房纤颤。所有患者中有48例患者合并冠心病,有62例患者合并高血压,有31例患者合并糖尿病。
1.2 病例选择标准
随机选取80例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80例患者均符合慢性心率失常的临床诊断标准,年龄在55~89岁,平均年龄在(67.2±3.2)岁。排除患有急性心肌炎、心肌缺血以及合并全身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下签字,并表示能配合复查随访工作。
1.3 方 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血常规、血生化、血型、心电彩超、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并给予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等治疗。手术时,患者取仰卧位,局麻后杜宇单心腔起搏的患者,采用静脉切开法将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插入人体中,若不成功,则改锁骨下静脉穿刺。对于双心腔起搏者可直接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在X影像的引导下将电极导线分别在右心室尖部、右心房心耳部进行定位,定位后测定电极起搏阈值,并让患者咳嗽或并做深呼吸动作,测定患者心腔内导管电极的稳定性,最后结扎血管,固定导线,在左或右上胸根据患者起搏器大小,在胸大肌筋膜前做一皮下囊袋,将起搏器与导管固定连接,置于囊袋内,放置引流器,逐层缝合伤口。患者24小时需保持平卧,预防性注射抗生素。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创口的恢复情况,定时进行换药。术后观察患者伤口的恢复情况并复查心电图。所有患者1年期间定期进行随访程控,总结所有患者1年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1年期间定期进行随访程控,总结所有患者1年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1 观察比较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心房、心室电极导线阈值、抵抗以及感知灵敏度的改变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
2.2 随访观察所有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具体情况为有2例患者出现心室电极脱位,有1例患者出现心房电极脱位,有2例患者术后1小时候发现囊袋血肿,采用第二次手术彻底止血。随访发现有1例患者出现起搏器突然失效,有13例患者出现起搏器心动过速,均经起搏器自动识别后终止。
表1 患者术中、术后心房、心室电极导线阈值、阻抗、感知敏感度情况(±s)
表1 患者术中、术后心房、心室电极导线阈值、阻抗、感知敏感度情况(±s)
心房 心室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阈值(v)0.91±0.450.76±0.310.72±0.260.64±0.16阻抗(Ω)536±97468±67572±136543±108感知灵敏度(mv)3.45±1.172.97±0.959.37±3.628.92±2.68
慢性心率失常的患者多发生在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且多伴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疾病史,患者在进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前均出现头晕、乏力、心律不齐、抽搐等[3]。人工心脏起搏器具有调整人体心律的作用,安全性高,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当患者进行剧烈运动或者手术中电极置入位置固定不牢等因素,可导致患者出现电极脱位。因此在放置电极时应应选择肌小梁丰富粗大的心尖部,并嘱患者进行深吸以检查患者电极是否牢靠[4-5]。对于手术中出现囊袋血肿,应尽快打开囊袋清除内部血肿。对于起搏器突然失灵的患者应检查起搏器的功能是否正常,是否遭受电磁场的干扰。人工心脏起搏器案之后应模拟患者正常生理状态,对起搏器的各项数值进行监控。对于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患者的患者,术后鼓励患者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患者运动的耐受量[6]。
本次实验中8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有2例患者出现心室电极脱位,有1例患者出现心房电极脱位,有2例患者术后1小时候发现囊袋血肿,采用第二次手术彻底止血。随访发现有1例患者出现起搏器突然失效,有13例患者出现起搏器心动过速,均经起搏器自动识别后终止。且患者出后心房、心室电极导线阈值、阻抗、感知敏感度变化较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人工心脏起搏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由于心律失常导致的头晕、心悸等情况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1] 刘红梅.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要点分析及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05(22):99-102.
[2] 徐鸿远,吴鲲鹏,李霖.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现状及展望[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17):147-150.
[3] 常瑜,路长鸿,赵玉红,王松涛,郭晓,任晓庆.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及随访程控[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1,01(12):34-37.
[4] 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目前认识和建议(2010年修订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1,11(13):40-54.
[5] 刘鹏,韩萍.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46例临床分析[J].光明中医,2016,02(23):231-232.
[6] 陈会娟,谷宁飞,张红,潘洁,孙瑞英,赵灿,杜其敏.缓慢性心律失常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04(31):39-42.
Clinical effect and follow-up observation of artificial cardiac pacing in treatment of bradyarrhythmia
YIN Ping,YE Chang-lun,MENG Li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Qijiang District,Chongqing 40142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rtificial cardiac pacing in the treatment of bradyarrhythmia.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bradyarrhythmia who underwent the treatment with 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were enrolled.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regularly within 1 year,and the clinical outcome and complications after 1 year were summarized.Results All patients underwent a successful surgery.Of all patients,2 experienced ventricular electrode dislocation,1 experienced atrial electrode dislocation,and 2 experienced pocket hematoma at 1 hour after surgery and underwent a second surgery for thorough hemostasis.Follow-up showed that 1 patient experienced a sudden failure of pacemaker,and 13 experienced pacemaker-mediated tachycardia which was automatically identified and stopped by the pacemaker.There were slight changes in atrial and ventricular electrode threshold,impedance,and sensing sensitivity.Conclusion Artificial cardiac pacing for patients with bradyarrhythmia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symptoms of dizziness and palpitation caused by arrhythmia and has an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in improving patients'quality of life.
Artificial cardiac pacing;Bradyarrhythmia;Clinical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