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树
【摘要】中学生身体素质的良好与否对学生的各方面都有显著影响,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以使学生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学习效率也可得到有效提高。良好的耐力是人的一项优良品格,良好的耐力可以使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品质,在生活和学习中不轻言放弃。本次研究对中学生身体素质中耐力较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原因主要有学生锻炼时间少、锻炼机会少、学生对耐力训练不感兴趣等。为提高中学生耐力可首先培养学生对耐力训练的兴趣、丰富耐力训练的方法、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通过这些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耐力素质可得到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也可得到有效改善。
【关键词】中学生;身体素质;耐力;培养方法
当前,中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有升学压力,家庭和学校寄予的过高期望,学生将主要精力均投入到学习中,平时不注重身体锻炼,从而导致身体素质显著下降,耐力也较差。中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可对学习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良好的耐力也会增强学生的毅力,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会更加坚韧。中学生耐力的培养需讲究一定的方法,按照科学的原则进行有这针对性的培养,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一、中学生身体素质中耐力差的原因
中学生身体素质差是当前中学生群体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在近年来的体质健康测试中,中学生的耐力素质普遍下降。导致中学生耐力下降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锻炼时间少
现在学校中过分追求升学率,中学生面临的压力显著增大,学生将大多数时间用于学习中,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耐力也难以得到训练。国家规定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但在实际中每天1小时的锻炼时间难以完全落实,学生难以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导致身体素质下降。中学生锻炼时间少的情况下锻炼强度也较弱,学生难以得到充分锻炼,耐力难以得到增强。
2、锻炼机会少
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以及耐力的降低与锻炼机会少也有密切联系。学生锻炼机会少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父母对孩子过分关爱,学生所做的体力劳动较少,上学、下学等都乘交通工具,体力锻炼的机会减少。另外,学校出于学生安全问题的考虑,避免学生进行高强度的锻炼,锻炼强度过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耐力难以得到锻炼。即使在体育课上教师也担心运动量过大导致学生出现安全事故,运动量降到最低,学生难以得到充分的机会锻炼,从而导致学生身体素质和耐力下降。
3、学生对耐力训练不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没有兴趣做支撑的情况下,耐力训练成为一项“苦差事”,耐力自然难以得到提高。耐力训练一般需要枯燥性,学生需要对某项活动重复若干遍,中学生会对耐力训练产生倦怠感,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在耐力训练中难以坚持,耐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培养学生耐力的方法
良好的耐力是人的一项宝贵品质,人在日常生活中做事情的成功率会显著增加。培养学生耐力的方法有多种,以中学生的实际身体和心理状况为依据,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耐力训练方案,这可确保学生耐力切实得到提高。
1、培养学生兴趣
让中学生对耐力训练产生兴趣是开展耐力训练的一个重要前提。对学生进行耐力训练之前需让学生充分了解耐力训练的意义,开展耐力训练的老师可向学生介绍耐力训练的好处,首先通过耐力训练可有效改善学生心血管机能,毛细血管的数量可显著增加;另外,体内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会出现明显下降,学生的心脏寿命可有效提高。学生了解耐力训练的好处后可有效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学生进行耐力训练的积极性可得到有效提高。
2、丰富耐力训练方法
进行耐力训练的方式有多种,丰富耐力训练的方法可有效增强耐力训练丰富性,学生不易出现抵触情绪,耐力训练的效果可得到有效提高。体育游戏有多种,男性可以进行滚铁环、长跑等方式进行耐力训练。女生可采取健美操、跳绳等方式进行锻炼,这样耐力训练方法不仅得到丰富,学生对耐力训练的兴趣也得到有效提高。提高学生耐力素质最适宜的方式是长跑运动,传统的长跑训练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学生难以坚持到最后。为提高耐力训练的趣味性可对长跑运动进行改进,让学生能够接受。在创新长跑时可采用首尾接龙跑的运动方式,这可充分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学生在长跑的过程中可播放动感强和节奏感强的音乐,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也可采用篮球运球跑的方式,可让学生绕边线或指定路线进行往返投篮,可为学生规定时间,让学生间展开比赛,比较学生运球距离的长度和投篮次数的多少。此外,也可在足球场上进行两人一组往返带球,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跑步的积极性,也可组织几个学生进行足球比赛,增加学生跑步的长度,达到耐力训练的目的。
3、耐力训练的一般方法
中学生进行耐力训练可采用间隙训练法和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的基本特点是高强度低运动量,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平均心率达到每分钟170—180次。开展训练前需做好热身,训练后需做好放松和身体机能的恢复。持续训练法的主要特点是低强度高运动量,每次训练时间在半个小时左右,平均心率达到每分钟150—160次。开展一般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处理好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关系,如果学生运动量小且运动强度过低则难以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如运动量小、强度过大则容易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容易超出学生的身体承受范围。
4、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正确的呼吸方法有助于中学生耐力的提高,长期坚持正确的呼吸方法可有效提高学生机体的肺通气量,学生的耐力可得到有效提高。比如学生在训练跑步时可用鼻子和半张着嘴进行呼吸,鼻与口需有节奏的进行呼吸,学生进行跑步时跑步姿势应合理。对学生进行日常训练时需有意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养成正确的呼吸习惯。
5、培养学生进行耐力训练的自主意识
高年级的中学生接受能力较强,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自主意识较强。对学生进行耐力训练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记录,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让学生主动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耐力状况进行自主思考,和其他同学展开交流,认识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之处。学生耐力训练中自主意识的增强不仅可使学生耐力得到提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顽强拼搏、不言弃的精神,学生的综合素质可得到有效提高。
三、结束语
耐力的训练需讲究一定的方法,良好的耐力的形成需学生经过长期的锻炼。学生接受耐力训练的过程中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学生耐力得到提高好,在学习中能够形成永不言弃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也更有韧性,做事情也更容易取得成功。耐性训练取得良好效果后,患者身体素质可得到一定提高,学生精神世界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生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养成形成良好的耐力会使其终生收益。
【参考文献】
[1] 赵继宗. 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耐力素质的培养与提高[J]. 时代教育, 2015(20):174.
[2] 贺启平. 提高中学生耐力素质三部曲[J]. 江西教育, 2012(18):20.
[3] 谢 丰. 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策略研究[J]. 新课程: 小学, 2012(11):119.
[4] 舒静亚. 浅谈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的有效策略[J]. 当代体育科技, 2013,3(17):9.
[5] 俞伟敏. 初一学生耐力素质现状与提高策略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第一中学为例[J]. 运动, 2015(1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