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德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与对策

2016-12-21 20:30张瑛
亚太教育 2016年35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张瑛

摘 要: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和德国的经济贸易来往也是越发的密切,因此社会市场急需大量的德语专业的人才。目前,在我国的很多高校都已经开设了德语班,每年德语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也在与日俱增。那么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德语专业的毕业生能否找到自己满意的而又符合本身专业所学的好工作呢?这切实关系着每一位德语专业毕业生的亲身利益。本文鉴于此点出发,从创新的角度来拓展目前的高职院校德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新渠道,一起努力让每一位德语毕业生都能找份好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与对策

一、引言

随着中国和德国之间交往的深入,两国间的贸易也是在不断的进一步发展着。我国目前已经吸引了很多德资企业来国内进行投资。那么这些德资企业就极其需要大量的掌握了德语知识并且有具有中国背景文化的人才。但是在这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德语专业毕业的人数剧增,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出现了很多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本文将主要从经济市场、德语专业学生以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三个方面对德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引导毕业生改变就业思路,早日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的原因

1.在校培养时间短,口语翻译以及实际应用能力较差。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在校学个两年或者两年半就要出去实习,而且其中的德语专业学制可能是学习三年也可能是更短学习时间。大部分的德语专业的新生刚进来都是什么都不懂的,之前都没有接触过德语,可以说是德语零基础。在校的学习时间又短,导致很多德语的专业知识都没有学精,基本的德语听说写能力就不具备,更不要说想要进行实时的翻译了。很多规模比较大的德资企业都会要求应聘者具有较高水平的德语技能,还要事先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产品情况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有自己独到的了解。所以很多德语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看到要求这么高就害怕了,觉得自己不行就试都没试就直接放弃了。

2.德语专业的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也是比较差。大家都知道,德国的教育一直都走在世界的前端,国人基本上都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伴随着地球村的形成,英语已经成了世界通用的语言,在德资企业的工作当中英语也是一门主要的工作语言,所以招聘的时候德资企业也会对求职者的英语能力进行考核。德语方面主要是要求应聘者能够进行德语中专业术语的翻译。入学时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就不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在加上后期学习中以德语的学习为主,忽略了英语的练习,所以在竞争中总是没有办法脱颖而出。

3.社会工作经验不足。很多好的企业好的工作都要求应聘者要有1到2年的工作经验,可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大三下学期有半年的实习时间,期间还要准备论文的答辩,所以社会经验是很匮乏的。

4.德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实用性。高职院校的课程是教学生学习德语,一般就是根据课文做一些随堂练习就没有了,但是企业招聘一般都要求求职者要具有一定的机械知识背景以及计算机知识。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中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的课程几乎没有,所以学生对专业领域的德语就都不懂,造成了实际工作中困难重重。

三、针对德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与一些建议

1.课程中老师要注重学生德语口语的练习,多多了解德国的相关知识。因为想要学好一门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去用它,还有也要对这个国家的风俗人情有所了解,才能够在和别人用德语交流时找得到共同语言也不至于因为文化差异造成误会或是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2.时刻关注市场动态。不仅是学生在校的时候要时刻注意企业的招聘信息要求,根据市场的需求定制个人的学习计划,高职院校也要注意对毕业学生就业信息的收集,及时调整学校的招生以及课程的设计,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3.高职院校要加强和企业及校外合作。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和当地的德资企业联合办学,互通有无,其次学院也可以和德国的一些高职院校搭建合作办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出国留学机会,提高毕业生的自身竞争力。

4.高职院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求。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规划的时候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旨,对现有的课程重新设置于优化,经常和德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互动,了解到最新的企业人才缺口,有针对性的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同时还要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竞争优势。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高职院校的德语专业培养中必须注重知识实用性的原则,改革自身的教学方法,使得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的需求,提高毕业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这才是找到好工作的最好办法。

参考文献:

[1]石云龙.多维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13,3.

[2]王丽香.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新思考[J].教育探索,2014,6.

[3]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