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凌志
一、和专业相联系,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对于艺术班的学生来说,语文教学首当其冲的一点就是使他们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挖掘他们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无论是美术、音乐还是播音、表演从本质上说都和语文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语文离不开文学,文学和艺术是相通的,而我们的学生都会成为文艺工作者。学好语文的需求不仅仅来自于应试技能,而现在的艺术高考不仅仅简单要求考生们画一幅画,唱一首歌,比如某艺术高校的校考试题是:创作一幅画,鲁迅笔下的人物。在艺术专业考试后,学生有了触动,他们也许更能理解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在艺术班的教学中,我经常渗透这样的关联,音乐生要想演奏好一首曲子,就必须深刻理解曲子背后的意义,播音生必须要训练好情感表达,表演离不开剧本,更不要说编导、主持等艺术专业了。这就要求艺术生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学生们也就有了自觉学好语文的需求和动力。
二、明确学习目标,精简学习内容
艺术班的学生文化学习时间短,所以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所教内容的特点,教授最精要和最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在每节课上都学有所得。对于这一点,我在课堂开始就明确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能过多,对于艺术班的学生来说,1-2个足够,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提出”不是“展示”,否则学生仅仅是看了一眼PPT而不会有任何印象,而向学生明确提出,可以使他们理解并将之贯穿课堂始终,在本课结束后以此来检验自己本课的学习成果。并且在做练习时尝试运用它,毕竟获取知识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围绕学习目标,精选教授内容,尽量基础而且典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总结来整合知识,提升能力。这样能让学生每堂课都有所获,并对所学知识有很深印象,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三、和专业相联系,创造课堂活动
艺术生大多对文化课学习不感兴趣,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严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遭到极大的扼制,由于缺少思维快乐,本应充满勃勃生机的学习变得了无趣味,有的学生甚至有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只有让学生在运用中尝到“甜头”,才能更好地维持强化学习兴趣。当然,创造课堂活动的方法很多,有很多是简单但是有效的,例如让音乐、表演专业的同学唱诗词;让美术专业的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诗词的意境简笔画,并给予肯定与赞赏。这个需要我们课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寻找可以创设教学活动的地方,却也不能喧宾夺主占用太多的课堂教学时间。这样的一堂课既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启动学生已有的“内存”,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