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创一就”工程建设与实践

2016-12-21 08:43彭长宇代显华朱大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年8期
关键词:训练营基地大学生

彭长宇, 代显华, 朱大勇

(1.成都学院 教务处,四川 成都 610106;2.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北京 10084)



·文经管类实验室·

“两创一就”工程建设与实践

彭长宇1, 代显华1, 朱大勇2

(1.成都学院 教务处,四川 成都 610106;2.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北京 10084)

“两创一就”工程建设与实践是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以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过程中的需求为指引,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基于“O2O”模式的创新创业就业学习、训练、测评、实习实践、创业孵化等一站式服务。以出发营、训练营两项内容构建的虚拟仿真训练营为起点,以就业学习站、就业训练站、就业实践站、入职前站四项就业服务内容构建就业直通车,以创业学习营、创业训练营、创业实践营、创业孵化营四项创业服务内容构建创业云大道,为高校人才培养搭建一个创新创业就业全过程、全链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云服务体系。

创新; 创业; 就业; 云平台;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

0 引 言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描述对创新创业就业(简称“两创一就”)问题的期待[1]。时隔1年,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政府报告中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要着力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并强调必须加强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大学生到新兴产业就业[2]。

1 “两创一就”工程建设背景和意义

国家对创新创业大力支持,但我国大学生自主创新、自主创业比例低,教育部统计数字显示:2004年自主创业的本科毕业生只占毕业生总数的0.31%,2005年这一数字提高到0.4%,但到2007年,这一数字又降到0.26%,这与美国大学生20%~30%的比例相差甚远。以北京市为例,2005年北京登记创业的大学毕业生102人,2006年146人,2007年153人,截止到2013年实际真正创业人数为229人。而应届毕业生人数2005年15.4万人,2006年17.5万人,2007年18.9万人,2013年22.9万人,和毕业生人数比起来,北京市每年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凤毛麟角;其他省市情形也不容乐观[3]。大学生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和在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寥寥无几,专利申请也是我国大学生的“软肋”。大学生创新成果少,企业对已招聘的大学生评级趋于保守,所以创新创业教育成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自主创新、自主创业成就的关键。

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党、国家、高校、学生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现实问题。自1999年开始,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使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按照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大学生就业率统计数据,2003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12万多,2014年毕业生人数已达727万,10年间,大学毕业生增长了515万人,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达到749万,可谓更难就业年。

据国内各大人力资源供应商数据统计,仅2014年应届的大学生毕业生中就有54%未能满足企业用人要求。究其根本原因:①因为学校育人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的不统一;②企业人才招聘渠道的专业性不强、招聘成本过高。如何能招聘到适合企业的人才,同时又能尽可能地减少招聘成本,一直是企业人力资源招聘部门要考虑的核心问题。而事实上,很多企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企业急需用人的时候,却常常处于招不到人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的困境当中。

所以,高校如何开展创新创业就业(即“两创一就”)教育,各级政府如何打造当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4]。“两创一就”工程建设与实践,是从高校就创人才培养角度出发,以解决当前高校创新创业就业教育滞后于社会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标准与产业需求不匹配、高校创新创业就业资源信息单一封闭等问题为宗旨,以政府报告中“着力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要求为着眼点,立足高校,致力于打造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良好的生态坏境。

2 “两创一就”工程建设与实践的思路

“两创一就”工程建设与实践是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以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过程中的需求为指引,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基于“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线下)”模式的创新创业就业学习、训练、测评、实习实践、创业孵化等一站式服务[5-6]。以出发营、训练营两项内容构建的虚拟仿真训练营为起点,通过就业学习站、就业训练站、就业实践站、入职前站四项就业服务内容构建的就业直通车及创业学习营、创业训练营、创业实践营、创业孵化营四项创新创业服务内容构建的创业云大道两大服务内容,为高校人才培养搭建一个创新创业就业全过程、全链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云服务体系[7](见图1)。

图1 “两创一就”工程建设与实践规划思路图

“两创一就”工程建设与实践是从高校就创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基于“O2O”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互联网+的手段,以解决当前高校创新创业就业教育滞后于社会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标准与产业需求不匹配、高校创新创业就业资源信息单一封闭等问题为宗旨[8],以政府报告中“着力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要求为着眼点,立足高校,致力于打造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良好的生态坏境。

3 “两创一就” 定位与目标

3.1 两创一就”建设项目定位

“两创一就”建设以互联网+手段,基于“O2O”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全过程、全链条的、线上和线下4大“落地基地”相结合的云服务体系(见图2)。

图2 “两创一就”工程建设与实践项目定位

3.2 “两创一就”工程建设与实践项目目标

“两创一就”工程依托当地政府、产业(行业)、学校、研究机构,整合资源,以“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搭建4大落地基地、2大人才培养体系,进而建立1个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生态圈[9]。4大落地基地,即4个配套服务基地,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就业成果展示基地,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就业培训基地。2大人才培养体系为就业人才培养体系和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就业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一套集就业知识学习、就业综训练、就业实践、就业测评一体化的就业人才培养体系;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一套集创业学习、创业训练、创业实践、创业孵化、创业测评一站式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见图3)。

图3 “两创一就”工程建设与实践项目目标

4 两创一就”工程建设与实践内容

“两创一就”工程建设与实践以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全过程的需求为切入,以虚拟仿真训练营、就业直通车、创业云大道为三大建设内容,努力建立一个集学习、训练、测评为一体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10],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就业教育、实习实践、创业孵化以及就业基地等一站式的创新创业就业服务。

4.1 虚拟仿真训练营

虚拟仿真训练营是针对初入职场的大学生,通过出发营、训练营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就业创业之前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全方位的训练[11],让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提前了解行业信息、企业动态、职场环境、工作程序等,让学生充分认识、了解、正确评价自己,为下一步就业创业做好知识、能力、素质的储备[12]。其内容整体构建(见图4)。

(1) 出发营。出发营是通过“O2O”的课程学习模式,为大学生在就业创业之前提供商业环境认知服务及就业创业通用课程线上线下的学习服务,让大学生掌握就业创业所需基本知识,提前了解职场环境。出发营包含两方面内容,即:认知和学习。认知,即指商业环境认知,包括:产业认知、行业认知、岗位认知、企业认知等。认知的目的在于让大学生提前了解职场商业环境,形成职场初步印象。学习,即指就业创业通用知识学习,按类别可分为:管理类、技能类、企业管理类等。学习的目的在于让大学生初步了解就业创业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类别,为成功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图4 虚拟仿真训练营整体内容架构

(2) 训练营。训练营是运用现在虚拟仿真技术,针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前的基本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训练,运用情景式隐性测评、连续性测评等测评手段,为大学生确定自身职业定位、规划未来职业生涯、提供系统的、全面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参考。训练营包含训练及测评两项内容。①训练。即虚拟仿真实训:利用虚拟仿真技术,通过创业角色训练、项目实训、岗位实习等训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在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上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开展团队协作与沟通,真实的体验职场环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在认知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为成功就业创业奠定基。②测评。利用情景式隐形测评、连续性测评等测评手段,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与发展能力、综合能力与素质、职业素质、性格特征等内容进行测评,让学生全方位了解自己认知自己,为大学生做好个人职业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4.2 就业直通车

就业直通车是从高校人才培养角度出发,解决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滞后于社会需求、高校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不匹配的问题,通过就业学习站、就业训练站、就业实践站、入职前站四大就业服务内容,以就业测评为依托,对高校人才进行统一标准化的描述,建立标准化的分类人才储备,利用多维匹配技术,将高校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进行撮合,完成人岗的多维匹配、远程面试与交易、为高校人才打通快速化的就业通道。整体内容架构(见图5)。

(1) 就业学习站。就业学习站是针对有就业意向的高校学生:①针对就业过程中所需的简历写作、求职技巧、法律法规等通用就业知识提供专项课程学习;②针对企业岗位职责描述、以企业岗位对相关知识的要求提供专项课程学习。课程内容包含:简历写作方法,求职方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维权、劳动法等。

图5 就业直通车整体内容架构图

(2) 就业训练站。就业训练站是以企业岗位职责描述为依据,针对企业岗位要求对高校学生进行专项知识、能力、素质的训练,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通过专业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就业过程中所需的各项就业专业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专业能力训练、岗位胜任能力训练,职业能力训练等。

(3) 就业实践站。就业实践站是就业学习站和就业训练站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验证模块,通过为高校学生提供项目实习实践、岗位实习实践、顶岗实习实践三种方式,让高校大学生真正了解自身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同时,让高校大学生在真正就业之前全面了解企业岗位工作环境、岗位工作流程等,为真正就业提供实践保障。

(4) 入职前站。入职前站是通过高端计算方法,对大学生个人信息与企业岗位要求进行人岗撮合匹配。提供人岗撮合匹配度自动提示及大学生学习路径指引。个人知识、能力、素质与企业岗位匹配度高的大学生,可根据个人求职意愿,直接将简历推送至企业;个人知识、能力、素质与企业岗位匹配度低的大学生提供学习路径指引,学生可根据路径指引去学习,完成学习后进行二次撮合匹配,直至达到企业岗位要求。

4.3 创业云大道

创业云大道是以现代互联网+的技术为依托,以培养高校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围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高校创新创业孵化为理念,针对有创新创业意愿的高校学生提供基于“O2O”模式的创业学习营、创业训练营、创业实践营、创业孵化营四大服务内容,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创业学习、创业训练、创业实践、创业测评、创业孵化一站式创业服务[13]。整体内容架构(见图6)。

图6 创业云大道内容整体框架图

(1) 创业学习营。创业学习营是针对创业意向的高校学生,提供创业过程中所需专项课程学习,帮助高校创业人才掌握创业所需知识。创业课程包括:创业经济学、管理经济学、商业计划书、商业模式创新、风险投资与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首次公开募股)等。

(2) 创业训练营。创业训练营是运用现代虚拟仿真技术,运用线上模拟商业社会环境训练与线下虚拟仿真基地实训相结合的方式,面向有创业意向的群体提供基于角色扮演、虚拟仿真、团队研讨等多种应用模式下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业综合能力训练,帮助高校创业人才快速提升创业能力。

(3) 创业实践营。创业实践营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面向具有创业意愿的高校大学生,通过线上“竞拍”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服务,让大学生真实体验创业过程。线上,创业者可根据自身需要,对行业领导、专家、前辈、导师等“名人”实践进行在线竞拍,竞拍成功者可获得竞拍时间段内的导师发布的服务;线下,创业者可以跟随创业大师进行线下创业实践体验。

(4) 创业孵化营。创业孵化营是为具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提供项目、资金、市场、场地、人脉、基础行政、导师、创业活动等创业过程中所需的12大服务内容。以线上孵化服务与线下基地服务相结合的孵化方式,帮助高校创业者将创新创业成果进行市场转化,为创业者成功创业保驾护航。

4.4 配套基地

根据“两创一就”工程建设与实践项目建设内容与应用要求,配套建设四大落地服务基地:成果展示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就业培训基地。

(1) 成果展示基地。高校创新创业就业展示基地建设目的在于营造优质创新创业就业环境、推广创新创业就业成果,将高校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就业成功案例、创业成功孵化案例等成果对外宣传与交流,建立具有科技感、人机智能交互的复合型多功能展示中心,服务于高校大学生,助推高校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就业。

(2)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基于高校虚拟仿真的创业训练项目,在教学活动中通常要求有专门的教室,至少容纳在150人左右的训练空间,面积预估在700 m2左右,在环境效果上,场地建设选择一间整体大教室建设装修,亦可根据同层的多个房间改装场地,布局上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规划设计,进行基地建设实施。

(3)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根据高校创新创业孵化要求,建立以高校大学生创业为主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基地建设一般配套创业孵化办公区、总裁办公室、基础行政区、导询台、多功能活动休闲区等功能区,基地面向创业者与创业团队提供物超所值的办公场地服务、基础行政服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体验服务、创业孵化增值服务等,通过线上微信、线上活动、平台结合线下孵化空间及交流互动,打造“互联网+创业”的创新型“创客空间”。

(4) 就业培训基地。根据高校大学生就业过程需求,通过建立高校大学生就业测评区、远程面试管理区、就业指导区、接待区等功能区,面向高校大学生提供就业测评服务、就业指导服务、远程面试管理服务等服务,打造高校大学生就业帮扶基地,帮助高校大学生快速就业。

5 结 语

“两创一就”工程的建设与实践,特别是政府参与投资,整合当地资源,立足高校,服务高校,为高校创新创业就业人才培养搭建一个全过程、全链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云服务体系,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打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坏境,取得良好的效果。长春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由长春多家高校和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共同设计,市政府出资降低院校建设投入,满足长春市20所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综合仿真实习和通用能力测评。在助力长春市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提升人员能力素质推动人力结构优化,营造学习型社会,增强区域经济内在的持续发展能力与核心动力等方面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秦皇岛市与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共建,通过跨业整合、端云结合的服务方式,通过云平台整合2 000多家企业,提供4 000多个岗位,汇聚6 000多高素质人才,人才供求比达2%,提供企业闲置资源与外包项目服务2 000余项,成效显著。

[1] 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N]. 光明日报, 2015-06-17(03).

[2] 李克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N]. 新华日报,2015-03-06(01).

[3] 李 杰.河南省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研究[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3):88-91.

[4] 张天华.高校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探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17(6):52-56.

[5] 林金环.再谈O2O[J].信息与电脑,2012,24(10):94-97.

[6] 姜 峰,王 宁.O2O模式解读及发展方向预测[J].商场现代化, 2014,43(6):43-44.

[7] 袁小艳,刘 静,张晓通.高校数字校园云服务体系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4,28(5):73-75.

[8] 张典兵.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借鉴[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8):1-3,7.

[9] 代显华.校政企互动 构建“政产学研用”实践教育平台[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212-215.

[10] 李 璞,杨德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2):122-125,128.

[11] 江 彬.加强实践教学,提升专业技能:国贸专业基于SimTrade平台的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28(2):92-94,121.

[12] 于 斌,颜贤斌.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32(9):30-33.

[13] 谭立章,钱津津.以创业实践为载体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性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3(1):140-143.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novation, Start-up and Career Service” Program

PENGChang-yu,DAIXian-hua,ZHUDa-yong

(1.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610106, China; 2. National Human Resources Institute for Service Outsourcing, Beijing 100084, China)

The “Innovation, Start up and Career Service” program is based on the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start-up and job hunting. Utilizing an O2O model, the program helps providing train, consultating, testing and incubation services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program will set up virtue training station of starting camp, and training camp. The training camp simulates a practical channel to the career and start-up services. The career overview camp, simulating interview camp, intern camp and job prep camp will help students transiting smoothly from campus to job market and career development. The four stage, i.e., start-up overview camp, start-up training camp, start-up practice camp and start-up incubation camp will serve the needs for stud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start-up business. The career services and start-up service virtual camps utilize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to create a complete and innovative solu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explore career options.

innovation; start-up; job hunting; cloud platform; talent cultiv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2016-01-25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CJF13032);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SC13XK03);成都学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CDJG2014010)

彭长宇(1976-),男,重庆人,硕士,实验师,从事实验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E-mail:379231304@qq.com

代显华(1971-),女,四川名山人,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研究工作。

Tel.:13551144443;E-mail:daixh@cdu.edu.cn

G 642.0

A

1006-7167(2016)08-0267-05

猜你喜欢
训练营基地大学生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我的基地我的连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