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一块滚石的刀锋时刻

2016-12-20 19:02立夏
晚晴 2016年11期
关键词:迪伦民谣诗性

立夏

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13日下午一点,瑞典学院宣布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现年75岁的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在过滤掉重名的第一反应后,人们终于愿意相信同时释放惊讶,一个歌手“竟然”赢过了那么多或陪跑多年或呼声极高的“学院派作家”。然而,为什么是“竟然”?作为民谣诗人的鲍勃·迪伦的一生,完全值得那句授奖词:“在伟大的美国民谣传统中创造出新的诗歌意境。”

一生的成就“在风中飘”

鲍勃·迪伦(Bob Dylan)生于1941年5月24日,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是一位美国唱作人、艺术家和作家。从1961年发布首张专辑至今,迪伦在流行音乐界和文化界起到的影响已超过50年。

他的代表歌曲是《在风中飘》(Blowing in the Wind)和《时代在变》(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作为一个唱片艺术家和表演者,迪伦的成就主要以他的演艺生涯为核心,但他最大的贡献被普遍认为是他的作词。作为一个音乐家,迪伦的唱片总销量已超过了1亿,也让他成为畅销音乐艺人之一。

迪伦得到过包括格莱美、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在内的奖项。2012年5月,迪伦获得了由美国总统奥巴马颁布的总统自由勋章。

既是歌手,也是备受关注的诗人

“迪伦是最棒的诗人。”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说,“当我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我哭了出来。我被他的修辞镇住了,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

2006年,凭借回忆录《像一块滚石》,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诺贝尔奖评委员会对鲍勃·迪伦的评价是:“他把诗歌的形式以及关注社会问题的思想融入到音乐当中,他的歌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对民权、世界和平、环境保护以及其他严重的全球问题的关注。”

普利策文学奖则称其,“对流行音乐和美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以及歌词创作中非凡的诗性力量”。

另外,还有一本极其重要的美国文学史著作《伊甸园之门》,书名直接来自迪伦的一首歌名。

美国人从他的音乐中找到方向

1971年,鲍勃·迪伦曾出版过一本名为《塔兰图拉》(Tarantula)的诗歌随笔辑,引起强烈反响。

对于美国人而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场革命。鲍勃·迪伦借助音乐表达自我,吸引了很多人,还让人们觉得他唱出了他们的所感所想。

虽然他的歌并未说明,但每一个听的人似乎都知道他想表达什么。当他认真地质问“要多久时间,某些人才能获得自由”时,他指的是种族不平等;当他唱道“炮弹要在空中呼啸而过多少次,他们才会被禁止?”他指的是反对越战。

有分析人士指出,他的音乐真正巨大的力量不在与是否有深刻的社会分析,而是他抓到了那个时代空气中微微颤动的集体思绪,说出许多年轻人面对时代的困惑。

事实上,到了近年的后几张专辑,鲍勃·迪伦已不再专注于揭露这个世界的真相,提醒世人以良善对待它们并警戒邪恶,而开始更多地趋于一种内省的创作。可以说,他曾写过最伟大的歌曲,让最多的人受其启发开始独立思考,却也是这样的鲍勃·迪伦“打脸”了自己的过去:“成天看报纸拿那些‘二手新闻浸淫自己吗?我只对我的亲身体验感兴趣了。”享受恋情、精力充沛、顽皮,写“生活”的歌而非“有意义”的歌,要拥有怡然自得,其实是需要经过努力的。他所表达过的昂扬和不安,构成了他的总和。

1991年格莱美终身成就奖、2000年及隔年夺得奥斯卡及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奖、2008年普利策奖特别荣誉奖、继2008年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时隔8年摘下……鲍勃·迪伦的跨界人生步步令人惊奇。而就像国内同样有“民谣诗人”之称的钟立风在接受采访中说的:“所有艺术家、文学家,那些过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们的作品一定也是具有节奏和音乐性的。反过来说,不管什么样的艺术表达,最后也要落实到诗性的人文内涵上。”

猜你喜欢
迪伦民谣诗性
卷首语
音乐家编年史:鲍勃·迪伦的歌
民谣
诗性启蒙,最基础的艺术教育
何为民谣
你不知道的鲍勃·迪伦
我爱校园新民谣
鲍勃·迪伦的摇滚魂
我爱校园新民谣
欧美音乐 鲍勃·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