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 鹏
温故大秦文明史铸就军工强国梦
文/段 鹏
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好吃的肉已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战国时期秦国广泛深刻改革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的国防科技工业,是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基石,如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事关国家战略全局。纵观古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防科技工业的竞争。当今世界,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后盾,国家经济利益的拓展、国家安全的维护就无法保证。现如今,时间的脚步已经走进“十三五”,这是我国“实现由军工大国向军工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铸就“军工强国梦”的圆梦时期。作为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的一名普通青年干部,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愿为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创新努力思索探求。
正值近期刚刚读完《大秦帝国》这套书,合上最后一页的时候,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震撼于作者孙皓晖破门而出、弃教从文的勇气,敢于冲破种种精神束缚,解放思想、破除迷信、革故鼎新的魄力以及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顽强、历经艰辛的劲头;更震撼于全书气势磅礴的内容,在礼崩乐坏、群雄逐鹿的春秋末年,面临亡国之祸的秦国于列强环伺之下,从秦孝公开始,选贤任能、大举改革,崇尚法制,统一政令,历一百六十余年六代领袖坚定不移地努力追求,完成了一场最伟大的帝国革命,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铁器文明时代,使中国农业文明完成了伟大的历史转型。
当下,我国正走在“由军工大国向军工强国迈进”的道路上,铸就“军工强国梦”需要记住历史的教训,更要学习历史的经验。回顾大秦帝国变法改革强国史,有诸多经验值得借鉴。
人才在任何时代都是第一资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各国都试图笼络高人贤士,以谋求宏图霸业,但用人最成功的唯有秦国。自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后,下了一道“求贤令”,秦国唯才是用。因此法家商鞅、纵横家张仪、杂家吕不韦、兵家尉缭等人才都在秦国成就一番大业。而六国对人才却是敬之而不用之,徒有“敬贤”的虚名。譬如齐国大兴学宫论学,却不用士子治国,一切治国长策都只不过是纸上谈兵;魏惠王时期,先后放走商鞅,迫害孙膑,鞭笞张仪,无视乐毅,失去了强国的基础。《大秦帝国》的每一部都有秦国重视人才、选贤任能的描述。《黑色裂变》中,秦孝公求贤若渴,在各国广发“求贤令”,卫鞅评价秦公“求贤令”乃五百年一卷雄文,从而才有他逢其时得明主的际遇,君臣同心在战国时期极其成功地建立起一个坚不可摧的战时法治社会;《国命纵横》中,秦惠王憾舍韩人苏秦,惜未得齐人孙膑,终于揽得魏人张仪,成连横奇对,大破合纵;《金戈铁马》中,秦国虽遇上一个不够英明的秦武王,举鼎早逝,但并没有打断秦国发展的历史。主少国疑之际,还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宣太后主持大局,任用白起大败四大公子领衔的联军与燕赵精锐之师;更有秦昭王任魏人范睢为相,行“远交近攻”之策略,使秦国真正跻身超级大国行列;《阳谋春秋》中,秦庄襄王重用一代奇商卫人吕不韦,以铮铮阳谋,立不世之功业;《铁血文明》中,秦王嬴政,虽废“仲父”,然出“求贤令”,广纳六国才子,更以楚人李斯为相,奠定了大秦帝国的封建版图。整部《大秦帝国》除正面强调国家选贤任能的重要性,同时也列举了其余六国用人不力最终断送国家命运的大量反面事例。屈原忠心为国却始终不能得到重用;“廉颇老矣,一饭三遗矢”何其荒诞,致使一代名将客死他乡;更为荒诞的是,韩国派水工郑国去秦国大兴水利工程,美其名曰“疲秦计”,却导致秦国国力昌盛,为之后的灭六国提供了充足的财力支持;战国的最后一位战神李牧因“叛国”的罪名被杀,赵国自毁其长城,最终也毁了自己的国运。
选贤任能历来都是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创新的核心环节,正所谓“为政之要,莫先入于用人”。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20字好干部标准,即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突出了好干部的时代内涵。要发挥好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的中流砥柱作用,铸就“军工强国梦”,最关键就是要“能成为、选得准、用得好”好干部。首先,能成为好干部。国防科工系统历来好干部辈出,但好干部也不会自然形成。成为好干部离不开勤学苦干。勤于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实质,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能力,正确判断复杂的形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同时,作为青年干部也要勤于学习各种具体知识,不仅学习军工知识,也要学习人文社会科学,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夯实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其次,要选准好干部。组织人事部门要全面深入考察干部,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考察识别干部,功夫要下在平时,并注重关键时刻和重大关头,尤其是要在基层一线干部群众中、企业车间和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要不断改进考核方式和手段,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既要看发展又要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过去又观将来,切实察实考准干部。最后,要用好好干部。选干部的终极目的是科学合理使用好干部,将好干部安排到国防科技系统中适宜的岗位上,让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好干部发挥出能力、水平和才智,实现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唯有此,“军工强国”之根基才能稳不可摇。
从《大秦帝国》观战国格局,七国都深知改革才能图强国谋发展的道理,争相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惟有秦国走改革的路子最坚定。自秦孝公至秦嬴政,代代相继,历历不衰,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积累了统一六国的能量。其他诸侯国的改革,多是局部性或短时间改革。比如魏文侯时,魏国的改革也很红火,政治家李悝、军事家吴起等,都是当时魏国重要的改革人物。但文侯一死,人亡政息,吴起只好跑到楚国搞改革。楚悼王死后,在改革中失去既得利益的旧贵族群起围攻吴起,楚国的改革也就随之偃旗息鼓了。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当今,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也正在进行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中央深化改革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改革的力度、广度、深度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知道,凡是改革总会遇到阻力和困难。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深化改革,绝非易事。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已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啃完这些硬骨头,并将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到每一位民众,战国时期秦国广泛深刻改革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第一,坚持正确方向,勇往直前。正如商鞅坚持既定的法治道路一样,国防科技工业体制的改革都需依托“保军强军”这一核心展开,始终把保障军品供给,提升军队核心军事能力,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物质条件作为第一要务,特别是紧盯世界国防科技工业的先进水平,立足我国大国地位和建成强大国防的需求,扎实推进武器装备体系化、信息化、实战化和国产化。第二,坚持全面系统改革。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项改革都不是孤立的,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影响。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要与军队改革协调推进,为军队提供好打胜仗的物质条件。第三,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胆大步稳,掌握好改革节奏,控制好改革风险,有力有序推进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建设,为我们的“军工强国”提供不竭的动力。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如魏国的李悝变法、吴国的吴起变法,还有最负盛名的秦国商鞅变法。“以法为本”是商鞅的指导思想,商鞅在为秦孝公提供强国方略时就强调“治国之道,强国为本”,变法不深彻、“法令不稳定,没有留下一个国家应当长期信守的铁律,前代变法,后代复辟,根基不稳,必然是兴也勃焉,亡也忽焉。有此两大缺憾,岂能强大与永远?又岂能成大业于千秋?”由此,秦要强国就必须崇尚法治,彻底变革。商鞅变法全面贯彻“以法治国”和“明法重刑”的主张,并且不赦不宥,鼓励告奸,实行连坐。在长期的坚持和推行下,“法律不仅仅是一种制度,它更成为一种习惯和文化”。这些法令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政权的稳定有重要作用。使原本是“僻在雍州”的经济政治文化相对落后的小国,一跃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并最终成就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与《史记·李斯列传》中分别给出评价:当时“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及“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的好局面。这恰恰说明“商鞅变法”所体现的法制和法治建设,是整个大秦帝国由弱转强的根源与核心,又集中体现了战国时代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华夏强势生存精神,使中国的文明程度达到了此后两千多年仍受敬仰的高峰。
十八届四中全会已经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并就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格局进行了整体部署。事关国家安全,国防科技工业对制度、标准、规程、计量等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一个细小不慎,都可能会带来极大隐患,法治军工建设亟不可待。法治最终的目的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行为有法有据。首先,必须完善军工领域法规制度体系,唯有“良法才能善治”,这直接关系到法治军工建设的成败。同时,能否不折不扣地守法用法同样重要。即使法律再健全,没有落到实处,也必然是“一张废纸”。当国防科研生产的运行和管理等方方面面都纳入了法治的视野,这将必然会为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宏伟征程提供根本保障。
“大秦帝国”虽成历史,细细品味,却为我们铸就“军工强国梦”提供了借鉴与思考。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依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通过军工人不懈的顽强拼搏,相信“军工强国梦”必将很快成为现实!
(作者单位:江苏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