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机制驱动下甘肃省特色农牧产品品牌战略研究

2016-12-20 02:45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2期
关键词:双联农牧业甘肃省

赵 敏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甘肃兰州 730060

“双联”机制驱动下甘肃省特色农牧产品品牌战略研究

赵 敏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甘肃兰州 730060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科学技术也不断发展,产业水平大大提高,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的农牧业早已突破传统农业的束缚,迈入了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大门,而特色农牧业的发展更是势头迅猛。虽然甘肃地处内陆地区,自然条件相对严酷,基础设施条件也远远不足,但是多样的气候条件以及极具特色的农牧业资源造就了该地区发展特色农牧业的优势。如今,该地区特色农牧业已经初具规模,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的背景下,发展甘肃省特色农牧产品品牌已经是时事所需,本文便对“双联”机制驱动下甘肃省特色农牧产品品牌战略做出了探索和研究。

“双联”机制;甘肃省;特色农牧产品;品牌战略

一、前言

随着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和现代农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农牧业早已突破传统农业的束缚,迈入了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大门,而特色农牧业的发展更是势头迅猛。虽然甘肃地处内陆地区,自然条件相对严酷,基础设施条件也远远不够,但是多样的气候条件以及该地区的农牧业资源极具特色造就了该地区发展特色农牧业的优势。然而该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的背景下,发展甘肃省特色农牧产品品牌已经是时事所需,以下便对“双联”机制驱动下甘肃省特色农牧产品品牌战略做了探索和研究。

二、甘肃省发展农牧业的自然条件分析

甘肃省位于我国的中心部位,地形地貌复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土地面积较广,人均占有的土地量居全国前列,全省的地表水资源相对稀缺,分布也相对不平衡。在长江流域附近的水源较为丰富,而黄河流域的水源则比较稀缺,在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更是极度稀缺,饮水问题极度严重。甘肃省属于温带季风区,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降雪少,气温变化极大且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气候的变化有着经度变化特点和纬度变化特点,同时还随着海拔有着垂直性的海拔变化[1]。各个区域温度差别大,光照充足且温差较大。而甘肃的西部地区水热资源不足,光能丰富,差异条件较大,从农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甘肃省西部是发展农牧业气候资源较好的地区。

三、甘肃省特色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优势产业带初具规模

如今,甘肃省把发展特色的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突出区域优势,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采取措施全面推进农牧业的发展,如今,农产品的产量大大提高,农牧业规模也初具规模。同时,由于甘肃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层次和特色农业在国内的地位也有了大大的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向优势地区集中发展。近几年来,农产品以及牛羊养殖及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二)农牧业体系逐渐完善

随着农牧业生产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技术推广以及社会化的服务也随之展开,各地区按照国家政策以及地区原则。建立起发挥充分作用的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同时日渐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牧业发展多元化,服务体系法制化基本形成。

(三)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

随着特色农牧业的发展,甘肃省按照市场需求,将生产与市场的需要相结合。积极培育适应大型市场以及窗口式终端市场销售体系。大力扶持农牧业合作的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如今,一大批的特色产品已经在国内外市场上获得好口碑。销售渠道在不断的拓宽发展,许多产品远销国外,出口量占到其产量的百分之八十左右。许多农牧产品品牌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产地保护以及认证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成效。

四、甘肃特色农牧产品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目前甘肃地区特色农牧产品发展的总体情况乐观,但是其农牧业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发展情况依旧差距明显,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类。

(一)生产方式和技术相对落后

相对于农业发达地区,甘肃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资源的利用以及土地的产出率远远不够,效益较低的问题依旧突出,牛羊的饲养分散,规模不大,集中化程度低,畜牧的出栏还难以达到大型加工企业以及大型市场的需求。多数农户的养殖生产方式落后,导致了商品的量少,效率低的同时也无法保证畜牧产品的质量安全,加大了防疫工作的难度。而由于如今草原的退化问题,许多农牧民大大提高牲畜的数量,这就直接导致了超载过牧,进一步加剧了草场的退化。同时由于其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较低,产后的保存设施也相对简陋,导致其与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

(二)经营方式的落后

有利于规模化生产以及专业化管理的经营管理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土地的运营发展仍然处于初步阶段。大多数的区域生产仍然存在生产规模小,经营的区域方式分散,劳动力不足等情况,产业的集中化规模化发展缓慢,农业项目引进难,产业的承接以及产业转移的能力条件不足。急需资源的整合以及规模化的发展来提高土地的生产输出率。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的管理方式,产业的延伸性拓展,才能增加收入。

(三)特色人才的短缺

由于甘肃地理条件较差,城市发展也相对缓慢,许多高层次的人才也不愿意到甘肃进行发展,这也就导致了缺乏技术类的人才以及管理经营方面的人才,特别是基层技术推广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开发能力不足,研新应用也相对落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牧业的发展。

五、促进甘肃特色农牧产品品牌发展对策

(一)培育发展特色农牧产业龙头企业

通过申报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国家补贴以及针对性的培训进行扶持,借此扩大龙头企业的规模。同时指导龙头企业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进行精加工以及延长产业链来增值创值,同时集成技术型人才以及设施来解决发展遇到的问题和障碍。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完善机制,保障农牧民的利益,在实现龙头企业增效的同时为农牧民增收,实现共赢。

(二)提高特色农牧产业技术保障及服务能力

加强科技研发体系的建设,充实基层技术推广的能力水平。同时以良种良法为核心,大力推广研发实用的特色农业节本增效技术[3]。组织专家以及科技人员进行示范和培训,通过促进新技术来提高产量。同时完善服务体系,开展相关的咨询,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充分挖掘特色产业发展潜力。

(三)进一步优化特色农牧产业格局

通过进行特色产业的区域布局和规划,指导进行不同层次的产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支持和培育品牌农业的建设发展,使基地布局更加合理。同时管理阶层实施好出台的政策和规划,推进产业的建设。做好信息服务,引导建立投资预警机制,避免重复投资以及不合理的竞争。大力发展培育龙头企业集群。

六、结语

农牧业是甘肃地区经济发展的命脉。在“双联”机制驱动下,甘肃省特色农牧产品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经营方式,向现代化经营方式转变,重视发展具有区域特点的优质高效的农业。

[1]杨敬宇.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

[2]周翔.甘肃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08.

[3]朱慧英.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

赵敏(1977.3—),女,籍贯:河南郑州,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单位名称: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与管理、区域经济。

课题项目

项目课题名称:2014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在“双联”机制推动下,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产品品牌研究》(项目编号:2014B-128),审批部门:甘肃省教育厅。

猜你喜欢
双联农牧业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长安CS55 E-Rock
双联式准等速大角度传动轴的定心球 PV 值研究
席晓辉作品
“双联”助推精准扶贫的现状及思考
2017年度甘肃省三八红旗手(集体)名单
克什克腾旗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新常态下农牧业品牌化的现实意义
通过有效减少贫困农户数量来带动农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