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浪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达州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分析
吴 浪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达州
目的:对应用抗病毒治疗方案对患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肝康颗粒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肝康颗粒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用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抗病毒治疗方案对患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抗病毒;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细胞免疫功能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全球性传染类疾病的一种,该病的病发率水平长期居高不下。本次对应用抗病毒治疗方案对患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一)一般资料
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28-74岁,平均年龄(49.8±6.9)岁;肝炎疾病患病时间1-14个月,平均患病时间(4.7±0.9)个月;治疗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25-79岁,平均年龄(49.3±6.5)岁;肝炎疾病患病时间1-17个月,平均患病时间(4.4±1.2)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二)方法
对照组:口服肝康颗粒,每次10g,每天两次,计划治疗六个月;治疗组:口服肝康颗粒,每次10g,每天两次,口服阿德福韦酯,每次10mg,每天一次,计划治疗六个月。
(三)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肝炎疾病症状用药后基本消失,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病毒检测结果转阴;有效:肝炎疾病症状用药后明显减轻,肝功能指标有显著改善,病毒检测结果转阴;无效:肝炎疾病症状用药后没有减轻,肝功能指标存在明显异常,病毒检测结果没有转阴。
(四)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在用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改善幅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等作为观察指标。
(五)数据处理方法
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当P〈0.05的时候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X2检验。
(一)在用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改善幅度
治疗组患者在用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改善幅度(%)
(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
对照组患者采用肝康颗粒治疗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达到69.8%;治疗组患者在肝康颗粒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0.7%。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比较[n(%)]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的应答性呈现异常降低状态,使细胞免疫功能水平低下,使得免疫细胞不能对乙型肝炎病毒进行清除,导致持续肝损害出现,还有肝硬化甚至癌变的可能,对患者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临床上主要采用核苷(酸)类似物对患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但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能否对病理学变化的恶性循环模式进行持续性额控制,进而使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在短时间内得以恢复,成为近年来临床上研究的一个重点性问题,对制定正确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治疗,不仅仅可以使治疗效果提高,还能够使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加大。
[1]杨帆,潘修成,陈明,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MoDCs 表面PD-L1分子的表达及其对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2,6(4):276-277.
[2]石文波,盛慧萍,杨岩,等.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γ、IL-10、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及肝组织病理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1):77-78.
[3]谢服役,孙琦,陈巍.乙肝病毒大蛋白在乙肝患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3,27(4):281-282.
[4]吴刚,盛云建,陈文.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肝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肝功能及HBV DNA复制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320-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