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铱莹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安全生产指标化管理可控性分析及目标措施
张铱莹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本文通过分析某省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得出影响该省安全生产指标可控性的行业(领域):煤矿是影响重特大事故起数指标的关键行业,道路交通是影响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关键行业,金属与非金属矿山、消防(火灾)、建筑施工是影响安全生产事故起数的关键行业。通过分析影响这些行业(领域)的关键因素,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方案,指导各级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管理,达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性好转的目标;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安全文化建设,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可控。
安全生产;指标化管理;技术方案;管理方案
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提出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明显好转和根本好转3个阶段性目标。分析安全生产发展的三个阶段,可以得出:第一阶段解决“有”和“没有”的问题,主要靠管制,实现的目标是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第二个阶段应该解决“粗”与“细”的问题,则应依靠强有力的“共治”,实现的目标是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第三个阶段解决的是好与快、稳与久的问题,应该依赖于“法治”与“自治”,实现的目标是安全生产状况根本性好转。目前,正处于持续稳定好转的攻坚阶段,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回顾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前十年,控制指标平均下降了50%,是通过监管部门指标化的防守管理和经济条件不断改善实现的。如果控制指标在现有基础上再稳定实现下降50%,仅依靠目前的模式是很难实现的。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核心目标是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要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性好转,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死亡率、十万人死亡率等指标达到或者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如何达到这些目标,需要通过各项安全生产指标来衡量,实现各项指标的管理可控,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方案,指导各级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管理,达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性好转的目标。
从2001~2011年,该省安全生产形势稳步好转,事故起数从2001年的47422起下降到2011年的18193起,降幅达61.64%,主要在于道路交通起数的减少,其贡献率达到93.17%;死亡人数从2001年的7325人下降到2011年的3634人,降幅达50.39%,10年连下4个千人大关,主要在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减少,其贡献率分别为79.17%。其曲线如图1。反映经济社会安全发展水平的四项相对指标持续下降:亿元GDP死亡率从2002年的1.47下降到2011年的0.18,降幅达87.76%;工矿商贸10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从2002年的6.02下降到2011年的2.51,降幅达58.31%;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从2002年的16.72,下降到2011年的2.66,降幅达84.09%;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从2002年的12.224,下降到2011年的3.229,降幅达73.58%。本文所有的统计数据均来源于2001年至2011年某省安全生产统计手册。
在2001年至2011年的11年期间,前8年较大事故起数均在百起以上,如图1,尤其是2003、2007两年,事故起数高达152、157起,近两年较大事故虽控制在百起之内,但每月平均都在6起以上,较大事故的多发、频发,对该省生产安全局面的负面影响较大。除道路交通事故同比小幅增长,煤矿、建筑施工事故及死亡人数较次年均有较大幅度下降,总体趋于持续稳步好转。道路交通、煤矿是较大事故多发、频发的行业(领域),这两个行业发生的较大事故占“十一五”期间该省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82.55%、82.46%。
图1 2001~2011年某省安全生产事故统计
从2001~2011年的分行业(领域)事故统计情况得出,道路交通、煤矿、建筑施工、消防(火灾)是重特大事故的高发行业(领域),这四个行业(领域)11年间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占该省重大事故总数、总人数的96.35%、93.64%,尤其是道路交通领域,2001~2011年共计发生重特大事故33起、530人,占该省重特大事故总数的54.10%、49.53%。
从2001~2010年的重特大事故按行业(领域)分布情况看,如图2、3。道路交通、煤矿、建筑施工、水上交通是重特大事故的高发行业(领域),这四个行业(领域)10年间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占该省重大事故总起数、总人数的95.53%、92.51%,尤其是道路交通领域,10年间发生重特大事故32起、513人,占该省重特大事故总数的54.24%、49.28%。
图2 2001~2010年重特大事故按行业分布(事故起数)
图3 2001~2010年重特大事故按行业分布(事故起数)
重大涉险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在道路交通、煤矿等行业(领域)。2001~2011年,某省工矿商贸事故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工矿商贸事故从2001年的735起、735人逐年上升到2005年的1082起、1095人,然后逐年下降到2011年的573起、675人。工矿商贸较大事故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近三年有所反弹。较大事故从2001年的44起、199人(高点)降到2008年的19起、78人(低点),然后又反弹到2010年的24起、94人。工矿商贸事故呈现胶着状态。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该省事故起数居第一位的是道路交通行业,居第二位的是消防(火灾)领域,第三位的是建筑施工行业。该省事故死亡人数居第一位的是道路交通行业,占总死亡人数的70%以上;第二位的是煤矿行业,第三位建筑施工行业。在较大事故中:道路交通较大事故占该省安全生产较大事故比例在70%左右;在工矿商贸较大事故中:煤矿、建筑施工、金属与非金属矿山是三个事故高发的行业,且建筑施工较大事故呈现螺旋式上升趋势、占比有升高的走势。在煤矿储量和开采量较低的情况下,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长期接近全国的1/10。
这与该省“工业强省”的战略和“十二五”规划的权利实施,一批重化工、水电开发、矿产资源开采等高危行业重点项目开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明显加快,社会对能源、原材料以及基础设施、房屋建筑的需求不断增多,生产要素及商品流动频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日趋活跃等因素密不可分。发生在道路交通、工矿商贸、煤矿、火灾、建筑施工等行业的生产安全事故亦表现突出,事故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火灾、建筑等行业事故占比明显上升,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影响安全生产指标可控性的行业(领域)分别是:煤矿是影响重特大事故起数、事故死亡人数指标的关键行业,道路交通是影响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关键行业,金属与非金属矿山、火灾、建筑施工是影响安全生产事故起数的关键行业。
安全生产状况根本性好转不仅要全面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较大事故,同时还要减少一般事故发生起数。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治理、建设和考核评价的综合管理系统,创新安全生产“共管”协同机制;建立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监察协同工作体系,创建以不断提升监管监察能力为“纲”、科学推进标准化建设为“目”的安全生产“共治”新机制;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措施效果跟踪检验→信息反馈”闭环体系,实现对隐患治理、安全责任、工程验收、技术管理、事故处理等各环节的闭环式管理。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建设,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安全监管意识;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推进安全文化从家庭走进社区,从社区走向社会,从社会渗入企业,逐步提高全民的安全理念与防范意识,形成自觉的安全行为意识与生活、工作习惯,最终贯穿到企业文化与公共文化领域。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生产领域安全形势根本性好转的社会保障。
标准化是“科技兴安”的本质性工作,是推广科技成果的核心要素,是判断经济发展方式是否科学的试金石。在生产领域,安全标准化是体系、是系统工程,是安全条件,是需长期建设与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既要注重标准的研发,更要注重标准的遴选,让各个层次、各行各业的工作质量与产品质量标准符合法定的基本安全要求,以提高标准本身的质量和可行性;让安全标准成为最新的安全科研成果的载体和转化器,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纯洁性与合法性;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安全标准在法律意义上的强制性、权威性和规范性。从现阶段生产安全国情的分析看,着眼于主观规划目标与客观发展趋势,标准化是远离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改变安全现状、实现根本性好转的重头戏,其建设速度与推进质量,必将从生产领域所呈现的高效、安全、稳定和长周期运行的模式中真实地反映出来。
将安全教育成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科学的安全文化将成为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历教育、社会教育等等都应全面系统地注入安全理念、安全知识和安全元素,提高人们朴素的安全意识的科技含量,增强“三不伤害”能力,构成立体的、全方位的以预防为基本元素的安全文化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的安全行为与意识之文化体系,提高安全行为能力是一项长期的、需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社会性工作,更是安全领域本身必须常抓不懈的任务。社会化教育应着重于安全文化理念的培育,以提高全民族的安全素质;行业和企业的安全教育,则应体现专业化的安全素养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