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方式对农户粮食补贴政策满意度的影响
——基于22省2 460份农户数据的分析

2016-12-19 02:01王晓雪张莉琴
关键词:春耕补贴规模

王晓雪,张莉琴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补贴方式对农户粮食补贴政策满意度的影响
——基于22省2 460份农户数据的分析

王晓雪,张莉琴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基于全国22个省的2 460份农户粮食补贴政策满意度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粮食补贴发放时间、方式、标准对农户尤其是规模经营户粮食补贴政策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对当前粮食补贴政策的满意度较高,但是,规模农户对补贴政策较不满意;对于规模农户而言,补贴发放时间、方式、标准对其粮食补贴政策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春耕前发放补贴、挂钩补贴、补贴标准高会使其产生更高的满意度,并且还会促使其扩大规模。具体情况,补贴标准每上升 1%,规模农户“满意”的概率上升 3.14%;采用挂钩补贴,规模农户“满意”的概率上升40%;春耕前发放补贴,规模农户“满意”的概率上升36%。

粮食补贴政策;补贴方式;规模经营户;满意度;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开始,国家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并且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数量不断增加,户均生产规模持续扩大,种植大户等逐渐变成重要的粮食生产主体。为了满足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要求,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正按照“稳定存量、增加总量”进行调整。增量补贴是将补贴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国家制定该政策的思路是“谁多种粮食,就优先支持谁”,即支持种粮大户,优先按种植面积发放。但是政策未明确规定执行方式,如发放时间、发放具体依据。

关于农业补贴政策执行效果方面的研究,对政策评价与改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业补贴对增产[1-5]、增收[6-7]等客观方面影响。虽然部分学者研究了补贴对农户积极性、满意度等影响[8-10]。但是,仅仅关注补贴标准对农户满意度的影响,未能研究补贴政策执行的作用效果。

总的来说,较少文献研究补贴政策执行方式对农户主观方面的影响,农业补贴政策的“农民满意、社会稳定”目标被严重忽略,导致未能对补贴政策进行全面的评价。虽然农业补贴额度低,对农户生产行为和收入影响有限,但会对农户的心理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农户对当前政策的满意度,最终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而在国家加大和谐社会的建设的背景下,农民满意的目标相当重要。因此,农户对补贴政策满意度的评价是衡量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笔者拟研究粮食补贴政策执行方式对农户(尤其是农业种植大户)满意度的影响,以期为探索粮食补贴政策(尤其是增量补贴)执行方式提供一定依据。

二、理论视角与模型构建

1.理论视角

笔者重点关注增量补贴政策发放方式、发放时间对规模农户的影响。但是,由于增量补贴目前未大规模执行,仅在部分地区试运行,没有直接数据支持对增量补贴执行方式的分析,因此需要借用已执行较长时间的农业补贴政策执行间接评估,间接分析补贴执行方式对种粮大户的影响。加之,四项粮食补贴占农业补贴政策支出1/3以上[11],是中国核心的农业补贴政策,且其作用对象包含种粮大户,且执行方式类似,原理上可以对增量补贴执行效果进行替代分析。但是,农机购置补贴的作用机理与其他三项粮食直补有很大区别。所以,笔者选择执行方式和作用机制基本相似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为研究对象,将三项补贴合并为粮食综合补贴政策。

根据粮食综合补贴政策的执行方式可知,补贴方式、发放时间、标准(金额)是决定农户对补贴政策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一是补贴方式。根据补贴是否与农业生产进行挂钩,分为挂钩补贴和不挂钩补贴。二是补贴发放时间。根据农业种植时节,将补贴分为春耕前和春耕后发放。三是补贴标准。

为了评估增量补贴执行方式对不同种植规模农户的影响,笔者将农户分为规模农户与一般农户,进行对比分析。规模农户与一般农户存在异质性,其生产目标不同,补贴执行方式会对其产生不同影响。因为规模农户拥有土地较多,农业收入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实现农业产量最大化是规模农户的主要目标。而一般农户的农业收入十分有限,仅从事农业难以满足其生活需求,一般外出或就近从事非农工作,其家庭生活支出主要来源于非农收入,实现非农收入最大化是一般农户的主要目标。所以,规模农户更重视农业生产,对补贴政策更加看重,对补贴政策的执行方式更加敏感;相对而言,一般农户对补贴政策的执行方式较不在意。因此,不同规模农户的关注点不同,对补贴发放的要求会不同。

具体政策执行方式的作用效果预测如下:一是补贴方式。挂钩补贴直接与农业生产联系,一般更能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且规模农户的种植面积大,更希望补贴与农业生产挂钩,这样能获得更多补贴,激发其生产积极性,使其更满意。但一般农户可能原本分配土地面积较少,不论何种方式发放补贴,其获得的金额都较少,补贴是否挂钩对此类小农户的影响小;加上一般农户可能由于外出打工或年龄等原因,不愿意继续种植,这时不挂钩的补贴方式会使他们获得更多补贴,挂钩补贴会对一般农户无影响或使其更不满意。二是补贴发放时间。因为农业生产存在季节性、周期长的特点,在农业生产初期,农民需要一次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春耕前发放补贴,会直接促进农户的生产活动,会使农户对补贴政策产生更高的满意度。但是,一般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要素投入少于规模农户,在春耕前农业生产投入的资金限制不严重,补贴是否春耕前发放对一般农户的影响不大,对其满意度可能无影响。对规模农户而言,春耕前发放补贴更能缓解其生产投入时的大量资金需求,使其更加满意。三是补贴标准。一般补贴标准越高,更有利于农民开展农业活动,其对规模农户与一般农户的作用相似,都会使其产生更高的满意度。

2.变量选取

(1) 粮食补贴政策变量。笔者选取补贴发放时间、补贴方式和补贴标准三类政策变量,由于粮食补贴政策是全国实施,并不存在选择性偏差,内生性问题较小。为了减少村级变量对农户满意度的影响,补贴政策变量均采用村级平均指标,使回归结果更准确。结合农户农业生产的规律,笔者将补贴时间分为春耕前和春耕后发放,将在1–4月间发放补贴定义为春耕前发放补贴,5–12月间发放补贴定义为春耕后发放补贴。按补贴发放是否与农业生产挂钩,将补贴方式分为挂钩补贴(按实际种植粮食面积、按农户向国有粮食收购企业交售的商品粮数量)和不挂钩补贴(按原计税面积或计税常产、按第二轮土地承包面积)。将三项政策的补贴标准进行加总得到粮食综合补贴标准。并且,为了减少内生性问题,采用村级平均的补贴标准。最终,将总的村级补贴标准取对数后进行回归。

(2) 经营特征。包括农户的家庭经营面积和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笔者将农户分为规模农户和一般农户,规模农户取值为1。总收入未扣除消费,农业收入比重较高时,农民会更加重视农业的生产,更关注补贴政策。

(3)户主特征控制变量。户主特征包括是否外出务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8-10]。笔者定义男性为 1,女性为 0;一般年龄的影响是非线性变化,为了回归的准确,取年龄及年龄平方除以 100;根据受教育年限,将户主文化程度分为文盲或小学、初中、高中及以上;将在外打工时间大于等于6个月的农民定义为外出务工农民。

(4)村级控制变量。村级控制变量包括地势与村庄到县城的距离,由于村庄本身的情况也会对农户满意度产生影响,为了准确研究变量对农户满意度的影响,笔者增加了村级变量,以减少回归偏差。

3.模型设定

笔者以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的综合满意度为因变量。为了结果的分析简练,调研中将农户满意度划分为“满意”与“不满意”两类。由于因变量和主要自变量(补贴是否与农业生产挂钩、是否春耕前发放补贴)为二分类变量,因此,笔者选择Probit 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具体模型为:

公式中,Y为被解释变量,代表农民对粮食补贴政策的满意度(满意为 1,不满意为 0),X(i=1,2,…,p)为解释变量,包括补贴发放时间、方式、标准等,G为标准正态函数。

在此基础上,笔者同时分析粮食补贴政策执行方式对规模农户满意度的影响。为了验证回归结果的稳定性,笔者又根据农户主要种植作物(水稻、玉米)分品种再次回归,对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

以上关于农户满意度的分析,是农户对农业补贴政策的主观评价,笔者拟利用增长模型进行回归,进一步分析补贴政策执行方式对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变化的客观影响。这里的逻辑是,补贴政策如果对农户有生产激励作用,那么会反映在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上;从满意度的角度看,如果农户对补贴政策(包括补贴发放时间、方式)感到满意,那么土地经营规模会扩大。增长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y为因变量,x为政策变量,z为其他控制变量,ε为残差,β0、β1和δ为待估系数。其特点是:因变量和重要的政策变量均为增长量,而其他控制变量则为水平值。该模型的优点是既能较好地控制内生性(因变量和政策变量为增长量),又可以保留那些重要的在不同时期之间保持不变的特征变量,从而克服固定效应的缺陷。

三、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分析

数据来源笔者所在课题组,受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于 2013年就农民对现行“四补贴”政策的评价开展问卷调研。调研区域共包括 22个省(自治区),85个县,120个乡,182个村,总共实地访谈农户2 460户,其中有效样本农户为1 996户。样本分布广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据调研数据,户均农地经营面积为9.1亩,户均流转耕地面积为6.9亩,所以流转后的户均经营面积将会达到16亩以上。根据2015年宁夏、吉林等部分地区的增量补贴政策,暂按 20亩以上定义规模农户和发放增量补贴。因此,综合调查数据得出的流转后经营面积及政策实际执行情况,笔者定义经营规模20亩以上的农户为规模农户。

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三类补贴的政策目标存在差别,但最终目的都是保障粮食安全。虽然,国家为了政策目标实现,更希望补贴发放与粮食生产挂钩,希望在春耕前将补贴发给农户。但是,在实际的补贴发放过程中,由于粮食产量或实际种植面积的核实难度过大,地方政府并没有严格按中央希望的方式执行。笔者参考各省的补贴政策文件及调研数据,得出表1。

表1 补贴发放时间与补贴发放依据 %

根据表1得出,在实际的补贴发放中,仍有30%以上的样本农户未能在春耕前得到补贴,存在补贴拖延发放的现象;70%以上农户的补贴发放不与农户生产挂钩,仅有30%的农户补贴是根据实际种植粮食或产量进行发放。

并且,各省份及村镇发放三项补贴的标准不同,差距较大。根据调研数据,最高的是重庆市黄木坪村达133元/亩,最低的是贵州部分乡镇达33.77元/亩。样本总体的直接补贴平均标准13.94元/亩,良种补贴平均标准10.59元/亩,农资补贴平均标准为67.67元/亩,因此,合并后综合补贴为92.20元/亩。

总体来说(表2),54%农户对补贴政策“满意”,45%农户对补贴政策“不满意”,说明农户对当前补贴政策的满意程度较高。与一般农户相比,规模农户 “满意”的比例低8%。说明规模农户对当前的补贴政策更加不满意,与之前的分析一致。在调研数据中,规模农户的比例为11%。在对补贴政策不满意的农户中,有36.84%的农户认为补贴标准过低;19.66%的农户认为补贴政策不透明,存在不公平;13.76%的农户认为补贴发放与种粮关系不大。

表2 农户对补贴政策的满意度

表3 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四、计量结果分析

1.粮食补贴政策执行方式对农户满意度的影响

模型Ⅰ是总体数据回归结果(表4),可以得出补贴方式、补贴标准对农户粮食补贴政策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补贴标准对全体农户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补贴方式对全体农户满意度有显著负向影响,补贴发放时间对全体农户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虽然农户规模对农户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但影响为负,说明规模农户对补贴政策更不满意,与统计分析结果相符。

2.粮食补贴政策执行方式对不同规模农户满意度的影响

模型Ⅱ、模型Ⅲ分别用一般户数据、规模农户数据进行回归,得出结果(表4)。从模型Ⅱ可以得出,补贴标准对一般农户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补贴方式对一般农户满意度有显著负向影响。补贴标准高和不挂钩补贴会使一般农户对补贴政策产生更高的满意度,与理论分析相符。从模型Ⅲ可以得出,补贴发放时间、补贴方式、补贴标准对规模农户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春耕前发放补贴、挂钩补贴、补贴标准高都会使规模农户对补贴政策产生更高的满意度,与理论分析相符。

表4 粮食补贴政策农户满意度Pr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及边际效应

模型Ⅱ与模型Ⅰ的回归结果类似,主要因为超过90%的调研农户为经营规模小于20亩的一般农户,这一数据对农户满意度的影响大,使得补贴方式对农户满意度有显著负向影响,补贴发放时间对农户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

根据模型Ⅲ边际效应分析结果,补贴标准每上升1%,规模农户“满意”的概率上升3.14%,采用挂钩补贴,规模农户“满意”的概率上升40%,春耕前发放补贴,规模农户“满意”的概率上升36%。

3.粮食补贴政策执行方式对规模农户满意度影响的分类回归稳健性检验

为了验证模型Ⅲ结果的准确性,验证粮食补贴政策执行方式对规模农户满意度的影响,笔者将规模农户分为玉米与小麦种植户分别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到模型Ⅳ与模型Ⅴ(表4)。所得结果与模型Ⅲ基本一致,即对规模农户,春耕前发放补贴、挂钩补贴、补贴标准高都会使规模农户对补贴政策产生更高的满意度。具体情况为,补贴标准每上升1%,规模农户“满意”的概率上升 1.7%左右;采用挂钩补贴,规模农户“满意”的概率上升26%左右;春耕前发放补贴,规模农户“满意”的概率上升27%左右。

4.粮食补贴政策执行方式对农户经营规模的影响

笔者以农户2013年和2011年经营面积之差的对数为因变量(ln经营面积2013- ln经营面积2011),2013年和2011年补贴标准之差的对数为重要的政策变量(ln补贴标准2013-ln补贴标准2011),运用增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农户经营面积增长模型的回归结果及边际效应

结果显示,补贴发放时间、补贴方式对农户的经营规模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可以得出,根据规模农户的定义不同,补贴政策变量对农户规模扩大的作用效果不同,随着农户规模的增加,补贴政策的作用效果更明显。补贴春耕前发放补贴对规模大的农户有更大的正向作用,对于家庭经营面积 20亩以上的规模农户,补贴春耕前发放、补贴挂钩发放对其规模扩大的影响较大,对其余定义的规模户,补贴政策变量的作用效果不明显。模型Ⅴ回归(1)的具体情况为,对于家庭经营面积 20亩以上的规模农户,补贴春耕前发放,2013年经营面积比2011年经营面积增加13.9%;采用挂钩补贴,2013年经营面积比2011年经营面积增加23.4%;补贴标准增加1%,2013年经营面积比2011年经营面积增加0.8%。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上述研究表明,粮食补贴政策的“农民满意、社会稳定”目标已经部分实现,但仍存在一些问题。54%的农户对补贴政策满意,仍有45%的农户对补贴政策不满意,但是,规模农户对补贴政策较不满意。农户对补贴不满意,主要是因为补贴标准过低、不透明,并且补贴发放与种粮关系不大。补贴政策执行方式会对农户满意度产生较大影响。对于规模农户而言,补贴发放时间、方式、标准对其粮食补贴政策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会使其产生更高的满意度,并且还会促使其扩大规模。具体情况,补贴标准每上升 1%,规模农户“满意”的概率上升3.14%;采用挂钩补贴,规模农户“满意”的概率上升40%;春耕前发放补贴,规模农户“满意”的概率上升36%。

在国家大力促进农地流转,提倡适度规模,增量补贴向大农户倾斜等背景下,上述结论对于增量补贴政策的完善具有以下启示:

一是应明确增量补贴政策的发放时间,规定在春耕前发放完毕。当前,增量政策未明确规定在春耕前发放给种粮大户。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为了提高规模农户对补贴政策的满意度、增加其经营面积投入,需要规定给种粮大户的增量补贴应在春耕前发放完毕。

二是应规范增量补贴的发放方式,采取与农业生产挂钩的方式。目前,农业补贴的发放方式繁杂多样,并且多与农民的农业生产并不挂钩。调研发现,无论是一般农户或规模农户都有42%的人认为补贴与种粮关系不大或无影响,且70%农户得到的补贴没有与农业生产挂钩。根据实证分析,在增量补贴向规模经营者倾斜的政策指导下,为了提升规模农户对补贴政策的满意度,刺激其生产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增量补贴需要采取与规模农户生产挂钩的方式发放。

三是补贴标准应有所提高。目前三项补贴平均标准是92.2元/亩,占粮食亩均收益的15%,根据家庭拥有的平均土地数计算得出,农户家庭获得的总补贴额仅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9%。中国当前的补贴标准较低,对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目标帮助不大。因此,提高补贴标准,不仅可以提高规模农户对补贴政策的满意度,还能促进其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扩大其生产规模。

四是增量补贴过程应保证透明化,避免不公正的现象出现。与中央文件规定不同,很多地方在补贴发放过程中并不公开。调研发现,在对补贴政策不满意的农户中,对 20%的农户而言,补贴发放不公平是主要原因。并且由于补贴执行方式各异,农户一般并不是很清楚补贴的发放依据等具体内容,也会影响补贴的透明度。因此,国家需要严格规范增量补贴的发放过程,充分实现补贴发放的透明化。

[1]沈淑霞,佟大新.吉林省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效应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8):12-16.

[2]王秀东,王永春.基于良种补贴政策的农户小麦新品种选择行为分析——以山东、河北、河南三省八县调查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8(7):24-31.

[3]刘克春.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0(2):12-21.

[4]陈慧萍,武拉平,王玉斌.补贴政策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 2004—2007年分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4):100-106.

[5]黄季焜,王晓兵,智华勇,等.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1(1):4-12.

[6]李鹏,谭向勇.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民种粮净收益的影响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6(1):44-48.

[7]肖海峰,李瑞峰,王姣.农民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评价与期望——基于河南、辽宁农户问卷调查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3):18-24.

[8]张冬平,郭震,边英涛.农户对良种补贴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省439个农户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1(3):104-111.

[9]冷俊磊,王畅.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2(1):37-42.

[10]韩红梅,王礼力.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省 447份实地调查数据[J].求索,2013(4):9-12.

[11]林万龙.对2001年以来中国农民直接补贴政策体系与投入状况的初步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4(12):4-12.

[12] Simon Appleton ,Lina Song.Life satisfaction in urban China: Components and determinants[J]. World Development,2008,36(11):2325-2340.

责任编辑:李东辉

Impact of the subsidy way on farmer’s satisfaction with the agricultural subsidies polic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2 460 data from 22 provinces

WANG Xiaoxue, ZHANG Liqi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2460 households from 22 provinces,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impact of subsidy way on farmer’s satisfaction with grain subsidy policy with a Probit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farmers’ satisfaction is high, however, large scale farmers are less satisfied with the subsidy policy. And for the large-scale farmers, plowing subsidies, subsidies linked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amount of subsidy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satisfaction. Farmers’ satisfaction increases 3.14% while the amount of subsidies increases 1%; farmers’ satisfaction increases about 40% when using subsidies linked to production; granting subsidies before spring plough, farmers "satisfied" increases about 36%.

grain subsidies policy; subsidy way; scale operating household; satisfaction; influencing factor

F326.4;F224.5

A

1009-2013(2016)06-0007-07

10.13331/j.cnki.jhau(ss).2016.06.002

2016-11-06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委托课题

王晓雪(1991—),女,山西河津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春耕补贴规模
做好春耕备耕 保障粮食安全——各地春耕备耕动态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春耕始万物生”春耕备耕正当时
春耕备耕正当时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规模之殇
春耕备肥用肥 你准备好了吗?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