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地区人居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

2016-12-19 05:03:07周颖悟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年10期
关键词:黔东南宜居人居

何 璘,周颖悟

(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贵阳 550025)



·热点问题·

黔东南地区人居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

何 璘,周颖悟

(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贵阳 550025)

文章以黔东南地区为例主要针对城镇化水平下人居环境的发展模式及优化策略展开研究。首先建立了AHP模型,按照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适合评价黔东南地区宜居性的科学合理的客观评价指标体系,以经济建设、居住环境、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4个方面作为影响因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综合权重以及各个指标所占的权重,根据得分分析影响黔东南地区宜居性的指标,其中影响黔东南地区宜居性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建设和居住条件,其次是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根据数据分析得出黔东南地区目前存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系数不高、城镇化水平偏低、自然资源丰富的现状。根据数据分析和从黔东南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强化城市基础设施;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继承历史,构造文化底蕴; 加强治安力度,提升宜居性等4种优化策略。

城镇化 人居环境 指标体系 黔东南地区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对外政策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迅速的提高,人们开始渐渐关注生活水平状况,地区的宜居水平是城市发展竞争力的体现,构造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家园体现着人类可持续发展和文明进步[1]。但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却从“蓝天青山绿水”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人居环境的好坏不仅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也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心理、生理、观念和行为及认知,目前环境的破坏程度让人们对生存发展感到困惑[2]。文章基于城镇化水平建构视域下运用AHP模糊评价法对影响人居环境的各项指标做出了评价,并以此为基础研讨了人居环境的发展模式,并提出规划策略。

1 基于AHP模型的黔东南地区人居环境分析

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宜居,通常是通过多角度进行的分析,主要是通过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这些指标的选取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1]。

以人为本原则,作为行动的主体,也是环境的维护者和感受者,人居环境的各个方面都需要以人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此为基础构建指标体系要中主要体现是否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否满足人们的心理预期和物质预期[2]; 其次就是科学性原则,在构建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必然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指标体系的科学内涵反映了人居环境发展趋势[3]。还有全面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全面是指我们所选取的指标要全面反映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公共服务等的现状并能够避免指标的重复; 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原则就是可操作性,所选的数据要容易获取并可以进行量化处理,真实明确的反映指标的情况[4]。

通过以上的原则能够使构建的指标体系化繁为简、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机构清晰,便于统计数据处理。

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黔东南地区,坐落在贵州省东南部,总面积3.0337万km2,分布着29个原始植被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可以说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迭峰。辖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其中凯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下辖16个县市。黔东南地区在2012年末常住人口347.27万人,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大多数[5]。

该文按照上述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参考了其他研究和黔东南地区自身的特点,将黔东南地区的指标体系分成3个层次,其中准则层4个方面,指标层包含了最能直观反映宜居环境指标的12方面,如表1所示。

表1 宜居性指标体系

表2 判断矩阵的建立标准

1.3 层次分析法及数据处理

(1)构建指标体系,并构建判断矩阵[6]

构建指标体系,并构建判断矩阵。建立标准如表2所示。

如果所构建的矩阵里每一个元素都用aij来表示的话,那么判断矩阵应该满足

(1)

基于以上分析得出的指标权重,在评价过程数据来源主要采用黔东南地区已经公布的社会、经济、环境建设等方面统计数据[7]。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到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如表3所示。

表3 人居环境宜居性判断矩阵

(2)求特征向量和最大征根[8]

①判断矩阵的一行元素乘积进行计算:

(2)

②计算Ni的n次方根

(3)

(4)

④计算最大特征根λmax

(5)

(3)一致性检验

由于误差的不可避免性,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补,使其更能够反映数据本身的真实情况,要进行做进一步发检验,与之相对应的检验判断矩阵的公式如下:

(6)

当CR<0.1时,那么得到的判断矩阵的计算结果较为满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一直到具有好的一致性为止。

最终得到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如表4所示。

表4 宜居环境指标权重

1.4 黔东南地区发展现状

由判断矩阵可知,黔东南地区人居环境宜居性评价中社会经济和居住条件得分较高,生态环境得分稍微低一些,公共服务的得分是最低的,说明黔东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生态环境对生活环境的影响也较大,这与黔东南地区实际的水平相符,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使得黔东南地区达到较高水平的人居环境,并且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黔东南地区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如下。

(1)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系数不高

从数据结果看,每个因素对宜居水平的贡献度都不同,说明黔东南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有快有慢,其中经济发展速度较其他因素偏快,但是经济的发展并没有整体的带动城市宜居系数,应协调社会和环境整体提升黔东南地区的宜居程度。

(2)城镇化水平偏低

黔东南地区城镇化发展缓慢既有历史渊源,也有现实因素。主要是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使得人口问题、就业问题、农村发展问题等矛盾凸显。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黔东南地区的宜居程度逐渐提升,城乡差距整体缩小。

(3)自然资源丰富

黔东南地区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加合理的规划自然资源的利用,提高利用效率减少环境的破坏,尤其是保护好已有的原始森林和自然保护区,使资源不在遭受不合理的开采。黔东南地区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起保护植被的责任。

2 黔东南地区人居环境建设优化策略

根据上述关于黔东南地区宜居数据的分析和黔东南地区自身的特点,在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过程中提出强化城市基础设施;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继承历史,构造文化底蕴; 加强治安力度,提升宜居性等优化策略。

2.1 强化城市基础设施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部分,社会是包含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之间错综复杂的交织关系,任何人的发展和和生存都离不开社会,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不顾今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就是让社会和谐发展。首先城市的基础设施方面要进行优化,建立一个布局合理、通畅的道路交通网,改善令人头疼的堵车问题; 居民区的建筑环境、配套设施、环卫设施、文娱活动等都要加快改进的步伐; 城市垃圾集中处理,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2.2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黔东南地区自身的特点就是自然资源丰富、地域广泛,因此该地区首先应该是人与自然友好的人居环境发展模式,但是鉴于城镇化的加速,经济不断发展,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人的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反过来,生态环境反过来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应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构建一个资源节约型的黔东南地区。政府方面制定相关政策,限制资源的开采,与此同时奖励低碳环保的企业; 其次大量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一个利用、回收、再利用的模式; 限制污染物的排放,改善治污设备; 加强环保的宣传工作,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2.3 继承历史,构造文化底蕴

黔东南地区历史悠久,现代建筑物的构建显现了人们的居住水平,从长远来看,要注重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但是由于开发商们比较注重眼前的利润,有时候就忽略了社会环境和文化的传承,因而降低了人们对人居环境的满意程度。

然而,“人”是文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想切实际的提高黔东南地区人居环境的水平,就要从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来提高生活质量,创造就业岗位,提升就业率,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确保人们都能够安居乐业; 加大社会救助方面的资金投入,完善养老机制。

2.4 加强治安力度,提升宜居性

人们正面直接的感受一个地区的舒适程度的因素有社会风貌、公共秩序、安全系数、管理水平等,改善这些因素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宜居性。社会安全方面,应该构建一个公共安全体系,形成高效、有规模的组织体系,以便综合治理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惩治犯罪行为; 健全监管机制包括公共卫生和药品的监管,层层把关,加大假冒伪劣的打击力度; 严格依法治理黔东南地区的治安,确保人民能够安定幸福地生活在这一地区; 不仅要政府监督还需要社会大众监督,加快推进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的黔东南地区。

[1] 尹昌斌.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21(1): 47~53

[2] 姜长云. 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与前景.经济研究参考, 2012,(40): 12~35

[3] 王琛, 胡玉福,魏晋,等.区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存量估算及利用现状.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9(1): 119~123

[4] 郭丽英, 王道龙,王介勇.中国沿海地区耕地变化及其成因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2, 33(1): 6~10

[5] 黔东南统计局. 黔东南地区统计局郑州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6] 吴箐, 程金屏,钟式玉,等.基于不同主体的城镇人居环境要素需求特征——以广州市新塘镇为例.地理研究, 2013, 32(2): 307~316

[7] 叶美秀. 休闲活动设计与规划——农业资源的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8] 李杰, 胡金明,董云霞,等.1994~2006年滇西北纳帕海流域及其湿地景观变化研究.山地学报, 2010, 28(2): 247~256

[9] 罗其友, 李建平,陶陶,等.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在农业布局中的应用.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2,23(6): 24~30

[10]高石, 詹慧龙,陈伟忠,等.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研究.灾害学, 2013, 28(3): 79~85

[11]尹寿兵, 刘云霞.风景区毗邻社区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差异及机制研究——以黄山市汤山镇为例.地理科学,2013, 33(4): 427~434

ASSESSMENTAND OPTIMIZATION OF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A CASE STUDY OF SOUTHEAST REGION

He Lin,Zhou Yingwu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Guizhou Minz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

Taking the southeast region of Guizhou province as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model and strategy of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the index system, it built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objective evaluation index for southeast area livability system, took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living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public service as the impacting factors, and obtained the comprehensive weight of each index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odel. Finally, it calculated the scores of each indicatorof livability in southeast reg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actors impacting the livability of southeast region were the economic and living conditions, followed b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ublic services. The actual situations in southeast area were that the coordination coefficient among econom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was not high, the urbanization level was low, and the natural resources were rich. Finally, it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urban infrastructure,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asonable using resources, inheriting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strengthening the public security, and improving livability.

urbanization; living environment; index system; southeast region of Guizhou

10.7621/cjarrp.1005-9121.20161014

2015-08-11

何璘(1981—),女,四川达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小城镇规划与发展。Email:heling81416@163.com

*资助项目:国家民委课题“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村寨园林景观形态对城镇化发展影响”(14GZZ011)

F323.22; X321

A

1005-9121[2016]10-0083-05

猜你喜欢
黔东南宜居人居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华人时刊(2021年17期)2021-12-02 03:25:58
宜居的海底城市
遇见黔东南
参花(上)(2021年5期)2021-06-10 16:52:53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诗书画苑
晚晴(2019年3期)2019-07-08 03:56:17
宜居大化
宝藏(2018年11期)2019-01-15 03:46:08
寻味贵州——黔东南
乡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1:10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19
宜居星球
太空探索(2016年2期)2016-07-12 09:57:27
人居环境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