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的可持续性研究*

2016-12-15 06:05:06朱小军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年10期
关键词:江苏省园区规划

朱小军,毛 帅

(1.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2.韩国东西大学设计专门大学院,韩国釜山 716617;3.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持续农业·

江苏省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的可持续性研究*

朱小军1, 2※,毛 帅3

(1.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2.韩国东西大学设计专门大学院,韩国釜山 716617;3.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文章对江苏省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现状从规模、主要类型和经营模式、产业分布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并对江苏省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指出江苏省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选址不当,选址地环境差、规划不具有长期性、动态性和全局性、缺乏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雷同规划多以及体现的当地农业优势不明显,特色不突出; 并提出制定休闲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研究思路:(1)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的核心指导思想; (2)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要从区域全局出发,并注重规划的总体性、长期性; (3)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要科学论证、突出优势、发展地区特色。并指出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需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并能够体现园区综合效益,有利于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华西村为例,分析其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的可持续性,概述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的可持续性。

江苏省 休闲农业 发展规划 可持续发展 华西村

0 引言

休闲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得到了快速响应和迅速发展。各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园区如生态观光园、休闲度假园、农业特色体验园、现代农业科技园、休闲农业综合园等得以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就业渠道,而且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然而,休闲农业园区要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它不仅是促进休闲农业园区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休闲农业园区投资者获得收益的重要保障,同时是顾客需求实现的重要保障,更是休闲农业园区长期发展的基石。因此,文章为以江苏省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为切入点,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促进江苏省休闲农业园区更好的发展,并为其他地区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1 江苏省休闲农业园区发展现状

1.1 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模

截止2014年年底,江苏省具备不同接待条件和规模的休闲农业景点(含农家乐)有5100个,其中以观光采摘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园940个、以生态农庄为主要休闲主题的休闲农业园1250个、建成的现代农业示范园700个、农业主题公园200个、各种形式的农家乐1860个、民俗文化村150个。其中2014年全年休闲农业的游客量达到860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265亿元。从江苏省休闲农业园的总体数量上来看,苏南地区的休闲农业园区数量居第1位,占江苏省休闲农业园总量的46.9%; 苏北地区的休闲农业园区数量居第2位,约占江苏省休闲农业园总数量的35%; 苏中地区休闲农业园区占江苏省的18%[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江苏省休闲农业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被投资者看好,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1.2 主要类型

江苏省各地的休闲农业园区发展类型概括起来可以分为5类:(1)生态观光园。主要是以农村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瓜果采摘、农事活动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园区; (2)休闲度假园。主要是依托农业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配套建设各种休闲娱乐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娱乐、餐饮、住宿一条龙服务的休闲农业园区[4]; (3)农业特色体验园。主要是利用地域特点,让游客不仅可以享受美景而且可以了解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情况,尤其对青少年具有体验教育意义; (4)现代农业科技园。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和农业产业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即满足了游客休闲的需求,也让游客了解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宣传了科普教育知识; (5)民俗文化园。以当地特色的农耕文化,农业文化遗迹,农村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为主而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园。

1.3 主要经营模式

江苏省休闲农业园区的主要经营模式概括起来有3种:(1)以个体农户为主要投资经营人的经营模式。以农户为开发经营主体的休闲农业园大多规模比较小、功能比较单一、基础配套差而且季节性明显,如各种农家乐,采摘园等; (2)政府作为主导的经营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在政府的主导和政策支持下,广大农户积极参与,利用特定的农业项目,进行商品化、农业产业化、现代科技化的园区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各种农业示范园,如各种农业科技示范园; (3)以企业为投资经营主体的经营模式。企业一般拥有雄厚的实力,具有较强的市场和需求导向性,利用农业有利的资源和环境,通过自主开发,自主经营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园区,如江苏天目湖农业生态园就是江苏天目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自主投资建设的。

图1 江苏省各市分布位置

图2 江苏省休闲农业分布

1.4 休闲农业园区的分布

根据江苏省农业自然资源、农业文化的特点以及自然景观的特色和开发情况,将其休闲农业园的分布概括为“一圈二区三带”的产业分布[1]。“一圈”是通过大中型城市的著名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大中型城市近郊的休闲观光农业; “二区”简单说就是以环湖周围的生态农业景观为特色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生态休闲农业园和以主要山脉地区发展形成的丘陵山区观光农业园,其中生态休闲农业园主要分布在太湖、天目湖、洪泽湖等环湖地区、而丘陵山区观光农业园主要分布在茅山、太行山余脉、蒙山余脉地区。“三带”是沿江休闲农业带、临海休闲农业带、黄河古道田园休闲农业带。沿江休闲农业带主要是以长江沿岸地区的岛屿、湿地、防护林网、景观等为色特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园、临海休闲农业带主要凭借沿海城市周围的沙滩、湿地、景观、海水养殖等为特色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园、黄河古道田园休闲农业带是以黄河古道的田园风光为特色而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园。江苏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已初具产业规模,集聚程度较高。

2 江苏省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现状分析

2.1 拥有发展规划的休闲农业园区少

休闲农业规划是休闲农业园发展的重要基础,离开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休闲农业园难以生存和发展。目前江苏省休闲农业园中,园区发展规划大多还处在初级阶段,只有建园前进行了首次规划,运营后规划就结束了,没有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 一部分休闲农业园没有经过专业的规划团队规划,自己简单设计下就建成营业了,这以农户投资的各种形式的农家乐为代表; 只有一部分由政府主导和有实力的投资者投资的休闲农业科技园和休闲农业综合园区,他们拥有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经过初次规划建园后,通过前期的运营和实践,根据顾客需求,由邀请专门的规划部门进行园区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和设计。该类园区毕竟占少数,大部分园区没有园区的发展规划。目前,江苏省休闲农业园拥有发展规划的园区只占少数,这与政府的政策支持、投资者的理念、实力、经营状况等密切相关。

2.2 休闲农业园的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

休闲农业园开发前要进行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结合当地农业特点和文化特色,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进行总体规划布局,有了总体规划布局后进行功能分区规划,严格对资源进行整合,突出特色,减少劣势。而目前江苏省只有部分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具有明确的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并对功能分区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大部分休闲农业园则缺少总体规划布局,不利于园区的长远发展。

3 江苏省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选址不当,选址地环境差

选址对休闲农业园区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选址不当直接影响规划布局和园区的运营效果及长期发展。选址地环境差则不适合发展休闲农业。一部分人受利益驱使,随意选址,不考虑选址地的周围环境,如农家乐的选址要考虑离城市的距离和车程、自然的水源、部分的农田和水果地、山丘、村庄大小、客源等,而不单单只考虑有山有水、距离城市近就开工建设。盲目的选址、对选址地环境没有进行综合评估、科学的论证就开工建设,最终将导致无法在该行业生存,同时对该地的开发使原有的农村景观和环境遭到了破坏。

选址地的环境对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部分园区建设前没有对选址地进行充分的考察和反复的调研,缺少最优选址环境,导致选址地环境差,设计的园区规划单一或雷同,对其它景观直接搬迁或仿造,严重影响了休闲农业园区的长期发展和盈利能力。

3.2 规划具有短期性,不具有长期性、动态性和全局性

江苏省目前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还停留在短期规划阶段,主要以目前的农村资源和环境优势,进行简单的规划、布局,建成后进行运营,此后很少进行长期规划、动态布局、也不考虑园区整个区域的长期发展,突出表现在各种形式的农家乐。农家乐的休闲旅游产品比较单一,季节性强,经营理念差,经营人往往缺乏长期规划、动态调整和区域全局统筹的意识[2]。目前江苏省各种形式的农家乐就有1860多个,比如以垂钓为主的农家乐,可以进一步规划为采摘、垂钓、传统厨房体验、住宿等为一体的农家乐,将产业链延长,利于长期发展。

3.3 规划缺乏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雷同规划多

休闲农业园区从规划到建设这个过程中,部分园区对景观的营造只是机械的模仿风景区或旅游景点的景观,进行人工再造,造成景点重复,毫无新意,使很多本来很有特点的地形地貌遭到忽视甚至破坏[3]。相反,增加了许多不合理的景观设施,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物力、人力,而且无法获得较好的预期效果。更重要的一点是,没有对当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现状和自然景观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充分利用,而只是通过景观搬迁和雷同的景观再造,建立起了休闲农业园,这样的休闲农业园不能体现乡村田园风光的特色和发展休闲农业园区的本质目标。

雷同规划多,导致雷同的休闲农业园区多,不能满足顾客对休闲农业园景观和文化多样化的需求,造成顾客视觉疲劳,一次体验变再不会来光顾,直接影响休闲农业园的运营和效益,同时也影响了雷同园区的效益和发展。

3.4 规划所体现的当地农业优势不明显,特色不突出

作为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不能充分体现当地的农业优势和特色,那就是不合理的规划,就是形象工程和某些人单纯的政绩工程,这样的规划毫无意义,严重影响了休闲农业园的发展。江苏省具有江南水乡之称,比较有名的像“周庄”、“同里”,真正具有诗情画意,充分体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特色。江苏还有海水养殖、临海风光、海滩等等的特色,但是在江苏省内各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是有差异的。而部分园区规划没有充分分析当地农业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为了项目尽早的开发完成,只是简单的模仿其它园区的景观和建筑,对当地的农业优势没有充分挖掘和开发,形成同业竞争,无法吸引顾客,也不利于自生园区的生存和发展。

4 江苏省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的研究思路

4.1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规划的核心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的发展观,是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理论指导,做任何事情不仅要考虑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考虑对子孙后代的需求不构成危害的发展方式。因此,在制定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园区现在的发展,还要考虑园区将来的发展,更要考虑人与自然、农业环境协调发展,不能为了眼前利益,盲目规划,造成休闲农业园区的建成是建立在周围农业资源和环境破换的基础上。所以,建议做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时,始终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指导思想、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和景观特色,努力做到人与自然、环境和休闲农业园区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4.2 科学选址、反复论证、突出优势、发展地区特色

科学规划是休闲农园合理开发的前提[4]。只有通过反复的考察、科学的论证进行选址,突出区域农业优势、发展特色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才能为园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体现科学规划、才能使园区在以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吸引顾客,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才能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因此,在制定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时,要坚持反复的深入实际考察选址地的区位优势、农业资源特色、文化特点、交通、客流量、等,并对现状进行准确的判断分析、科学的论证、立足地方特色,突出园区主导产业,确保制定的园区规划能够最大限度地突出该选址区的优势,并且园区的特色显著,能够在以后的竞争中处于优势,有利于综合效益的实现[5]。

4.3 从区域全局出发,并注重规划的总体性、长期性

一个成功的项目规划,是项目发展的关键。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对休闲农业园的整体布局和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必须从区域的全局出发,注重总体规划、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的合理布局,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控制,才能有利于园区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的总体性、长期性、动态性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只有他们的合体才能减少园区的无序开发和不良竞争的形成。因此,建议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要立足于区域全局,注重总体规划、兼顾长期规划,才能有利于区域内各休闲农业园区的有序发展和良性竞争,避免恶性循环发展的出现。

4.4 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学生对体育教学评教的有效性是教学评价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一项内容,在完善学生评教内容上,要同时强化体育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意识,要明确进行教学评教的目的是为了对体育教学进行改进,尤其是学生要在评教中具有主人翁的权利意识,要意识到真实表达评价是行使权力的表现。完善评价内容还包括评教方法的丰富和多元化,由于高校体育教学具有特殊性,在评教上也要结合其特点,进行评价标准和项目的特殊设置,要结合体育教学发展的需求来收集相关的信息。

休闲农业园区具有明显的去城市化性,主要分布在城市近郊和农村地区,这些地方空气清新、环境干净、农业自然景观优美、文化特色突出,适合休闲农业的发展。在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时,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尤其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园,尽最大努力减少对当地农业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努力体现休闲农业园区发展与当地发展相协调,环境相适应[6-7]。

4.5 充分体现综合效益

充分体现综合效益是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只有实现综合效益,才能实现共赢,互惠发展,促进多方利益的实现。因此,在编制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园区的综合效益的实现,兼顾各方面的因素,努力做到统筹兼顾、合理布局、重点突出、因地制宜、可持续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同时为休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借鉴。

5 以华西村的休闲农业园发展规划为例分析其可持续性

5.1 华西村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的特色

5.1.1 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华西村推出的休闲农业产品具有多样化[8]。无论是田园风光园、传统农舍体验园、采摘园还是农家乐趣游、自饮自娱等等,都是立足本村的农业资源和民俗文化的基础上的,而且开发的休闲农园项目都是绿色环保生态的,充分体现了可持续的发展观,也能够看到当初规划者对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和设计理念。这些休闲农业园的推出不仅让游客看到了江南的田园风光,还可以住传统农舍,用自己垂钓的鱼、采摘的蔬菜,使用传统的烧火锅灶,用传统厨具自己做饭,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形成了休闲农业园产业链式发展,既满足了游客休闲度假,体验农家生活和传统农家文化的需求,又促进了华西村休闲农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可持续的发展观。

5.1.2 对本村传统特色深度挖掘,实现了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多样化

华西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可以种植香蕉、菠萝,人心果、百香果、洋石榴等各种水果,还可以种植红牛皮菜、佛手南瓜、蛋茄、鹤首瓜、蛇菜等新品种蔬菜以及适应亚热带生长的一切水果和蔬菜。正是从本村的农业资源环境入手,华西村的采摘园大力引进新品种水果和蔬菜,形成了各种水果蔬菜采摘园,让游客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同时也欣赏了田园景观,将采摘到的水果蔬菜根据需要可以带回家或在当地传统农家厨房自己烧火做饭,体验传统农家生活,也可以到农家住宿园住宿休息,真正达到了一体化的服务。

华西村开发的田园风光园、传统农舍体验园、采摘园、农家乐趣游、休闲生态园都是环境友好型休闲农业旅游服务产品。这些休闲农业园提供的服务型产品不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更不会破坏农业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完全符合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发展。这也进一步说明华西村的休闲农业园发展规划之初充分考虑到了本村的实际情况,更考虑到了园区的规划必须体现环境友好,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理论,这也是华西村园区能够成功的一重要原因。

5.2 充分体现了园区规划的原则,有利于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5.2.1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和当地的特色,通过规划布局,在相同的投入下,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9]。这里的效益不仅仅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才能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华西村休闲农业规划布局项目充分考虑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堪称我国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的典型,不管是田园景观园、蔬菜采摘园、民俗文化园等都很好地结合了当地的农业特色,合理规划和布局,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园区的影响力扩大到全国,很多游客慕名而来,社会效益显而易见。

5.2.2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华西村的休闲农业规划是在对本村的气候特点、农业资源情况和民俗文化、地理位置、交通、客源等各种要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发展规划,对当地的农业特色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因此规划和开发出的休闲农业产品非常好地满足了顾客的需求,也为其休闲农业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所以,任何项目规划都应本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去规划和开发,不能脱离实际,为政绩而盲目的规划休闲农业园项目,最终导致开发失败或昙花一现根本无法长期发展而关停[10]。

6 江苏省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的可持续性总结

6.1 规划体现了经济、生态环境及社会可持续性的统一

很多成功的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始终坚持能够从规划角度体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园区建设完成后,在运营过程中不仅能满足游客的需求而且为当地农民带来收益,而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更能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才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

6.2 规划实现了园区近期发展规划和远期发展规划的协调和统一

任何规划都不是一次完成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也不例外。当园区近期发展规划完成后,根据经营情况和客户需求调查,会对园区进行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以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江苏省部分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也实现了近期发展规划、中期发展规划和长期发展规划的协同和统一。在近期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设计,让园区从单一化旅游产品向综合性旅游产品方向发展,为顾客提供更多的服务,以促进园区进一步发展。

6.3 规划充分体现了本地的农业资源和民俗文化的特色,为园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规划充分体现了当地的农业资源和民俗文化的特色,这是发展休闲农业园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条件,也是该休闲农业园在运营和发展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有利于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江苏省大部分休闲农业园的规划都体现了当地的农业资源和文化特色,在此基础上开发建设起来的。

[1] 朱利振, 杨旺生,姜萍.休闲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江苏傅家边农业园为例.铜仁学院学报, 2011, 13(6): 80~84

[2] 信军. 农业园区规划编制内容初探.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5): 117~122

[3] 周建东, 陈学好,潘丽琴,等.城郊型观光农业园区可持续规划研究——以扬州市沙头镇观光农业园区为例.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28(4): 85~87

[4] 于萍. 利益主体理论视角下的休闲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江苏省句容市为例.江苏农业科学, 2011, 39,(3): 677~679

[5] 芮正云.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功能定位及其效应研究——基于江苏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发展的认识与思考.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3(1): 11~16

[6] 丁金胜. 循环经济主导型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4(4): 140~144

[7] 郑小兰. 现代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探讨.产业经济, 2015,(38): 75~77

[8] 周蕊, 崔晋波,皮竟.彭文学现代观光农业园区发展与规划研究.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13): 7796~7799

[9] 戴美琪. 休闲农业旅游对农村社区居民的影响研究——以黄兴镇为例.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10]吉小燕, 王卫生,钱晶.江苏休闲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探讨.中国乡镇企业, 2014, 65~70

欢迎订阅《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杂志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杂志(月刊)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联合主办的指导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宣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农业计划、农业发展规划、农业投资规划、农村区域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介绍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区域规划、区域开发、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国外动态,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探讨市场经济发展和运行机制与农业计划、农业资源区划的关系和影响,推动农业计划和农业资源区划学术理论发展,普及有关基础知识。本刊面向从事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农业发展计划、规划的干部、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广大农村干部。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杂志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大16开本。每册定价30.00元,全年每套360元。订阅款可通过邮局汇寄《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编辑部,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邮编:100081。或可通过银行汇款,开户行:农行北京北下关支行,行号:103100005063,账号:11050601040011896,单位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电话:(010) 82109632 82109628 82109647 82109637,传真:(010) 82109632 82109637。

Email: quhuabjb@caas.cn。邮发代号:2-732,投稿网址:www.cjarrp.com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AL PARK IN JIANGSU PROVINCE*

Zhu Xiaojun1,2※,Mao Shuai3

(1.School of Art and Design,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Jiangsu 221116,China;2.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Dongseo University,Busan,716617, Kovea;3.School of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Jiangsu 221116,China)

Taking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scale,main types, management patter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leisure agriculture park. Four major problems were pointed out in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al park, such as unsuitable address of the agricultural park, improper selection of site environment, lack of long-term planning, not full use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resources, not obvious local agricultural advantage, and not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Finally, it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develop leisure agriculture, such as taking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the core guiding ideology of 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the overall andlong-term planning, promoting the outstanding advantages with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ame time,it pointed out that the planning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local agricul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nd can reflect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the park.

Jiangsuprovince; 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plan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0.7621/cjarrp.1005-9121.20161015

2015-09-28

朱小军(1976—),女,湖北武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区域规划及环境艺术设计、农村地域再生设计。Email:design@cumt.edu.c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休闲农业的产业链整合优化与扶持政策研究”(14YJC63009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休闲农业的产业链优化及扶持政策研究”(2014WB13);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休闲农业的特色化建设与协调发展研究”(13GLC014)

F592.7; F323.4; F303.4

A

1005-9121[2016]10-0088-07

① 数据来源于《江苏新农村发展系列报告2014》

猜你喜欢
江苏省园区规划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年鉴(2021年0期)2021-03-09 05:19:44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 03:23:12
江苏省政区图
江苏年鉴(2018年0期)2019-01-10 05:32:22
园区的开放样本
商周刊(2018年24期)2019-01-08 03:30:36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 01:27:18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26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6
迎接“十三五”规划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