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卫东:中国玉米种植应进一步加强计划性
中国饲料业经过30年的发展,现在处于一个水平发展的转折点,2000年以前,谁能生产饲料谁就赚钱;2001~2007年进入价格战,有资本有实力的企业上演大鱼吃小鱼游戏;2008~2013年这个阶段进入服务营销、人才竞争和技术竞争;2013年开始至今进入商品萎缩期,进入养殖化阶段,开始协同竞争。
畜牧业改革总体而言就是提高效率,去产能,降低成本,提高品质,优化养殖结构,增加有效供应,强调环境和解以及注重食品安全。畜牧行业也在发生着总体的转移,养殖区域总体而言是由南向北转移,其中只有一个品种发生变化就是蛋鸡,即向南增加养殖业的趋势。蛋鸡是市场导向,因为大家喜欢吃新鲜的鸡蛋,而肉类的加工、养殖和深加工企业普遍开始向北发展,从华南到中原,从中原到华北,再从华北已经非常明显向东北发展,因为东北地大物博,有足够的空间消化畜牧业产生的粪便。东北有分明的四季可以限制微生物的生长,冻结寄生虫,所以在东北养殖业用药总量较少。下一步中国畜牧养殖业将向西北发展,因为西北有更广阔的空间,还有干燥气侯不利于疾病的传播。现在西北最大的问题就是缺水。西北丰富的劳动资源将成为肉蛋奶的供应前沿。
目前,畜牧行业的发展趋势一是生产智能化,更加高效;二是销售流通网络化,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和金融紧密相关。农业生产在三个阶段分割不同的利润份额,过去产前环节能够获得利润的20%,产后环节能够获得利润的60%,生产过程中只有利润的15%,养鸡的人挣不到大钱。现在虽然产业融合,利润分割也出现了悄然变化,温氏以养猪养鸡为主,后期企业如果稍有不甚,以雨润为代表就将有可能步入深渊。
现在所有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都和金融服务业紧密相关,过去银行只给饲料厂贷款,只给加工企业贷款,现在金融业已经开始直接深入到农业生产的最基础环节,这个变化是革命性的,也是新的农业化生产的必然要求。
饲料行业的发展轨迹遵循着饲料好、有饲料就可以→饲料物美价廉→进入个性化的生产阶段。很多功能性的饲料,比如富含DHA,富含高品质的氨基酸结构的蛋白质饲料就是满足现实需求而发明。所以欧洲一直坚持不断提升肉鸡养殖品质。从去年开始,欧洲开始养10年前的鸡,因为它抗病性强。现在我国大规模养猪,可是很多东北、北京的土猪,广西的香猪,甚至云南的很多土猪品种都在纷纷引起投资者的目光。从千家万户的层面看,小规模的饲养,到越来越规模化的饲养,再到超大规模的机械化饲养,现在进入可追溯保证食品安全的全产业链模式,这样的转化对整个行业发展是极大的挑战和冲击。
实际上,玉米始终是第一饲料原料也是最好的营养饲料,饲料占玉米消费量的大头,我国的玉米加工程度还在不断提高,普通的玉米将来要出现分化到以提供高淀粉为主的玉米,或者以提供高蛋白为主的玉米,或者提供高氨基酸的玉米。现在玉米价格非常低,如果仅仅靠市场调节,我想农民恐怕承受不了这样的损失;如果靠补贴,政府的负担也会加重。我认为问题的出路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业生产的复杂程度,复杂的程度才会产生较高的效率,这也会导致最终有更多的人离开农业生产,开始进入第二产业加工业,进入第三产业,那时中国的玉米产业才会更有竞争力。
我认为,如果中国饲料产量下降,肉、蛋产量也不会下降,主要是目前的饲料生产企业越来越集中,规模越来越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至少可以提高10%。其次,养殖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在提高,由原来一头母猪提供15头,现在提高到20头。如果营养10%的效率,我们就可能降低20%的饲料,从而玉米的需求量也就随之下降。因此我们需要更高品质、更新鲜的玉米。人们都不愿意吃陈年的粮食,如果是吃玉米的话,用新玉米做成的食品比大米白面还要好吃,所以中国的玉米种植应该更加有计划性,应该做到绝大部分年内消化。(本文为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卫东在第九届中国玉米产业大会主题演讲摘录内容,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