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二人台的形成和发展述略

2016-12-18 14:52张瑞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蒙汉民歌艺人

张瑞丁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2249)

内蒙古二人台的形成和发展述略

张瑞丁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2249)

二人台,产生于内蒙古西部,流行于内蒙古西部、晋北、陕北和冀北等地,约形成于光绪初年,在艺术形式上借鉴了“社火”、蒙汉民歌等,是由蒙汉人民在长期的文化交融中共同培植而成的一种地方戏曲,是民族团结的见证。

二人台;戏曲;形成

二人台,产生于内蒙古西部,流行于内蒙古西部、晋北、陕北和冀北等地,是由蒙汉人民在长期的文化交融中共同培植而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得百姓喜爱。二人台的发展经历了从蒙汉民歌、丝弦坐腔等艺术形式到二人台化妆表演的一个漫长过程。

一、二人台的产生及原因

公元16世纪,达延汗统一了漠南蒙古各部,他的孙子阿拉坦汗率土默特部建立了呼和浩特城,城市的繁荣吸引了数万关内的民众来到内蒙古西部从事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活动。到清代时,移民人数更加庞大。中国音乐研究所于1956年在山西河曲调查得知,“山西西北的河曲、保德、偏关和陕西东北的府谷一带农民,在旧社会由于土地集中和连年荒旱,为生活所迫,大批的奔走口外,去出卖廉价劳力。他们所去的地方,大都是在内蒙古的包头、后套、大青山、前山、后山一带,包头是‘走西口’的一个‘大总路口’,随着移民迁徙和走西口人们的不断涌入,包头地区逐渐成了蒙古族、汉族人们杂居的地域。”[1]据《绥远通志》记载:“前明所创凌不可犯之汉民出塞禁令,以渐由宽缓而日近于废弛,于是内地人民之经商懋迁者,务农而春出秋归者,亦兼由流动而渐近为定居,由孤身而渐成为家室。”[2]到清末时期,以呼和浩特、包头为中心的土默川一带,已成为以蒙古族和汉族为主,各民族聚居的地区。蒙、汉人民在生活、饮食习惯、文化兴趣,甚至语言方面,都体现出相互影响的特点。二人台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应该说二人台是蒙汉文化交流的产物。

关于二人台产生的年代并无文字记载,据内蒙古二人台艺人计子玉老先生介绍,“二人台大约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已经开始在群众中孕育,光绪初继二人台老前辈秦亮、阿力亚之后,又出现了老双羊(蒙古族)、老山羊(蒙古族)、狗狗蛋……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前辈的艺术形式,并创造了二人台化妆表演这一艺术形式”。内蒙古艺术研究所原所长席子杰先生曾撰文谈到二人台的产生年代,“据已故霍国珍老先生谈,光绪十六年就有了二人台班子,那时还只是业余性质的。另据已故西路二人台老艺人秦五毛眼在1953年对我谈,他的爷爷就是村里演二人台的,当时他已年近古稀,上推两辈,他的爷爷就是光绪初年的人了。其他老艺人大都认定二人台产生于光绪初年,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3]《河曲民间歌曲》有如下论述:“一种认为始于清咸丰(1851~1861年)年间持有这种说法的是个别的人,缺乏具体的证据,只能算是一种臆测。更多的业余艺人及职业艺人认为始于光绪(1875~1908年)最初几年。”[4]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认为二人台孕育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于光绪初年,距今已有近一百四十年的历史。

蒙汉民歌、丝弦坐腔是二人台形成的基础。内蒙古西部地区蒙汉民歌极为丰富,还有各地移民带来的家乡民歌及民间艺术。经过长期与当地民歌的融合、演变及创新,形成了内蒙古西部汉族的民歌,这种民歌演唱在当时也被称为“蒙古曲儿”。

与民歌演唱相比,丝弦坐腔是一种集体性的由器乐伴奏的演唱形式。丝弦坐腔也叫“打坐腔”,是一种有拉有唱的自我娱乐形式。在当时,无论城镇还是乡村,许多家庭常会自备一些乐器,每到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蒙汉亲朋好友围坐一起,尽情欢歌,所唱曲目有蒙古族民歌,也有汉族民歌。丝弦坐腔演唱的一些民歌还可以用蒙、汉两种语言演唱,这种形式被称为“风搅雪”。经过长期演变,一些演唱者在演唱中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表情、动作,逐渐又穿上一些简单的舞台服装,并有一些化妆,于是,丝弦坐腔便从自娱自乐转变为自娱他乐,也就是说,从丝弦坐腔发展为化妆表演这一艺术形式,形成了二人台的雏形。

二人台的形成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语言、语音也有着密切关系。“诗言志,歌咏言”,歌咏是语言的音乐化,是语言的延伸和发展,所以,当地的语言必然对当地民歌产生重要影响。由于二人台形成于内蒙古西部地区,因此,二人台只有用当地语言演唱,才显现出其特有的韵味和风格,我们所说二人台的乡土气息就是此意。二人台之所以被当地老百姓视为自己的艺术,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和喜爱,是因为二人台是用当地老百姓自己的语言,大众熟悉的曲调来演当地的故事,唱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二、二人台的演变及发展趋向

二人台产生初期,只是一种类似说唱艺术的化妆表演,离真正的戏曲相差甚远。演员只有两个人,一丑一旦,小丑叫“滚边的”,小旦称“抹粉的”,二人台之名就是由此得来的。当时一些王公贵族、地主老财家中办喜事、过节,往往会请二人台戏班唱戏,称之为“打玩意儿”或“玩意儿班子”。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努力充实,二人台从表演、音乐到剧目,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首先,在表演方面,早期二人台的化妆比较简单,所谓的服装只是穿上红袄绿裤,化妆也只是涂上红脸蛋、红嘴唇,抹上脂粉;道具主要是手绢、扇子、霸王鞭,基本属于业余性质;在形体表现等方面较为单调,不能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艺人们为了在艺术上寻求突破,从“社火”的民间舞蹈中吸取了大量有价值的元素,形成了二人台以歌舞为主的艺术形式。

其次,在舞台表现方面,二人台起初只是演唱一些民歌、山曲小调,后来,又逐渐发展为演唱一些带有故事情节及表现人物的曲目,并增添了说白、串话等。例如,最初的二人台小戏《打连成》,就是以第三人称演唱的。另外,在音乐方面,二人台除了本地丰富的蒙汉民歌外,还吸收融合了从四面八方传入的民歌、民间音乐,还从晋剧、道情等戏曲音乐中学习、借鉴了一些节奏板式方面的变化,吸收了锣鼓打击乐,以及大量过场、间奏音乐,形成自己丰富独特的音乐语言。

在这一时期,二人台还没有出现职业艺人和戏班,二人台表演主要是在逢年过节或农闲时红火热闹一番。二人台戏曲形成后,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成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及邻近省市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很快在其他地区也流行起来。在农闲时,比如赶庙会、庆丰收或那达慕大会,一些二人台艺人、戏班都会去演出。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不吃油糕喝稀粥,也要看班玉莲的走西口。”《河曲民间歌曲》记载:“二人台流行的范围越来越广,当其在内蒙古西部形成以后,紧靠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山西、陕西交界人民通过跑口外这种特殊生活将它带回本地,内蒙古西部地区和山西、陕西边界成为它的基本流行地区。”[4]

演出市场的繁荣与需求催生了大批二人台职业、半职业艺人和二人台戏班的形成,同时也促进了二人台艺术的发展,使二人台由简单的化妆表演向内容更丰富的二人台戏曲发展。在旧中国,二人台艺人在长期的演艺过程中发现,带有故事情节、反映百姓生活的戏曲更能吸引观众,于是,他们逐渐把一些反映社会题材、百姓生活的故事提炼成剧目。剧中人物也由开始的二人向多人发展。同时在音乐、唱腔、说白、表演等各个方面不断加工创新,创作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二人台传统剧目。

到新中国成立前,在内蒙古西部地区流行的二人台剧目已有一百多个。经常表演的剧目有“要女婿”“卖胰子”“扇子计”“跳粉墙”“走西口”“打金钱”“爬楼”“放风筝”等[5]。这些剧目因为贴近群众生活,反映大众心声,兼具人民性与艺术性,所以长期以来深受百姓欢迎。其中一些反映了老百姓对剥削阶级压迫的反抗,歌颂了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对爱情、幸福生活的追求,如《尼姑思凡》;有些曲目是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控诉,如《探病》;也有些剧目直指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如《种洋烟》唱到:“晴天蓝天这蓝蓝的天,什么人留下个种洋烟?道光登基十三年,外国人传进中国留下个种洋烟!”[6]这些剧目至今仍被保留、继承下来,成为我国民间文化宝贵的财富。当然一些曲目由于受时代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封建糟粕思想、色情和迷信。

新中国成立前,二人台艺术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职业艺人与戏班也发展繁荣,但二人台的整体生存与发展仍然是举步维艰,充满辛酸。二人台艺人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被统治阶级视为“下九流”“打玩艺儿的”。在经济上,二人台艺人也常常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过着半卖艺、半流浪乞讨的生活。在二人台艺人们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很难保证的情况下,又何谈二人台艺术的发展与繁荣。新中国成立后,二人台才迎来了应有的社会地位,才开始逐渐繁荣与兴旺。

[1] 任俊文.冯子存竹笛艺术人生[J].中国音乐,2008(2).

[2] 绥远通志馆,编纂.绥远通志稿[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3] 包头市艺术研究所,编.包头市文艺志史资料汇编[Z].内部资料,1986

[4]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河曲民间歌曲[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0.

[5] 包头市文化局戏剧创作评论室,编.二人台资料专辑[Z].内部资料,1981

[6] 中共土默特右旗委员会,土默特右旗人民政府,编.中国二人台典藏[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李延睿】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rrentai in Inner M ongolia

ZHANG Rui-ding
(School of Humanities,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Beijing 102249,China)

Produced in Western Inner Mongolia,Errentai is popular in Western Inner Mongolia,northern Shanxi,Northern Shaanxiand northern Hebei etc.The formation of Errentaiwas in the early years of Guangxu,Qing Dynasty,in the art form from Shehuo and Mongolian folk songs,which is composed ofMongolian and Chinese Han people in long-term cultures integration as a local opera,which is the witness of national solidarity.

Errentai;Opera;Formation

J825

A

1674-6627(2016)01-0094-03

2015-10-30

张瑞丁(1960-),男,内蒙古包头人,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戏曲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蒙汉民歌艺人
“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蒙古族民间游戏在幼儿“蒙汉双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浅谈如何做好蒙汉翻译工作
花灯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