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 放
(北京师范大学 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人情”与中国日常礼俗文化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 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摘要]“人情”是世俗语汇,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概念,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联接方式。人情构成了日常礼俗的精神基础,礼俗社会围绕着人情展开,人情成为了一种社会聚合的文化表象。人们在家庭与社会群体中处处以“人情“的方式建立互动关系。人情在日常礼俗中有日常性人情与仪式性人情的区别,在传统人情往来中有优先、互惠、贮备与增值、动态均衡,以及流转的原则。在当今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时代,人情在日常礼俗中出现断裂与畸变。相互关怀的温暖人情日益稀缺,而以金钱与利益为导向的“人情”却正在腐败着社会,失去了传统的文化聚合的表征意义。如何保持传统人情固有的优良善性,发挥它促进社会团结的特定功能,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人情;日常礼俗;日常性人情;仪式性人情
“不行春风,哪有夏雨”,“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民谚说的都是中国人的人情。中国传统社会是礼俗社会,在悠久农业文明滋润之下,重礼让,尚和谐,礼俗丰盈,人情绵密。中国礼俗文化是厚重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负载着浓浓人情的情感文化。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欧美社会,其继承了古代重商传统,人们交往权责计算分明,并且是以独立的个体结成法理社会,人们之间基本上没有模糊的礼俗空间;而重视集体人格的中国传统社会,它以礼俗作为文化规制,人情是传统社会的“王法”。
在中国日常礼俗中,“人情”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人情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既指行为,也指具体物件,更是一种观念。它与情感、关系、荣誉、礼仪与利益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是中国传统社会的胶合剂,也是当代基层社会依然生动传承的社会文化遗产。它既体现了民间社会互惠互助的结合原则,保有人际之间的情感关怀与温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同时,人情是把双刃剑,处之失当,就会造成社会关系的庸俗与人情往来的负担。当今中国面临着人情传统的功利与人情畸变的局面,我们如何应对与引导人情关系的良性发展,是社会学民俗学学科亟需探讨研究的课题。
一、人情与中国传统社会
人情按照中国最初的词义是指人的基本情感,《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七情源于人的本性,如果将这种基本情感作为理解他人的基础,那就是同情。这种悲喜与共的同情要让他人感知,就需要有一定的载体来实现情感的传递,包括语言、行为、物品等,由此,人情演变为人们之间的情感表达与情感期待,是人的情感流动,也是群体成员的互惠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互惠一旦成为文化习惯,人情也就成为情分、情谊、情面、交情的专有名词①如《水浒传》第七回:“又送金子与俺,和你分了罢,落得做人情”。《一捧雪》剧:“这个玉杯,已是天大的人情”。。作为礼俗的“人情”,它具有内在情感关怀与外在的交际规范。民间流传有“人情大似王法”的俗语,这俗语说明了“人情”在礼俗社会的重要性。虽然“人情”未必有国家法律那样条款分明,具有威摄力与强制性,但民间社会对于人情的倚重与人情网络的绵密,以及中国人荣誉优先的面子原则,使“人情”表达成为民俗社会首要遵循的社交原则。在日常礼俗中“人情”处在主动与被动之间,如何通晓人情世故,熟练处理人情关系,是生活在传统社会之中的人们必须掌握的文化观念与生活技术。法国人类学家莫斯在研究波利尼西亚人的礼物中发现,日常礼物交换中存在一种必须回报的强制机制,这种强制是观念性的,人们认为礼物之中存在一种被称为Mana(曼纳)的礼物之灵,这种礼物之灵与人的荣誉、财富、权力相关,它在流动中存在,如果终止,就会产生破坏力量*参见〔法〕马歇尔·莫斯:《礼物》,第1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人情虽然没有这般神秘,但同样是一种流动的情感力量。
“人情”如何成为中国社会普遍遵循的文化表象,滋生它的社会基础是什么?需要我们分析与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宗法关系为主要社会关系的社会,自朝廷到百姓,贯穿着“亲亲”的伦理原则。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谋生方式是农业,以土地为生产资料的生计方式,促成定居式农业的发展。依赖土地而聚合的人们,通常具有家族的先赋关系,或者人们在长期共处过程中形成村社聚落的乡土关系,在物质生产条件与宗法社会关系的共同作用下,朝夕与共的人们有着相互依存的精神需要与物质需要,容易获得共同体的感觉,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随着岁月的流淌,世代的沿袭,人们无论是情感或是利益上都处在紧密关系扭结之中,“人情”就成为一种共享的文化资产,或者说是一种相互联系的、涵义丰富的文化象征,正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说:“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75页。
植根于农业宗法社会的儒家思想,适应着社会的需要,提出了完整的以仁爱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其论证的逻辑起点与终点无非是人情法则。忠孝是儒家的核心概念,人事的忠诚,基于家庭的孝道。“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孝经·广至德章第十三》,《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57页。亦如孔子在回答学生父母去世,为何要守丧三年的提问时说:小孩子三岁才脱父母之怀,所以要守孝三年,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这是儒家对丧葬礼俗的经典解释,其解释的核心理由,就是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偿,这就是人情。在儒家思想中家庭社会等基本关系处理原则,也是以伦理情感为为出发点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朱熹:《四书章句》,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63页。,五伦是传统社会的五种基本关系,人们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亲”、“义”、“别”、“序”、“信”等人伦原则,就能熟练应对这五种人情关系。儒家还推崇人际交往中的君子品德,即温、良、恭、俭、让,恭敬、谦让、友善、俭朴是人际交往的理想方式。其中“敬”得到了特别强调,“敬人父则子悦,敬人兄则弟悦,敬人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孝经·广要道第十二》,《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56页。。
儒家的礼义原则虽然是针对宗法社会等级秩序的维护而言,但由于儒家思想长期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它的思想权威笼罩整个社会,在“广教化,美风俗”的长期文化影响与政治治理之下,儒家伦理思想渗入社会基层,成为人们自觉遵循的文化传统。“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史记》卷二十三,礼书第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57页。,是自古以来的礼仪生产原则,“人性有男女之情,妒忌之别,为制婚姻之礼;有交接长幼之序,为制乡饮之礼;有哀死思远之情,为制丧祭之礼;有尊尊敬上之心,为制朝觐之礼。”*《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27-1028页。因此上层社会的礼仪除了少数政治礼仪外,都可以俗化为庶民社会的行为规范。虽然大部分普通百姓没有读过儒家经典,但他们的言行灵活的实践着《论语》、《礼记》、《孝经》中的思想。生活的伦理传统,让中国日常礼俗充满了人情。这种饱含文化原则的人情,一旦升华、抽象,成为普遍文化传统,它就超出家族、乡土,成为普通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态度。
二、传统社会日常礼俗的人情表现
中国传统社会大体上是休戚与共的人情社会,人情原则是人际交往的普遍原则。“送人情”、“赶人情”、“还情”是民间交往的常态方式。在当代日常礼俗中,人情仍然是最重要的文化原则,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按照人情形态划分,中国社会的人情可分为日常性人情与仪式性人情,日常人情是指日常生活中的人情往来,仪式性人情是指人生礼俗与节庆礼俗等重要活动中的人情往来*参见杨华:《人情的性质及其变化》,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第1期。。日常礼俗中的人情包含日常性人情与仪式性人情两类,因为这两类人情在中国人的礼俗生活中有着密切联系。
在日常社交礼俗中,中国人强调人情表达,人情是礼俗的核心概念,礼俗语言、行为、物品馈赠等都是人情的具体体现。一般说来,在日常社交礼俗中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人情优先原则。俗话说“人情大似王法”,“人情物理四字,千古圣贤,离它不得”*据孙锦标著,邓宗禹标点《通俗常言疏证》一九性情类,第五五条“人情物理”下引陈榕门:《评吕语集粹》。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85页。。人情是生活律令。人情与面子密切相关,在熟人社会里,人情是否练达,处事是否得体,关乎人的荣誉与尊严。在城市乡村,人们在日常礼俗交往中,既有日常的亲邻走动、嘘寒问暖的人情关怀,也有建房、搬迁、店铺开张、岁时往来、庆生祝寿、贺婚吊丧等大事的人情帮忙与资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仪式生活中,人情无处不在,人情表达的形式多种多样,它可以是人的直接交流,“人情人情,人到就是情”;可以是礼物礼金,不拘泥多少,“千金不为多,四两不为少”,“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不在于金钱的多少,关键这是一种礼俗,是必须尽到的人情。人情是一种文化约定,如果生活在特定群体中,与周边亲友乡邻没有礼俗往来,那就是不通世故人情。不通世故人情的人,处境一定孤立而凄凉。及时而得体的人情表达,既是群体生活身份的需要,也可获得人们的正面评价,有时宁愿舍财抱屈,也要获得人情声誉。如旧时北京市民在庙会组织者在花会活动中为了场面,不计成本,所谓“耗财买脸”。这时观众的一声“好”,就是对办会者捧场的人情酬报。
二是人情往来原则。人情存在的社会,往往是熟人社会,在这一社会中,人们遵循礼尚往来的古老人情原则。《礼记·曲礼》在强调道德情感之后,提出了社交礼俗的“施报”原则,“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非礼也”。人际之间的往来是相互关系决定的,施与报是一个稳定的群体之间的互惠行为,正如民间俗语所说:“人情似拉锯,你有来我有去”。它不仅是情感道德的交流,也具有特定时间内的资源流动与相互资助的社会意义。正是这样的人情相互亏欠与累积,传统社会才保持了它强固的内聚力。我们常说亲戚之间要多走动,否则就疏淡了。这里的走动就是人情的往来。民间还有一个俗语“远亲不如近邻”。也是从人情的角度说的,亲戚关系疏远或者居住空间相距甚远,一般就很少往来的机会,而街坊邻里虽无血缘关系,但朝夕相处,守望相助,自然免不了乡亲之间日常的与仪式性的人情往来。特别是婚丧大事,邻里是重要帮手,没有邻里协助,几乎不可能完成。这时人情显得特别重要。
三是人情贮备与增值原则。日常礼俗中的往来,强调施与报的互惠,但这种互惠不仅是预期的人情回馈,而且是人情资源的贮备,是一种熟人社会长期共存的人情回报的期待。如民谚所说:“不行春风,哪来夏雨”;“人情到处放,遇难好收账”。日常礼俗中的人情,类似于一种情感的定向投资,按照礼俗社会的运行逻辑,人情的定向投放,具有可收获的预期,而且在未来日常性人情或仪式性人情的活动中,人情收获要大于当初的人情投资。《诗经·卫风》早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民谚亦云:“你请人家吃四盘,人家请你吃八碗”,这是基于人情回报的补偿与增值原则。民间社会,人们在日常性人情,特别是仪式性人情上,对于人情收取,都有清晰的记忆或文字记录(一般会留下收取礼金的账单),目的就是要在日后的时间中一笔笔地予以回馈,回馈的方式可以是金钱,可以是礼物,也可以体力劳动,或者其他帮助。而且通常的礼俗人情回馈,是要超过当初自己收取的份额。如果是等额回馈也可以,但总觉得在人情面子上不那么好看。作为送出的份子钱在数量上是模糊的,没有定数,但对人情的回馈一定进行过精确算计,以高出当初收到的礼金或礼物数量为原则。
四是人情表达的动态均衡原则。民间社会是有秩序的社会,这种秩序体现在各人明白自己在亲属网络或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以及在日常礼俗中应该有的、可预期的互动行为。人们通过日常礼俗交往,依照亲属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远近进行人情的适当表达。为了和谐人际关系,人们在日常礼俗互动中采用动态性的均衡原则。如作为外甥或内侄在与姑舅亲戚家进行礼俗往来时,他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对处于同一亲等关系的亲戚要同等对待;二是要与同辈人大致相同的人情份额孝敬姑舅等尊辈,所以在礼俗往来的人情上要与同辈人事前沟通,达成共识。如舅舅大寿,外甥之间要提前沟通,商量送多少礼金合适,即使张姓外甥经济条件好,李姓外甥经济条件较差,但张姓外甥在给舅舅送生日寿礼时,得考虑李姓外甥的处境与经济承受能力与情面,选择合适的礼金份额。这种考虑他人感受的礼俗交往,贯穿的就是人情适度的均衡原则。当然这种均衡也处在动态调整中,比如,张姓外甥在从前人生某一阶段,曾经得到舅家特殊关照,而舅家目前又处在不太好的境遇,就可以给予舅家特别的人情馈赠。
五是人情流转的原则。在日常人际交往礼俗中,人情是可以流转的,这种流转通常依托一定的载体从两个方向展开:一是特定群体内的礼物流转;如莫斯所说的礼物的流动,礼物始终在人际之间流动,当然在流动过程中礼物会出现替代与变化,如潮州拜年礼中的“送大桔”,拜年客的礼物中必有两个大的橘子,主家一般收下这两个桔子,同时送给拜年客两个桔子,表示“共同吉祥”。有的拜年客就是在裤兜装两个桔子去拜年,拜完一圈回来,裤兜还是两个桔子,当然他也说不清是哪家的桔子(有人戏称这是年节期间的换桔运动),重要的是这样的礼物具有了丰厚的情感价值。青岛是由渔村发展起来、历史不过百年的城市,在其传统礼俗中,有正月相互走动送礼的习俗,拜年客提着礼篮,篮内放馒头、饼干、水果等礼物,篮子上盖着喜庆的红布巾。走到一家,送上礼篮,主人取几种礼品,又添上几种,由拜年客带走。到下一家,又是如此,这样一个正月走完一圈亲戚,吃了一圈饭,带回家的还是一篮礼物,礼物一件不少。而且由于篮子是盖着的,看不到里边的礼物,人家也不会攀比。这样的礼物流动实际上是人们感情的流动,也是关系的润滑,人情礼俗周到完满。另一流转方向是代际之间的纵向传递,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前辈人在日常礼俗交往中积累下来的人情,它不会随老人故去而消散,往往还会成为一种人情资产传递到他的子孙。我们在生活经验中常常看到先辈好友将对亡人的追念转寄到对其子孙的着意资助与扶养,这是中国人常有的人情传统。
在民间社会日常礼俗中,人际交往围绕着“人情”展开,这人情无论大小,无论厚薄,无论轻重,无论主动还是不得已,都均依以上述原则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中国民间社会,日常礼俗中,人情还是值得夸耀的资产。如果某家建房,自发来了一批乡邻帮工,或送来菜肴米面、礼金等,主人就觉得自己特有人缘。如果有婚丧大事,前来赶人情的人越多,场面越大,主家的面子就越足。“热闹”是日常礼俗追求的目标,添丁进口的诞生庆贺礼,新婚大礼、丧葬仪礼都以各种手段烘托气氛。人情在礼俗社会是荣誉获得的方式,无论是送人情的人,还是接受人情的人,他们都通过人情的交往获得社会的积极评价。
三、当代人情的两极化与社会文化认同的忧思
当代中国正发生急剧变化,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传统的以人情为主导的礼俗社会正向以公共契约的法理社会转移,社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迁。在传统失序、新的社会规范尚未形成的时代,我们看到的一些传统礼俗正在发生急剧变化,这种变化有的是合乎逻辑的保留人情秩序内涵,而在形式上发生改变;但更多的是人情礼俗的畸变。当代中国传统儒家温情的面纱,正被赤裸裸的利益之剑划破。目前中国社会在人情礼俗上出现两极变化:
一极是快速的城市扩张与城市更新过程中,大中城市由于城市改造扩建,城市老街坊、老居民在拆迁中星散,熟悉的生活共同体快速变成陌生的社区。新型住宅区的居民大部分是城市的新移民,人们没有历史传承下来的共享的精神与生活传统。因为居民结合的时间短暂的关系,以及当代利益分散的根本原因,城市居民大多成为彼此独立的个体,老死不相往来,比邻而居,并不相识,也没有相互关怀的情感动力与互惠的日常需要。因此日常礼俗的人情范围可能限于极小的家庭范围,人情礼俗自然淡漠。
另一极是县域以下的小型城市与乡村,人们依然生活在传统的人际范围中,大家彼此熟悉,传统的人情关系,依然是生活的中心关系。为了维持彼此的关系基础,礼俗往来必不可少。但在人口趋于流动、人际关系波动与商品经济的刺激下,传统人情关系明显受到功利性因素影响与金钱的侵蚀,人情礼俗日益物欲化,本来是民间社会情感关怀与生活扶助的人情互惠,变成了一些人的收受财物的借口与机会。攀比性、炫耀性的人情消费,变成了普通人的人情负担。生活在小城镇的人年度随礼的频率与数量远远超过历史时期。我们从调查与观察得知,现在人情礼俗往来的名目繁多,搬新房、上大学、参军、订婚、结婚、生子、成年、祝寿、探病、丧葬、重要民俗节日等,都得随礼。礼金数目年年看涨。据本人调查,在湖北一个山区小县,一位基层公务人员,他的人情圈层有亲戚圈、同学圈、朋友圈、工作关系圈等,每年至少要参加30个左右的人情礼俗活动,每次礼金在200-300元,一年送出的礼金在八千左右。而其工资只有三万元,人情开支占个人收入超过四分之一。按他的话说,人人都抱怨人情负担重,但还不得不送或收着人情。这种现象在中国小型城市与乡镇较为普遍。传统的礼俗往来与人情沟通,畸变为无奈的礼俗负担,它失去的不仅是人与人密切交流的情感关系,更是失去了传统礼俗特定的团结社会的功能。
为了说明当代人情礼俗在社会中的实际存在情况,笔者以问卷与深度访谈的方式,委托多人调查了吉林、山东、山西、甘肃、河北、重庆、湖南、福建、江西、海南等地人情礼俗变化的情况。收到田野报告11份,分布范围为大、中小城市与乡村,从总体情况看,人情仍然是人们普遍重视的问题,但以20世纪90年代末为界,人情属性有明显变化。在90年代末之前,日常生活中的人情礼俗基本是传统格局,近亲、近邻之间的日常往来与互助,人们以礼物、换工的方式表达人情。礼物以实物为主,实用、象征性强,较少现金馈送。90年代末以后,日常生活中的人情礼俗发生重要变化,人情范围超出了传统近亲、邻里的格局,人情重心开始向非亲属、非邻里方向转变,重视同学关系、战友关系与同事关系。礼物价值也随着物价上涨,而愈来愈重。现金馈送渐渐成为主要的送礼方式,而且数额越来越大。*参考贺少雅:《冀中平原农村礼俗往来现状调查——以河北省Y村为例》(未刊稿)2014年5月;张聪颖:《城市居民人情交往礼俗调查报告——以石家庄市裕华区石炼佳园社区为例》(未刊稿)2014年5月;高忠严:《山西人情交往礼俗调查报告》(未刊稿)2014年5月。以重庆巫溪县下堡镇宁桥上街为例,这里有几百户人家,人际关系紧密。1997年,办酒席的机会只有诞生、婚、丧、老人寿庆与乔迁五种,最少的礼金是20元。到2000年以后,办酒的名目明显增多,中年人开始办生日宴,外孙的满月宴,二婚也办婚宴,上大学有升学宴,酒席越来越频繁,送礼范围越来越宽泛,功利性考虑越来越重,人情越来越淡。礼金在2000年最少30元,2006年最少50元,2011年以后,最少100元。这还是不很熟悉的人。如果是亲戚朋友,2003年之前,一般家庭的亲兄妹之间最多500元,堂兄妹100-200元,普通亲戚50-100元;2006年,分别上升为亲兄妹之间是1000-2000元,堂兄妹500-800元,普通亲戚100-200元;2013年则分别为为1000-3000元,500-1000元,200-500元。*刘燕玲:《重庆巫溪县人情往来习俗调查》(未刊稿),2014年3月。根据同样来自巫溪的另一份田野报告,巫溪原本是民风淳朴的人情社会,送礼叫“送人情”,还礼叫“还人情”。如果主家主办婚礼,是否送礼,还要问对方“受不受情”。除了互惠性的感情交往外,还有一种“惠弱小”、“惠贫穷”的人情,如家里有人病重,家里就宴请宾客,以宾客的人气冲走晦气。宾客送来的礼钱属于纯粹馈赠。这样的人情交往,主要是构建一种“情感”流转模式。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日益浮躁,巫溪的人情交往越来越趋向功利与世俗。人们利用“人情”敛财。巫溪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巫溪人民名堂多,一月半载不烧锅。大家都来办酒席,每个周末不休息。这个年代人精明,找钱方式很得行。拉块石头立块碑,亲朋好友请一堆。先人名字虽重要,关键还是为钞票。修间猪圈整两天,理由很好是搬迁。买个灶头就开张,烟花炮竹放两箱。今年才满四十几,做个大生要雄起。邻居有个一百多,自觉惭愧没见过。有些人的脸皮厚,一年三桩还不够”。巫溪新的人情方式是“升学酒”,高考之后,不问成绩好坏,就整酒收钱,有人就此项得送几千元。这些现象引起了政府关注,巫溪政府2014年对公务人员采取了严格限制,收到一定成效*傅国群:《重庆巫溪县农村人情交往田野调查报告》(未刊稿),2014年5月。。巫溪的人情礼俗畸变,是当代中国乡村极端的例子,但也有相当的典型性。
在日常礼俗的人情淡化与物化的趋势下,民俗社会出现了认同维系的危机。以人情为主导的民俗社会,它在人情与利益之间是有一个主次的协调与平衡,虽然物质的互惠在人情礼俗中有着重要作用,但人们更看重的是人际关系中情感的沟通,礼物是载体,礼物的流动是情感关系的润滑。人们利用节庆、人生礼仪及其他日常礼俗的时机,显示群体内部的亲密关系与归属感。一旦这种以礼物为载体的人情往来,变成以礼物或者直接是礼金为中心的利益交换,人们自然关注的礼物的份量、礼金的数量,而不是人情的价值。人们相互之间就不会说是相互拖欠的人情,而是要权衡,我送出去的礼物能否有预期的回馈。因此,民间会有各种收礼的庸俗手法,最极端的例子是家里母猪下崽也要办喜酒,来客自然要随礼。在此种礼俗严重物化的情形之下,民俗社会出现了自内向外的瓦解。这种基层社会内部关系的畸变,是社会转型期的非正常状态。
四、小结
人情礼俗作为传统社会形成的生活传统,在物资匮乏、缺少社会保障的相对固定与封闭的时代,它依照传统人情礼俗惯习,在强固家族关系,稳定地方社会方面,有着积极与现实的意义。在极端个人主义流行的现代社会,以利益为最高取向的价值观,自然要抛弃传统的人情礼俗的文化观念,或者以庸俗的利益交换来败坏传统礼俗,造成社会的诸多隔膜与冲突。在当代社会,我们反思传统的人情礼俗,重新评估传统人情礼俗在密切人际关系、和谐家庭、团结社会方面的功能价值。人生活在家庭与社会中,人需要情感的抚慰、交流与沟通,人在特定时期也需要有一定的物力与人力支持。特别是我们作为现代公民,不仅应该有对生活在身边的家人、邻里的关怀与友善,在日常生活礼俗中播撒“人情”,还应有“民胞物与”的情怀大爱,对超出生活经验范围的他人境遇有同情与悲悯,选择节庆或其他特定时机,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情感关怀与物质的资助。这是孕育形成于乡土社会的传统人情在当代社会的积极性的蜕变与新生。人作为群居的动物,相互的情感依赖与生活过程中的相互需要,是其不变的社会本性与生存发展的条件,虽然现代社会有许多看似冷酷无情的法则规条,但在具体社会生活中,礼俗仍具有其特定空间,人们在社会中友善相处,使我们的世界充满温情与和谐。
(责任编辑宋媛责任校对宋媛刘伟)
[收稿日期]2015-08-0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人生礼仪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研究”(14AZD12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北京礼仪文化传统及其当代重建研究”(2014)。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16)04-0043-06
“Human Relationship” and Daily Chinese Etiquette and Custom Culture
XIAO Fang
(Institute for Social Management/School of Sociology, Folklore Classics and Characters, BNU,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Human relationship” is a folk term;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concept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a categorization that represents the association manner of the lower Chinese society. In fact, it is the basis for people’s daily practice of social etiquette and custom. That is, the society is organized around human relationship, which is a cultural symbol for social grouping. Human relationship in daily practice is divided into daily and ceremonial types, which prompt people to maintain the priority, mutual benefiting, value storing and increasing, dynamic balancing and changing principles. However, in modern times when the social structure begins to change, human relationship appears to break loose and deforms. The lack of mutual care is accompanied by money and benefits that lead to a new type of human relationship, deteriorating the society and losing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association. Therefore, how to maintain the virtue and promote its power to strength social solidarity is an urgent issue for us to concern.
Keywords:human relationship; daily etiquette and custom; daily human term; ceremonial human relation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