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马牛不相及”训辨

2016-12-17 21:47任今梦
人间 2016年31期
关键词:语意对偶左传

摘要:在现代汉语中,我们经常会用“风马牛不相及”来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关于这个引申义学界是没有分歧的,而关于“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中的“风”的解释则众说纷纭。本文梳理旧说,通过列举大量例证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尝试揭示这一成语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风;放;相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41-02

“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事物间毫无关系,以现代汉语的眼光来考察这个成语,“风”“马”“牛”是三个并列的名词,这三者是如何联系在一起并产生“事物间毫无关系”这个引申义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追根溯源。追溯这个成语的出处,我们发现这一成语来源于《尚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祗复之,我商赉汝。”而在《史记·鲁周公世家》的版本中我们发现也出现了“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敬复之”这段话。一般我们认为“风马牛不相及”与“马牛其风”语意是相承的。

继续考证我们发现“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正式出自《左传·僖公四年》:“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一、“风”字几种解释

“风马牛不相及”一语具体作何解释,古来莫衷一是,而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风”的解释不同。笔者将几种主要的观点罗列如下:

第一,“风”通 “放”,义为走逸 ,即走失。

此说源于西晋杜预的《左传》注,杜预释为“风逸”,“风”、“逸”同义连文。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中也说“‘风与‘放通,此指两国相去极远,绝不相干,虽牛马放逸,也无从相及。”《成语熟语词典》以及《古代汉语词典》均取此意:“齐楚相隔辽远, 即使马牛走失,也不能互入境内”。朱东润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册》中释到:“‘风与‘放通,此指两国相去极远,虽马牛放逸,也无从相及。”

第二,“牝牡相诱谓之风”。

这是比较流行的解释,意谓齐楚两国相隔遥远,纵使马和牛因牝牡互相引诱而追逐奔跑,也不会跑入对方境内。如《辞海》“风马牛”条:“兽类雌雄相诱叫做‘风,马与牛不同类,不致相诱。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汉语成语词典》:“风:牲畜公母相追逐;及:到,碰头。双方相距很远,马、牛发情也不会碰到。”一般认为这一说法本自东汉的服虔或贾奎。王力版《古代汉语》文选中对“风马牛不相及”的注释是“马牛牝牡相诱也不相及(依孔颖达说)。风,放,指牝牡相诱,这是譬喻两国相距甚远,一向互不相干。”郭锡良版《古代汉语》注释中说到“风,指牝牡相诱。”有的学者表述为“‘风放也,指牝牡相诱。”李玉平认为这是他们对马牛走逸原因的一种揣测,笔者也赞同其观点。而且不管是谁的意见,谁也没有拿出可靠的例证来证明“牝牡相诱”这一意义上古存在,根据训诂的普遍性原则,我们有理由否定这一观点。

第三,风向

明周梦旸卷四“风马牛”条曰:“记俞文豹有云:‘牛马见风则走,牛喜顺风,马喜逆风,南风则马南而牛北,北风则马北而牛南,相去遂远,正如楚处南海,齐处北海也,故曰不相及。此说优于杜注。明张存绅《雅俗稽言》卷二十四也记述了俞文豹的这一说法。清人吴楚材等所编《古文观止》的注解也说:“牛走顺风,马走逆风,两不相及”。今人司廷壁《也谈“风马牛”》,龚嘉镇《也说“风马牛不相及”》也采取这种说法。然而就我来看,牛马本来就不属同类,也不相干,为什么要说遇风才不相干呢?而且“牛喜顺风,马喜逆风”,这一“常识”能否成立尚属可疑。

二、“风”义考

通过对上述三种观点的分析和考证,我认为第一种观点更为恰当。作出这种判断是基于以下理由:

第一,从“风”字的语音和词义演变的角度考察:

从语音角度来分析,风、放音近,如《诗经·小雅·北风》:“或出入风议。”郑笺:“风,犹放也。”“风”训为“放”,实际上就是“放”的借字。风,帮母,冬部。放,帮母,阳部。二字皆为帮母,韵部阳侵通转。阳侵通转在上古汉语中较为常见,如“黥”音转而为“黔”,从语音这个角度来看,“风”通“放”是存在这种可能性的。

为了对“风”做出正确的训释,笔者考察了“风”词义的发展演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自然离不开前代的训诂专著,我们考察《尔雅》的第八篇《释天》对风的解释为“南风谓之凯风,东风谓之谷风,北风谓之凉风,西风谓之泰风。”许慎《说文解字》对风的解释为:“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暴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 故虫八日而化。从虫,凡声。”风的本意就是一种“空气流动形成的自然现象”。《左传·庄公二十年》:“风为天,于土上,山也。”《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下矣。”这几句用了“风”的本意。

“风”由其本义“自然界中的空气流动”,引申为风俗、风气、风声等,古人认为音乐对人有教化作用,风又有了民歌、民谣义, 于是有了采风一说,即收集地方民歌。宋朱熹《诗集传·国风一》:“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之后这些民歌又成为一种诗歌形式,于是“风”又成为了一种文体。而关于“风”动词性质的引申义,主要有这三个:刮风;教化;如风之奔。如“风则袭裘,雨则御盖”,这里的“风”是“刮风”之义;“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这里的“风”是“教化”之义;《左传·成公十六年》 :“至三遇楚子之卒, 见楚子, 必下,免胄而趋风。”这里“趋风”是“如风之奔、快步如风”之义。梳理到这里,我们发现“牝牡相诱”之说在“风”词义引申的链条上并找不到证据,相比较之下,“走逸”和“风向”之说和“风”还是有一定关系的,马牛“走逸”散失因风而起,是为因果的引申。

第二,从文献注释的角度来分析:

从文献注释的角度来分析,“风”通 “放”,义为走逸,即走失是可以成立的。通过对一些比较权威的训诂家注释的分析,我们发现他们也是基本同意“风”释为“放”义。《尚书·费誓》曰:“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西汉孔安国注道:“马牛其有风佚,臣妾逋亡,勿敢弃越垒伍而求逐之。”杜预对《左传》“风马牛不相及”的注:“牛马风逸,盖末界之微事,故以取喻。”《左传·僖公四年》孔颖达疏:“服虔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尚书》称‘马牛其风,此言‘风马牛,谓马牛风逸,牝牡相诱,盖是末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尚书·费誓》“马牛其风”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此牝牡相逐而遂至放佚远去也。”裴骃集解《史记·鲁周公世家》就曾引用东汉经学大师郑玄的解释,把“风”释为“走佚”。“风”释为“放”“走佚”之义这是诸家之注所公认的。

“例不十,法不立”,为了证实“风”通“放”义走佚,笔者查阅古代文献,找到了更多的例证。《魏书·崔敬邕传》:库莫奚国有马百匹,因风入境,敬邕悉令还之,于是夷人感附。”“风”义“走佚”。南朝徐陵《与杨仆射书》“方今越裳藐藐,驯雉北飞 ;肃昚茫茫,风牛南偃。”《隋书·礼仪志》:“后魏及齐,风牛本隔,殊不寻究,遥相师祖。”“风”,义皆为“走佚、走失。”“放”的意思是佚失,典籍中也有其例。《孟子·尽心下》:“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赵岐注:“放逸之豕豚。”又《告子下》:“人有家犬放,则知求之。”《吕氏春秋·仲冬纪》:仲冬之月,“牛马畜兽有放佚者,取之不诘。”“放豚”例同“风马牛”,“鸡犬放”例同“马牛其风”,可知“风马牛”意为走失的马牛。

第三,从辞格的角度分析:

对偶也称为对仗,是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式。对偶前后两个成分结构相同、语义相关,也即对偶的基本特点是语言要素的均势对等,《尚书》大量使用对偶这种辞格,如“导菏泽,被孟猪”,“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等,可以说《尚书》对对偶的使用艺术成就很高。前文已经提到“风马牛不相及”与“马牛其风”语意是相承的,而《尚书·费誓》中“马牛其风”是与““臣妾逋逃”连用的,“马牛其风,臣妾逋逃”这里也是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方式,所以我们可以从“臣妾逋逃”来推及“风”的意义。首先,从结构上来看,两者都是主谓结构,“其”在这里并无实意,主要是为了前后音节相同;从意义上来看,“臣妾逋逃”指男女奴仆逃跑了,“逋逃”意为“逃跑”,那么与“逋逃”相对的“风”的语意也应该与“逃跑”的语意类似,而释为“放逸、走失”,这是完全符合对偶辞格的基本要求的——前后成分语意相关。所以从对偶辞格的角度分析来看,“风”的语意也应为“走失”。

第四,从邻国间的战争来看:

古代邻国之间常有以寻找走失的马牛为借口侵犯对方的事。罗振玉在《殷墟书契考释》中“列出‘刍议四条,附在六十一条的‘征伐之后,因为往刍或来牧之类常常是战争开衅的原因。”《左传·昭公七年》:“周文王之法曰:‘有亡荒阅。”杜预注:“荒,大也。阅,搜也。有亡人当大搜其众。”“有亡”未必仅指人逃亡,马牛有亡亦可搜求,故《尚书》中说:“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正因为有此惯例,搜寻走失的马牛才可成为入侵的借口。《管子·侈靡》中讲述帝喾之时天下安宁无事的情景时说:“牛马之牧不相及,人民之俗不相知,不出百里而来足。故卿而不理,静也。”将放牧时牛马不越入对方地界作为安宁的象征,这从反面说明了马牛相及常常引起争战的现实。

三、“相”义考

明确了“风”的意义之后,要想完整理解“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的意义,我们还需要明确“相”字的意义。《尔雅·释诂》解释说:“相,导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相,省视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相”字的本义是“用树枝代替眼睛,引导盲人行走”并由此引申出“帮助”“辅佐”和“省视”“察看”两大语义系统。而作为副词的“相”的常见用法主要有:“相”表示共同、互相,如《史记·陈涉世家》“苟富贵, 无相忘”;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单方面动作,有时“相”字可指代动词后面的宾语,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那么“风马牛不相及”中的“相”究竟是“互相”还是偏指一方呢?我们大都以“互相”概括其义,是不妥当的。很明显“风马牛不相及”是个比喻,喻齐侯涉楚地的行为。从本体“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来看,发出“涉”这一动作的对象是齐侯,而不是齐楚两国,所以从语义关系的角度来看“相”应该取第二种意义,即指一方对另一方单方面的动作,“相”指代动词“及”后面的宾语,偏指楚国,与下文的“吾地”呼应,“相”与“及”构成述宾结构。楚子的意思是说:“齐楚两国相距遥远,你们齐国即使有走失的马牛,也跑不到我们楚国来,想不到您踏入我们的领土,是什么意思呢?”如此从“相”字的结构和意义及语法作用来看都很好理解,尤其是在这一具体语境中,更强调了齐国挑衅楚国行为的主动性、非正义性。“相”在先秦典籍中既有互指亦有偏指,偏指时通常为代词意义。如《左传·隐公元年》有两句话: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此句主语是郑庄公,他是流放姜氏的施事者,所以“无相见”中的“相”指代姜氏,是动词见关涉的对象,是受事宾语。

学界对“风马牛不相及”的“风”字意义的争论由来已久,更有人戏称这个问题就像《三字经》那样老,笔者在综合了前人的研究,从“风”字的语音和词义演变的角度、文献注释的角度、修辞的角度和当时战争的实际这四个角度分析,认为“风马牛不相及”的“风”通 “放”,语意应为走逸,即走失,“相”偏指楚国。整个成语的意义是:“齐楚两国相距遥远,即使齐国有走失的马牛,也跑不到楚国来。”

参考文献:

[1]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李民 王健.国学经典译注丛书: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3]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4]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5]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6]程俊英.国学经典译注丛书: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7]李玉平.“风马牛不相及” 训辨[J].克山师专学报,2000(4).

[8]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 2013年版.

作者简介:任今梦(1992.9.1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江苏省邳州市,学历:在读研究生(扬州大学文学院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5级),单位:江苏扬州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语意对偶左传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运用思维导图,做好提炼语意题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对偶平行体与对偶Steiner点
对偶均值积分的Marcus-Lopes不等式
对偶Brunn-Minkowski不等式的逆
关于Hadamard矩阵的一类三元自对偶码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