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燕萍
摘 要:唐·德里罗的第十三部小说《大都会》(Cosmopolis)自出版伊始,就被誉为美国小说家所创作的最优秀作品之一。德里罗用后现代主义笔触,呈现出二十八岁富翁埃里克·帕克在二十四小时内历经心灵剧烈转变的心路历程。作者借由无趣的对话以及埃里克几近癫狂的自白,极致地呈现出在喧嚣沉沦的后现代社会中,人类心灵世界的荒原。本文透过分析车内、外两个时空领域的“失衡”,展现出德里罗对在全球化崛起的后现代社会社会中,人类命运的深切思索和焦虑。
关键词:唐·德里罗 《大都市》 失衡 后现代
唐·德里罗是美国当代杰出的后现代派小说家,被誉为“20世纪的狄更斯”,他曾获“国家图书奖”、“福克纳笔会小说奖”和“耶路撒冷文学奖”等一系列文学奖项。《大都会》并无复杂的情节、华丽的辞藻,小说设置的场景也异常单调:大多发生在一辆白色加长豪华轿车内。故事发生于2004的4月某日,主人公埃里克·帕克要乘车穿越纽约市曼哈顿区,去到他儿时成长的西区,寻找一位自幼帮他理发的师傅剪头发,但他的豪华轿车由于诸多因素被困在车阵中:如美国总统的随行车队、时代广场附近举行的反全球化示威和说唱歌手费斯的出殡队伍等。在漫长的前进途中,他的货币分析师、技术主管、财务主管以及理论顾问会不时来到车上向他汇报业务。本文透过细读文本,分析作者如何将车内、外两个时空领域对比并置,呈现出人们在后现代社会中面临的生存困境。
一、车内:延伸至全球的虚拟时空
埃里克当天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一辆隔音良好的加长型白色豪华轿车中度过的。里面不仅有诸如冰箱、厕所等日常生活所需品,还配备有各种可以通过声音或手势就能操纵的网络通讯设备,“他习惯坐在这个双手可以操控的空间里,但现在这已经结束了。这些设备都不需要用双手操控。他可以口授指令让大多数系统启动,或者摆一下手让某个屏幕一片空白”(唐,10)。轿车俨然成为这位年轻资本家来去自如的行动办公室,埃里克透过网络虚拟的通道进行全球商业交易。他的利益来源于各国货币汇率的“不对称”,买进卖出所产生的差价。在网络虚拟的交易世界中,电脑屏幕上代表交易量的数字和图表瞬息万变,事物原本的价值被虚幻的符号或图表所代替,追求金钱利益似乎成为人们追求的唯一目标。埃里克在与他的货币分析师迈克尔·钦交谈时,引用了乌克兰诗人兹比格涅夫·赫伯特的诗歌《来自被围困城市的报告》中的诗句“老鼠变成了货币单位”(唐,20)。他承认货币名字说明一切,即使它已变成一只肮脏、贪婪的老鼠,人们还是会继续进行交易,人们在意的是货币代表或能产生的价值,早已不是货币本身。
只有像埃里克这种亿万富翁才可坐享如此豪华的轿车,车子本身正是他身份地位的象征。埃里克在装潢车子时,特别授意加强隔音,“我让他们给我的车包上软木,隔离街上的噪音”。除了隔音配备外,车子也装上了铁甲,能抵御外来恐怖攻击。并且车窗采用单向设计,车内乘客可以清楚看见车外的一切,但路人却无法洞悉车内状况。这位年轻资本家几近偏执地将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来,正好呼应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所观察,“如果精英要保持他们的社会凝聚,发展一组他们可以相互理解并且支配他人的规则与文化符码以建立区分其文化政治社群‘内与‘外的边界,那么精英本身就不希望,也不能变成流动。一个社会的制度越民主,精英就越需要和群众有清楚的区别”(唐,510)。虽然像埃里克这类精英代表声言力促全球商品交流,但其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自身获利。他们希望资本或利益向内涌入,而非向外流出。轿车就是埃里克用来兼顾资本流动与利益保存的象征。在这个狭隘却独特的时空领域中,我们可以讽刺地发现全球化经济流动现象的缩影。
在小说中,失眠是一个重要的象征。首先它是由于心理焦虑所致,有天晚上埃里克甚至试着站立睡觉,但只不过是“个性躁动中短暂的休息”(唐,1)。同时也代表了他的生理时钟被高速运输的网络时空所扰乱,传统的时间概念已经崩溃瓦解,货币市场永不打烊。埃里克说道:“日经指数日夜运转。所有的大股票行都在交易,一周七天,天天在交易”(唐,26)。在全球实时联系的虚拟时空中,埃里克已然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传统时空观念,在不眠不休的全球运作下,睡眠因此成了遥不可及的美好过去。金斯基在解释时间不断加速的现象时指出,“时间如今已是共同资产了。它属于自由市场体系。现今的时间已经很难找到。它正在退出,给将来不可控制的市场和巨大的投资潜力让路。未来很快就要来了”(唐,71)。正如卡斯特所言,“网络社会的特征是生物与社会之节奏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生命周期观念的破灭”(唐543)。埃里克打乱了自然规律,他的身体深受失调之苦:失眠问题始终无法解决,而他的前列腺分泌严重失调,他的发型两边也不对称,整个人看起来极度失衡。类似的失衡或是不对称的状况,不仅发生在这位年轻资本家的身上,同时也在《大都会》这部作品所描绘的世界中。
二、车外:新旧交织与矛盾混杂的后现代时空
除了车内所代表的后现代虚拟时空领域外,车外的纽约是美国现代化文明的代表。这个城市纵然弥漫着无可名状的后现代氛围,但又呈现出了一幅由老旧概念与崭新思维冲突拼贴成的失衡的、不对称的马赛克景象。这里是自由经济的中心,却是也美国的 “新帝国”:这里是捍卫民主的堡垒,却也是被规训控制,遂行“新殖民主义”的源头。这里有繁华如东区的曼哈顿,也有贫困的布鲁克林。多元种族文化在此交流融合,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此追寻着他们的“美国梦”,但社会阶层间的矛盾也愈发严重。曼哈顿是个岛屿,它被周边水域如哈德逊河所隔离,因此与相邻行政区的联系需要靠许多桥梁、隧道以及渡船等来维系,这就如同埃里克的轿车与外界隔绝,仅透过网络与外界联络一样。相较车内可以无远弗届的虚拟网络,现实生活中的曼哈顿交通网络虽然纵横交错,却因过量的车流严重瘫痪。当车内虚拟空间里的信息与资本高速运作交易的同时,埃里克的汽车在城中却是以蜗牛般速度缓慢爬行着。
小说中还有另外的突发事件导致了这种交通停滞阻塞:美国总统途经曼哈顿;反全球化游行正在上演;说唱明星费斯的出殡队伍等。反资本主义与反全球化大游行在小说中也具有重要象征意义。全球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难以避免的浪潮,纽约乃至美国是国际化、全球化发展的代表之地,自“五月花”号驶入美洲大陆开始,欧非亚大地的移民不断涌入这片“自由之地”。美国的“熔炉”文化开始生根发芽,在资本主义的初期美国就已经是各种族文化交融最紧密之地,也是享受全球化或资本主义带来的利益最充分之处。但恰恰在纽约,反全球化抗争在此激烈上演,可见这种抗争最终会被滚滚巨浪所淹没。德里罗巧妙地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里普通民众抗争的本质:资本家与普通民众的势力是不对称、失衡的,民众的抗争其实是盲目且无望地吶喊,仿佛堂吉诃德挑战风车般,显得荒谬可笑。埃里克冷酷无情地指出,“这些人是市场催生出来的怪胎。他们在市场之外不能生存。他们别无选择,不可能去市场之外的任何地方”(唐,80)。普通民众在短暂抗争后,仍然会毫无意识地被市场操控,继续成为资本家们攫取利益的工具。因此,埃里克如是分析市场与普通民众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市场文化是个完整的体系。它蕴育了这些男人和女人。这些人鄙视这个体系,但他们却是这个体系不可或缺的。他们给予它能量和定义。他们受市场的趋使。他们在世界的市场上成为交易的商品。这就是他们为什么存在,并激活和维持这个体系的原因”(唐,80)。埃里克对于抗议群众无情的描述,让他仿佛更像是一台不断批判的机器,而非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一路上唯一能够唤起埃里克人文关怀的,也许只有那混杂着流行音乐、说唱音乐与其它音乐风格的布鲁瑟·费斯的送葬队伍。费斯出生在纽约市犯罪率非常高的布朗克斯区,生前是说唱巨星与霹雳舞者,他的风格结合了非洲音乐元素和美国风。他改编古伊斯兰苏菲音乐风格,并以“旁遮普语、乌尔都语以及流行的黑人英语来说唱的”(唐,121)。他将各种语言、节奏和主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埃里克对于费斯的音乐相当熟悉,他的一部私人电梯中演奏的就是费斯的音乐,为此还引起了其他人的仇恨。在得知国际货币基金会的总裁阿瑟·拉普在朝鲜被刺身亡的消息时,埃里克是冷酷甚至是憎恨的, 而这与他在知道费斯死亡时深感哀悼的态度截然不同。在后现代时空里,暗杀、恐怖攻击似乎屡见不鲜,阿瑟就是死于刺杀者的刀下,他的脸血肉模糊,伴随着疼痛阵阵抽搐,就像一堆挤压的白菜。埃里克本以为费斯也是死于枪下,但实际却死于自然原因,他离开时是安详地卧在古老的音乐的说唱声中。这份宁静安详与周围喧躁的城市显得格格不入,埃里克喜欢这个情景,他开始哭泣,事实上,他不仅是在哀叹费斯的逝去,也许更是下意识地为自己的处境黯然神伤。费斯的葬礼让他开始思考死亡,以及预想着自己未来那个可能无人问津的凄凉的葬礼:“谁会来为他验尸呢?他压迫别人,培育了他们的深仇大恨。那些他认为是一文不值的人将站在他面前,幸灾乐祸地俯视他。他将会成为木乃伊棺材中那具涂过香料的尸体,成为他们只要活着就要嘲笑的那个人”(唐,121)。此刻的埃里克感到极度的沮丧与罪恶,他了解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对他的恨意,而这也许是他为什么会把自己“囚禁”在那辆与世隔绝的轿车里:一个虽然与车外的世界仅仅只有一扇门,一片车窗的距离,但与外界的世界完全隔离的时空领域。出殡队伍放着费斯的音乐,而那旋律穿透了埃里克隔音良好的高级轿车,悠悠进入耳朵,然后飘入他的心中,“让我回归本我/ 不会作诗的傻瓜/ 虽已不再但还活着”(唐126)。他与费斯的交流超越了言语,超越了生死,在聆听旋律的同时,本来起源于平困黑人的说唱音乐缓缓唤醒了这位冷血资本家的道德良心,他摆脱了一切,只有无比的宁静感,一种淡泊和自由的宿命感。费斯的死,让生命与时间成为了永恒。轿车内的时空与车外的出殡仪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前者是不受时间限制,毫无生气的死寂,传统的时间的观念早已被打破,而后者死亡这种极端的时间终结,则强化了生者对于生命与存在的感受。
三、后现代世界中的徒劳旅程
车外与车内两个时空领域,形成了许多强烈的“不对称”“失衡”对比。 在轿车内虚拟的时空领域里,时空概念被高速虚拟的网络消解;然而在车外现实世界里,时间的流动却因为拥挤的人群而窒息。两个时空领域彼此并置对照,益形复杂。资本家拥有虚拟时空,加速了商品、资本与信息的流通与交换,并保存了其自身利益。另一方面,现实生活的时空因拥塞的群众而阻滞。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资本家们也是和普通民众一样,被阻滞在这个时空中无能为力。
在《大都会》中,德里罗创造了一个后现代社会的心灵荒原。在此荒原中,虚拟取代了现实。在小说中,年轻资本家埃里克最后终究难逃毁灭的命运。埃里克于漫漫长日中所进行的旅程并未带来任何救赎,迷失在拟仿独大的全球化资本主义社会中,虑虑地在每一个失眠的夜晚寻觅生命的答案,但最后却仍然没有答案。在后现代全球化社会中,人类在追求利益财富时,是否不知不觉地也在挖掘自己的坟墓?
参考文献
[1] Castells,Manuel.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Cambridge:Blackwell,1996.
[2] DeLillo,Don.Cosmopolis.New York:Scribner,2003.
[3] Douglas,Christopher.DonDeLillo.Postmodernism:the Key Figures.Malden:Blackwell,2002.
[4] Keesey,Douglas.Don DeLillo.New York:Twain,1993.
[5] 曼纽而·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铸宏,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6] 唐·德里罗.大都会[M].韩忠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7] 朱荣华.难以同化的“他者”—论《国际大都市》中的物时间和身体时间[J].外国文学评论,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