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骁骏
摘 要:欧美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农业才是国家致富的源泉。受其影响,在作品《大地》中,赛珍珠把土地放到了一个至高的地位。只要在土地上勤奋耕耘,必然会有丰厚的回报。土地是财富的来源,是美德的源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们对土地的态度及与土地的关系成了道德评判的标准,并且和家族的命运息息相关。赛珍珠的巨作《大地》夹杂着泥土的气息,给工商时代的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慰籍。
关键词:重农主义 土地 赛珍珠 《大地》
《大地》是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代表作,作品呈现给读者一个中国农民的奋斗历程。在这个奋斗历程中,土地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们对土地的态度及与土地的关系成了道德评判的标准,并且和家族的命运息息相关。把土地放在这样的高度源自于作者的重农主义思想。
一、重农主义思想
重农主义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的农耕制度,在古罗马时代得到延续。中世纪以后,重农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8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经济学家魁奈使其发展为完整的思想体系。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农业才是国家致富的源泉。受到重农主义思想的影响,美国的缔造者之一杰弗逊认为,健康的美国经济是农业经济。他指出“在任何一个国家里,其他阶级的公民的总数与庄稼汉的比例正是不健康的部分与健康部分的比例,而且是用来衡量其堕落程度的一个极好的标尺”。[1]192因此,杰弗逊主张以农治国。随后,重农主义思想一直伴随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推崇大自然和农耕的生活方式,而霍桑、马克·吐温则通过其作品,对工业社会进行尖锐的讽刺和无情的揭露。
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工业社会促使传统道德滑坡,民众开始怀念19世纪的农业时代。此时,美国南方涌现了“重农派”文学运动。1930年,兰塞姆、华伦、泰特以及诗人约翰·弗莱彻、剧作家斯塔克·扬格等人,共同发表专题论文集《我要表明我的态度》。他们公开表明自己的重农主义思想,抗议工业文明对农耕制度和传统文化对入侵。[2]“重农派”文学运动在美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受到欧美重农主义思想的影响,1931年,赛珍珠的《大地》问世,作品描绘了中国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受到读者的追捧和评论家的关注。时值美国大萧条时期,美国读者在这部作品中体会到了独立、奋斗、富而善、公平和不仇富的美国精神。这部作品于1931年和193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美最畅销的书。
二、赛珍珠与土地
赛珍珠,1892年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三个月后被传教士父母带到中国。此后,她在中国居住了近40年之久,期间仅有两次因高等教育离开中国。
赛珍珠在她的传记中提到,她母亲的家族有开荒拓地的传统。她的曾外祖父出于宗教压迫,从荷兰移民弗吉尼亚,辛勤耕作,建立农场。受母亲的影响,赛珍珠热爱土地。在宾夕法尼亚的乡村,她购买了一处占地几百亩的农场,寻求感情寄托和精神满足。她鼓励自己的孩子们接触土地,“只有这样才能感受生活的稳定。”[3]152她在多部作品中,如《大地》、《婚姻写照》、《城里人》,给读者呈现出人与土地融于一体的和谐关系。
1917年,赛珍珠和美国农业学家布克结为连理,其后她随丈夫到了安徽宿州。布克先生对中国农耕技术充满兴趣,同时热衷于传播先进的农业种植方法。年轻的布克“在宿县农村地区进行小麦实验”,赛珍珠全力支持丈夫“在周围乡村展开实地考察”。[4]123宿州的生活为她日后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她的作品《大地》,以宿州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中国农民兴衰坎坷的故事。《大地》的读者不难发现赛珍珠的重农主义价值观:土地不仅是生存的基础,更是道德的基石。
三、《大地》中的重农主义思想
《大地》是赛珍珠从重农主义的视角,讲诉了“一个前现代的田园牧歌式的中国”[1]80故事。受重农主义的影响,作者隐去了作品的社会环境,呈现给读者一个亘古不变、唯美化的农业社会——安静、祥和、还有些许凄凉。作品紧紧地围绕土地这一主题展开,刻画了中国农民群像。主人公和土地的依存关系再现了自耕农的顽强意志和质朴的人性,满足了读者的怀旧情结。《大地》中,土地是生活的物质来源,热爱土地者得到财富;土地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拥有土地者得到尊敬。与土地关系的亲疏是衡量人物道德水平的一个标准,亲近土地者得到颂扬,远离土地者受到抨击。
法国经济学家,重农主义思想的鼻祖魁奈认为,财富来自于土地,即财富来自于农业。他指出,“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5]133土地是农业文明的核心。在《大地》中,赛珍珠把农业放在首要位置,主人公王龙夫妇就是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地、播种、收割。作为农民,王龙深深地知道土地的价值,在土地上耕耘能给他带来快乐,他最大的爱好便是购置土地。因此在灾荒年代,为了生计,王龙可以变卖家产,但是他决不变卖土地,劳动工具也一概不卖。他清楚地知道,离开了土地,便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在土地至上的理念下,王龙获得了成功。丰收后的大地给他带来财富,孜孜不倦的努力使他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地主,一家人开始过上令人羡慕的生活。和王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主黄家,他们好逸恶劳,过着奢华糜烂的生活。最终,家道破落,田产、房产不断被王龙收购。“这是他们离开田地的结果”。[6]92重农主义者把拥有自己的土地,在自已的土地上耕作当作美好生活的象征。在土地上开拓耕耘,是获取幸福生活最单纯的途径。王龙在土地上辛勤的劳作,渐渐地财富积累,家里添丁添地,小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王家终于成了富甲一方的大户。王龙的成功验证了土地是生存之基、富裕之道。
重农主义者把农业生产当作一个国家所有财富的唯一来源。受重农主义思想的影响,富兰克林认为农业是获得财富的唯一诚实的方式,此外就是非正常的“战争”、“抢劫”或者“欺骗性贸易”。[7]153因此,在赛珍珠的笔下的乡村,宁静、质朴,好一幅美好的农业时代的画卷。作品《大地》中,王龙夫妇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幸福的生活,生生息息的土地繁衍着生命,一派和谐的景象。然而,当灾害降临大地,土地不再繁华,农村经济遭到破坏,大地上的农民来到城市。赛珍珠沿袭了重农主义对工商主义对批评,她所描绘的城市生活动荡不安,充满暴力。有人偷盗、有人抢劫。逃荒到城里的王龙只得另谋生路:家里的老弱病残沿街乞讨;他自己则干着拉黄包车的行当。这些行当只能是临时的谋生手段,是创造不了财富的。在城里,王龙生活贫困,勉强度日。土地落了难,生活就不会安定。这时候的王龙朝思暮想能回到自己的土地上,他一直盘算着如何回到他的土地上去,土地永远在那里等着他。王龙的土地观与重农主义者的观点不谋而合:和其他行业相比,农业是最有用、最独立,因而是最高尚的。作品结尾,主人公王龙在弥留之际,告诫自己的儿子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他的土地卖了,“我们从庄稼地来……,一定要回到庄稼去……你们守得住土地,你们就能活下去……谁也不能把你们的土地抢走……”。[6]210土地是农业的命脉,只有在土地上耕作才能带来稳定的生活,唯有土地才能带来希望和安慰。
重农主义者认为农民是公民美德的源泉。《大地》中人物众多,亲近土地者是人格典范,远离土地者则品行不端。主人公王龙亲近土地时,身上有着农民的美德,坚韧不拔、勤劳善良、长幼有序。女主人公阿兰和丈夫一样地热爱土地,吃苦耐劳、孝敬老人、养育儿女。为了家庭,她呕心沥血,到死方休。王龙的父亲同样习惯于种田的生活,“我耕地、播种、收割,我是这样来装满饭碗的”。[6]63即使逃荒时,他也羞于乞讨度日。老人节俭持家,厌恶涂脂抹粉、游手好闲的荷花。仆人老秦沉默寡言,对主人忠心耿耿,劳累而死。这些热爱土地的人们都体现了庄户人的本色,他们是赛珍珠所讴歌的道德楷模。作品中还有一些角色,他们从来不下田劳动,比如,小妾荷花好吃懒做,叔叔一家游手好闲、爱抽鸦片,还带人乘火打劫,要贱买王家土地。他们品德低劣,是邪恶、猥琐、堕落的化身。
土地是修复道德的一剂良药。作品中,主人公王龙的形象被刻画得鲜活完整。他与土地亲近就能保持身心康宁,有使不完的劲,这时他会感到生活的充实。当他富有开始远离土地时,劣根性渐渐暴露:嫖妓、纳妾、抽鸦片。在道德滑坡的同时,他身体上也出现莫名的不安,“皮肤黄得像土色”。[6]108这时,唯有拿起锄头,在田头挥汗如雨,他才能恢复身心健康。“他累了的时候,就躺到土地上睡一觉。土壤的养分渗透到他的肌肤里,他的创伤得到了愈合”;“一夏天的纵欲使他的皮肤变得苍白,如今太阳又把它涂成来深褐色”。[6]127他迷途知返,脱开女色,甚至拒绝洗澡,害怕洗掉泥土的气息。怀着对阿兰的负疚,他不惜重金为阿兰治病,满足阿兰弥留之际的请求。赛珍珠通过描绘主人公王龙对土地的态度,赞美了淳朴的农耕生活,肯定了土地在农耕生活中的作用:是土地给他带来财富,是土地促使了他的道德回归。
《大地三部曲》之《儿子们》使读者心情沉重。王龙死后,子不类父,他所担心的事情接踵而至。他的大儿子虽然仍为地主,但他搬到城市,远离土地,靠地租吃饭;二儿子成了放高利贷的商人;三儿子做了军阀。他们都不愿在像父亲那样在土地上耕作,不愿意从事农业活动。社会动荡起来,生活混乱不安。点燃读者希望的是《大地三部曲》之《分家》,王龙的孙子王源留洋归来,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他从国外带来了种子,回到祖父赖以生存的老屋。在此,赛珍珠为中国农村发展寻找到出路:科技兴农,践行了她的重农主义思想。
四、结语
美国的重农主义者“将拥有自己的土地并且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的自力更生、独立快乐的农夫奉为美国民主的脊梁和道德的楷模,并将农夫所拥有的小型家庭农场奉为美国人美好生活的象征”。[8]127土地是农耕文化价值体系的基础,土地梦就是美国梦的物质根源。“在中国农民那里,赛珍珠发现了‘人类应有的模样”。[9]153赛珍珠通过其作品,宣扬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的精神。她的巨作《大地》夹杂着泥土的气息,扑鼻而来,给工商时代的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慰籍。
参考文献
[1] 朱骅.美国东方主义的“中国话语”——赛珍珠中美跨国书写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8.
[2] 吴瑾瑾.永远的重农主义——美国南方“重农派”文学运动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21-26.
[3]常昌福.“大地”与人类境况——跨越东西方的壁垒[A]//许晓霞&赵玨.赛珍珠纪念文集第三辑[C].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8.
[4] 艾米丽·布克.中国来信:约翰·洛辛·布克与赛珍珠的早期生活[A]//许晓霞&赵玨.赛珍珠纪念文集第三辑[C].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8
[5] 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 赛珍珠.大地三部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7] 沃农·路易·帕灵顿.美国思想史:1620-1920[M].陈永国,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8] 姚桂桂.美国重农神话与美国农业政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27-134.
[9] 魏兰.赛珍珠作品土地主题研究[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