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建勇 黄 珊
地方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必要性及路径探析*
● 颜建勇 黄 珊
创业型大学模式是大学办学理念的重大转变,符合师生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地方大学跳出传统的纵向发展思维困境进而实现转型发展的一个可供选择。地方大学可以教学、学术、市场、文化为主要路径,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学术创造力与转化力相互激活、学术要素与商业要素相互整合、学术文化与创业文化相互渗透,建设有特色的、有竞争力的创业型大学。
地方大学;创业型大学;路径选择为满足经济社会需求与自身发展需要,一些地方大学突破其传统职能、传统发展思维,积极朝着创业型大学办学模式转型。创业型大学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中世纪以来的大学经历了研究职能的引入、社会服务职能的引入、学术资本化这三次大的“学术革命”,每一次“学术革命”都是对社会新需求的回应,同时也孕育了全新的大学理念和模式,创业型大学模式正是大学三次“学术革命”接续演进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与历史上其他“新大学”的出现一样,有着其内在的逻辑。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虽然创业型大学的模式不一,①但仍有相对共识的核心标准:知识资本化,大学、产业、政府的紧密联系,相当的自主权,混成组织的形成,对变化的自我反应性等。[1]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创业型大学是大学横向发展并延续大学传播与创造知识,进而拓展为应用知识的多功能组织,它以创新创业的姿态与经济社会进行多元协同合作,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知识资本化融为一体,肩负起大学的历史使命。
地方大学②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大背景下,地方大学必须进行深刻变革才能更好地承担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观照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走创业型大学建设之路确是转型发展的一个可供选择。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注重内涵发展的新常态阶段,促进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与实施“双一流建设”都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而打造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创业型大学已作为世界大学发展的一种路径或类型而存在,我国地方大学要打破常规发展思维、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必要汲取创业型大学这一办学理念与发展模式的有益价值。
(一)创业型大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需求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是关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它拷问中国教育现状,直指中国高等教育的弊端,反映了我国杰出人才培养的不足,引发了全社会对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理念乃至教育制度的深刻思考。从学生能力发展来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忽视学生发展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反而在能力培养等方面有所欠缺,教育过程和产品不适应市场需要,导致大学生就业难而用人单位又找不到能岗相适人才的窘境,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也仅为2.9%。[2]而创业型大学以创新创业精神为核心,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有机融入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使大学生的知识、能力、人格都能够得到发展。[3]从教师发展来看,实际存在的终身聘期制使得教师教学创新、学术创新、参与市场竞争的诸多能力不足,教师从事教学和研究活动所遵循的仍是单一的学科逻辑,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创业成果的主动性亦不足,而创业型大学强调大学开放办学、学术与市场结合,教师要具有创造、发现和应用高深知识的能力,必须走出象牙塔,遵循学科和问题双重逻辑,将自身的学术理论、教育教学与创业实践相结合,增强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创造社会需要的学术成果,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由此可见,地方大学建设创业型大学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需求。
(二)创业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每种新型高等教育机构或新大学的出现总是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相关。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呈现出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共同趋势,即高等教育系统承担的功能越来越多,需要不同类型与功能的高等教育机构存在,同时高等教育机构要有自身的个性特征,以实现功能的多元化。[4]随着知识价值的进一步凸显,大学作为知识生产的主体需要为社会发展提供创新原材料,社会通过中介机构和生产机构对原材料进行转移、加工进入市场,促使知识资本化与研究成果产业化,实现经济领域的商业文化与高等教育系统的学术文化的融合,使大学不再局限于封闭的“象牙塔”之中,而是更多地走向市场,并由此承担起创新创业的新使命。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纲领性规划或政策都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这对地方大学自身而言是一个重要发展机遇。不仅如此,转型为创业型大学有利于地方大学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我国地方大学的办学经费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投入,但随着高等教育体量的扩容,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的压力越来越大,缺乏自身造血功能的地方大学将步履维艰,所幸的是,随着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大学自治程度将进一步深化,相比以往会有更多主动探索自己发展道路的机会和空间。因此,建设创业型大学正是地方大学在当前情境下寻求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它具有自力更生、自我驾驭的能力,其发展不依赖于不确定的外部因素,通过创新创业盘活教学和学术资源,形成可持续财力来源,从而能够把握机会和主动创造,促进大学整体发展。
(三)创业型大学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我国于本世纪初作出“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决策,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创新型国家需要大学提供更多的现实贡献,大学作为学科发展、人才汇聚、科技创新的高地,理应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原创性研究成果的生产及其应用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乃至关键的作用。创业型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以更具实践性、个体性、多样性的方式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这一愿景”[5],并以学术服务社会,这种办学理念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对大学的现实诉求是一致的。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来看,社会对实用知识需求的增加推动大学从区域创新的边缘走向中心,也推动了大学学术创业活动的增加,比如大学科技园、衍生企业的蓬勃兴起,但是我国大学尤其是地方大学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有差距,以应用研究为例,许多应用性研究项目没有很好地与市场对接,成果转化率偏低,未能实现产业化。为此,地方大学选择创业型大学办学模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积极开展应用研究,通过技术转移将知识创新成果孵化成新产业,将有利于全面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现。
“任何一个学术系统都是一座金字塔,在这一金字塔中有少数顶尖大学,为数众多的是服务于各种需要的其他院校”,[6]社会需要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学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受到各国重视,尤其是发达国家正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单一的办学和评估体系使地方大学始终摆脱不了从“教学型”到“研究型”的纵向发展思维,盲目追随与重点大学没有差别的“学术型”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空间因此而窄化,而创业型大学模式为我国地方大学发展提供了横向突破的新路径。地方大学建设创业型大学的主要路径在于:
(一)教学的路径:确立创业型大学办学理念,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地方大学首先应突破的是传统发展套路,把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到办学战略层面加以研究和理解,深化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从而确立创业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科优势、专业特点设计出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创业型大学育人机制(见图1),为不同学科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一是构建有梯度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针对学生的自主创业、岗位创业、高质量就业意愿,设计各具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分层次培养。二是建设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显著的融入课程,特别是需要加强全校性创新创业通识课程的建设;转变课程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在专业教育中增加并融入与创新创业相关联的教学内容,启迪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思维与兴趣。三是完善多种形式、多方协同的创新创业实践培训体系,融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第三课堂教育,充分利用地方社会资源,产学研相结合,与行业企业协同联建实践基地,为学生在读期间开展自我创业教育提供有效的物质空间,把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推向深入。四是构建混搭型、合作常态化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将有丰富经验的创业者引入课堂教学,鼓励校内教师自主开展学术创业,组织参加创业教育培训和研讨,实施学术创业和创业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标准,增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度、参与度,促使创新创业教育更贴近社会实际。
图1 创业型大学育人传导机制
(二)学术的路径:完善学术组织结构,激活学术创造力与转化力
学术研究是大学创业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创业型大学以学术作为资本增长点,需要以优质的学术成果吸引市场,并将其转换为交换价值,以此获得外界资源,这是创业型大学得以维系与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持续的、过硬的学术成果,创业必将成为无源之水。因此,增强学术自治力、激发学术创造力、提升学术转化力、迸发学术组织活力(见图2),是推动地方大学向创业型大学成功转型的关键。一方面,强化学术权力,激活学术心脏地带,保证学术创造力。要注重激发学院、系与研究所等基层学术单位的创造活力,尊重学术自由,下放学术权力,减少层级管理,实现基层学术自治,提高其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使科学研究成为教师提升自身学术水平、获取合理利益的主动选择。同时,打破学科壁垒、拆除学院“围墙”,建立跨学科研究组织,广泛开展项目制等多种形式的跨学科研究活动。另一方面,创新科研组织,健全成果转移机制,保证学术转化力。建立灵活机动的成果转化组织,对科研成果进行知识产权认定和管理,并鼓励其突破大学边界,加强与大学外部组织的合作,形成一个立体式、网络化、长期化的创新体系,实现创新要素之间的相互渗透,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大学走向市场,以学术创业反哺大学发展。
图2 基层学术组织活力激发机制
(三)市场的路径:构建多元合作机制,促进学术要素与商业要素的整合
历史学家哈罗德·珀金曾言:“如果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大学千百年来的荣辱兴衰,说明它是怎样从中世纪的宗教和世俗的知识团体,演变成今日在以知识为基础、以科学为方向的技术型后工业社会中起关键作用的机构的话,那就是大学是人类社会的动力站。”[7]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大学的重要使命,我国地方大学的创业道路需要紧密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以区域产业发展为服务对象,注重开展以应用为主的学术研究,着重解决地方和产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和需点问题,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从而克服为科研而科研的形式主义,并通过与政府、产业在人员、信息与产品输出方面的全方位合作,拓展大学发展的外围空间,促进自主创新和知识市场化,实现多方合作共赢发展(见图3)。同时,大学要提高对外部发展环境的敏感性和整合力,以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着力点,整合学术资源,培育特色优势学科群,推动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螺旋式发展,实现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学科动态发展与产业动态发展相结合,构建地方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合作模式。
图3 大学、产业、政府的三螺旋循环
(四)文化的路径: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促进学术文化与创业文化的融合
创业型大学都有独特的创业文化,它是一种鼓励人们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建设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这种文化可能先是作为比较简单的制度上的理念,以后合成一种信念……由于思想和实际相互影响,大学的文化和象征的方面在培植大学的个性和具有特色的声誉中变得特别重要。”[8]在向创业型大学办学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地方大学要不断加强以创新创业为主导的大学文化建设,激发全校师生投身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的内生动力。第一,增强大学的创新创业使命感与责任感,从激励制度入手,建立有助于形成创业文化的动力机制,将学术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共同纳入个人考核评价体系,激励研究者注重挖掘科学研究的商业价值,并把应用和实现科研成果的商业价值融入到教学与科研活动中;在科研人员身份、时间、经费、实验设备等方面给予实际性支持,使其创业活动合法化。其次,增强师生捕捉并用好创业机遇的能力,以创业辅导课程、讲座等为载体,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走出去”与“请进来”的交互支撑,促进学术与创业两种文化在校内外、专业内外、课程内外的交流融合。第三,以多样化活动为载体,鼓励师生创建创业俱乐部和参与发展项目等,支持师生参加创新创业类大赛,增强他们的创业意识和体验,将创新创业精神融入大学文化之中。
总之,创业型大学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对我国地方大学而言,应立足区域经济社会需求,抓住国家鼓励地方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积极建设创业型大学,努力成为区域创新创业的动力源头与组织者。
注释:
①学界将创业型大学划分为美国、欧洲两种比较成熟的模式。美国模式认为大学创业并非全局性的,而是基于学科特色而发生在特定院系,并且呈现出从研究到创业的线性特征。欧洲模式认为任何大学都可变革为创业型大学,更强调大学组织所有院系的全面创业变革,并且这种变革呈现出非线性特征。
②为厘清研究对象,文中“地方大学”特指具有一定科研基础、学科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整合度较高的地方属本科大学。
[1]刘叶,邹晓东.探寻创业型大学的“中国特色与演变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
[2]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150614/n414990956.shtml.
[3]黄兆信.地方大学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
[4]温正胞.大学创业与创业型大学的兴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2.
[5]黄兆信,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2).
[6]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
[7]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24.
[8]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责任编辑:冯永刚)
颜建勇/浙江财经大学高教研究室副主任,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副研究员;黄 珊/浙江财经大学高教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创业型大学视角下财经类高校通识教育实践模式改革研究”(Y201534750)、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