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波,黄德春 ,黄正伟
( 1.北方民族大学 商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2.河海大学 产业经济研究所,南京 211100;3. 三峡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资金约束供应链融资决策与协调策略研究综述*
王 波1,2,黄德春1,2,黄正伟3
( 1.北方民族大学 商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2.河海大学 产业经济研究所,南京 211100;3. 三峡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从不同节点企业存在资金约束角度,对现有研究的模型方法、研究问题以及目标进行总结和述评;重点对供应链外部和内部融资方式下的供应链融资决策的定量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从契约合同以及商业信用融资两个方面对供应链协调策略的研究进行论述分析。通过文献综合分析,探讨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局限性,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供应链融资;资金约束;最优决策;协调策略
长期以来,企业投融资行为与生产运营相互独立的假设使得供应链中的资金流管理被忽视,然而,由于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及税收等因素的存在,企业的融资将会影响到运营决策,而融资服务可以为资金约束供应链创造新的价值,并帮助供应链上的企业实现最优决策[1-3],这也是学术界逐渐关注资金约束条件下供应链融资决策问题的重要原因。伴随着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长期存在,企业对融资方式和渠道的选择、最优融资决策以及资金约束条件下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已经成为学术及理论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供应链融资决策的模型方法、关注的问题以及目标,外部和内部融资方式下的供应链最优决策以及协调策略三个方面对近年来供应链融资的定量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指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近年来,资金约束供应链融资决策主要侧重于定量研究,研究主要遵循问题分析,建立最优化数学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和证明获得最优解和均衡解,并进行数值模拟和验证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范式。其中,涉及的基本模型主要基于报童模型和Stackelberg博弈模型。为了叙述方便,从资金约束角度,对研究关注的问题进行梳理,不妨假设研究的对象是由存在供需关系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
当零售商存在资金约束时,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零售商的最优库存管理问题,如,Dada & Hu(2008)[4]、Chao etc. (2008)[5]、融资策略选择以及最优订货问题,如陈祥锋和朱道立等(2008)[6]、张义刚和唐小我(2013)[7],所涉及的决策变量包括最优订货量、订货价格以及批发价格等。而供应商存在资金约束时,主要关注的问题包括最优生产,如屠惠远、华国伟等 (2011)[8],融资决策和策略选择问题,如,王文利和骆建文(2013)[9]、占济舟和周献中等(2015)[10]。
此外,当零售商和供应商同时存在资金约束时,研究主要关注Stackelberg博弈框架下的联合融资决策问题,研究表明供应链融资对整个供应链成员均有利[11]。Kouvelis &Zhao[12](2012)在制造商主导的博弈框架下,考虑存在破产成本的供应链融资决策问题,并给出了订货量和批发价格的均衡解。Yan etc.[13](2014) 建立了商业银行为博弈主导者,制造商为次主导者的多主体博弈框架,研究了供应链金融系统的联合融资决策问题。
综上,现有研究对供应商存在资金约束,特别是上游和下游企业同时存在资金约束问题时,供应链最优决策及融资策略选择问题仍需进一步扩展。相关研究的代表性文献见表1。
表1 资金约束供应链融资决策研究代表性文献比较
注:为了方便叙述,分别记为R下游零售商,S为上游供应商;Q为生产量;q为订货量;r为贷款利率;w为产品批发价格。
从企业融资的角度划分,供应链融资可以分为外部融资和内部融资方式,研究指出供应商和零售商均偏好供应链融资[14]。与现有研究划分保持一致,从外部融资和内部融资对现有文献和成果进行综述,并对两种融资方式下融资策略选择进行比较分析。其中,企业融资需求发生在存货、原材料和商品采购以及应收账款阶段,因此,主要从质押融资、采购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三个方面对外部融资的文献进行梳理。具体框架见图1。
(一)外部融资决策
(1)质押融资
供应链的企业处于支付现金至卖出产品的生产周期时,可以通过仓单和存货质押从外部金融机构获取授信,该类融资模式下的研究主要关注违约风险水平下的质押率决策,涉及的决策变量包括最优订货量、批发价格以及贷款利率等,质押融资研究共同点是将破产风险作为决策的约束条件,建立利润最大化目标函数,求解决策变量的最优表达式。关于仓单质押融资,如于辉、甄学平(2010)[15],晏妮娜、孙宝文(2011)[16], Yan & Sun (2013)[17]。
图1 不同融资方式下资金约束供应链融资决策文献分析框架Fig.1 Literature analysis for decisions-making of supply chain financingunder different financing way
存货融资与仓单质押融资类似,不同的是,仓单质押融资下,商业银行接受的为权利质押,而前者则为资产质押,因此,存货质押的研究需要考虑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带来的价值波动,如张钦红和赵泉午(2010)[18]、白世贞和徐娜(2013)[19]、易雪辉和周宗放[20](2011) 等的研究均考虑市场需求波动,对融资企业违约以及预设损失率约束下的存货质押融资进行了研究。对于存在期货市场交易的质押物,应进一步考虑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价格关联性,以及质押物的销售库存水平,对多风险窗口下未来质押期内的风险水平下存货质押贷款的最优决策问题进行研究[21-22]。
(2)采购融资
采购融资是由于下游企业为获得持续经营所需的原材料,以上游企业回购为前提,商业银行通过控制融资企业提货权为手段的授信业务。易雪辉、周宗放(2012)[23]研究了零售商通过产品采购合同为抵押凭证融资时,基于下侧风险控制模式建立了贷款质押比决策模型。此外,有学者对三级供应链中的采购融资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如于辉,甄学平[24](2013)考虑“先票后货”供应链融资模式下,供应商的最优决策问题,生产商和物流企业间存在“以货换货”的交易,该融资模式对于收益驱动型供应链的具有重要价值。鲁其辉、曾利飞等(2014)[25]在博弈框架下对供应商的最优订购量和银行最优融资利率进行决策。值得注意的是该模式中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同时考虑到供应商融资的还款过程中,而将多种融资模式相结合,并进一步扩展到三级供应链上,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应收账款融资
应收账款融资主要采用博弈和报童模型,研究供应链的最优决策以及融资均衡问题。占济舟、张福利等(2014)[26]考虑制造商愿意采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的条件,得到供应链的最优产量和系统利润,并且相对分散决策而言集中决策下制造商更愿意采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孙喜梅、余博等(2014)[27]假定供应商违约率内生,在博弈框架下建立了商业银行、供应商以及核心企业三方间的应收账款融资的决策模型,对供应商的最优生产和最优贷款比进行决策。此外,研究表明应收账款融资能够实现供应链上的帕累托最优。[28]供应链内部融资是企业间以特定形式提供的融资服务,基于供应链上节点企业间的合作关系缓解节点企业的资金约束,其实质为企业间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根据节点企业的类型和所处的位置不同,采用的内部融资方式也不同,主要包括以商品形式和资金形式提供的内部贸易或者融资服务。当下游零售商存在资金约束时,期初,上游供应商在收到零售商部分订货资金的情形下,向零售商提供订货所需的全部商品,期末由零售商支付剩余货款,其实质为企业间的一种赊销行为,该方式也称之为企业间的商业信用融资,作为最为常见的供应链内部融资方式,其能够激励零售商销售额和扩大市场份额,对购买方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在内部融资决策研究过程中,商业信用融资存在着相近的称谓,如延期支付、贸易融资以及延期策略等(Seifert etc.2013)。商业信用主要是解决零售商的资金约束问题,销售期初,供应商给予零售商一定数量的商品,允许其在规定期限内支付资金,相应地衍生出最优信用期、最优订货量等研究问题。曹文彬、马翠香(2013)引用违约罚数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求解传统应收账款融资和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的纳什均衡。供应链外部融资下的代表性文献见表2。
表2 外部融资方式下供应链融资决策代表性文献比较
注:为了方便叙述,分别记为R下游零售商,S为上游供应商或者生产商;Q为生产量;q为订货量;r为贷款利率;w为产品批发价格;T为最优信用期;λ为质押率或贷款比。
综上,曾顺秋、骆建文(2015)在生产商给定数量折扣率条件下,设计了零售商向生产商提前付款的交易信用激励机制,研究了得出当生产商利润较高时,该机制能够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和利润的帕累托最优。此外,肖肖、骆建文(2016)考虑双渠道中供应商在该模式下的融资决策问题,并与制造商直接向商业银行融资的效果进行比较,得出提前预付款的融资模式更具有优势。多数是考虑单一融资模式下的供应链决策,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现有研究范围多数是限定在两级供应链,而对三级供应链中同时存在多种融资方式以及多窗口风险下的研究则很少涉及,仍需进一步进行拓展。
(二)内部融资决策
供应链内部融资是企业间以特定形式提供的融资服务,基于供应链上节点企业间的合作关系缓解节点企业的资金约束,其实质为企业间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根据节点企业的类型和所处的位置不同,采用的内部融资方式也不同,主要包括以商品形式和资金形式提供的内部贸易或者融资服务。
当下游零售商存在资金约束时,期初,上游供应商在收到零售商部分订货资金的情形下,向零售商提供订货所需的全部商品,期末由零售商支付剩余货款,其实质为企业间的一种赊销行为,该方式也称之为企业间的商业信用融资,作为最为常见的供应链内部融资方式,其能够激励零售商销售额和扩大市场份额,对购买方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30-31]。在内部融资决策研究过程中,商业信用融资存在着相近的称谓,如延期支付、贸易融资以及延期策略等(Seifert etc.2013)[32]。商业信用主要是解决零售商的资金约束问题,销售期初,供应商给予零售商一定数量的商品,允许其在规定期限内支付资金,相应地衍生出最优信用期[33]、最优订货量和订货策略[34-36]等研究问题。
当上游供应商存在资金约束时,零售商可以提前支付订货资金。部分学者着重考虑自有资金对预付款融资和产品定价的影响,并对上游企业的最优生产决策和下游企业的支付额度进行了讨论[10] [37]。然而,在现实中下游企业在提供预付款时均要求上游生产商或者供应商提供一定的价格折扣,王文利、骆建文(2014)进一步讨论了价格折扣的供应商预付款融资策略选择与生产决策问题[38]。此外,占济舟、周献中(2015)等在文献[9]的基础上,考虑价格折扣条件下零售商提前支付下生产商的最优融资和生产决策问题[10]。
曾顺秋、骆建文(2015)[39]在生产商给定数量折扣率条件下,设计了零售商向生产商提前付款的交易信用激励机制,研究得出当生产商利润较高时,该机制能够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和利润的帕累托最优。此外,肖肖、骆建文(2016)[40]考虑双渠道中供应商在该模式下的融资决策问题,并与制造商直接向商业银行融资的效果进行比较,得出提前预付款的融资模式更具有优势。
内部融资条件下,当上游生产商存在资金约束时,现有研究均假设零售商仅存在一次订货决策,对零售商进行二次订货和补货条件下,涉及的再融资决策问题尚未涉及。此外,当零售商可以在接受市场预订的前提下,获得商品预订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零售商资金约束,但相应的研究则很少见,这也是进一步研究的切入点。
(三)融资方式比较
当企业面临资金约束时,选择从外部金融机构融资还是内部融资,目前的研究尚未达到统一。Zhou & Groenevelt (2007)[41]从资产质押的角度比较了贸易融资和商业银行融资,通过数值分析得出商业银行授信相比贸易信用更加具有吸引力。Jing etc. (2012)[42]研究表明由于需要支付较高的批发价格,商业银行融资比供应链间的内部融资授信更具有优势,而当可以同时选择两种融资途径时,当生产成本较低时,商业信用融资能够达到唯一的均衡。
然而,信息优势理论认为,在信用贷款中供应商比银行更加方便收集零售商的正常商业信息,当零售商违约时,供应商更具有处理产品的优势[43]。Kouvelis & Zhao(2012)[12]研究指出供应商能够通过信用贸易实现整个供应链利润的增加,并且对于零售商而言,从供应商处的内部融资要优于商业银行的外部融资。钟远光、周永务等(2011)[44]指出融资服务能够增加零售商的订货量和利润,研究发现多数情形下,借助供应链核心制造商提供的商业信用融资优于金融机构提供的外部融资。Chen(2015)[45]在市场需求不确定下,对零售商采用商业信用融资和银行融资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商业信用融资能够达到唯一的融资均衡。此外,对零售商向上游企业直接进行资金借贷的内部融资方式研究同样证明了内部融资的优势[9-10]。
(一)契约合同协调策略
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可以通过签订相关契约及合同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最为常见的契约合同如风险、费用共担契约、收益共享契约、回购契约等等。如,张智勇、刘昆等(2013)[46]针对存在零售商资金约束的供应链,提出了融资费用共担和转移支付的双边激励机制实现供应链的协调。陈晓旭、孙海雷等(2013)[47]考虑供应链的外部融资决策问题时,指出供应商担保契约能够增加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实现供应链的协调。傅永华、王学峰等(2014)[48]考虑了零售商存在资金约束时,对比分析了信用贷款和回购契约下的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指出供应链存货融资可以更好地解决供应链的双重边际化效应。Xu etc.(2015)[49]针对存在资金约束的外包服务供应链的协调策略进行研究得出,成本共担合约实现供应链协调的同时能够增加供应链企业的利润。
(二)商业信用协调策略
此外,企业间的商业信用也能实现资金约束供应链的协调。Chen & Wang(2012)[50]的研究指出贸易信用能够为供应链创造价值,部分协调资金约束供应链。陈祥锋[51](2013)考虑零售商延迟支付的贸易信用合同的决策问题,研究表明商业贸易能够有效激励零售商增加订货量,部分协调供应链的同时创造新的供应链价值。张义刚、唐小我(2012)[52]研究了采用部分延期付款的策略实现零售商融资,得出当零售商的保留利润大于一定数值时,通过对订货批量的约束,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协调。Jing & Seidmann(2014)[53]研究指出当生产成本较低时,商业信用融资相比银行融资能够更加有效地缓解供应链的双边际效应。可以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围绕契约合同以及商业信用是否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协调,而对协调效果尚未作出对比性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该课题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现有研究主要是基于优化理论、模型及方法下的定量研究,所涉及的主要融资方式及包括外部和内部融资,并且主要关注的是两级供应链。然而,由于受到研究方法、参数选择、设定以及实际环境等因素的不同,所得的研究结论存在着不一致性,并且仍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1) 从研究模型和方法分析,对外部、内部融资以及协调策略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大多数都是采用优化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或者算例进行验证,而实证研究较为少见,大多数模型缺少实践的检验, 其中涉及的供应链决策问题、管理模式以及风险控制也是实践中所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
(2)现有研究仅关注到销售终端市场的随机性,对于供应和需求存在双重不确定性问题的讨论关注较少。同时,市场中存在消费者提前预订行为,这也意味着会同时存在确定和随机需求,该前提下的相关问题仍需进一步讨论。此外,实际中零售商也同样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和供货商选择权,对多个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存在竞争情形下的供应链融资决策的关注不够,但现实中该方面仍值得进行研究。
[1] Cadentey R, Chen X F. Financing service and supply chain contracting[R]. Working Paper Series: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in New York University, 2007.
[2] Xu X, Birge J R. Operational decisions, capital structure, and managerial compensation: A news vendor perspective[J]. The Engineering Economist, 2008, 53(3): 173-196.
[3] 陈祥锋, 朱道立. 资金约束供应链中物流提供商的系统价值研究[J]. 系统工程学报, 2009, 23(6): 666-673.
[4] Dada M, Hu Q. Financing newsvendor inventory[J]. Operations Research Letters, 2008, 36(5): 569-573.
[5] Chao X, Chen J, Wang S. Dynamic inventory management with cash flow constraints[J].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8, 55(8): 758-768.
[6] 陈祥锋, 朱道立, 应雯珺. 资金约束与供应链中的融资和运营综合决策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 2008, 11(3): 70-77.
[7] 张义刚, 唐小我. 供应链融资中的制造商最优策略[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3, 33(6): 1434-1440.
[8] 屠惠远, 华国伟, 汪寿阳. 资金约束供应链中最优融资和生产决策研究[J].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11, 31(11): 1412-1422.
[9] 王文利, 骆建文. 零售商提前支付与贷款担保下的供应商融资策略[J]. 管理工程学报, 2013,27,(1): 178-184.
[10] 占济舟, 周献中, 公彦德. 生产资金约束供应链的最优融资和生产决策[J]. 系统工程学报, 2015, 30(2): 190-200.
[11] Raghavan N R S, Mishra V K. Short-term financing in a cash-constrained supply chai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1, 134(2): 407-412.
[12] Kouvelis P, Zhao W. Financing the newsvendor: supplier vs. bank, and the structure of optimal trade credit contracts[J]. Operations Research, 2012, 60(3): 566-580.
[13] Yan N, Dai H, Sun B. Optimal bi-level Stackelberg strategies for supply chain financing with both capital-constrained buyers and sellers[J]. Applied Stochastic Models in Business and Industry, 2014, 30(6): 783-796.
[14] Caldentey R, Chen X F.The role of financial services in procurement contracts.[M].The Handbook of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in Global Supply Chains.John Wiley & Sons, Inc.,2011
[15] 于辉, 甄学平. 中小企业仓单质押业务的质押率模型[J]. 中国管理科学, 2010, 18(6): 104-112.
[16] 晏妮娜, 孙宝文. 考虑信用额度的仓单质押融资模式下供应链金融最优策略[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 31(9): 1674-1679.
[17] Yan N, Sun B. Coordinating loan strategies for supply chain financing with limited credit[J]. OR spectrum, 2013, 35(4): 1039-1058.
[18] 张钦红, 赵泉午. 需求随机时的存货质押贷款质押率决策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10, 18(5): 21-27.
[19] 白世贞, 徐娜. 基于存货质押融资的质押率决策研究[J]. 系统工程学报, 2013, 28(005): 617-624.
[20] 易雪辉, 周宗放. 核心企业回购担保下银行的存货质押融资定价决策[J]. 系统工程, 2011, 29(1): 38-44.
[21] 何娟, 蒋祥林, 朱道立, 等. 考虑收益率自相关特征的存货质押动态质押率设定[J]. 管理科学, 2012, 25(3): 91-101.
[22] 王勇, 张路凯, 孙海雷. 存货质押业务下最优质押比的研究[J]. 物流技术, 2014,(6):86-89.
[23] 易雪辉, 周宗放.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银行贷款价值比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12, 20(1): 102-108.
[24] 于辉, 甄学平. 先票后货物流金融模式下生产商融资决策模型[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3, 33(7): 1709-1716.
[25] 鲁其辉, 曾利飞, 包兴. 基于 Stackelberg 博弈的供应链采购融资模式[J]. 控制与决策, 2014, 29(10): 1907-1913.
[26] 占济舟, 张福利, 赵佳宝. 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和商业信用联合决策研究[J]. 系统工程学报, 2014, 29(3): 384-393.
[27] 孙喜梅, 余博, 韩彪. 基于 Stackelberg 模型的应收账款融资决策优化[J]. 深圳大学学报 (理工版), 2014, 31(6):654-660.
[28] 鲁其辉, 曾利飞, 周伟华. 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的决策分析与价值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 2012, 15(5):10-18.
[29] 曹文彬,马翠香.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博弈分析[J] . 商业研究,2013( 3): 168-173.
[30] Fisman R, Love I. Trade credit, financial intermediary development, and industry growth[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3, 58(1): 353-374.
[31] Ge Y, Qiu J. Financial development, bank discrimination and trade credit[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7, 31(2): 513-530.
[32] Seifert D, Seifert R W, Protopappa-Sieke M. A review of trade credit literature: Opportunities for research in operations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13, 231(2): 245-256.
[33] 朱文贵, 朱道立, 徐最. 延迟支付方式下的存货质押融资服务定价模型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7, 27(12): 1-7.
[34] 徐贤浩, 邓晨, 彭红霞.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随机需求条件下的订货策略 [J]. 中国管理科学, 2011, 19(2): 63-70.
[35] Protopappa-Sieke M, Seifert R W. Interrelating operation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in inventory control[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10, 204(3): 439-448.
[36] Wang Y, Shao Y H, Ou J Q. The Research on Trade Credit Short-term Financing in a Capital-constrained Supply Chain[C]. 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Atlantis Press, 2014,491-505.
[37] 王文利, 骆建文, 李彬. 需求依赖价格下的供应链预付款融资策略[J]. 系统管理学报, 2014, 23(5): 642-649.
[38] 王文利, 骆建文. 基于价格折扣的供应链预付款融资策略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 2014, 17(11):20-31.
[39] 曾顺秋, 骆建文. 基于数量折扣的供应链交易信用激励机制[J]. 系统管理学报, 2015, 24(1): 85-90.
[40] 肖肖,骆建文. 面向资金约束制造商的双渠道供应链融资策略[J].系统管理学报,2016,25(1):121-128.
[41] Zhou J, Groenevelt H. Impacts of financial collaboration in a three-party supply chain[R]. Workingpaper,The Simon School,University of Rochester, 2008.
[42] Jing B, Chen X, Cai G G. Equilibrium financing in a distribution channel with capital constraint[J].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2, 21(6): 1090-1101.
[43] Fabbri D, Menichini A M C. Trade credit, collateral liquidation, and borrowing constraint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0, 96(3): 413-432.
[44] 钟远光, 周永务, 李柏勋, 等. 供应链融资模式下零售商的订货与定价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 2011, 14(6): 57-67.
[45] Chen X. A model of trade credit in a capital-constrained distribution channe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5, 159: 347-357.
[46] 张智勇, 刘昆, 杨磊, 等. 考虑融资需求的供应链双边激励机制[J]. 预测, 2013 (1): 57-61.
[47] 陈晓旭, 孙海雷, 朱龙涛. 供应商担保契约下考虑资金约束的供应链协调研究[J]. 工业工程, 2013, 16(5): 26-31.
[48] 傅永华, 王学锋, 陈国华. 回购协调下存货融资和信用贷款的供应链融资选择[J]. 系统工程, 2014, 32(11): 44-49.
[49] Xu X, Cheng X, Sun Y. Coordination contracts for outsourcing supply chain with financial constrai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5, 162: 134-142.
[50] Chen X, Wang A. Trade credit contract with limited liability in the supply chain with budget constraints[ J].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2012, 196(1): 153-165.
[51] 陈祥锋. 资金约束供应链中贸易信用合同的决策与价值[J]. 管理科学学报, 2013, 16(12): 13-20.
[52] 张义刚, 唐小我. 部分延期付款下的制造商决策与供应链协调[J]. 管理学报, 2012, 9(10): 1536-1542.
[53] Jing B, Seidmann A. Finance sourcing in a supply chain [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14, 58: 15-20.
(责任编校:朱德东)
Review of Optimal Decisions-making and Coordination of Strategies of Supply Chain Financing with Capital-constraint
WANG Bo1,2, HUANG De-chun1,2, HUANG Zheng-wei3
(1.SchoolofBusiness,theNorthUniversityforNationality,NingxiaYingchuan750021,China; 2.IndustrialEconomicsInstitute,HehaiUniversity,Nanjing211100,China; 3.DepartmentofEconomicsandManagement,theThreeGorgesUniversity,HubeiYichang443002,China)
Based on the studies on the current literature, from different existed capital constraint angles, this paper summaries and reviews current research models and methods, research topics and goals, emphatically reviews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decisions-making of supply chain financing under financing method from external supply chain and internal financing method and analyzes the coordination strategies of supply chain financing in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chain contract and commercial credit.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studies are discussed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is pointed out.
supply chain financing; capital-constraint; optimal decision-making; coordination strategy
10.3969/j.issn.1672- 0598.2016.06.008
2016-07-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1102;71573072)
王波(1985—),男,陕西西安人;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供应链融资,最优化决策与方法研究。 黄德春(1966—),男,江苏海安人;河海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海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企业投融资管理研究。 黄正伟(1972—),男,湖北大冶人;博士,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与信息系统研究。
F272.3
A
1672- 0598(2016)06- 0049-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