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八宝镇壮族山歌的音乐特征*——以“八宝歌书”为例

2016-12-17 14:59童欣雨童靖宇
黄河之声 2016年15期
关键词:宫调衬词八宝

童欣雨童靖宇

(1.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浅谈八宝镇壮族山歌的音乐特征*——以“八宝歌书”为例

童欣雨1童靖宇2

(1.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壮族,自古便是一个善歌的民族。广南壮乡人自小便在歌的海洋中熏陶,一场场对歌赛,一页页歌书,记录了壮乡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歌书是壮族山歌史的写照,也是壮族山歌传承的纽带。本文以广南壮乡“八宝歌书”上的壮族山歌为例,着重探讨壮族山歌的音乐特征。

壮族;歌书;山歌

近年来,人们对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愈演愈烈,自2006年坡芽歌书被挖掘后,学术界刮起一阵“歌书”风。2009年文山州广南县八宝镇弄驴村再次发现绘有各种图案的“歌书”。这种“歌书”是几块约一米长宽的纸跟绘在上面的各种图案及提示性歌词构成,上面的每个图案代表一首歌曲。该歌书实际上是将当地的壮族山歌以图案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传承保护。该歌书主要流传于弄驴村黄氏家族中。笔者于2016年8月拜访了村里的几位主要传承人,对“八宝歌书”做了初步的了解与调查。下文将通过笔者采录的“歌书”歌曲中挑选几首代表性的歌曲从调式音阶、旋律线、节拍节奏、衬词来简要探讨八宝镇壮族山歌的音乐特征。

一、调式音阶

壮族是一个善歌的民族,壮族民歌最常见的调式为五声徵调式、羽调式、宫调式和商调式。广南县八宝镇弄驴村的壮族是数百年前从广西迁入的,当地人称其歌种为“分喂哎列”。曲调色彩属于徵类色彩,常常以do re mi sol为主,声音高亢嘹亮,听起来类似小号的声音。据村民回忆该村的山歌原本有六种调子,目前两种已失传,只剩四种调子。笔者搜集到的资料显示,该“歌书”上的曲调大多为宫调式,调式以三音组为基础。宫调式的音列主要有do re mi sol。旋律中的骨干音大多为do mi sol,强调do mi,mi sol的三度小跳。特性终止为mi mi re do或re mi re do。

例1:

此曲为典型的宫调式,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形式。四声音列形式,音列为do (re) mi sol,骨干音为do mi sol,re出现了两次,但基本都处在弱拍弱位上。最后的终止为mi mi re dol。

还有一种的音列为do re mi sol la。在do re mi sol的基础上加入了羽音la,形成五声音列。使旋律风格变得略微豪爽。例如

例2

此曲为五声宫调式,上下两乐句构成单乐段。

二、旋律线

八宝镇弄驴村的山歌不同于富宁地区的山歌,因为所用的音阶调式的关系,旋律有起有伏。音域基本上都是五度或者八度以内。旋律线最常见的一种形态便是调式骨干音形态,也可称为分解和弦式旋律。如例1,其旋律实际上是主和弦do mi sol的分解和弦。还有的旋律线条呈递降型,从一个较高的音开始,逐渐递降到一个较低的音终止。或者从一个较低的音开始,斜向上运动后又斜向下运动,形成一种波浪形旋律。旋律进行大多以级进或者三度小跳为主,较少有六七度的大跳。

三、节拍节奏

从节拍节奏来看,八宝镇弄驴村山歌大多为律动性有板,较少采用散板。大多山歌为二拍子或者四拍子。节奏节拍变化较少,节奏节拍重音不是很明显(受状语影响)。节奏型也较为规整,最常见的有均分、前短后长。常见的节奏型有xx,xx.,xxx,xxx等。结构规整,上下两乐句呈呼应关系。

四、衬词

八宝镇弄驴村山歌中采用了许多衬词。“唱腔出口,衬词随之”便是其典型的特征。衬词的运用使得山歌唱起来更加朗朗爽口。如“喂呀类”、“喂咿哟”、“哦”、“啊”、“呀”等。衬词的运用使浓郁的民族地方风格显现出来,起到了起腔限韵的作用。例如

例3

此曲中多次用到“啊”、“呀”、“哦”、“喂咿哟”等衬词,使歌曲唱起来朗朗爽口。特别是“喂咿哟”,体现了当地的风格。

“八宝歌书”是八宝镇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的内容包罗万象,牵扯到当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它是一本音乐宝典的同时也是记录壮乡人民民俗生活的百科全书,对于它的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笔者在采录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壮乡人民的热情好客与能歌善舞,在此文完成之即,对庞明望、蒙取福、黄绍生、黄汉锦及当地的各位传承人深表感谢!

2016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研究生项目《广南县“八宝歌书”考察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2016YJS108)

猜你喜欢
宫调衬词八宝
论宫调系统
藏族古乐谱《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衬词研究
“宫调声情说”流传考
再议诸宫调之“韵”与“宫调”
扬州民歌中衬词的语音特点及其来源
宋词元曲宫调浅谈(节选)
后来的我们,都有新的故事
中国民歌衬词的音乐性
养生八宝
八宝风光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