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珍
(四川省成都市华川中学校,四川 成都 610106)
音乐世界与生活世界——浅谈中学音乐教学
曾 珍
(四川省成都市华川中学校,四川 成都 610106)
音乐教学一直以来的边缘地位尽管与应试教育有着密切关系,但也与音乐自身教育方式的瓶颈有着重要关联。文中分析了不同音乐阶段教学的差异,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关联的意义网,将音乐世界拉近与还原至生活世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及其教学目的,为中学音乐教学提供借鉴。
中学音乐;音乐世界;生活世界;意义网
一直以来,在中学的音乐教育中,音乐的教学一直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地位,这种地位一方面源于现实的教育模式与音乐课程的定位,另一方面也与音乐教育方式的瓶颈化有很大的关系。我曾先后于中学与小学中任教,并也担任一些专业的培训辅导,对于中学的音乐教育、小学的音乐教育、以及专业的音乐培训课之间的不同有着深刻体会。在某种程度上,小学的音乐教育更注重游戏的开展,①专业的培训更注重技巧的熟练,而中学的教育却应是在一种熏陶中完成。然而,这种熏陶的目的却很少在实践中得以实现,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在我看来,正是一种音乐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裂。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就像一张白纸一样,音乐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在这张纸上留下欢快的印迹。所以在音乐的选择上,我们会选择欢快的音乐。所以我在教学课程中选择西方音乐相对较少一些,而更倾向于中国传统的音乐。这不仅仅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因为孩子们在这个阶段很少能理解什么叫东方、什么叫西方,而重要的是西方的音乐在很大程度上与孩子们的世界相差得太远。就算以贝多芬的《欢乐颂》为例,其中不乏欢快的格调,但其意境深远,气势磅礴,特别作为交响乐的这样一种表达方式对于孩子们来说太过宏大,这种宏大已经远远超出了孩子们的理解能力甚至承受能力。当然,如《圣诞歌》这类型的西方音乐,我会融入课堂中,因为这样的曲目与孩子们的生活世界相隔很近,孩子们很容易接受,被调动起来。
而谈及专业的培训课程,中国大多数孩子的音乐培训是一种“被动”式的安排,一种功利型的期待代替了一种兴趣的培养。所以我们看到,孩子们的弹奏往往是以“熟练”为目的,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面前的不是美妙的琴谱与琴键,而更像是“家庭作业”或者说以通过考试为目的复习准备。所以,在我多年的培训教学中,我很少看见有小孩对于练琴本身有一种出奇的兴趣。
相比小学教学与音乐培训课程,中学教学有其优势。②一方面,相较于小学生的“白纸”阶段,中学生已经有一些人生阅历,并能感受到一些生活、学习的压力,这样一种经验对于其接受更广阔的音乐主题与音乐表现方式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中学音乐教学的边缘化地位在某种程度上会变成其优势,因为其往往使学生能在“非功利”、“非压力”的状况下完成课程的学习,甚至理解、体会到一种音乐所带来的快乐、轻松甚至美妙。
中学音乐教育往往存在一个误区,我们往往拿一段音乐让学生随意听,甚至整堂课不停的放音乐。事实上,音乐课堂往往被浪费掉了。举个简单的例子,以朱晓玫所演奏的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为例,很多学生也许听过巴赫,但对于巴赫的音乐了解很少,很少人听过其哥德堡变奏曲,更不必说这个演奏者朱晓玫是谁。但是如果在课堂上我将朱晓玫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例如说,朱晓玫曾经在最苦的岁月里找到一架旧钢琴来练琴,对于其中缺了的琴弦竟自己用钢丝来代替。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的坚持,这样一个华人现在不仅是法国高等音乐学院的教授,也是世界著名的钢琴家;如果我再将其如何演奏《哥德堡变奏曲》的故事给学生分享,学生们也会很快理解为何他的演奏能成为经典之一。而这样一个过程,在笔者看来,正是一个将音乐世界与生活世界拉近的过程。
当然,这种背景介绍很多老师都会在课堂上介绍,但往往很多介绍都过于空乏,局限于什么年代、什么人物、什么名字的作品,但这些信息往往在孩子们脑海中一闪而过,因为他们大过可泛,与学生们的生活世界不发生关联,所以不会引起大家的兴趣。而往往我们最为忽视的细节,才是音乐课堂的关键。一堂音乐课的成功并不在于填鸭式的听了多少名家的音乐,而在于这堂音乐课的经历在孩子们的生活中留下了多少印迹,引起了多少思考,产生了多少共鸣,激起了多少鼓励。
在世界著名学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一个著名的萨瑟塔(又被称为解放塔),这个塔里有一个非常壮观的编钟琴,会有人定时演奏。笔者在伯克利校园参观期间,录制了这个编钟琴的一个完整的演奏过程。但是这样一段录像如果单纯的拿到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学生们根本无法理解。就算他们看到这样奇怪的琴会颇有些兴趣,但对于这个琴代表什么,其每天演奏什么,谁在演奏,这个琴与这座塔有什么关系,与伯克利分校又有什么关系等不知道的话,这样一堂了解一种特殊乐器与音乐的课显然不会成功,而且在学生们看来会显得非常的突兀。
所以,我们必须构建一个意义网,这个意义网就是让这种琴、这种音乐,甚至整个校园与学生们的生活世界发生关联,使他们具有理解的前提。这不仅包括照片,也包括一些简介,特别包括一些著名的故事,如马丁路德.金当年在解放塔下的演讲,如伯克利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与车位的故事③等等。当所有这些信息与课堂的主题之间被关联起来后,学生们也就有了足够的信息去理解为什么一个大洋彼岸的钟楼在当下具有了现实意义,为什么一段奇特的演出吸引如此多的人去伫立、观赏?而当学生在自己欣赏这段音乐时,自然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因为原来的遥远的音乐世界一下子就变成了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学生们就会主动去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种场景,一种表达。
事实上对于中学的孩子们来说,绝大部分喜欢与了解流行音乐远甚于古典音乐,这中间的主要原因当然也是流行音乐与生活世界有更大的相关性,而古典音乐则相去太远。所以在中学音乐课堂中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却在于如何引入,引入哪些音乐才是真正的问题。
我曾经与一个音乐教师交流,谈到现代流行音乐在音乐课堂的鉴赏问题。其中我们谈到汪峰的《春天里》,其实这首歌无论是作词还是谱曲、演唱都非常不错,但是当这位教师将这首歌拿到课堂上欣赏的时候,学生的反响却并不好,这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事实上,在笔者看来,却很正常。在这首歌里所描述的一个人对当下束缚的反抗,对年轻时候的自由的怀念并非一个中学生能够理解里。如这首歌歌词曾提到“当初的我是那么快乐,虽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在街上、在桥下、在田野中,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其意境也许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很容易理解,但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实在有些勉强,对于自由与束缚,他们不过是平常生活的模糊认识,远达不到这样深刻的理解与精神诉求。所以这样的歌曲无论进行多少的意义渲染与背景设置,它都很难在学生们的生活世界得到回应。换句话说,在流行音乐的选择上,我们同样必须注意其与生活世界的关联,选恰当的音乐,进行更好的音乐与生活的架构。
古人说:哲学始于惊异。事实上,这世界的一切知识都莫不是始于惊异。而这种惊异的产生,就中学音乐课堂来说,就是要拉近音乐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距离,甚至将音乐世界还原到生活世界中去,从而让学生在一种关联的意义网中重新思考音乐。而我们所作的所有铺垫,所有情景的设置,所有信息的传递,正是试图完成这一样拉近与还原的过程,从而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
注释:
① 笔者所谓的游戏并非是指日常的游戏意思,而是侧重于音乐教学对于小孩所提供的一种欢快的氛围,这种氛围中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沟通能力、配合能力等,并对音乐有初步的兴趣。
② 需要明确的是,这并不是说中学音乐教学比其它音乐教学重要,不同的音乐教学模式有其侧重,各有其功能,本文则主要阐述中学音乐教学的特殊之处。
③ 伯克利分校出了很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学校车位非常紧张,但对于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学校会专门的划定一个车位,写上“NL”,表明是该教授的专属车位。这种车位紧张的状况,以至于有教授在获得诺贝尔获的电话通知后,对学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终于有一个车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