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红,张 希,蔡小丽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麻 醉
BIS监测靶控输注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陈 红,张 希,蔡小丽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目的 观察BIS监测靶控输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15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对照组输注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评估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认知功能并计算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1d,3d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7d的识记和回忆1、长记忆、动物名、分类与类同、临摹六项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1d和3d,7d的SECF总体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1,3,7d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BIS监测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均较小,更适合老年人群应用。
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认知功能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手术后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表现主要为焦虑、意识与认知障碍、记忆受损、精神错乱、精神运动异常、人格的改变等[1],具有波动性、可逆性、昼轻夜重等特点,因此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2]。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造成的医学及社会问题日趋严重,部分老年患者可发生永久性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而对老年患者的麻醉和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非常必要[3]。本研究选择125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BIS监测靶控输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315例作为研究对象,麻醉方式为BIS监测靶控输注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患者均识字非文盲,依从性较好;ASAⅠ~Ⅱ级;对研究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脑血管病患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癫痫、痴呆及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有严重的视力、听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障碍的患者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术中服用抗胆碱药物的患者;术中有低血压或者高血压累计时间>15min的患者;各种原因无法完成或拒绝测试全过程的患者;术前1d行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24分的患者。患者年龄60~75(67.5±8.1)岁,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57例,男83例,女74例,年龄(67.2±8.6)岁;对照组158例,男85例,女73例,年龄(68.4±9.2)岁。2组基线资料一致(P均>0.05)。
1.2 方法 2组均进行术前访视,确定未使用麻醉药物。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开放外周静脉通道,术中实时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连接脑电双频指数监护仪,监测BIS,维持BIS为40~50。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mg/kg)、维库溴铵(0.1mg/kg)、依托咪酯(0.3mg/kg)和芬太尼(5μg/kg)进行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麻醉呼吸机行机械通气。观察组采用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血浆浓度目标值维持在1.0~1.5μg/mL)加瑞芬太尼(1μg/mL)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浓度目标值维持在4.5~6.5μg/mL)加瑞芬太尼(1μg/mL)维持麻醉。按照血压、心率、BIS指数等指标对麻醉深度进行实时调整,密切观察患者体征,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突发状况。
1.3 观察指标 一般指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麻醉时间、出血量、输液量等指标。认知功能检测时间点为手术前12h、术后1d、3d和7d。认知功能测定:采用由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等再加以扩充和修改而的成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F)进行,其主要内容包括定向(时间定向和地点定向),识记(测瞬时记忆以及其他),数字广度(包括顺背与倒背,测注意力与瞬时记忆),回忆1(测两种类容的短时记忆),长记忆(测长时记忆以及现实),动物名(测特定范畴的信息提取能力),划销与计算(测视知觉注意力与注意集中能力),分类与类同(测分析和综合能力),临摹(测空间结构能力),语言的命名、重复、阅读、书写与执行(对应的测定目标为有无命名性失语;测定听觉、传导及构音功能;测视觉以及言语理解力;测感知-运动协调能力;测言语理解以及运动协调能力),回忆2(测短时记忆的保持以及学习能力)。计算术前SECF各项得分标准差,若术后得分降低值≥1个标准差,则为该项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若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项≥2项则认定该患者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2.1 2组一般监测指标比较 2组低血压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麻醉时间和术中输液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监测指标比较
2.2 2组手术前后各项目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2组术后1,3dSECF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均<0.05);观察组术后1,3d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7d识记、回忆1、长记忆、动物名、分类与类同、临摹6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2.3 2 组手术前后认知功能总体得分比较 2组术后1,3,7d SECF总体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评分(P均<0.05);观察组术后1,3,7 d SECF总体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2组手术前后各项目认知功能评分,分)
注:①与对照组相比,P<0.05;②与术前相比,P<0.05。
表3 2组手术前后认知功能总体得分比较,分)
注:①与对照组相比,P<0.05;②与术前相比,P<0.05。
2.4 2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1,3,7d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相比,P<0.05。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手术后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机制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紊乱。术后认知障碍是在老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退化的基础上,由心脑精神疾患、心理因素、应激反应、手术创伤等多种因素造成中枢神经递质系统的进一步紊乱所引起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研究发现,全身麻醉下接受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术明显高于非手术组[4]。国内研究显示50~70岁的中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3d和7d分别有62.5%和40%的患者发生了认知功能障碍[5]。老年手术患者在长时间麻醉后是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发人群,而且与老年痴呆病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更易发展为老年痴呆[6]。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造成的医学及社会问题将会日趋严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选取安全、可靠、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较小的麻醉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315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BIS监测靶控输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瑞芬太尼是最新的μ阿片受体激动剂,药效强,起效迅速,清除率快,持续输注无蓄积,苏醒快,剂量容易控制,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可安全应用于老年患者[7]。依托咪酯属强效、短效非巴比妥类催眠药,对循环功能影响小,但是其可短暂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8]。研究显示,依托咪酯TCI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已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9]。丙泊酚是临床上常用的短效静脉麻醉药,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被广泛用于临床麻醉诱导、维持和辅助镇静。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是临床常用于老年患者的麻醉方法,两药均具有持续输注半衰期短,术中调整方便,具有无苏醒延迟、安全、可靠的优点[10]。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在低血压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麻醉时间和术中输液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麻醉方法较为安全、可靠,适合临床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是反映镇静深度的可靠指标,可为麻醉深度的判断提供准确、客观、便利的依据[11]。靶控输注的合理应用,将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靶控输注,可维持血药浓度的稳定,麻醉可控性强,有利于对麻醉深度进行调整[12],同时结合BIS监测的数据实时调整,可以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克服个体间药动学和药效学差异,从而能保障老年患者手术安全。
对2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障碍量表测定,对SECF的11项分别统计,与术前相比,术后1,3d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2组术后1,3,7d的SECF总体评分均低于术前评分,提示麻醉可以严重影响患者认知功能,对其认知功能不同分项具有显著影响。观察组术后1,3,7d的SECF总体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BIS监测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观察组术后1,3d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7d的识记、回忆1、长记忆、动物名、分类与类同、临摹六项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3,7d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BIS监测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均较小,适合老年人麻醉手术。
[1]IngC,DimaggioC,WhitehouseA,etal.Long-termdifferencesinlanguageandcognitivefunctionafterchildhoodexposuretoanesthesia[J].Pediatrics,2012,130(3):e476-e485
[2]BoscoloA,StarrJA,SanchezV,etal.Theabolishmentofanesthesia-inducedcognitiveimpairmentbytimelyprotectionofmitochondriainthedevelopingratbrain:theimportanceoffreeoxygenradicalsandmitochondrialintegrity[J].NeurobiolDis,2012,45(3):1031-1041
[3] 务军. 高龄全膝关节置换的不同镇痛方式: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26):4139-4143
[4] 蔡爱球,李锐,刘甦. 腰硬联合麻醉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高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327-328
[5] 何建明.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定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比较[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9(6):510-513
[6] 许德奖,杨威,赵国栋,等. 丙泊酚与气体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Meta分析[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11):1623-1627
[7] 于学超.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麻醉及手术的关系[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5(z1):18-20
[8]KramerU,ChiCS,LinKL,etal.Febrileinfection-relatedepilepsysyndrome(FIRES):doesdurationofanesthesiaaffectoutcome?[J].Epilepsia,2011,52(Suppl8):28-30
[9] 陈琛,徐光红,李元海. 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1):133-136
[10] 王晓军,罗铁山,赵涛,等. 3种不同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9):2544-2545
[11] 张洁茹,朱虹燕,苑野,等.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5):1264-1265
[12]FlickRP,KatusicSK,ColliganRC,etal.Cognitiveandbehavioraloutcomesafterearlyexposuretoanesthesiaandsurgery[J].Pediatrics,2011,128(5):e1053-e1061
张希,E-mail:2857003010@qq.com
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第五附属医院资助项目(XJC2013200)
10.3969/j.issn.1008-8849.2016.35.034
R
B
1008-8849(2016)35-3969-03
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