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宇,王 俊,叶沃若,宫剑滨
(1.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2.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伏格列波糖联合辛伐他汀对伴糖耐量减低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内皮素的影响
刘书宇1,王 俊1,叶沃若2,宫剑滨1
(1.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2.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目的 观察伏格列波糖联合辛伐他汀对伴糖耐量减低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将88例伴糖年量减低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给予辛伐他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研究组44例给予辛伐他汀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负荷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脂联素、瘦素以及内皮素水平,统计2组患者血糖转归情况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FBG、2hPG、HbA1c及瘦素与内皮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脂联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糖转归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伏格列波糖联合辛伐他汀可显著改善伴有糖耐量减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内皮素水平,且疗效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冠心病;糖耐量减低;辛伐他汀;伏格列波糖;内皮素;瘦素;脂联素
糖水平的目的[3]。本研究观察了伏格列波糖联合辛伐他汀对伴糖耐量减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以及内皮素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伴糖耐量减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8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且符合糖耐量减低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BG)<7.0mmol/L,7.8mmol/L≤糖负荷2h血糖(2hPG)≤11.1mmol/L。排除伴有慢性感染性疾病、系统性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伴有明显吸收消化障碍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者,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伴有血液性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伴有严重并发症或患有晚期肿瘤预期生存时间<6个月者。患者年龄均≥60岁,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男21例,女23例;年龄61~85(75.62±5.61)岁;冠心病病程7~13(10.23±2.13)年;糖耐量减低病程1~5(3.12±0.41)年。研究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60~86(75.74±6.84)岁;冠心病病程6~13(10.31±2.06)年;糖耐量减低病程1~4(3.05±0.23)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随餐口服阿卡波糖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05)50mg/次,3次/d,于餐后口服辛伐他汀(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910),起始剂量5mg/d,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40mg/d。研究组餐前口服伏格列波糖(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08)0.2mg/次,3次/d,辛伐他汀服用方法及剂量同对照组。2组均持续治疗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检测2组治疗前后FBG、2hPG、HbA1c水平。②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瘦素以及内皮素水平。③统计2组患者血糖转归情况,糖尿病:FBG≥7.0mmol/L,2hPG≥11.1mmol/L;糖耐量异常:FBG<7.0mmol/L,7.8mmol/L≤2hPG≤11.1mmol/L;糖耐量正常:3.9mmol/L≤FBG≤6.1mmol/L,2hPG<7.8mmol/L。④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2.1 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2组治疗前FBG、2h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FBG、2hPG、HbA1c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 2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瘦素、内皮素水平比较 2组治疗血清脂联素、瘦素、内皮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脂联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瘦素与内皮素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2.3 2组治疗后血糖转归情况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血糖转归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瘦素、内皮素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
表3 2组治疗后血糖转归情况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2=8.945,P=0.000。
2.4 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随访6个月,对照组出现急性心肌梗死1例,心绞痛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1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9.09%;研究组出现急性心肌梗死1例,心绞痛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1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82%。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糖耐量减低与心血管疾病存在密切联系,二者互为高危人群。其中糖耐量减低是正常糖代谢与糖尿病之间的特殊状态,是糖尿病的前期病理状态,其主要特征为餐后血糖升高[2,4]。临床资料显示,大多冠心病患者伴有糖耐量减低,其中冠心病患者中糖耐量异常者约占76.9%[5-6]。另一方面,餐后高血糖可加重胰岛素抵抗,增强葡萄糖氧化应激反应,加重低度血管炎症反应和内皮功能障碍,引发凝血功能异常、脂代谢异常、纤溶活性降低,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可能性,诱发冠心病[7-8]。
有关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联素、瘦素以及内皮素有密切关系[9-10]。脂联素又称脂肪细胞补体相关蛋白或凝胶结合蛋白,血清脂联素存在形式为六聚体、三聚体或高分子量聚体。正常血管内皮细胞无脂联素的黏附,当内皮细胞受损后则导致脂联素聚体,进而调节内皮细胞功能。有研究指出,血清脂联素水平随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呈进行性下降,脂联素水平过低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11]。瘦素是由白色脂肪组织合成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该物质可通过与瘦素受体结合,产生生物学效应,进而影响机体代谢或生理过程,其主要功能在于对进食和能量的消耗过程进行调控,以维持正常饮食活动。然而,瘦素高水平可导致机体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增加氧自由基的产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可能性增加。内皮素有强大的正性肌力作用,高浓度内皮素的缩血管升血压效应可造成机体心率受到抑制,引发心肌供血不足,诱发心肌细胞糖超载,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心律失常。
辛伐他汀为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抑制剂,具有较强的降血脂作用,此外,该药物可改善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稳定斑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阿卡波糖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通过竞争抑制小肠上皮刷状缘葡萄糖等多种多糖水解,延缓蔗糖的消化吸收,使餐后血糖上升减弱,降低全天24h血糖,从而间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12]。此外,阿卡波糖可改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浆内皮素水平,延缓糖耐量减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但阿卡波糖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伴有糖耐量减低的冠心病患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血糖转归不理想,与上述研究结论一致。
伏格列波糖为一种新的葡萄糖苷酶抑制药物,该药物可抑制微绒毛膜的双糖水解酶活性,从而延缓双糖类的吸收,降低进餐后血糖峰值。此外,该药物可通过控制血糖水平,进而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血糖改善情况以及血糖转归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血清脂联素、瘦素、内皮素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伏格列波糖联合辛伐他汀可显著改善伴有糖耐量减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糖水平,影响血糖转归。
综上所述,伏格列波糖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伴糖耐量降低的老年冠心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推测与改善血清脂联素、瘦素、内皮素水平有关。
[1] 董学勤,安艳荣,吴志红,等. 伴糖耐量减低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及病变特点分析[J]. 中国临床医生,2016,44(1):39-41
[2] 刘芳,潘志红,陈书艳.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不同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3):255-257
[3] 尹绢,寇光,邱元芝,等. 伏格列波糖早期干预治疗对合并糖耐量减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348-350
[4]MaggioniAP,FabbriG,BoschJ,etal.Effectsofn-3fattyacidsonlong-termoutcomesofhighrisk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mellitusorIGF/IGTwitharecentmyocardialinfarction[J].EurHeartJ,2013,34(1):1966
[5] 何琴,张莉芸,王勇,等. 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1526-1528
[6] 陈韵岱,李丹丹,董蔚,等. 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中糖代谢异常的门诊筛查流程及现状调查[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12):995-999
[7]AnandSS,DagenaisGR,MohanV,etal.Glucoselevelsareassociatedwithcardiovasculardiseaseanddeathinaninternationalcohortofnormalglycaemicanddysglycaemicmenandwomen:theEpiDREAMcohortstudy[J].EurJPrevCardiol,2012,19(4):755-764
[8] 李芳,张鹏宇,杨志宏,等. 冠心病患者糖耐量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分析[J]. 临床荟萃,2014,29(3):305-308
[9] 覃泱,徐彤彤,吕祥威.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变化及意义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3(39):3909-3912
[10] 武琦,徐彤彤,覃泱,等. 血清脂联素, 瘦素与心力衰竭程度关系的研究[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2):182-184
[11]IshikawaS,ShimanoM,WataraiM,etal.Impactofsitagliptinoncarotidintima-mediathicknessinpatientswithcoronaryarterydiseaseandimpairedglucosetoleranceormilddiabetesmellitus[J].AmJCardiol,2014,114(3):384-388
[12] 陈国钦,区彩文,李健豪,等. 阿卡波糖早期干预治疗对合并糖耐量减低的冠心病患者的影响[J]. 新医学,2012,43(5):308-310
[13] 吴茂红,吕玲. 糖耐量异常对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功能, 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阿卡波糖的干预作用[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22(3):287-292
[14] 汪征,李自成,陈小明,等. 阿卡波糖对冠心病伴糖耐量受损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的影响[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4,30(3):244-247
10.3969/j.issn.1008-8849.2016.35.032
R
B
1008-8849(2016)35-3964-03
宫剑滨,E-mail:Agong62@163.com
2016-03-29
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的前期状态,可导致内皮细胞以及末梢器官细胞的代谢损伤,引发微血管并发症。伴糖耐量减低的老年冠心病较单纯冠心病患者更易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影响预后,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糖耐量减低可以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产生氧化应激,且冠心病患者早期大多存在糖耐量异常,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二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等各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临床上多通过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以达到控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