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易班“e德堂”医德线上教育平台构建

2016-12-16 09:09陈瑞兰毕建敏
关键词:易班医德医学生

陈瑞兰,毕建敏

(1.福建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部,福建福州350108;2.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福州350122)



基于易班“e德堂”医德线上教育平台构建

陈瑞兰1,毕建敏2

(1.福建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部,福建福州350108;2.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福州350122)

借助易班新媒体互动空间,构建“e德堂”医德线上教育平台。利用网络论坛、线上主题活动、新媒体资源分享等应用方式,创新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具体组织形式,丰富医德教育内容与路径,助力提升医德教育的成效与质量。

医学生;医德教育;易班;e德堂

医德是社会道德的一部分,特指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职业操守与行为规范。医学生医德教育是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系统开展医学职业道德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医学生高尚情操与从业素养。医德教育是医疗队伍医德建设的起点,更是和谐医疗环境创设的重要环节,贯穿了整个医学学习生涯。现阶段医学生医德教育面临一定的困境:一是医疗卫生单位与医学院校存在“物化倾向”[1],重医学生知识技能教育,轻道德品质培养与评价;二是校园文化对于医德教育的倾向性不够,忽视对日常医德文化氛围的营造;三是医学生医德教学过程人文课程比重低,教学内容滞后于医学发展实践,重内容传授,缺乏具体实践,忽视学生主体感受,难以引起道德情感的共鸣等。解决当下面临的困境,需对医德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易班“e德堂”医德线上教育平台构建就是创新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一种探索。易班(E-CLASS)是为大学生量身定制的互联网社交平台[2]。“e德堂”医德线上教育平台以易班为阵地,集合校内外力量,创设易班“e德堂”教育模块,构建医德线上教学。

一、“e德堂”医德线上教育特点

较之于传统医学生德育培养方式,“e德堂”医德线上教育革新了传统课堂医德教学的学习模式,通过建立线上学习交流互动平台,丰富了医德教育内容与路径。

(一)参与便捷广泛

现代医学教育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突出知识的积累,引导学生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为临床实践奠定基础,却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和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高年级临床实习学生只关注临床技能的学习,缺乏人文教育。利用“e德堂”线上平台开展德育工作,操作便捷,特别是易班手机App客户端可随时随地查看最新信息,利用该平台发布最新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要求,医学生可在第一时间获取相关教学资料,并对教学资料作出相应的教学反馈。通过推送消息,进入话题论坛,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与思考,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弥补医德人文关怀教育的不足。

(二)情境体验丰富

医学院校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一般局限在思想道德教育和医学伦理学的教学中[3]。长期以来,形成了教条化的教学方式,将课本教育内容的掌握与记忆程度作为最终衡量与考评的依据。尤其是教学内容,存在时间上的距离感,某些内容因为时空限制,其普遍性、真实性、体验性大打折扣。而“e德堂”可结合当下最新的教学资料与最前沿的医学动态,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情景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资源,设计更多的视频、音频、图片等材料,如引入校生命科学馆,在情境中体验具体德性的内涵,获得道德情感体验,切实认可善的品质,导引善的行为,进而把握医德的精髓。

(三)形式开放新颖

基于网络平台易班“e德堂”开展医学生医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改进了医学生医德培养教学模式。教师在线上平台结合“PBL”案例讨论教学模式[4],由理论讲授的单一性逐步向互动参与性过渡,师生可自由平等地探讨、交流。这种注重体验式教学与自助式学习的方式,如开放视频课程等,能够接轨道德主流价值,具有向着自我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目标迈进的特点,更加容易得到学生的肯定与吸纳。

二、易班“e德堂”医德教育线上平台内容要求与模块建设

易班“e德堂”医德教育平台内容需要适当予以引导,平台自身管理方式易造成教育内容的“机关化”“行政化”[5],导致失去吸引力。所以医德教育的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从实际出发,增强解决医德教育问题的主动性和实效性,要将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同时还应注意教育内容的“泛娱乐化”问题,缺乏思想引领的主线,这样就失去医德教育本身的意义。

(一)话题与活动发起模块

话题与活动发起模块分为话题活动与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都可发起,并在易班平台推送通知。话题发起主要是线上活动,进入所在学院、班级,邀请同学们参与讨论,可表达观点,也可留言点赞。话题发起的核心应是围绕医学生医德养成展开,可以是一则故事,也可以是社会事件等。活动发起则是线上号召,线下行动。良好德性的养成需要通过“善”的行为来体现,特别是积极参与临床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感悟德性,积累善行,树立起稳定的医德信念。同时,线下活动要注重信息反馈,将线下活动以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在线上展示[6],巩固善念。话题与活动发起模块要充分体现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易班医德教育平台构建中要突破目前易班行政线性管理模式,突出学生的网络主体地位,强化“育人为先”理念。

(二)“e德堂”精品课程模块

精品课程模块中可建设视频课程教学、大医讲坛、榜样力量三部分内容。视频课程教学能够有力地扩充医德课堂教学内容,突破课堂教学中教学计划学时的限制,并且内容丰富、形象,易于领会;“大医讲坛”主要讲述医疗从业人员医德实践的一线经验,同学可发起网络投票,票选出同学们心中最喜欢的“声音”,邀请其“发声”,提升参与性;榜样力量借助典型人物的优秀品质去影响医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构建更加形象、生动、具体的医德形象,实现教育效果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助力医学生医德理论、规范教育,进而内化为自身意志品质与行为。

(三)“e德堂”热门资料模块

易班网络平台存储量是无限的,在“e德堂”热门资料模块中,可以实现数据、文档、图片和视音频等内容的集中存储和共享。成员均可在移动媒体终端登录热门资料模块,提取所需学习资料,分享信息资源;另外,通过对个人使用足迹的记录进行分析等技术手段,可以精确定义医德资源使用的描述属性,方便检索与存储;准确定位线上资源利用情况,不断拓展“e德堂”资料边沿;开放的网络平台改变了过去教师或工作人员独自维护资料、信息单项流动的局面,实现师生共建线上资源库,形成信息双向流动,保持资料的生机与活力。

三、易班“e德堂”线上平台开展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途径

易班“e德堂”医德线上教育平台构建不仅要强化自身平台实力的打造,还要依靠教育体系力量的发挥,发掘出更多校内外资源,依托班级、个体发展的主动性,加强实践,激励最大能量的迸发。

(一)完善领导机构,建立立体化的教育管理体系

由学校层面组织建立易班“e德堂”医德线上教育平台,成立专门的领导工作小组,统筹协调,研究制定推进易班医德线上教育平台建设的相关政策和实施计划,并纳入到学校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中。构建教务处、校团委、学工处、附属医院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责任明确的管理机制。重视医学生医德教育质量检测,将人文素质列入医学生的教育测评体系。在医学生临床实践中也应注重其良好医德的培养,依托易班“e德堂”医德线上教育平台,将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生学习生涯的始终。真正做好“e德堂”的内容建设与实际效果检验,把握好方向与节奏,督促抓好各个工作环节。

建立学院二级工作站,负责各学院易班医德教育工作的推进[7],包括组建班级易班医德工作联络网,统一部署工作,整体推进“e德堂”医德线上教育平台的建设及其成效落实。开放学院、班级、学生相应的线上管理权限,建立个性化管理模式,协同开展线上医德教育的各项活动。

(二)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知行合一的医德教育模式

充分调动教务、学工、宣传、附属医院等各部门的资源向易班医德线上教育平台汇聚,引导支持学术大师、教学名师、优秀导师在易班“e德堂”开设德育专栏,如拍摄部分一线医护员工的优秀事迹,制作成医德教育教学资源。制定鼓励医护职工、医学生、先进典型人物等主动参与易班医德建设的机制和办法。坚持医德教育“引进来”,线上票选,并邀请一些道德楷模、社会文化学者前来学校以讲座、报告等形式言传身授,结合道德讲堂,营造良好的医德校园文化。

知行合一就是将道德感知和实践行为合二为一,通过“e德堂”线上号召,线下组织参与医德实践,接触临床和社会,在时间和空间上拓宽医德教育领域,如参观医院、义诊、送医送药三下乡、体验式生命教育等,使医学生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地接触医院和服务对象,接受医德的感染。经过医德实践,切实把“e德堂”线上平台学习与医德实践有机融合,逐步形成良好而稳定的医德品质。

(三)发挥班级、个体的自我教育管理功效

班级是“e德堂”医德教育最基本的学习主体,更是活动的主阵地。医德教育要通过班级这个载体展开才能产生带动效应,营造出良好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每个班级要开展班级医德教育管理培训,建立班级管理队伍,促进“e德堂”医德教育工作与班级的有效衔接。

“e德堂”线上平台主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与塑造。人文精神培养的关键在于内化。医学生不仅要接受基本道德观念的教化,更重要的是自我成长中的内省、体验、反思、启悟,“e德堂”线上平台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丰富道德体验,接受线上文化熏陶,用实践和感悟将所学知识融入自己文化生命之中[8]。

(四)建立合理激励考核机制

要加强对“e德堂”队伍的激励,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对教师开展各类基于易班线上教育的专项培训,配套评优奖励、培训研修、资质认定等给予政策支持。“e德堂”线上教育可作为教师的日常工作量计算,在课时、课酬方面予以倾斜,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指标,临床学习中医师对医学生医德的培养也应作为医师考核指标与绩效认定。学校也可出台专项政策和经费支持,将学生骨干纳入学校学生干部序列进行培养,并设立相关政策,通过评优奖励、学分认定等方式激励学生开展自主建设。另外,可将易班医德教育学习列为选修课时,作为选修学分,激励同学们主动参与学习。

(五)立足自我,开发校本课程

“e德堂”平台建设可立足校本特色课程,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开发。学校要依据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突出特色文化建设,注重医学生医德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特别是要将临床实践中一些医德教育的好做法、好案例作为典型在平台推广,形成医德教育校本特色内容。

[1]王 洪.“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医学生医德教育问题[J].辽宁医学院:社会科学版,2010(3):78-80.

[2]刘智斌,雷卓伟.基于网络行为分析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上海海洋大学易班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2(11):76-79.

[3]迟盼盼.医学生医德教育困境及对策[D].长春:吉林大学,2013:16-19.

[4]肖丽俐,李志坚,钱 勇.PBL教学模式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4(28):128 -131.

[5]沈 漫.易班资源整合策略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3(5):71-73.

[6]李红利.“易班”推广过程中大学生网络行为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1(7):89-91.

[7]王 莉.基于易班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控重点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6):30-32.

[8]谷晓红.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初探[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编辑:马川建)

2015-12-10

陈瑞兰(1988-),女,助教,医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009-4784(2016)03-0008-03

猜你喜欢
易班医德医学生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易班实名制下陕西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生态构建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医德实践对提高实习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与价值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高等学校易班平台推广建设探析
辅导员应用“易班”开展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易班平台环境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医德信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