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教学的核心,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也很重要,换言之,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是未来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的要求。那么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语文,因此,语文教师必须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主体的思想,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以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 自主 引导 导演 情趣
【中图分类号】G 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23-02
小学语文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现代课堂教学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才能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情趣,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更好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制力比较低,而且天性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了新奇,课堂中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其注意力,一定要避免因为课堂教学枯燥而致使小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语文教师要积累和运用授课技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并且在学习中享受乐趣。这样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老师们关注的一个热点。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少些包办,多些自主
1、学生是学习的"主角"
应当"以学论教",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自由地参与学习,演好学习的主角。
第一、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人不能被动的接受来自他自身以外的刺激,有效果的学习必须具备个人意义,是个人的意义,是个人能在时间和环境适宜的条件下,按照他的知识和理解去行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知书里所有的学习都是自我学习的观点。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把学习内化为个人的需要;同时,大力创造自我学习的机会,能放手的一定放手,能自主的一定自主,不代替学生思考,不代替学生学习,让学生自主的运用"双基"去解决实际问题,如自主运用拼音,字典自学生字新词,自主运用阅读方法读懂课文,自主修改作文,自主校对和相互盯对作业,学做"小老师",即知即传,教人教己,学会学习。
第二、要让学生学会自我发现。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并根据这些知识来测试学生,不可避免的造就一些只会伏案用功的学习者。如果鼓励学生"发现",学生就能把他所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而且会产生自信心,这是对学生最好的奖励。因此小学语文应改变单纯的由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围绕问题去找所谓的"正确"答案,把阅读课上成问题串联课,以讲带学的做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并在阅读中自我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三、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即是学生过程的出发点,又是学习过程的归宿。学会自我评价就是学会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改变单纯教师独家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进行相互评价,自我评价,自我完善。
2、教师是学习的"导演"
一个语文教师在上课如同一个演员在表演,应该进入角色,这样学生才会进入课文所创的情境,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一个语文教师怎么去引导学生去学习才是关键,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无视或轻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放任学生,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害的。当然,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等于用教师的责任和权威去压制学生,而是要善于把学生上一个发展阶段和目前阶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找到自主学习的道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摆正位置,在课堂上当好"主持人",控制教学过程,控制学习方向,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当好"向导",在字词句段篇的难点上、在读写训练的重点上、在读写方法的指导上用力,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基本技能和工具;当好"咨询者",及时释疑解惑;当好"发动机",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信心。
二、少些限制,多些引导
第一、应从教师嘴里省下时间,留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因此,活动时间是个性发展的首要条件,如果活动时间、休息时间完全被占用了,学生主动发展就成为一句空话。
第二、应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过去对学生的限制太多,这个不准,那个不行,把学生的手脚都捆绑起来,学生如何去主动参与学习?应当允许学生主动抢答、提问,允许学生走出座位去帮助和请教其他同学,允许学生在自学、讨论、阅读、写作方面自由交流,自由辩论。
第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幻想。因为想象和幻想是创造之母,如果善于抓住课文的空白处和耐人寻味处,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这就为学生留有创造的空间,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
第四、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敢于怀疑"正确"答案,敢于打破权威是富有创造的表现,这种精神不能扼杀。
第五、要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勇于创新。创造力并不是少数几个人的特殊天赋,教师应注意抓住智慧的"火花",点燃学生创造的"火炬"。曾经有一位学生用"丢"造出"上学时,毛毛把爸爸丢了"的句子,老师却用鲜红的"×",弄"丢"了学生创造的积极性。
三、少些理性,多些情趣
情趣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它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调节支配的作用。生活中的情感能感动人,教学中的情感也如此。学生的心灵火花要靠教师的情感去点燃;学生那一扇扇关闭着的心扉要靠教师情感的钥匙去启开。教师的情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是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培养情趣是培养能力和开发智力的先导。如果学生对教师无感情,甚至有反感,那么再好的课,他们也听不去,而且还会影响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俗语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话很有道理。我想,情感和兴趣是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的,成为激励学习的内在动力。经过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其实,语文教材荟萃了许多中外著名佳作,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因此,小学语文应克服重智育轻美育的倾向,注意发挥教材美学方面的教育价值,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熏陶中,通过情感与认知的多次交互作用,使学生的情操得到不断升华,从而以知促性,情理统一,建构学生完善的精神世界。首先,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赏析和品味,领悟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给学生以思想的洗礼,并能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体会到美是社会的主旋律,美必将会战胜丑。其次,要通过电化教学手段和表演手段,融文学与艺术为一体,渗透艺术美。教材是挖掘美的矿藏,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美。关键是在于我们语文老师是否善于挖掘,善于分析引导。再次,要引导学生从美景、美行、美情中去挖掘美,感悟美,接受美,并通过审美的过程来培养、提高学生审美的能力。也可以通过观察自然、体验生活和挖掘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的习作指导,描绘自然美、社会美和生活美。
作者简介:
马莉,生于1971年,小学一级教师,现从教于原州区官厅镇高红小学。有多篇论文在市级评选中获奖,其中论文《学校发展我成长》在“CFP”项目学校“我和爱生学校”征文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在论文《我的教育生涯》在第四届全国教师语文文字基本功大赛中火二等奖;在宁夏中小学教师“教育叙事”评比活动中,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