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向
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指导下,顺应高中生健康成长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各地中学逐步开展。从目前各地中学的开展情况看,要有效做好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依靠专职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挥高中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让高中班主任成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
一、高中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
高中班主任在高中生的学习和成长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由此可知,高中班主任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对中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
二、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高中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对于身兼心理辅导者和班级管理双重角色的班主任来说,如何提高自身的心理素养和政治素养,发挥班主任这一角色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优势,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班主任老师用心去尊重学生,只有老师从内心出发,从行动上落实,真正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不随意辱骂训斥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与管理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与学生的良性沟通是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保障。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沟通工作的顺利开展。高中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沟通技巧,如耐心倾听学生的述说,适时用目光鼓励学生,善用点头或微笑等身体语言给予学生赞赏、鼓励和安慰,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班主任的尊重和接纳,实现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
班主任要学会宽容学生、赏识学生,这是做好高中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做到宽容学生,需要班主任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用学生的眼睛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用学生的思维去探索,用学生的心理去感受。高中班主任想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要学会适时赞赏学生,以欣赏的心态鼓励学生,面对所谓的“差生”时,更要认真发掘他的有点和进步,要意识到赞赏鼓励比说教批评效果更好。
三、拓展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如何有效利用班主任特殊的身份和地位,拓展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为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一)用良好的心理品质感染和影响学生
在学生工作中,高中班主任展现出来的诸如宽阔的胸怀、坦率真诚的性格、客观公正的为人处世态度,热爱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心等良好品质,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好比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着学生,使班主任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营造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
营造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通过创设静态的文化心理环境,如在教室悬挂名人格言;在班级图书角增设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利用黑板报开辟心理健康专栏等方式让高中生感受到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心理环境,如班风学风建设、改善人际关系等方面营造和谐的班集体氛围,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养成的有利环境。
(三)定期组织有关心理健康的主题班会
高中班主任要善于利用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时间,开展一些与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主题班会活动。首先,班主任要选择好心理健康教育班会的内容,结合当前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关注度展开教育,如挫折教育、考试心理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同时,班主任在选择主题时,要牢记以小见大,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切忌大而空,要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的思想与情感产生共鸣,让心理健康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内。最后,班主任要善于利用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被重视感,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要善于抓住班主任工作角色的优势特点,拓宽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探索心理健康的新方法,努力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作者单位:安徽临泉县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