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社会整合研究的学术呈现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16-12-15 02:09:53刘泽金罗晓俊
闽台关系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研究

刘泽金,罗晓俊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国内社会整合研究的学术呈现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刘泽金,罗晓俊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社会整合问题是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的重要命题,现有文献缺乏对国内社会整合研究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回顾。以1988~2016年CSSCI检索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描绘国内社会整合研究的知识图谱与知识演进,有助于呈现近30年来中国社会整合研究的思维场域与学术景观。研究发现,国内已有研究基本沿袭了西方社会整合理论研究的两条路径:理论解释与经验研究,主要从社会整合的原因、机制、主体以及场域四个方面来探究社会整合问题。但国内学界对社会整合的研究多是采用宏观的“结构-功能”性叙事方式,缺乏微观的“行动-过程”性叙事方式,总体呈现出“重结构,轻过程”的特征。

社会整合;Citespace;知识图谱;知识演进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整合”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系统提出的一个社会学概念,它是与“社会解体”“社会解组”(social disorganization)相对应的社会学范畴。西方学者从理论解释与经验研究两条路径,不断丰满“社会整合”概念的理论意涵。正如概念史学家科赛雷克所言:概念从来不只是解读时代变迁的纯粹“表征”,概念还是承载历史、推动历史的“因素”。基本概念的沉淀需要符合“时代化”“政治化”“民主化”和“意识形态化”的特征,即概念的时代特性和发展过程,概念的政治期待和目标内涵,概念跨越阶层的广泛接受和成为各种意识形态的工具。[1]“社会整合”的历史沉淀,使其成为解释与推动社会变迁的重要概念。国内学者们也纷纷借鉴西方社会整合的理论意涵,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领域,从多角度对国内社会整合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折射出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密切关注。有学者探讨了国外社会整合理论的起源与范式集成、衡量社会整合的指标和社会整合的实现机制[2],但却鲜有学者总结社会整合研究的“中国经验”。国内研究社会整合问题的文献很多,但目前“留给我们的是一些处在出色的孤立状态中的出色碎片”[3]。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共识就难以对话。早在1988年,CNKI就出现了第一篇以“社会整合”为篇名的论文。经过近30年的发展,国内社会整合研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取得了哪些进展?又存在哪些不足?这是本文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

二、方法与数据

(一)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探寻中国社会整合研究的思维场域与学术景观。科学计量学是运用数学方法对科学的各个方面和整体进行定量化研究,以揭示其发展规律。文献计量是科学计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采用的一种分析工具。[4]具体而言,即基于共被引分析(co-citation analysis),运用可视化技术来描绘社会整合领域的知识结构与知识动态。[5]可视化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够绘制学科知识图谱,动态清晰和直观形象地呈现学科的国内外发展趋势、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学科知识结构及其动态演化关系。[6]131本文主要运用Citespace分析软件对国内社会整合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Citespace软件由美国德雷赛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它主要基于共引分析理论(co-citation)和寻径网络算法(pathfinder)等理论而设计[7],对特定领域文献(集合)进行计量,以探寻出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其知识拐点,并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形成对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的分析和学科发展前沿的探测。[8]Citespace的主要功能包括:作者、机构、国家、术语(来自文献标题和摘要)和关键词(来自文献主题词和标引词)的共现分析,引文、作者和期刊的共被引分析,文献耦合分析,爆发词或爆发文献探测。[6]132

(二)数据来源

三、国内社会整合研究的主要论域

关键词往往能够反映出研究内容的精髓,高频关键词则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核心。通过Citespace的关键词聚类计算,除“社会整合”“社会团结”之外,社会整合研究的高频关键词主要集中出现在:以“中国共产党”“执政党”等关键词为代表的执政党的社会整合领域;以“社会转型”“社会分化”“社会分层”“社会变迁”等关键词为代表的社会整合的原因领域;以“农民工”“农村”“乡村社会”等关键词为代表的农村的社会整合领域;以“整合机制”“社会整合机制”等关键词为代表的社会整合的机制领域(见表1)。

依据Citespace的分析结果,最终形成社会整合研究的知识网络包含554个节点(nodes),960条关联路径(links)。在调节标签大小、关键词数量显现后,最核心的关键词组成国内社会整合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cluster)(见图1)。聚类图谱侧重于体现聚类间的结构特征,突出关键节点及重要连接。图1中,每个年轮的环代表该年份的关键词的共现情况,环越大,则该关键词共现的频率越高。两个节点之间连线的粗细则表示节点共现的次数,线条越粗表示共现的次数越多。

表1 1988~2016年国内社会整合研究的热点关键词

图1 国内社会整合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

图2 国内社会整合研究知识体系的分析框架

聚类图谱以“社会整合”为中心向外发散,主要连接着“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和谐社会”“社会分化”“社会整合功能”“整合机制”等热点关键词。基于聚类图谱的分析,并结合表1的高频关键词,从而构建国内社会整合研究知识体系的分析框架(见图2)。该分析框架主要包括:社会整合的原因,聚焦在“社会转型”“社会变迁”“社会分化”“社会分层”等关键词;社会整合的机制,聚焦在“机制”“整合机制”“社会整合机制”“社会整合功能”等关键词;社会整合的主体,聚焦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党”等关键词;社会整合的场域,聚焦在“农村”“乡村社会”“民族地区”等关键词。

(一)社会整合的原因

社会中的个体行为总是受到利益诉求、价值观念、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社会中没有协调一致的机制或价值规范,整个社会终将呈现出一种无序与失范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急剧的社会转型、社会变迁带来大量的社会整合问题,引发学者们的广泛讨论。国内学界对社会整合原因的分析主要形成了“利益论”“观念论”与“规范论”三种解释。从利益论的角度出发,学者们认为我国从“总体性社会”逐步过渡到“多元性社会”,阶层结构与利益结构的快速重组导致利益的冲突与对立。这种社会利益格局的不断分化,割裂了社会团结的纽带,因而要求寻找一种新的社会整合机制与之适应。[9]79[10]从观念论的角度出发,传统社会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已经崩溃,而工业社会所需要的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尚未建立,即处于道德真空状态,社会就会出现“失范”。[11]而处在深刻变革中的当下中国社会还面临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下降、不同阶层价值观念多元化、网络民意整合难度加大、社会价值与信仰迷失、道德水准整体下沉等诸多问题[9]84[12]119[13],也呼唤着新时期社会整合机制的重构。除利益论和观念论的解释之外,更多学者从规范论的角度对社会整合的原因作出详细解释。我国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社会转型解构了原有的社会整合机制,新的社会整合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由此导致了社会整合机制自身的紊乱,对大量的社会失范与混乱没有制约的力量。[14]可以说,伴随着社会急剧分化,各种新社会要素的介入,使旧有的规范和制度变得不适应;不同社会要素开始以某种新的方式发生联系,但彼此间的结合还较为脆弱,新的规范和制度的建立还不具备方向性;原先“大一统”的同质性社会被分离成众多相对独立的异质体,造成许多利益边界,这些边界也成为规范真空;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平衡,使各结构部分所适用的规范之间出现了距离,甚至产生尖锐对立,异质的规范不能迅速地使社会要素达到平衡、协调,这些问题的出现要求我们寻求一种适应社会分化的多元契约性社会整合模式。[15]45还有学者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认为历史上存在三种资源配置体制:互惠体制、再分配体制和市场体制。三种体制的互补和一体化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而当这三种体制出现对立时,经济社会就会出现失衡。[16]

(二)社会整合的机制

社会整合机制是指通过社会管理中心(政府)的推动,利用政策、规范、制度、机构、意识等因素,协调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并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运作。[17]无论是“系统整合” “在场整合”,还是“生活世界整合”,社会整合机制的动力都涉及利益、制度、文化、权威、共识等因素。回顾国内学界对社会整合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社会整合机制的特点与类型,探究社会整合机制的工具与功能。传统社会整合机制的突出特点是政治整合力较强而社会整合力较弱[18],而新时期的社会整合机制的突出特点是以契约性的社会整合为主导的,经历了一个从传统社会的先赋性整合,到改革前的行政性社会整合,再到契约性社会整合的历史性变革[19],总体呈现出“外在强制型转向内在凝聚型”“整合方式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整合的实现由绝对的静态转为相对的动态”“整合的各种社会关系由简单到复杂”四大特点。[20]从类型学的视角出发,学者们认为社会整合机制包括“结构整合、制度整合、规范整合、文化整合”[21]57,或“价值整合、目标整合、规则整合、资源整合和利益整合”[22]。还有学者认为,除国家层面上的宏观调控外,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整合包括“市场整合、法律整合、中间组织整合、社区整合”[15]49,而“制度性整合、功能性整合和认同性整合”的区分[23],从静态、动态与观念的视角入手,无疑更具有包容性。

社会整合机制可供选择的工具(资源)种类繁多,其中包括“经济性资源、文化性资源和社会性资源”,或“法律、道德和组织”资源。[24-25]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诸如传统政治思想、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以实现社会整合是国内社会整合研究的亮点。回溯中国传统社会,儒家用于整合社会的工具就是“礼”。在“礼”的规范与约束下,人们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人的价值。[26]道家认为要从矛盾的内部结构入手,通过观念的引导,破除人们内心对外界的不满,社会从而致“和”。[27]法家则把法作为社会整合的最高目标,崇尚法制,一切依靠法来实现整合。[28]春秋时期“私”是万恶之源,“立公灭私”成为主流意识,成为专制制度整合社会资源、控制分配权的工具。[29]此外,还有学者分析司马迁“以经济为基础、以礼德价值观为基本原则”的整合思想,管子“富国安人、贫富有度、攘外安内、崇礼重德”的整合思想,以及“公共道德的重塑实现社会团结”的整合思想。[30-32]方朝晖则总结说,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关系本位的文化,这一文化习性决定了未来中国社会中真正有效的社会整合方式将是伦理的、治人的和由道德精英主导的。[33]

社会整合的工具包括道德规范、意识形态、中产阶级、司法体系、网络传播、协商民主等诸多形式。不同的工具选择带来怎样的整合功能呢?社会整合功能的研究多采取经验研究的方式,其中,对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研究是该领域的重点话题。意识形态整合社会的主要秘密,就是它能够创造“利益一致”的幻影来淡化人们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为社会成员提出共同遵从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甚至是宗教信仰,进而有效地实现文化整合与社会整合。[34-35]除了对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保持高度热情外,学界对中产阶层的整合功能也比较关注。中产阶层的聚合性、同化性、协同性、缓冲性和导向性功能成为当前社会结构整合的动力,但这种整合功能的发挥受到自然、人文以及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36-37]对司法体系的社会整合功能则聚焦于当前国家能够合理且有效涉入公民生活最为直接的途径只有法律,因而人民法庭的司法运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司法过程的社会整合功能在根本上表现为它是一种利益的分配、协调和满足机制。[21]61[38]对网络传播的整合功能呈现出比较宽泛的解释,认为新闻网络事件具有符号化传播倾向,形成了其独特的传播逻辑和巨大的社会整合作用,具体体现在“对个体的社会化作用”“促进社会互动”“形成统一的文化和社会”“缩短社会距离”四个方面。[39-40]而协商民主的整合功能是近年越来越热门的话题,发挥协商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信息聚合、利益协调、社会稳定、服务大局等社会整合功能,将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1]

(三)社会整合的主体

社会整合的主体包括政党、政府、宗族、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而探究执政党的社会整合能力是近年来国内社会整合主体研究的核心议题。现阶段,执政党社会整合能力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整合的特点、整合工具与整合方式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机制是一个链式结构,党对社会的整合模式实现了“由行政整合向利益整合的转变;由组织整合向政治整合的转变;由一元整合向多元整合的转变”,呈现出“三统一”“三走向”的特点,即“刚性与弹性的统一、强制与引导的统一、变革与稳定的统一,逐步走向现代化、合理化和社会化”。[42-43]正是因为执政党整合模式的转变和新时期呈现的新特点,必然影响其整合工具、整合资源的选择。[44]王邦佐、谢岳认为,社会整合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的一项政治使命,“组织网络”“组织制度”“政治角色”和“意识形态”等要素是应对挑战的重要政治资源。[45]而中国共产党在整合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决定其整合方式要注重制度整合功能、利益整合功能、“输入性与自主性”功能的发挥,执政有效性资源的聚合与再生,执政包容性与公共性的培育。[46-47]王邦佐还认为,任何社会整合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方式和途径就是使某种意识形态社会化。[48]因此,强化或改进意识形态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利益表达、综合和政策制定功能、政治参与和录用功能以及政党的组织连接和协调统筹功能[49],将有效提升执政党社会整合能力。

执政党的社会整合能力研究获得了国内学界持续性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兴起,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等其他社会主体在社会整合过程中的重要性也不断被强调。一些学者认为,实现社会的有效整合,必须坚持社会公正的基本准则,以社会凝聚力重建为核心,营造“想象的共同体”[50],构建“民主式整合”[51]。所谓“民主式整合”,意味着社会整合的主体日趋多元化。学者们认为,要建立与现阶段国情相适应的社会整合机制,需要确立以利益主体为整合对象,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协作的多元整合中心,重视和发挥社区组织、驻区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机构、社区居民在社会整合中的作用[12]119[52],通过从外部支持、制度化联系、管理主体和治理结构等方面入手,可以有效实现社会整合。[53]李强认为,实现新的社会整合,需要重建新的社会共同体,这个新的社会共同体就是职业共同体。[54]而刘建军则认为,在单位功能日趋弱化的新时期,正是“跨单位组织”充当了联结不同单位之“同类成员”的载体,成为支撑社会联结和社会调控的重要力量。[55]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满足社会利益需求、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凝聚社会团结中的作用,成为新时期实现社会整合的必然选择。

(四)社会整合的场域

社会整合的场域涉及农村社区、城市社区、民族地区、移民地区、贫困地区等。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与人文环境复杂,社会分化与变迁程度各异,不同地区自然需要因地制宜,探寻适合的社会整合方式。回顾已有的理论解释,农村社区与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而对于农村社区的社会整合,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整合模式的变迁以及整合工具的选择。农村社会整合模式历经了建国初期的革命化高速整合、政社合一的动员型高度整合、改革开放以来以制度重建为核心的释放性整合等整合模式。[56]徐勇则认为国家对乡村的社会整合模式历经三次转变,即通过“阶级化”实现家族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变,通过“集体化”实现个体社会到集体社会的转变,通过“社区化”实现家庭社会到社区社会的转变。[57]有学者提出,乡村社会内在发展逻辑是乡村社会整合模式变迁的内因,而现代国家建构则是乡村社会整合模式变迁的外因。[58]随着社会转型与变迁,农村社会开始分化,社会异质性增加,因而新时期农村社会整合模式,应当是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社区模式,是一种内聚型的整合模式。[59]现代农村社会需要构建以契约性整合为主的多元整合,这就需要不断刷新社会整合的内容和工具。[60]郑杭生、陆益龙认为,农村系统内部结构变化之后,各要素面临着重新整合问题,因此在结构性变革之后需要进行次级制度的创新和变革。[61]而村规民约、村民中的中间阶层、村落共同体的“集体意识”、农村社会资本、农村政策供给、培育农村社会组织等,都将有助于农村社会整合的实现。

毫无疑问,我国不仅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探究不同民族以及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社会整合也引起了学界的重视,民族地区社会整合的研究主要关注社会整合机制与整合工具的选择。民族地区社会整合机制的研究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四个维度展开。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应当引导少数民族通过“印象-尊重-认可”的发展过程,逐步采取民族平等、权力共享的政治整合;合理开展利益分配的经济整合;尊重、发展各民族文化的文化整合来实现[62-63],同时还需要建设一个由自由、平等的成员构成的法律共同体,使每个人都以公民身份参与到民主法治国家的建设中,化解民族国家的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之间的张力。[64]一些学者从具体的组织、场域、仪式、信仰等整合工具的角度入手,探究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例如,纳西族的“化賩”由民间金融组织演变为整合社会关系的民间社会组织[65],民族地区的集市体系成为实现地域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要场域[66],佤族叫魂仪式成为协调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组织的重要手段[67],地方的祠庙、会馆成为“土著”和“移民”的信仰中心。[68]还有学者将“社会整合”区分为情感整合与行动整合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再分别被操作化为具体指标进行测量,最后研究表明寺庙对于村落社区具有非常有限的社会整合功能。[69]而事实上,只有基于宗教信仰行动者的主观性认同和自发性的群体行动才能产生一种具有凝聚力和归属感的社会整合。[70]

四、国内社会整合研究的知识演进

为了探寻1988~2016年社会整合研究热点的变化,本文使用了Citespace关键词聚类的时区视图(timezone)呈现功能和突变词(detect bursts)探测功能。时区视图是一种侧重于从时间维度来表示知识演进的视图,它可以清晰地呈现出文献的更新和相互影响。而突变词则是特定年代(突变时间)某一领域期刊论文骤然出现与增多的关键词,代表着当年的研究前沿。

(一)国内社会整合研究的演化与发展趋势

图3是将1988~2016年社会整合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投射到以时间为横坐标,并适当调整高频关键词显现后的时区视图。从图3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社会整合研究的演化和发展趋势。2000年以前,社会整合研究领域主要关注社会整合的原因、机制与功能。但从2001年开始,对社会整合主体的研究持续升温,集中表现在对执政党社会整合能力的关注度高居不下。因此,基于时区视图的分析结果并结合文献资料,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大致以2000年为分水岭,2000年以前,社会整合研究主要倾向于理论层面的分析与解释;2000年以后,社会整合研究逐渐从理论层面的分析转向对农村、执政党、民族地区等更加实务的经验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从2005年起,社会整合领域突然涌起对“和谐社会”的高度关注。表2是社会整合研究的突变词探测表,突变词代表着特定年代的研究前沿。表2中的“和谐社会”是Citespace突变词探测功能探测出的一个突变词,突变时间为2005年,突变率是6.65。结合突变词出现的时间与当时的政策背景推测,突变词、突变时间与国家的政策方针高度相关。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2005年以来,官方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可以看出,中央政策出台对社会整合的学术研究影响十分显著。此外,“意识形态”是2007年的突变词,突变率为3.61。当时中央政策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因而有关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也逐渐趋热。2008年西藏“3.14事件”和2009年新疆“7.5事件”发生后,“加强民族地区社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任务引发学界广泛关注,“社会团结”成为2008年的突变词,突变率为11.12。从2008年开始,关注社会整合场域的文献急剧增多,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与社会团结研究成为研究热点。

图3 1988~2016年国内社会整合研究的时区视图

回顾国内社会整合研究的演化与发展趋势,可以发现,每一次政策出台或社会事件之后,总能引发学术界的理论关怀。实际上,“和谐社会”“意识形态”或“社会团结”,这些当年社会整合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并非是“原子化”孤立地存在着,而是一个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础的连续统。从系统论的视角着眼,无论是作为社会整合工具的“意识形态”,还是涉及社会整合场域的民族地区“社会团结”,都是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宏观系统中的要素或子系统的方式呈现出来,而这种呈现方式在国内社会整合的学术研究中得到了清晰表达。

(二)国内社会整合研究的聚合与扩散趋势

根据Citespace分析规则,本文采用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剪枝方式,对作者机构(institution)进行了共现分析,试图找出社会整合研究领域的研究“重镇”。依据分析结果,并结合文献资料可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集中研究执政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集中研究农村的社会整合问题,河海大学移民研究中心集中研究移民地区的社会整合问题,新疆大学人文学院集中研究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问题。根据检索的文献并结合时区视图可知,2001年王邦佐、谢岳发表的《社会整合: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一文,成为执政党社会整合能力研究的核心文献,并引发一系列文献的传承与扩散。2005年朱力发表的《我国社会整合机制的转换:兼论“和谐社会”的理念》一文,也成为“和谐社会”视阈下社会整合研究的核心文献,传承与扩散趋势比较明显。而郑杭生、徐勇等学者发表的文章成为了农村社会整合研究的核心文献,陈阿江、施国庆等学者发表的文章成为了移民地区社会整合研究的核心文献,均具有较高的被引用率。

五、总结与讨论

任何社会都会存在某种履行社会整合功能的机构或机制,关键在于它们能否应对社会分化带来的冲突与危机。寻求适合当下中国的社会整合机制与结构,对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意义重大。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利用Citespace分析软件对国内现有社会整合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描绘国内社会整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并构建起社会整合研究知识体系的分析框架,对社会整合研究的知识演进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得出两点结论:其一,基于Citespace关键词共现分析,从社会整合的原因、机制、主体和场域四个方面对国内社会整合研究的知识脉络进行了系统呈现。现有研究对社会整合的原因主要有“利益论”“观念论”和“规范论”三种解释;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过程中,社会整合机制呈现出阶段化、差异化特征,重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实现社会整合,是国内社会整合机制研究的亮点;而关注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能力,是社会整合的主体研究中的核心议题;社会整合场域的研究则主要聚焦于农村社区与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其二,国内社会整合研究基本沿袭了西方社会整合理论研究的两条路径:理论解释与经验研究,呈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2000年以前,国内学界主要聚焦于社会整合理论的推演与解释,2000年以后学界将社会整合理论应用于分析诸多具体领域,并初步形成了社会整合研究领域的研究“重镇”。根据本文统计,将社会整合理论应用于分析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问题的文献占所有文献的74.65%,初步呈现出跨学科融合的趋势。

通过梳理1988~2016年的期刊论文,发现学界采用了诸多视角、多种方法来研究社会整合问题,但仍然存在某些不足:其一,在研究内容上,现有研究虽从社会整合的原因、机制、主体和场域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释,但仍然缺乏对社会整合原因中的文化因素以及社会整合机制中的权威、精英的共识,缺乏社会整合主体中的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个体以及社会整合场域中的城市社区、贫困地区的关注,社会日趋多元化的中国正处在“城镇化”与“精准扶贫”的关键时期,拓展这些领域的研究有其现实紧迫性。其二,在研究框架上,国内学界多采用宏观的“结构-功能”性叙事方式,展现这种宏观社会整合结构对社会要素的整合功能、吸纳功能。现有研究缺乏微观的“行动-过程”性叙事方式,缺乏对社会系统内部各要素如何组合、不同的组合方式会产生怎样影响的关注,总体呈现出“重结构,轻过程”的特征。现有研究大都借用西方社会整合理论的分析框架来解释中国问题,尚未形成对中国现实问题有较强解释力的社会整合分析框架,缺少对该理论在中国适用性的反思和对该理论进一步的修补和完善。其三,在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与精准化的研究比较缺乏。根据本文统计,运用质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来研究国内社会整合问题的文献仅占所有文献的21.7%。绝大多数文献采用纯粹的理论探讨,也没有呈现出规范分析应有的方法论,缺乏比较科学的方法指导。尽管许多文献聚焦于某个具体领域的社会整合问题,但也仍然主要采用宏观的理论分析,缺乏具体化、精准化的研究。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实证方法,中西与古今对比的比较方法,是今后国内社会整合研究亟需拓展的方向。

现有研究大都沿袭西方社会整合理论的分析框架,采用宏观的“结构-功能”性叙事方式,尝试回应“整合-吸纳-稳定”的理论关怀。但是,无论西方还是国内学界,都缺乏对微观的“行动-过程”性叙事方式的关注,而微观视角下的社会整合,呈现出的可能是一种“整合-动员-混乱”的基本逻辑。尽管西方学界也有探究微观视角下的个体整合,但却仍然是建立在“整合-吸纳-稳定”的前提之下。基于此,我们不禁疑惑:微观社会整合可能会引致微观动员甚至局部混乱吗?按照奥勒姆的观点,社会整合是“借以调整和协调系统内部的各套结构,防止任何严重的紧张关系和不一致对系统的瓦解的过程”[71]。基于此,社会整合显然是社会作为一个共同体、一个系统所要求的。但具体到工厂、社区、农村等微观子系统领域,子系统完成可能通过多种方式内部整合起来一致对外,这些子系统内部是组织化、规范化甚至是高度团结的。有学者总结了实现微观动员的三条路径:意识形态路径、教育路径和团结路径[72],居民可以利用某种意识形态、教育方式或内部团结,实现内部整合与微观动员。特别是网络新媒体时代,新的社会网络技术为个人和小集团提供了一种快速政治动员的强有力资源[73],充分利用自我关系网络(ego-network)实现微观动员[74],通过网络媒体实现议程建构与组织替代[75],鼓励更多群众参与社会运动。子系统的“离散”诱发系统内部的紧张关系,子系统的社会整合导致系统内部的局部混乱。而这时,或许第三方的介入或者多方妥协才能有效化解由子系统内部整合与微观动员引致的冲突与混乱。本文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考微观视角下社会整合研究的拓展方向与基本假设。正如黑格尔所言,“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科学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的活动,是一种沉思的理性。我们需要反思社会整合理论本身的局限性,探寻社会整合研究的“中国经验”,才能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本土药方”。

[1] 方维规.“鞍型期”与概念史——兼论东亚转型期概念研究[J].东亚观念史集刊,2011(1):101-103.

[2] 吴晓林.社会整合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国外研究的考察[J].国外理论动态,2013(2):37-43.

[3] 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9.

[4] 郑刚,朱凌,陈悦.中国创新地图——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创新管理研究力量分布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2):442.

[5] CHEN Chaomei,IBEKWE S F,HOU Jianhua.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Co-citation Clusters: A Multiple-perspective Co-citation Analysis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7):1386.

[6] 胡泽文,孙建军,武夷山.国内知识图谱应用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3(3).

[7] CHEN Chaomei.CitespaceⅡ: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3):359.

[8]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2):242-243.

[9] 陶建钟.国家与社会二元逻辑下的社会整合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4(4).

[10] 曾正滋.寻找和谐社会的社会整合机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4):16-17.

[11] 崔建明.杜尔凯姆的道德社会整合论[J].学术月刊,1996(5):38-40.

[12] 晏荣.现阶段中国面临的社会整合难题与解决思路[J].科学社会主义,2014(4).

[13] 刘锋.当前我国社会整合的基本态势与应对方略[J].中州学刊,2015(3):78.

[14] 高红.非赢利组织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整合之重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3-25.

[15] 殷京生.中国城市社会整合模式的变迁:从单一行政性社会整合到多元契约性社会整合[J].南京社会科学,2000(11).

[16] 王新.三种资源配置方式的融合与社会整合[J].学术界,2010(8):208-213.

[17] 朱力.我国社会整合机制的转换——兼论“和谐社会”的理念[J].学海,2005(1):44-47.

[18] 忻平.试论20~30年代上海社会整合机制[J].学术月刊,1996(5):80-86.

[19]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

[20] 程美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整合体系的演变[J].学习与探索,2004(1):50.

[21] 程竹汝.社会整合: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理论分析[J].社会科学,2004(2).

[22] 孙增武,刘金兰,许尧.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应从哪些方面主导社会整合[J].中国行政管理,2006(5):50.

[23] 黄玉捷.社区整合:社会整合的重要方面[J].河南社会科学,1997(4):71-72.

[24] 郑文换.构建以基层社区组织为依托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从制度整合和社会整合的角度[J].人口与发展,2016(2):110-112.

[25] 陈怀远.论新时期社会整合三大力量的调配[J].江汉论坛,2001(2):83-86.

[26] 齐万良.传统儒家“礼”的社会整合功能与个体道德的悖礼行为[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145-149.

[27] 万本根,姜生.中国传统社会整合思想方法论的特点[J].社会科学研究,1999(2):69-70.

[28] 马斗成,孟天运.试论先秦法家社会整合思想[J].管子学刊,2006(3):84-88.

[29] 刘泽华.春秋战国的“立公灭私”观念与社会整合:上[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63-64.

[30] 李禹阶.司马迁的社会整合思想[J].重庆社会科学,1996(5):35-37.

[31] 王博识.管子社会整合思想与积极构建和谐社会[J].管子学刊,2008(1):17-20.

[32] 武洹宇.思想的“时差”——20世纪初中西方学者在“德性重塑”探索中的互相想象[J].贵州社会科学,2015(6):43-44.

[33] 方朝晖.文化习性、社会整合与儒家传统的现代性[J].天津社会科学,2006(2):36-40.

[34] 杨阳.意识形态:概念分歧的背后——兼论意识形态社会整合功能及其局限性[J].江苏社会科学,2000(2):34-35.

[35] 刘少杰.制度变迁中的意识形态分化与整合[J].江海学刊,2007(1):111-112.

[36] 李正东.论中国中产阶层的社会整合功能[J].学术论坛,2001(1):145-146.

[37] 王飞南,王浩斌.论中产阶层社会整合功能的限度及其超越[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3):102-105.

[38] 刘新星.社会整合与人民法庭的功能定位[J].河北法学,2012(6):162-164.

[39] 张淑华.网络反腐的符号传播逻辑及其社会整合作用——以“杨达才事件”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10):42-44.

[40] 杨善民.传播在社会整合中的作用探析[J].文史哲,1998(1):96-100.

[41] 陈海燕.协商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社会化过程与社会整合功能探析——基于社会化的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16(3):139-140.

[42] 蒯正明.建国60年来党对社会整合模式的发展与创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68-68.

[43] 肖贵清.适应时代诉求,回应现实问题——《变迀与优化——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机制研究》评介[J].山东社会科学,2016(1):2.

[44] 罗峰.执政党合法性资源的开发与社会整合[J].经济与社会体制比较,2007(4):106-107.

[45] 王邦佐,谢岳.社会整合: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J].学术月刊,2001(7):3-8.

[46] 程竹汝.中国共产党与社会整合[J].学习与探索,1999(5):83-84.

[47] 倪明胜.环境置换与功能调适: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提升的内在逻辑[J].理论与改革,2012(2):55-56.

[48] 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7-220.

[49] 朱前星.社会整合与执政党的功能调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5):95-97.

[50] 鲍洪俊.想象共同体的构建与社会整合——来自浙江义乌的经验[J].浙江社会科学,2008(8):46.

[51] 吴志军.1976~1982年:新的宏观历史叙事——以社会整合为视角[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1):132-134.

[52] 杨贵华.社区建设与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整合机制的创新[J].科学社会主义,2006(2):86-88.

[53] 郭林,费中正.制度嵌入性与个体化社会政策:全民医保的社会整合研究[J].学海,2014(1):59-60.

[54] 李强.职业共同体:今日中国社会整合之基础——论“杜尔克姆主义”的相关理论[J].学术界,2006(3):36-37.

[55] 刘建军.“跨单位组织”与社会整合:对单位社会的一种解释[J].文史哲,2004(2):146-150.

[56] 王晓荣,李斌.建国以来农村社会整合模式的历史变迁及经验启示[J].东南学术,2010(1):16-17.

[57] 徐勇.阶级、集体、社区:国家对乡村的社会整合[J].社会科学战线,2012(2):169-179.

[58] 李增元.乡村社会整合模式变迁:动因与演进逻辑——基于社会整合理论的分析框架[J].理论与改革,2009(6):34.

[59] 陈洪江,吴素雄.村民自治社会整合功能的两重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3(6):115-116.

[60] 匡和平.政治社会化:农村社会整合的“软性”要件[J].宁夏社会科学,2007(6):21.

[61] 郑杭生,陆益龙.城市中农业户口阶层的地位、再流动与社会整合[J].江海学刊,2002(2):92-93.

[62] 王志强,徐成芳.“以人为本”语境下少数民族公众交往的社会整合[J].贵州民族研究,2014(7):36-39.

[63] 李红杰,严庆.论民族和谐与社会整合[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28-29.

[64] 应奇,佘天泽.从民族认同到公民身份——现代民族国家的社会整合与多元稳定[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2):100-101.

[65] 和立勇,和少英.“化賩”:丽江古城纳西人社会整合中的文化自觉[J].思想战线,2007(6):8-10.

[66] 李然.多民族聚居区集市城镇化历程及其社会整合分析——以湘西凤凰吉信镇为中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9):49-50.

[67] 吴晓琳.仪式、超自然知识及社会整合——翁丁佤族叫魂活动的人类学阐释[J].思想战线,2008(S1):18-19.

[68] 林移刚.川主信仰与清代四川社会整合[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55-160.

[69] 陈彬,陈德强.民间信仰能促进社会整合吗?——对湘东仙人庙的个案研究[J].民俗研究,2013(1):90-92.

[70] 石丽.宗教行动、价值与社会整合——基于宗教社会学的“田野”调查[J].江海学刊,2014(2):107-108.

[71] 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M].董云虎,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114.

[72] LORENZO B,DONATELLA D P.Micro-mobilization into Armed Groups: Ideological, Instrumental and Solidaristic Paths [J].Qualitative Sociology,2012(4):361.

[73] VICTOR B,ARTHUR E,REBECCA M,et al.Caught by Surprise? Micro-mobilization, New Media and the Management of Strategic Surprises [J].Public Management Review,2011(7):1103.

[74] TINDALL D B.Social Movement Participation over Time: An Ego-Network Approach to Micro-Mobilization[J].Sociological Focus,2004(2):163.

[75] 袁光锋.互联网使用与业主抗争:以番禺反垃圾焚烧维权事件为案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5-67.

[责任编辑:林丽芳]

Academic Presentation of Research on Social Integration in China: Visualization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LIU Ze-jin, LUO Xiao-jun

(School of Govern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Jiangsu, China)

Social Integration is an important proposition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Current research lacks systematic summary of domestic research on knowledge systems of social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journal articles included by CSSCI from 1988 to 2016,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 and analyzed the knowledge evolution of domestic research on social integration by applying visualization analysis in Citespace. It will contribute to present academic landscape of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social integration in the past nearly three decades. It finds that existing domestic research basically followed two paths in the western theory of social integration: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and empirical research, which was focused on four issues of social integration: causes, mechanisms, subjects and fields. Existing research mostly adapted macro narration of “structure-function” in lack of micro narration of “action-process”, and generally presented the characteristic which emphasized on the structure and overlooked the process.

social integration; Citespace;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 knowledge evolution

2016-08-31

刘泽金(1992-),男,四川内江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罗晓俊(1986-),女,广西柳州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C912

A

1674-3199(2016)06-0104-11

中国学术期刊

总库(CNKI),来源类别主要为CSSCI来源期刊,检索条件为“关键词:社会整合”,时间“不限”,并辅之以“系统整合”“社会团结”“社会吸纳”等相关概念,首次检索时间为2016年6月16日,最终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938篇。根据Citespace的运行规则,导出全部文献,并保存为Refworks

,作为本研究的数据库。展开分析时,本文选取时间范围从1988~2016年,以1年为时间片段,对数据库中所有文献的主题、摘要、关键词进行选定,选取特征词、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阈值选择为Top N选择,经验值为30,并选择寻径(pathfinder)剪枝方式,配合突现词(burst term)功能的使用。完成这一系列选择后,Citespace将在后台进行创建矩阵、降维和聚类的过程,数据筛选和运行情况会显示在运行窗口的左侧。随后进入可视化阶段,绘制1988~2016年社会整合研究的知识图谱。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电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
电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