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礼胜,孙 山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2.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2)
中国农村地区的政治信任问题研究
——基于S省Y市6个乡镇的实证分析
董礼胜1,孙 山2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2.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2)
我国农村地区的政治信任问题不仅影响着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也影响着国家政治的运行。通过对S省Y市6个乡镇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村地区的政治信任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且对不同层级的政府存在着“差序信任”现象。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制度绩效和政治文化都会对政治信任产生影响,但文化层面的影响显著性弱一些。建议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的政治经济建设,推进有利于农村地区和村民的公共政策,使农村地区的政治信任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政治信任;农村;制度绩效;政治文化
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概念的完善与发展,政治信任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政治信任是理解一国政府与公民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政治合法性的一种体现,反映了公民对国家政治运行、政策实施的支持与认可。在政治信任的支持下,面对危机、风险,政治组织有更大的空间和能力进行应对和调整。同时,依据“社会资本”理论,政治信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良好的政治信任有助于国家政治的稳定运行,减少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阻力。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地区的政治信任问题也逐渐被关注。农村地区的政治信任不仅关系着农村和农民自身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国家政治运行的总体进程。因此,研究农村地区的政治信任尤为重要。
(一)政治信任的含义、起源及测量
政治信任可以理解为民众对政治体系、政治组织、政治机构的信任,是一种主观评价和情感取向。对于政治信任的来源,目前有两种分析路径:一是以理性选择理论为基础的制度生成论。这一理论认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是基于政府的治理或制度绩效,只有当政治体系能够令人满意地运转,向民众提供好的政策并给人以政府官员是好人的看法时,人们对于政府的信任才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二是历史文化生成论。与制度生成论不同,主张文化生成论的人认为:政治信任不是一种短期的理性计算的结果,而是受到一种长期的价值体系的影响;有些文化有利于政治信任的形成,有些则不然。英格尔哈特、帕特南、福山等人都是从文化角度来解读政治信任的,认为政治信任是外生的,是根植于文化规范和通过人们的社会化而形成的。[1-3]虽然这两种分析路径在观点上存在着差异,但实际上两者并非是相互排斥的,只是研究重心不同。正如马得勇的实证分析表明,从制度绩效和文化角度分析政治信任的起源都是有益的,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4] 79-86
纵观学术界对政治信任的实证分析以及学术界常用到的亚洲民主动态调查,这些研究大多从政府、政党、国会、军队等政治组织入手测量民众的政治信任,且法院、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公安部门(警察)、议会(人大)、军队和政党往往是政治组织测量的选取对象。
(二)我国政治信任状况及影响因素
我国的政治信任问题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重点。不少研究表明,我国的政治信任处于较高的水平。但也有一些研究表明,我国近年来的政治信任处于下降趋势。孟天广通过1990~2009年的调查数据发现,转型期的中国政治信任整体水平略有下降,而且存在着“中央—地方”政治信任分化,对政治机构的信任多于对政治人的信任,对“行政机构”与对“司法机构”的信任分化,以及体制性信任、机构信任和政治人信任同构等特征。[5]上官酒瑞也指出,转型期的中国政治信任经历了从人格信任到制度信任的转化过程。人格信任是指对政治人的魅力人格的信任,是传统的政治信任的内核;制度信任是指对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的信任,是现代政治信任的核心。[6]68-72李艳霞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下中国的政治信任更多地倚重于政治体系的过往声誉和当下表现,公众的政治信任稳定性不高,这也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政治信任的一大特点。[7]16-26
对影响中国政治信任的原因,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方法。上官酒瑞以压力型体制为切入点,指出在压力型体制下,地方政府受到政绩压力等,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运行政策,导致地方政府失信,从而产生“差序政治信任”。[6]68-72这种从体制角度入手分析中国政治信任的“差序”现象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针对转型期中国政治信任的复杂变化和下滑现象进行了原因探析。如李艳霞指出,中国公众的政治信任受到了主流媒体的影响,而且这种政治信任并不完全是理性和稳固的,易受到社会事件的影响。[7]16-26马得勇指出,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失范等社会不确定性的增加,导致了政治信任的下降。[4]79-86史天健则从文化角度比较研究了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政治信任问题,结果显示虽然两者的制度环境不一,但是文化路径对于政治信任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文化比制度绩效的影响更为深远和持久。[8]王正绪通过统计2002年和2011年亚洲民主动态数据发现,在影响政治信任的文化因素和制度绩效因素中,自由民主观念水平与政治信任有着很强的负相关,当公众感受到更多的政治权利时,对政府也有了更多的要求,也就更具有批判性,因而对政治信任水平造成了一定影响,导致政治信任下降。[9]
(三)我国农村地区政治信任状况
李连江通过对中国农村地区的政治信任和上访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农民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信任呈现出不同的水平,对中央政府的政治信任高于对地方政府的政治信任[10]228-258;而且农民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分为两种:一种是相信中央政府会承诺关心农民、保障农民利益,另一种是相信中央政府有能力保障农民权益。简言之,一种是对中央政府意图(Intent)的信任,一种是对其能力(Capacity)的信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农民对中央政府意图的信任高于对其能力的信任,而且受到这种信任水平的影响,农民会对基层政府的问题进行上访。但当农民上访受到压力或对上访结果不满意时,又会反过来影响政治信任水平,而且可能引发更具破坏性和冲突性的行为。欧博文和李连江指出,顺从与反抗的村民都把政府看作是统一的,而依法抗争者则在基层干部和上层领导之间进行了区隔。[10]28-64针对农民的政治信任和上访问题,胡荣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村地区存在着“差序政治信任”,而且农民的上访行为对于政治信任具有显著性影响,上访的层次每提高一个级别,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就减少一个档次。[11]伯恩斯坦和吕晓波发现,一些村民相信在限制地方官员的过度盘剥方面,中央是支持村民的。[12]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研究从农村地区的政治参与入手,分析了政治信任与政治参与的关系。比如孙昕等人针对全国范围内的大样本数据分析发现,政治信任对于村委会选举有比较显著的正影响;而社会信任对于政治参与没有显著影响。[13]
我国农村发展问题在学术研究和实际政治运行中都是一个关键的问题。目前已有的针对农民政治信任的研究多是从政治信任的结果来分析,比如政治信任对政治参与的影响以及农民政治信任与上访行为之间的关系。而本文将从政治信任起源的两个路径,即制度绩效和政治文化,来探究农村地区政治信任的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而寻求有效维持和提升政治信任的途径。
(一)数据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所级国情调研项目“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研究”课题组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对S省Y市3个区县6个乡镇进行的问卷调查。每个乡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问卷150份,6个乡镇共发放问卷900份,收回900份。
(二)变量
1.因变量:政治信任。在本研究中,测量政治信任的方法与已有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大体一致,即测量被访者对法院、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公安部门(警察)、议会(人大)、军队和政党这7个政治机构、团体的信任,但结合实际调研,本研究引入了对“村委会”信任的测量且合并了“党和政府”这一项。即在问卷中询问“您对于以下机构或团体的信任程度如何?”,这些机构和团体包括:本地法院、省级党委和政府、县级党委和政府、本地乡(镇)党委和政府、本地村委会、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军队、本地警察、本乡(镇)人大代表。每一题有6个选项,其中:1代表完全不信任,2代表不太信任,3代表比较信任,4代表非常信任,8代表不知道,9代表不想说。在后期数据处理中,将赋值为8和9的选项做缺失处理,并将被访者对9个机构、团体的信任程度取平均值,生成政治信任水平,得分越高代表政治信任水平越高,得分越低代表政治信任水平越低。
2.自变量
(1)制度绩效满意度。本研究通过4个问题来测量被访者对制度绩效的满意度,即“总体来讲,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满意吗?”“总体来讲,您对我国的政治发展现状满意吗?”“总体来讲,您对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农民、农村的政策满意吗?”和“请问您在这里生活工作,您觉得安全吗?”。前三个问题有7个选项,其中:1代表很不满意,2代表不太满意,3代表一般,4代表比较满意,5代表非常满意,8代表不知道,9代表不想说。最后一个问题有6个选项,其中:1代表很不安全,2代表不太安全,3代表比较安全,4代表非常安全,8代表不知道,9代表不想说。在后期数据处理中,将所有赋值为8和9的选项做缺失处理。
(2)政治文化水平。本研究通过询问被访者对以下10种观点的认同程度来测量村民的政治文化水平,即“政府的领导就像大家庭的家长,任何人都应该服从他们的决定”“只要领导人的品德高尚,任何事情都可以交给他去做”“如果人们的想法不一致,社会就会发生混乱”“法院在审判重大案件时,应该考虑党委和政府的意见”“什么样的思想可以在社会上流传,应该由政府决定”“在一个地方,如果东一个团体、西一个团体,就会影响地方的安定和团结”“尽管我国的政治制度不完善,但仍然很适合我国国情”“如果一个政治领导人坚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使多数人反对也要坚持,绝不妥协”“对残暴的犯罪,比如杀人、抢劫,应该立即处罚,不用等待复杂的审判程序”和“只要获得多数人的支持,政府领导就应该贯彻他的主张,不必顾忌少数人的看法”。每一题都设有5个选项,其中:1代表非常同意,2代表同意,3代表不同意,4代表很不同意,9代表不知道。在后期数据处理过程中,将赋值为9的选项做缺失处理并且将被访者对10个观点的认同程度取平均值,生成政治文化水平,得分越高代表越倾向于自由民主型政治文化,得分越低代表越倾向于威权型政治文化。
3.控制变量。本研究将性别、年龄、民族和政治面貌等社会人口特征作为控制变量。具体赋值为:性别:男=1,女=2;年龄:1=25岁以下,2=26~35岁,3=36~45岁,4=46~55岁,5=56~80岁;民族:1=汉族,2=其他民族;政治面貌:1=党员,2=非党员。
(三)方法
本研究首先将问卷结果录入到SPSS21.0中,然后采用描述分析法,分析S省Y市3个区县6个乡镇村民的政治信任水平,及其对制度绩效的满意程度以及政治文化程度,最后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制度绩效满意度和政治文化水平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强度。
表1 S省Y市6个乡镇的政治信任度*在数据统计过程中剔除了缺失值,即每一题选项为8和9的数值。数据经过四舍五入计算,下同。
表2 S省Y市6个乡镇的政治信任水平
(一)描述统计
1.Y市的政治信任水平。数据显示,9个机构、团体的得分都比较高(见表1),表明被访村民对这些机构、团体的信任度较高,政治信任整体上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其中村民对党中央和中央政府以及军队的信任度最高,位列政治机构、团体之首,而对本地乡镇人大代表、本地村委会、本地乡镇党委和政府的信任度略低,这三个项目的均值都低于3.00,处于几个政治机构、团体之末。而对于学术界广泛认可的“差序政治信任”现象也在被调查的6个乡镇得到了验证:村民对乡镇级、县级、省级和中央党委和政府的信任程度是逐层递增的,村民对本地乡镇党委和政府的信任比对党中央和中央政府的信任低近1个分值。这表明村民对党委和政府的信任度是随着政府层级的上升而上升的,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度远低于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度。
另外,将以上几个政治信任指标进行平均值计算,将新生成的指标定义为政治信任水平并按照乡镇分组后可以发现,虽然整体上村民的政治信任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在不同的乡镇,政治信任水平还是有所差异的,TF乡的政治信任水平最高,而SH乡的政治信任水平最低(见表2)。
2.Y市的制度绩效满意度和政治文化水平。数据显示,S省Y市6个乡镇的大部分村民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有关农村政策和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较高(见表3)。在政治文化水平的测量中,正如前文所述,将被访者对10个问题的选项得分取平均值,生成政治文化指标。最终的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村民的政治文化得分介于2~3分之间,也就是说处于威权型文化和自由民主型文化之间(见图1)。
表3 S省Y市6个乡镇村民对制度绩效的评价*本研究已对数据进行了缺失处理,即剔除赋值为8和9的选项;问卷题目“请问您在这里生活工作,您觉得安全吗?”没有“一般”选项,因此该处统计记为NA。
(二)回归分析
制度绩效满意度和政治文化水平是本文的两个自变量,也是分析影响政治信任的两个重要维度。本研究将性别、年龄、民族和政治面貌等社会人口因素作为控制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通过标准化系数可以看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表4数据显示,制度绩效层面的变量对政治信任产生了显著影响,即对国家经济状况的评价、对国家政治状况的评价、对有关农村、农民政策的评价和对社会治安的评价更高的村民,其政治信任水平也更高;在政治文化层面,政治文化水平对政治信任也有一定的显著性影响,但是标准化系数为负,表明政治文化水平得分越低,政治信任程度越高。结合前文对Y市政治文化水平的分析可知,威权型文化特征越强,政治信任也就越强。另外,通过对制度绩效和政治文化的标准化系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政治文化对政治信任的影响显著性弱于制度绩效的影响显著性。
图1 S省Y市6个乡镇村民的政治文化水平*政治文化水平得分由10个题目得分取平均值生成,得分介于1~4之间,得分越低代表威权特征越明显。在数据统计中已剔除了缺失值,即每一题选项为9的数值。
指标标准化系数人口特征 性别0.022NS 年龄0.002NS 民族-0.141** 政治面貌0.021NS制度绩效满意度 对我国经济状况的评价0.34*** 对我国政治状况的评价0.332*** 对有关农村、农民政策的评价0.245*** 对于社会治安的评价0.357*** 政治文化水平-0.132**
注:***表示P<0.001,**表示P<0.05,
*表示P<0.1,NS统计上不显著。
对S省Y市6个乡镇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村地区的政治信任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对不同层级的政府存在着“差序信任”的现象,对中央政府的信任高于对基层乡镇政府的信任。从制度绩效和政治文化两个角度分析影响政治信任的因素,发现制度绩效和政治文化都会对政治信任产生一定影响,但政治文化对政治信任的影响显著性弱于制度绩效的影响显著性。
但是,本文所研究的是一种静态的描述,没有对社会转型发展期村民动态的政治信任进行分析,也无法探究“差序信任”是否会像学界所探讨的那样会影响村民的政治参与,这些都值得进一步研究。随着农村改革与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村民的政治信任程度会对农村的建设乃至国家政治运行产生重要影响。国家和农村治理的现代化进程离不开稳定且高水平的政治信任。目前村民的政治信任较高,这是一个可喜的结果,但是也不能忽视威权政治价值观减弱给政治信任水平带来的影响。因此,要使农村地区的政治信任持续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就需要进一步从制度建设上加以完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使更多的中下层村民获得实惠,推进农村地区的政治建设,完善村民的政治参与,保障农民的政治权利,同时推进有利于农村建设和农民切身利益的公共政策。
[1] 英格尔哈特.现代化与后现代化:43个国家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变迁[M].严挺,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 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 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郭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 马得勇.政治信任及其起源:对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5).
[5] 孟天广.转型期的中国政治信任:实证测量与全貌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1-10.
[6] 上官酒瑞.从人格信任向制度信任:当代中国政治信任变迁的基本图示[J].学习与探索,2011(5).
[7] 李艳霞.何种信任与为何信任:当代中国公众政治信任现状与来源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4(2).
[8] SHI Tianjian.Cultural Values and Political Trust: A Comparis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aiwan[J].Comparative Politics, 2001(4):401-419.
[9] WANG Zhengxu,YU You.The Arrival of Critical Citizens: Decline of Political Trust and Shifting Public Priorities in China[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ociology, 2016(1):105-124.
[10] LI Lianjiang.Political Trust in Rural China[J].Modern China, 2004(2).
[11] 胡荣.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J].社会学研究,2007(3): 39-56.
[12] THOMAS P B,LYU Xiaobo.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J].The China Quarterly,2000(3):465-489.
[13] 孙昕,徐志刚,陶然.政治信任、社会资本和村民选举参与——基于全国代表性样本调查的实证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7(4):165-187.
[责任编辑:林丽芳]
Political Trust in China’s Rural Areas: Based on Empirical Study in 6 Countryside Towns of City Y, Province S
DONG Li-sheng1, SUN Shan2
(1.Postgraduate School,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2488, China; 2.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Political trust in China’s rural areas affects not only the process of rur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operation of national politics. Based on empirical study in six countryside towns in City Y, Province S, China, 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farmers display a fairly high level of political trust and there is an orderly diversity phenomenon of trust.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both institutions and culture have impact on political trust, though the cultural influence is weaker. It’s propos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s, and to implement more policies that are good for the rural areas and villagers so that the political trust of rural areas remains at a high level.
political trust; rural area; system performance; political culture
2016-08-04
中国社会科学院所级国情调研项目(20140409)
董礼胜(1955-),男,浙江鄞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 山(1993-),女,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
D0
A
1674-3199(2016)06-00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