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阴曙光 高华建
浅析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及对策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阴曙光 高华建
在我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既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也能够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要想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则必须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提升企业的自身实力。本文通过分析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意义,以及当前企业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强企业经济管理带动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措施。
企业 经济管理 产业结构 优化
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于提升我国整体的经济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强相关企业的经济管理来带动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成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企业通过加强自身的经济管理,从而推动自身效益和效率的提高,增加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最终为我国市场产业结构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从我国企业现阶段发展的特点入手,阐述加强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通过剖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其对宏观产业结构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1.1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
在过去,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少地方通过大力发展规模大、能耗高、污染大的产业作为支撑来发展地方经济,结果导致产能严重过剩,环境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近年来,我国政府着力对过热的经济进行调控,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政府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非常明确,就是要淘汰煤炭、钢铁、水泥等过剩、落后的产能,大力发展产业延展性强、产品附加值高、对环境好、能够节约资源的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战略产业。从国家对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转变的要求出发,加强企业经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是发展新兴产业的必然要求,新兴产业以高技术、高投入为特征,如果继续采用过去那种粗放式的管理,将无法适应新兴产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二是旧产业的优化需要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即使是针对钢铁水泥等行业的过剩和落后产能进行调整,也还需要保留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产能,对保留下来的这些产业,需要依靠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来实现对企业的改造,以达到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
1.2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企业的生产要素,以前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也作为一种新的要素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把新的管理学知识成果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注入到企业的管理之中,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新时代,企业的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在管理内容及方式方法上与以前有了很大区别。例如,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着眼于工作的完成,注重的是对人的管理,对于人的成长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没能充分考虑;在财务管理方面,由于时代的不同,相关的法律法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对应的财务管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在风险管理方面,由于当前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其面临的风险构成比以前也更为复杂,所以在这一方面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并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
2.1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我国企业数量众多,但是从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来看,整体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不强。不少企业没有把创新作为实现企业发展的重点,开展创新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并未在工作中深入贯彻执行。二是创新人才不够。在企业中的技术人才很多都安排在生产岗位,主要从事生产的技术保障工作,搞技术创新成为技术人才的副业,因此很多企业缺乏研发创新能力较高的人才。三是创新条件有限,不少企业存在重成果、轻过程的问题,对于创新成果表现出强烈的渴求,但对于创新所需的条件却投入不多,有的企业由于缺少经费,也有的企业出于宁愿去模仿也不愿加大自主投入的思想。从以上原因可以看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的根本原因,其实大部分可以归结到企业的经济管理上面,只有把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企业目标,实施相应的人才和制度管理,才能取得这方面的工作成效。
2.2产业层次较低
目前,从我国的产业形态上看,多数以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突出表现为双低双高,即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高、资源消耗高。有的企业无自主创新能力,生产产品只能依靠仿造,质量不高,也难以“上档次”,生产的多是被称为“山寨版”的产品;还有的企业由于生产技术能力有限,只能对产品进行粗加工,缺乏精加工的能力,长期在为国外的产品充当粗加工工序的代工工厂,赚取微薄的利润。从我国整体产业层次上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的产业层次还处于较低水平,产品竞争力不强,不少产业都面临升级换代的问题。
2.3产业结构矛盾较为突出
首先,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来看,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生产性服务业效率低下、消费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与同等程度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果与发达国家相比则差距更大,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都不高。其次,第二产业——工业“大而不强”,整个产业规模非常大,但是缺乏核心技术,产品的整体竞争能力不强,在沿海发达地区,不少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所做的实际上是为国外产品的代工工序,处于全球工业产品的价值链底端,技术创新能力差,投入严重不足,整个产业的升级面临诸多困难。最后,第一产业——农业“亟待优化”,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产品品质普遍不高,农业技术也并不发达,整个农产品的加工、包装、运输、冷藏、贮存等体系都还需要建立和完善,而且农产品的布局也不够合理,全国没有形成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格局。同时,从1952年至今,可以将我国的三大产业结构按照不同的结构类型划分为五个阶段(见表1),可以看出,我国三大产业结构亟待进一步优化。
表1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3.1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相关机制
产业结构优化需要以效率高、创造能力强、经营效果好的企业来作为支撑和推动力,而企业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按照现代企业的构建要求,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根据我国企业现状,亟待完善的有以下几方面机制:一是法人治理机制,企业必须建立完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和经营权,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二是内控机制,企业必须针对自身经营特点,建立相关的人、财、物控制制度,避免出现浪费,节约资产资源,规避相关风险。三是创新机制,企业的活力在于创新,产业结构的优化,特别是一些老产业的升级换代更是需要创新,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实现生存和发展。四是激励机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上,激励机制的建立解决的是人积极性的问题,只有对企业的各类人员进行合理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才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2加强重点产业企业的经济管理,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为了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还应该选择有代表性、有典型性的重点产业企业来加强经济管理,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例如,对于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业,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管理效能低下,农产品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都不强,也无法形成鲜明的地方布局特色,所以为了实现农业的优化发展,可以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重点企业,在给予政策扶持的同时,全面加强企业的生产运营、内控制度、经营销售、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将其培育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带动相关产业的整体发展。
3.3强化相关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来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首先必须考虑人才因素,因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产业层次的提升、产业结构矛盾的解决都要靠人才解决,而缺乏人才是目前我国企业的普遍现象。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实施:一是以现有的人才队伍为基础,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才培训,人才队伍建设不能厚此薄彼,认为通过引进人才就能解决,其实作为能够为企业做出贡献的人才更需要了解企业状况,在这一点上企业里原有的人才更有优势,同时,企业自行培养人才成本相比于引进人才更低,忠诚度往往也更高。二是人才引进,对于企业不具备培养条件的一些人才,特别是具有较高创新能力,掌握高精尖技术的高端人才,必须花大力气引进,还应妥善解决其工作和生活方面的问题,争取长期留住人才。三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于为企业做出贡献的人才,要根据贡献大小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不断激发出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持续创造价值,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采取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相关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产业企业的经济管理、强化相关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来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措施,是带动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保证。增强企业自身经济管理,是我国产业结构实现优化的必要条件。
[1] 齐兰,陈晓雨.中国经济金融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5,37(5).
[2] 张秀生,王鹏.以产业结构优化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J].经济研究参考,2015(42).
[3] 万志博.新形势下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4] 李晓虎.关于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5(30).
[5] 朱晓华,邓宝义.我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13(07).
F272
A
2096-0298(2016)11(a)-098-02
阴曙光(1996-),男,山东省肥城市人,本科,主要从事产业经济方面的研究;高华建(1995-),男,山东省泰安市人,本科,主要从事管理科学领域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