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基层服务方式的探索和创新
——浙江省数字文化讲师团实践探讨

2016-12-15 01:28:08沈丽丹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6年6期
关键词:讲师团下基层讲师

沈丽丹

(浙江图书馆浙江杭州310007)

公共文化基层服务方式的探索和创新
——浙江省数字文化讲师团实践探讨

沈丽丹

(浙江图书馆浙江杭州310007)

文章基于免费开放的大前提探讨在网络信息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尤其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基层模式。以成立于2012年的浙江省数字文化讲师团为切入点,从师资培养、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效果及基层群众反馈等方面分析和研究新型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优势,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得出新型基层服务必须符合基层群众需求,只有规模化、常态化发展,才能保持生命力的结论。

公共文化服务;基层员;讲师团

1 数字文化讲师团的缘起及概念阐释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诸方面内容。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重点在基层和农村,关键也在基层和农村。

“十一五”以来,浙江省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公共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投入大幅增加,“三下乡”活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都将公共文化服务推广到基层。近年来,浙江省年均送戏下乡达2万场次、送书200万册次、送电影30万场次、送讲座展览4 000余场次。“送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文化供给相对匮乏的局面,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但单向性的以供给为主的“送文化”服务,“人走茶凉”“水过地皮湿”的问题也很突出,可持续性较差。

浙江是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数字文化资源。在省财政支持下,我省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与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有机整合,截至2011年底,浙江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浙江省分中心)文化数字资源量已达31.7TB,视频类资源2万多部。2012年,汇聚文化经典和地方特色的影视文化空间——浙江网络图书馆影视频道开通。目前,影视频道已有8 000多部(集)6 000多小时的视频节目。2013年底,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浙江文化通上线发布,通过大屏机、手机、iPad等智能终端,为公众提供文化资讯预告和数字阅读、图书查询等公益服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量进一步增长。

“十一五”期间,我省进行了系列文化共享惠民服务的尝试:2006年,启动“数字文化乡村行”活动,每年送优秀数字文化资源进乡入村;2007年起,文化共享工程陆续走进企业、部队、体育运动基地、机关,为外来务工人员、部队官兵、体育健儿机关干部服务,助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如何做好资源推广,让更多的基层群众充分利用已有的海量数字资源,使资源服务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缩小与群众实际需求的差距。面向“十二五”,浙江图书馆积极策划,创新思路,提出了组建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讲师团”的想法。

浙江省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讲师团”就是从各市县选拔骨干组成讲师团,经过系列针对性培训,再回归市县宣讲公共数字文化,即“数字文化讲师团下基层”。成立“数字文化讲师团”,就是把原来分散的、各自开展的资源利用培训,转变为有组织、有统一形象设计、整体策划的讲师团行动[1]。笔者认为,组建浙江省数字文化讲师团,每年从基层选拔骨干进行培训,同时,以省级为节点,向市、县延展,利用日益丰富的数字文化资源,开展各类宣讲活动,手把手教会基层百姓如何利用文化、享受文化。讲师团的建立,有助于培养一批基层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保证基层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和关键。

2 数字文化讲师团及基层服务的现状

2.1 师资培养及讲师的现状

数字文化讲师团从基层选拔人员,或有技术专长,或有演讲天赋,或擅长PPT制作等,通过培训颁发讲师合格证书。讲师自身都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对新事物、新知识接受能力强。本科以上学历占97.1%,其中包含硕士学位8人。

从2012年开始到2015年,数字文化讲师团培训每年如期举行,一批批讲师经过专业化培训后走上公共文化宣讲岗位。四年时间,共培训讲师团师资90余人,同时,以省级为节点,台州、舟山、仙居等市、县也开始组建市、县级讲师团。90后已开始步入师资行列,为基层服务注入新的活力。讲师人员年龄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讲师人员年龄组成

2.2 讲师团三年基层服务情况

2.2.1 开展讲座类培训情况

2012年,数字文化讲师团成立,讲师团下基层服务随之拉开序幕。讲师们利用自身的优势,运用学到的演讲技巧在基层展开了数字文化推广的系列活动。4年来,省级讲师以宣讲形式走进乡镇、社区、学校、部队、企业等开展活动共360场次,服务22 000余人,如表1所示。

表1 讲座类培训情况

2.2.2 服务对象及需求情况

随着资源推广活动的进一步开展,资源服务对象群体的侧重点略有变化:乡镇、社区一直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主力,2014年,讲师团加强对弱势群体尤其是老年人、少儿的关注度,资源服务的效果也比

较显著。在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资源服务上,以进企业、工业园区等集体服务的方式为主开展,2012年开始,浙江图书馆协同省开发区协会共建公共电子阅览室,资源服务向外来务工人员相对聚集的工业园区推进。

在资源内容的选择上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准则。不同的服务对象,对数字资源的需求不尽相同,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电子图书、期刊、报纸为主的休闲类资源和包括影视、戏曲类的视频资源普遍受欢迎;在农村,则比较偏爱农村实用技能类视频和戏曲资源;学生则喜欢论文写作等数据库资源。

在资源受欢迎程度上,结合调研及实践发现,存在地区性资源现象,即受众普遍愿意接受本地区的资源,愿意首先了解本地的文化活动信息。如讲师阮立的一场“数字资源淘宝会”讲座,从查询杭州市特色资源库入手,就得到了余杭地区听众的欢迎;金华金磐经济开发区企业员工们就对讲师讲解如何查询金华地区文化活动预告的内容特别有兴趣,讲师许苗苗在资源推广中投其所好,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讲师团基层活动的创新

讲师团师资来源于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并在基层开枝散叶,将数字文化传遍基层,为基层群众服务。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全国文化共享工程乃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创新之举。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借鉴,只有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1)服务形式的探索。讲师团成立后,积极开展基层实地培训,不再局限于图书馆阵地,更多的是走出去,进社区、入街道,甚至在田间地头为群众讲课,场地、时间,更灵活[2]。同时,讲师下基层服务也不拘泥于传统“我说你听”的形式,更多的关注于服务对象的可接受方式,策划上立足于受众需求,在实际推广过程中采用讲授、沙龙、数字资源放映、演讲、竞赛、海报演绎等形式,从听众普遍接受的资源,关联讲解更多的资源,从而达到资源推广服务的效果。

(2)团员培养的探索。在师资培养上,尝试采用企业流行的TTT培训模式,封闭式教学,聘请专业培训师讲授演讲与表达、现场掌控、引导互动、设计开发等方面的授课技巧,通过团队对抗激发每位学员的潜能,最后通过实战演练使每位学员得到了锻炼。连续3年的TTT培训师培训模式,均受到学员的好评。同时,鼓励以省级为节点,从市到县,讲师师资成树状扩散,以此,将公共文化资源推送到乡村,为基层百姓所享有。2014年,进一步完善讲师团下基层文化宣讲激励机制,通过评优形式激励团员下基层锻炼,不断提升团员的素质能力,真正担负起浙江省数字文化传播大使的责任。

(3)培训组织的探索。讲师团最大的创新是改变了先前零散的、各自为政的培训状况。讲师团有统一形象设计,有旗帜,每位考核合格讲师授予讲师证、讲师徽章,形成一定的声势。同时,实现全省数字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整合,数字资源、课件通用,人力资源全省调配,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地方可以申请其他地区师资支援,实现互助互进。

3 思考与建议

3.1 主要问题

数字文化讲师团成立四年多来,师资力量在不断壮大,讲师们利用自身技术、资源以及贴近基层等优势走进农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不仅将优秀文化资源送到广大群众手中,而且传播了学习的理念。但是,在基层推广的实践中,也发现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

(1)成员自身的局限。讲师团的人员来自于各图书馆,人员管理上从属于各所在单位,其主要职责是完成所属单位的工作任务,在有特殊安排或闲暇之余才能从事文化宣讲,文化推广随机性比较大,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公共数字文化的常态化开展。

(2)资源需求把握不足。虽然讲师们在下基层开展公共文化宣讲之前,都对受众的需求进行了初步的调研;省馆在师资课件的制作过程中也针对不同群体进行了设定,如企业版、乡村版、机关版等,但是,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及享受的方式差别很大,就算同一个群体在不同地区对资源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故讲师团在下基层服务中对资源需求的把握还有差距。

(3)基层服务缺乏系统性。从每年对讲师基层服务情况的统计看,各地区公共文化宣传力度差距较大。如嘉兴地区由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牵头,每年会制订基层资源推广服务计划;其余大部分地区讲师的资源推广服务都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还不能形成对区域的完全覆盖。

3.2 下一步基层服务建议

(1)激励机制常规化。为更好地完成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推广任务,在原来每一场活动给予奖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制订激励机制。从下基层开展服务活动的次数、覆盖人群范围以及基层反馈等方面分别通过对讲师个人和所属地区进行评优等措施,将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推广作为日常任务指标列入讲师在本馆的考核,将基层文化传播变成每位讲师的本职工作之一。

(2)数字资源多样化。公共图书馆要利用自身资源、人才优势,通过不同技术手段,开发、整合优秀数字文化资源,不断适应基层群众文化需求。首先在资源建设上,要贴地气,从实际需求出发。文化部雒树刚部长近期开展调研时指出,要将文化资源建设的内容与老百姓的文化需求相对接,提高“用户意识”,运用“用户思维”,从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出发,提供更多差别化、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文化资源;在资源组织上,要善于分类整合,开展区别服务。把我们拥有的海量数字资源进行归类整理,形成“菜单”,在基层提供菜单式服务,让老百姓点单。

(3)服务机制长效化。公共数字文化要在基层扎根,要保持生命力。一是人才培养保障。由浙江图书馆牵头,完善师资人才库,在保证师资队伍壮大的同时,建立师资继续教育机制。“学以致用”、“教学相长”,达到讲师自身能力在“学教”中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二是政策支持,从制度、物力、财力上给予保障。制定讲师调配制度,从各方面保障基层文化服务开展。三是统一行动,制造影响。全省统一策划规模性的下基层服务活动,如数字文化讲师团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村文化礼堂等,营造全省公共数字文化宣传声势,推进数字文化讲师团下基层服务活动的规模化、常态化。

4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面对众多的文化产品,如何选择,公共数字文化如何展开服务,尤其是在基层,如何让老百姓共享文化建设的成果,政府及各公益性单位进行了各种尝试,以各种方式开展基层文化服务。近年来,浙江省各级公共图书馆一直在积极探索公共文化尤其是数字文化服务基层的方式,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数字文化下乡、开通浙江网络图书馆等。数字文化讲师团的成立,是全省公共图书馆人员、资源、技术优化融合的又一成果,它将公共文化服务的推广从图书馆阵地进一步延伸到了基层农村。讲师团的资源推广,是以引导方式开展的主动服务,经过四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基层的服务内容、方式以及资源整合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公共文化尤其是公共数字文化基层服务的探索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1]詹利华.吴越大地上飘扬的“数字文化讲师团”旗帜[C]//于群,李宏,张彦博.文化共享十年路:共创·共建·共享——优秀服务案例选编,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34.

[2]岳慧艳.浙江“数字文化讲师团”——走出去到基层[EB/OL].[2016-06-01].http://wmdg.sun0769.com/whhm_pd/yw_whhm/ 201211/t20121102_916672.shtml.

Exploration into and lnnovation of Grassroots-leve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Discussion on Practices of the Zhejiang Provincial Digital Culture Lecturers Mission

This essay,on the premise of free and open services,discusses grassroots-leve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in particular digit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in the age of internet.It takes the Zhejiang Provincial Digital Culture Lecturers Mission which established in 2012 for example,analyzes the teacher training,service contents,service manner,service effectiveness and feedback of grassroots-level people,and studies advantages of new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manners as well as improvements that need to make.The essay concludes that new grassroots-level services must meet general people′s needs,and be provided scale and regularly so that they can last long.

public culture service;grassroots-level;lecturer mission

G259.24

A

沈丽丹(1981—),女,浙江图书馆馆员。

2016-09-19

猜你喜欢
讲师团下基层讲师
荥阳市举行“家庭教育讲师团”启动仪式
河北省党委讲师团系统理论宣讲大赛决赛在邯郸举行
经济论坛(2022年8期)2022-08-22 05:49:08
“万名文艺家下基层”走进弋阳
心声歌刊(2021年3期)2021-12-02 10:45:57
金牌讲师在哪里
趣味(语文)(2021年4期)2021-08-05 07:52:10
健全党建引领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5:12
坚持图像的科学 深入解读ISF讲师Joel Silver
数学小讲师
小学生导刊(2018年1期)2018-03-15 08:02:42
工会干部要——“站起来敢讲、坐下来能写、下基层会抓”
工会信息(2016年1期)2016-04-16 02:38:38
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
中国火炬(2014年5期)2014-07-24 14:15:44
疾控党员讲师团制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