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南
学校体育是教育方针的组成部门,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因此体育特长生成了学校不可忽略的群体,如何有效管理好体育特长生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作为体育特长生,他们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普通学生相比,有一技之长,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比赛,为学校争得各项荣誉。平常除完成学习任务外还需参加课余专业训练,比普通学生要付出得多。但是,为什么在学校里他们却是让老师、同学们很头痛的群体。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育特长生普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自我约束力差,经常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如上课爱迟到、早退、睡觉、不认真听讲,搞小动作如听音乐、看小说、用手机上网打游戏等,常常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2.普遍文化成绩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意志力较差。多数的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学习在班级、年级排列倒数,加之高考分数要求低,造成多数学生对自己要求不高。
3.自尊心强,对抗性也强。大多数孩子 一方面他们想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另一方面由于自尊心作祟,常常把老师的教育当成对自己的歧视和偏见,并与老师相对抗,造成犯了错但改正难度大,反反复复。常常让老师们觉得无计可施,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了。
在我看来,体育特长生形成这一特点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日常学习生活中教育管理方法不科学。一是家长没有有效的办法约束子女,造成家庭教育不足或失效。二是学校对体育生的教育管理没有实效。如班主任、文化科老师、专业训练老师在监督管理上缺乏配合,在教育手段方法上不够科学,常常是各管各。有的班主任老师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班上的体育特长生的教练是谁?电话号码是多少?完全的不沟通、配合势必影响教育管理的效果。
其次体育特长生在很多时候得不到老师、同学的认可,因为在老师、同学的眼里,他们等同于差生、调皮生。究其原因,这不完全责怪老师、同学们的偏见,是恶性循环的结果。其实体育特长生也不乏有优秀学生,他们不仅学习好、纪律好、待人彬彬有礼、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但这仅仅是少数,多数体育特长生表现得就不尽如意了。这还得从他们自身专业特点来说,长期的专业训练让他们淡化文化课,主要精力都放在训练上,并且多数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文化基础薄弱会对他们升学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加之自我约束力差,文化基础差,虽然很希望学习有进步,但又没信心和决心从头开始,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不敢问老师,每每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往往抱着“到时再说”、“反正做不起”的心态,结果文化课越欠越多,最后无力挽回,想学也没有办法了。
结合体育特长生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我认为要管理好这部分学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力求通过“科学方法,有效措施”的教育达到“良性循环、人人进步 ”的教育管理目标。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从日常管理抓起,严格管理,把学校的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发现违纪现象班主任应该及时制止、批评,引导他们改正,而且要避免执行力度软、不到位。因为体育特长生很擅长抓住老师管理上的漏洞,一旦侥幸逃脱,那将会助长其气焰,以致错误反复犯,批评教育后又反复改,逐渐形成累教不改。此外班主任还要通过种种途径,了解他们在其它时间的表现,如上课表现、遵守纪律的表现、回到宿舍表现等,对改正缺点、有进步的学生多以表扬,使他们获得持续进步的动力。
2.与体育特长生的教练多加强联系。这些孩子在教练面前表现得很听话、很懂事,一旦违反纪律,他们的教练往往会感到很惊讶,不相信平日眼中的“乖”学生会违反纪律。其实,只要班主任和教练通力配合,双管齐下,从体育特长生刚进校门就开始引导他们,对违纪现象严惩不贷,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教育方法要讲究策略,对一些人该软的要软对一些人该硬的要硬;对同一人而言,处理不同违纪现象方法也要有软有硬,只要让他们改正错误并不再重犯就行。对违纪严重、态度恶劣、顽固不化、对抗到底必然为学校所不容,该清除的就必须清除,以达到教育其他学生的目的也是可取的。
3.对体育特长生要多认可、肯定,不要刻意制造他们与众不同的氛围。体育生有一个普遍心理:一方面,要求老师把自己与其他学生同等对待,如编排座位;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想搞特殊,如不参加集体集会,不做清洁,不做操等。这种自我矛盾的心理也促使他们不断地与老师做斗争,往往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这时班主任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并充分利用他们这种心理加以引导,使他们走上正确、进步的方向。学习上可采取多鼓励、表扬、帮助等方式,结合当前体育高考政策、文化分数走势及分析目前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使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和动力,从而树立学习信心。
以上几点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体育特长生虽然是特殊群体,但他们到底是学生,是孩子。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他们多一些关爱,寻求出更适合管理他们的方法,我相信这些孩子也能成才,也会成为国家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