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记忆的相关理论

2016-12-14 09:08王慧慧吴丹李可张胜男
东方教育 2016年4期

王慧慧++吴丹++李可++张胜男

摘要:错误记忆是二十世纪中期才发展起来的研究课题,是指个体在记忆中错误地把未曾发生过的事件当作发生过,或者对事件的记忆与事件本身产生明显差异。对错误记忆的研究主要采用DRM研究范式,分为学习—干扰—再认/自由回忆三个阶段。在错误记忆的研究中,内隐激活反应理论、模糊痕迹理论以及来源监控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错误记忆;DRM范式;内隐激活反应理论;模糊痕迹理论;来源监控理论

引言

记忆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二十世纪中期研究者逐渐揭开了个体记忆过程的奥秘,而伴随记忆准确性了研究,随之发现个体的错误记忆也有一定规律。1959年Deese的实验首次提出了错误记忆(False memory)的概念。1995年Roediger和McDermott在Deese的研究上,进一步完善了错误记忆的研究范式,并以三位研究者的名字命名为DRM范式。在众多错误记忆的研究中,主要的理论解释为内隐激活反应理论、模糊痕迹理论和来源监控理论。

一、错误记忆的概念

错误记忆(false memory),又被称之为记忆幻觉(memory illusion),指个体在记忆中错误地把未曾发生过的事件当作发生过,或者对事件的记忆与事件本身产生明显差异(Roediger & McDermott,1995)。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人们对发生过的事情出现记忆偏差;二、人们认为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已经发生导致记忆错觉。

二、错误记忆研究的DRM范式

1995年,Roediger和McDermott发展了Deese的研究,对Deese的研究范式进行了扩展,扩展后的范式被命名为Deese-Roediger-McDermott范式(简称DRM范式)。DRM范式是错误记忆的经典范式。

经典的DRM范式分为“学习——干扰——再认/自由回忆”三个阶段。学习阶段让被试学习一系列具有语义关联的词表;然后进行干扰任务;而在再认或自由回忆阶段,要求被试对所学词语进行回忆,或者对部分学过词语、未学习过词语以及与已学词语具有语义强关联的词(即关键诱词)进行再认。因变量为被试对学过词语的正确再认率、对关键诱词和未学过词语的虚报率。且关键诱词的虚报率高于未学过词语的虚报率,证实了错误记忆的存在。

三、错误记忆的相关理论

在错误记忆的研究中,主要有内隐激活反应理论、模糊痕迹理论和来源监控理论三个相关理论。

(一)内隐激活反应理论

内隐激活反应理论(Implicit Activation Response theory,IAR)是1965年由Underwood提出的。他指出,人在学习具有语义关联的DRM词表时,均会产生同一个内隐反应(implicit response)。例如,当学习包含苹果、橘子、香蕉等某个类别中一些样例的词表时,所有这些样例均会产生同一个内隐反应(即水果),即该词表中项目的关联性产生了错误记忆。

Undewrood用表征反应(repres- entational response,RR)和内隐联想反应(implicit associative response,IAR)对错误记忆的产生机制进行解释。表征反应,是对词表项目自身的知觉反应;内隐联想反应,是对表征反应所生成的反应,对表征反应生成的反应与学过的项目存在语义的关联,而且这种关联是最高的。如果被试不能区别内隐联想反应和表征反应,认为没学过的项目是以前学过的,错误记忆现象就产生了。

(二)模糊痕迹理论

模糊痕迹理论(Fuzzy-Tuace Theory,FTT)是由Brainder和Reyna(1995)提出的。它与内隐激活反应假设理论的区别是,内隐激活反应假设理论认为学习项目与未学过的关键诱饵词呈现相同表征,而模糊痕迹理论则认为学习项目与关键诱饵呈现不同的表征,并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错误记忆的产生机制。

该理论认为个体存在两个独立的表征系统,它们对同一事件进行不同表征的独立储存,其中一个对目标事物的外部形式及具体特征原样进行表征存储——即字面痕迹表征,而另一个对目标事物的内部意义和模式,以及与其他信息的关系表征进行存储——即要义痕迹表征。

在DRM范式中,字面痕迹表征是与学习阶段呈现给被试的单个词条相对应的记忆痕迹,即对单个词条记忆的准确性;而要义痕迹表征则是用于区分词表的大致语义内容,即对关键诱词的再认区分。如果个体依据要以痕迹表征为主,不能判断词单的出现的准确性,而以模糊的语义进行判断,错误记忆就容易发生。

(三)来源监控理论

来源监控理论(Source monitoring frame work)由Jonhson、Hashtroudi和Lindsay在1993年提出,他们认为个体的各种复杂记忆均受到所记忆事件本体的各种特征的影响,这些特征来源于个体记忆过程的各种通道的知觉或想象,包括了感知觉信息(如颜色、大小、味道),时间信息,空间位置,情感信息,语义信息,相关认知操作(如想象,计算等)的记录等等。将如此多的信息组合起来,便形成了不同记忆之间的区别,亦即产生了每种记忆所具有的独特情景。长此以往的积累使个体获得判断那些记忆来源的依据。

通常把这些信息的细节称之为源(source),或记忆源(source memory)。当个体回忆起一些事件时,若其同时回忆起具体的感知觉信息,或空间位置特征等,个体便倾向于判断事件真实发生过;相反,没有具体的感知觉信息或者事件具体特征,而是较多的思维操作信息时,个体更倾向于判断为事件没有发生过。当个体混淆了事件信息,即混淆了记忆源时,就会产生错误记忆;如弄错了曾发生事件的时间、地点。同时,个体对事件的认知操作也会影响错误记忆的发生,如个体不断想象某件没发生过的事情,随时间的增加,想象次数的积累,其判断事件实际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即出现错误的记忆。

总体上,个体通过记忆源对记忆是否真实存在,何时何地存在等进行监控和判别。记忆信息具有不同的分化程度,越高分化的记忆信息越能够更为个体所确信地回忆,但是相对分化低的信息而言,激活和调用的速度较慢。记忆源判别过程还会提取额外信息,并推理额外信息与记忆源之间的关系,而这一过程则受到了情境的影响。

四、结论

1、内隐激活反应理论认为错误记忆是由个体对词单记忆的内隐激活引起语义关联,对没有出现的单词产生错误记忆。

2、模糊痕迹理论认为个体在记忆过程中存在两类表征系统,要以痕迹的表征使个体对词单的记忆不够精确,在熟悉性的前提下产生错误记忆。

3、来源监控理论认为当个体对记忆源的监控出现差错时就容易产生错误记忆。随时间的增加,记忆源信息的模糊和多次认知操作也是导致错误记忆产生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周楚,杨治良.错误记忆研究范式评介[J].心理科学,2004(4):909-912.

[2]李宏英,隋光远.错误记忆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03):512-514.

[3]郝兴昌.DRM范式下的儿童错误记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4]窦刚,胡娟,郭秀艳.儿童错误记忆研究的新进展:错误记忆中的发展性逆转.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