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娟娟
【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学生能运用地转偏向力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雨伞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观察伞面上的水流情况,使学生能通过事实理解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及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从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精神。
【重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难点: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课前准备】准备一把伞,其中一面贴上白纸;粉色的颜料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2分钟)
情境导入: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家里水池里的水是怎样向下运动的?直着向下还是旋转着向下?天气预报的卫星云图上我们看到的台风是怎样运动的?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一方面提醒学生要注意留心观察身边的一些自然现象,另一方面通过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实验探究1】下面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地理实验。需要一个同学帮忙,哪位同学愿意?
(老师撑开雨伞,拿起装满颜料水的杯子,学生顿时好奇起来,相当一部分学生挣大眼睛看着老师。)
师:现在请这位同学蹲着,伞杆与伞面的交接点表示北极点,用雨伞为同学们演示一下地球自转的方向。其他同学判断正确与否。
生:自西向东。
师:若从北极上空看,呈什么时针方向运动。
生:逆时针。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演示自转方向,从说到做的过程转换。同时巩固了对地球自转方向的掌握。
师:现在我往静止的雨伞上滴颜料水,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水流的方向,并说出水流的方向,标注出移动轨迹1。
生1:就这样直接往下流(边说边用手比划着)。
生2:没有什么奇怪的啊!
(设计以图)先模拟“地球”静止时的水流运动情况,做好铺垫,由易到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师:现在请同学较快匀速地以自西向东方向转动雨伞,老师往雨伞同样的位置滴颜料水,请其他同学仔细比较雨伞上水流的流向和雨伞静止时的水流的方向有什么不同?标注出移动轨迹2。
生1:往一侧偏过去了。
生2:往左偏。
生3:哪有啊?是往右偏的。(学生开始有点争论)
师:假如我们以水流前进的方向为前方,那么会是往哪边偏了呢?
生:往右边偏。
师:水流的方向怎么会往右偏了呢?是水流的方向偏了呢?还是雨伞的转动,导致水流看上去发生了偏向呢?
生:是雨伞的转动导致水流上看去往右偏。
(设计意图)模拟“地球”不断自转中的水流情况,并让学生对比分析两种情况的水流方向,同时描述两者之区别,真正理解水流方向发生偏转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突出了这个实验的关键。通过学生观察、描述水流偏转的方向,在答案的冲突中让学生真正理解偏转规律的前提是面向物体运动方向。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思考,并与“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雨伞转动之后对水流方向的影响。
师:假如现在水流的方向变成了北半球河流里的水流,雨伞变成了自转中的地球,从地球上看水流方向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生:一样的,往右偏。
(设计意图)从“实验”到现实的转换,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实验”来获得地理知识。
师:如果从南极上空看会怎么样呢?
生:往右偏,往左偏。(学生意见仍然有分歧)
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南半球的情况,看谁的观点正确。
生:模拟演示地球自转,在同样的位置滴颜料水,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水流的方向,并说出水流的方向,标注出移动轨迹3。
师:由于地球自转导致水平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地球上看,发生了偏转。法国科学家科里奥利在19世纪就发现并描述了这种现象。我们假想地球自转产生了一个力导致了这种现象,把这个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它的性质:只作用于水平运动的物体,并垂直于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北半球指向右侧,在南半球指向左侧,赤道上不受它的影响。这个力实际上不存在,我们只是用它来形象地描述地球自转导致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的现象。赤道上的情况请同学们课下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一下规律。教师板书: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地转偏向力
师:像流水这样在地球上做水平运动的物体,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生:例举不同的答案。
师:有大气水平运动——风、火车、汽车等。
师:现在我们用图示来描述一下地球自转导致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请同学们用虚线来表示物体水平运动的趋向,用实线来表示受地球自转偏向力作用后的实际运动方向,分别描述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偏向情况。
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子上画图。(老师走到学生之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指导部分学生,然后在黑板上画出正确答案。)
师:长江自西向东流入东海,在入海口附近,水流的偏向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用图来描述。
生:往右偏。
师:水流偏向右,对河岸将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学生陷入思考,一些学生猜测答案。)
师:河流右侧的水流速度快,将冲刷南边的河岸,使得河岸被侵蚀,往后退缩。而北岸呢,水流流速较慢,泥沙将容易沉积,河岸不断地往前伸。请同学们结合图册来看看长江三角洲的发育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向产生的影响。让学生学会用地理原理解释地理现象。
【实验应用】
请同学们说出由北向南入海的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水流的偏向?由西往东入海的赞比西河入海口水流的偏向?
(设计意图)针对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不同状况,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大气运动等知识打下基础。
【实验小结】
通过实验模拟,我们发现了水平运动的物体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偏向,在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我们假想地球自转产生了一个力——地转偏向力导致了这种现象,它只作用于水平运动的物体,并垂直于物体运动的方向。
【教学反思】该教学设计的的核心部分“实验探究”紧紧围绕“探究”分步骤逐步展开,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模拟演示”,通过假设地球静止和真实模拟地球运动两种状况下来对比观察做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这样使实验变量由少到多,实验难度由易到难,符合学生认知要求;第二、“现象分析”,教师利用问题铺路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得出“实验结果”,有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效果较好;第三、“回归现实”,较好体现了模拟实验的目的,并使学生进行思维空间的切换;第四、“知识迁移”,教师通过学生举例“偏转”现象和解释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而产生的影响,培养了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偏转”现象的产生有一个直观的理解,并能学以致用,达成了预定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做”中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动手能力。
2015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高中地理教学模拟实验的行动研究》 JCJYC1512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