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林林
摘要: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总会有那么一些孩子让人费心费力。与其他优秀学生相比,那一群孩子更需要班主任的细心呵护、精心培育、关怀体贴、理解尊重、淳淳诱导……
关键词:后进生;心理疏导艺术
如果说青少年是含苞欲放的蓓蕾,是祖国的花朵,那么后进生很可能就是那些迟迟不肯开放的花苞,培育方法不当可能就会提早凋谢。与其他优秀学生相比,后进生更需要班主任的细心呵护、精心培育、关怀体贴、理解尊重、淳淳诱导……法国十八世纪唯物论者爱尔维修说过:“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从称赞与真诚的欣赏开始
日常生活中,在我们听到对我们的优点的称赞以后,再听不愉快的话总要比较的容易,这正如理发师在替人修面之前,总是先涂肥皂。因此,教育学生改正错误或不让学生不引起反感的有效方法是用称赞与真诚的欣赏开始。
在一次作文练习中,有一位学生内容写得很好,但书写潦草,我在其作文本上批阅:这篇作文本来应该得满分,就是书写太潦草了。事后还找他专门谈了书写的重要性,作文讲评时,我把他的作文在班上念了,并评价他的文章写得很有水平。后来,这位同学开始注意书写习惯了。
二、亲其师则会信其道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爱学生不是抽象的、虚幻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渗透在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平时,班主任应细心观察他们,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在各方面帮助他们,使他们逐步消除对学习的恐惧和与老师、同学之间的隔阂,激发他们进行自我竞争的动机。为了更好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也尝试过一些方法。例如,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呆在一起,谈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电脑、体育、游戏等等。听一听他们的想法、要求、希望以及内心的“小秘密”。下课后,我不急于回办公室,走到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一些生活学习动态,或随意地告诉他,这次发型剪得很精神,不错。又或者告诉她,好像最近学习状态上来了,继续坚持哦诸如此类的话语。“亲其师”就会“信其道”,他们会感到教师是爱他们的,真心帮助他的,是为了他好,自己不能让教师失望。一旦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自然会认真完成教师提出的各项要求。
三、反复抓,抓反复,用爱心熔化坚冰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人的灵魂呢?对于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反复或倒退,班主任教师既要看到后进生的进步,也要正确看待后进生的反复现象,不断给他们敲响警钟,不断鼓舞他们进行自我竞争、自我挑战,在反反复复的过程之中把后进生引上前进之路。
四、创设条件,享受成功的欢乐
目前在各种奖励中,“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只有少数表现突出、学习成绩优异的尖子生受此殊荣,一般的后进生只能“望奖兴叹”。如何奖励后进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呢?在实际工作中,我有意识地设立多种单项奖,故意降低一些项目的标准,使得这些后进生也有争取奖励的机会,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产生跃跃欲试的愿望。同时,我还有目的地发扬后进生的特长和“闪光点”,树立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自觉地克服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朝着好的方向转化,逐渐使“闪光点”变成“闪光面”,使后进生赶上来甚至变成优秀生。例如,听写全对的同学,尤其是基础差又肯努力的后进生,有时要表扬的多达二三十人,教师应该不厌其烦的念出每个人的名字。因为对你来说是人数众多,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他自己个人。实践证明:针对后进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心态特点,多方位、多渠道地创设条件,形成良好的成长氛围,给他们众多的表现机会,使他们自身潜在的才能得到发挥
五、给学生留些面子
保留学生的面子非常重要,而我们却很少考虑这个问题。在众人面前指责学生,不考虑是否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其实,只要多考虑几分钟,讲几句关心的话,为学生设身处地想一下,就可以缓和许多不愉快的 局面。对于在学习、生活、纪律、行为习惯各个方面稍微要落后一些的学生来讲,面子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和他们交流中,对他们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直接说:“你错了”。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可以用眼神、音调或是手势来指责学生的错误。
当然,除以上几点外,班主任还应为人师表,让后进生以自己为楷模,“其身正,不令而 行,其身不正,所令不从”,古人的教诲是不能忘记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生的心里,班主任既是敬爱的师长,又是最能了解和信任他们的朋友,也是最能体贴和爱护他们的母亲。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班主任更要充当好这三种角色:良师、益友和慈母。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朵花都展开美丽的花瓣,每一轮朝阳都发出灿烂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李镇西 《做最好的班主任》文化艺术出版社
[2]张仁贤 《零距离接触: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解读》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