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素养融合的困境和路径分析

2016-12-14 14:50刘盛坤
东方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技能精神

刘盛坤

一、引言

十八后,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正由劳动密集型向高技能、知识密集型转变。在我国过去对技能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的大背景下,对高等技能人才的需要求越来越紧迫。高等职业教育有开发市场所需技能人才职能,能填补市场的空白,也是高职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体现。

技能是指技术、能力,指撑握并能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技能培养就是培育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而任何一门专业的技能,绝对不是单一的,都是一门组合的构成。可以根据岗位的需要,分为核心技能和非核心技能。在高职教育在国家重视下,投入较大,比如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础建设等硬件方面都有很大提升,同时也引进大量优秀师资,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核心技能,比如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的实践,甚至有部分高职院校引进企业锻炼学生的核心技能。

然而,一些毕业生出现了就业功利化、不守诚信、诚信意识淡薄,工作拈轻怕重、不停的跳槽等现象。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增加了企业招聘成本,而且也影响了自身的发展,使自身的职业规划成为一张废纸。这些行为都是缺乏职业精神的表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竞争越来越激烈。整个社会对毕业生的职业精神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技能,更要培训学生的职业精神。要把职业精神提高到职业技能同等重要位置,因为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融合才能使学生立足于企业和社会。责任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等职业精神的突出,能力也会有较大的发挥。反之,如果学生只能满足企业技能要求,缺乏责任意识,甚至不负责,工作中出现错误的理念,这样的观念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不诚信的行为。为此教育部在去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了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

因此系统的研究高等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高度相融合,不仅有较大的学术价值,也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两者之间关系的了解,推动两者协调发展。这种了解可以减少实践程面的曲折和反复。

(二)在职业精神教育相对滞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该问题有利于推动我国高职院校职业精神教育的进程,促使学生更能够适应企业和社会。

二、文献综述

一部分学者主要沿着突出发展职业技能培养展开。张健(2007)以多种学科为视角,提出要狠抓主导核心技能培养,要确保技能培的训练充分。余波和覃业梅(2009)立足于独立院校计算机专业面临的就业压力,提出独立院校人才培养中要注意职业技能的培养。王娟玲和李荣荣(2008)以道路桥梁专业为例,要培养实用人才,职业技能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张玉伟和姚红玲(2013)以工学结合,项目教学为视角,以高职多媒体专业为案例,可以用工作室的方式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体现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在职业精神方面,一部分学者发现,高职学生中存在职业理想不够明确,职业认知不清晰,职业态度不够端正等问题(王宇苓,2009)。刘彦斌(2006)认为培养学生职业精神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主要任务,职业精神是学生从事职业的根基。严楠(2009)认为激烈竞争的今天,高职学生的就业不容乐观,职业精神教育显得十分重要。杨静(2015)认为职业教育必须重视职业精神的培养,否则不能适应激烈的竞争。

同时,也有一部分学者把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培养相结合。黄红英(2010)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强调了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结合,才能培养合格的人才,要把职业精神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综上所述,一部分学者支持高职教育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职业技能教育彰显高职的特色。在面临就业市场不容乐观的今天,一部分学者强调职业精神的重要性。较少的学者把两者相结合,并且没有两者相整合的方法和途径,没有突出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精神的培养,更没有涉及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

三、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大学生“扩招”以来,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的人数激增,这其中也包括高职大学生。随着这些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适应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学生新的知识,适应企业文化。然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不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一些大学生,特别是才走向就业市场的学生,只具备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新陈代谢的速度较快,如果不具备继续学生新知识的能力,将无法适应未来的工作。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将会面临失业风险。因此,要加强自身的学习。

(二)不具备实践能力。不具备实践能力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不具备实践的准备,比如知识的储备。二是丧失实践的勇气,担心失败,不自信。

(三)不具备抗压能力。任何一个工作都会面临压力,特别是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不能够合理处理压力,更不能把压力变成动力,从而离开现在的工作岗位,失去上升的机会。

(四)不具备设立工作目标,按计划执行的素养。一些学生在工作中,没有任何计划和目标,导致工作中盲目、盲从,不能够把工作做到位。另一些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尽管在工作中有计划和目标,但是由于自身的懒惰不能够坚持计划,最终导致一无所获。

(五)不遵守职场中的一些基本规定。在了保证工作秩序的进行,必须遵守一些基本的规定。比如守时等。如果违背这些规定,高职大学生将不能够适应职场,将会迅速被动的离开岗位。

(六)不具备其他的职业素养。

面对以上问题,高职大学生,特别是才参加工作的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除认真领会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还要坚持学习,善于自学,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才助于自身的发展,从而服务社会。

二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勇于面对激烈的工作岗位,不能畏缩。如果出现退缩,会影响自信心,容易出现恶性循环。

三是面对工作中出现的较大的压力,很多学生不会处理,不能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压力,而是选择逃避,甚至极个别学生选择用自杀的方式去解决压力。面对压力,要善于处理压力,并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找解决压力的方法,从而问题得到解决。如果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有乐观的心态,有利于下一个问题的解决。

四是对待职场,一定有目标,要有职业规划。完成职业规划后,最重要的执行这个规划,不能半途而废。如果职业规划出现了偏差,要及时的修正,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可行的职业规划。

五是在职场中,遵守基本的职场规则,比如守时、礼仪和保密商业信息等,这贯穿职业生涯的始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果违背这些基本规则,会对职业的发展有致命的影响。因此,遵守基本的职场规则是大学生在职业生涯的起点。

六是在完善职业素养过程中,要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要善长自身专业知识,更要从我国传统文化方面吸收相关精髓,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余波,覃业梅.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20):35-37.

[2]王娟玲,李荣荣.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模式改革探索[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0(3):58-60.

[3]张玉伟,姚红玲.多媒体专业 “工作室” 模式下的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12-14.

[4]王宇苓.关于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1):46-48.

[5]刘彦斌.培育学生职业精神与建设高职校园文化[J].改革与战略,2006(6):183-184.

[6]严楠.论高职生职业精神及其培养的必要性[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3):4-5.

[7]杨静.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现状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3):21-24.

[8]黄红英.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J].职业教育研究,2010(2):60-62.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技能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