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根据新课改理念,认为当前形势下中职《电器及PLC控制技术》课程的传统教学法已难以适应该课程的发展需要,必须进行改革。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实验实训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校企合作中巩固学生的安装、检测及维护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中职;《电器及PLC控制技术》课程;改革策略
《电器及PLC控制技术》这门课程是自动化、电气工程专业、模具机械制造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十分强的专业课程,在各个生产领域、科研领域、以及其他领域都获得了极为广泛的运用。这门课程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切实掌握一门十分具有实用价值的技术,以此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工程设计领域的设计意识,最终提高学生的职业操作技能。近年来我国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发展尤为迅猛,教学内容也不断增加,这就让传统教学方式难以适应新课改下《电器及PLC控制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笔者认为当前形势下中职《电器及PLC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教学是检验理论学习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更是和中职学生日后的就业密不可分,所以践行新课标中提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用PLC控制电气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时,把各种元器件带入课堂,让学生进行拆卸、组装、观察组成部分,思考并讲析工作原理,用万用表进行实战测量,给学生以直观的体验,这样对原理的理解更加容易,记忆更加深刻; 以往学生在学习PLC的基本指令时,学习内容枯燥难于理解,学生上课几分钟注意力就会分散,实际编程时还要重新学起,所以教师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法,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编程融为一体,理论学习了编程方法后,紧跟实训编程练习。实训时每两个同学一组,进行编程、运行、调试,如果写错、删除或改变了一步程序会有什么后果,从而体会每条程序的作用。学生亲自尝试和体会,就更易于掌握20条基本指令的使用方法。在学习典型题目的编写时,学生提前预习,课前讨论编程方法,每人编写一份程序,课程中将程序输入PLC进行验证与调试,自我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办法,教师给予指导,运行结果时组与组之间进行互相评价,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角。如此手脑并用的学习,实现了学生的劳逸结合,发挥了职教学生善于动手的优势,使其专心投入体悟活动。有时程序运行错误,要经过组内成员甚至师生之间互相讨论分析,运行调试几次才能被发现和排除,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学习成就感,真正发挥学生主人翁的学习精神,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加强实验实训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社会上有些企业对外培训“电器控制与PLC技术”课程,他们认为理论和实验实践的课时安排比例以2:8为佳,实践是其学员接受培训的主要模式。我们认为这样的安排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样的课
时比例得益于他们所招收的学员有一定的基础。中职学校可以尝试以6:4甚至5:5的比例安排教学。
当然,加强实验、实践环节,就要做好实验室建设。就目前而言,实验作为基本技能训练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多还是流于对原理、公式的验证,内容单一、与生产实际结合不紧,体现新技术、新工艺,贴近实际需要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之又少。PLC实验,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投资,在实验室建立若干套流水线,模拟现场生产线流程,让学生直观理解现场,通过自己编制的PLC程序让流水线动起来。这与按部就班地几节理论课告诉他如何通信,什么是I/O,什么是接口,如何设置参数,如何模拟调试等等进行比较,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同时,课本上没有,可工程上又是很必要的知识如传感器等又给了学生很好的补充。最重要的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必将涉及机械、电器的很多知识以及控制的方方面面,利于学生综合知识的整合。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变成从做、从设计开始的综合性实验,就完成了所谓的学中做、做中学。学生的技能、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就确确实实地得到提高。
三、在校企合作中巩固学生的安装、检测及维护能力
中职学校的主要教学目标便是为市场培养一大批工作于第一线的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实现校企合作之后,能够更加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借助于校企合作,能够帮助学校获得更多的企业援助,例如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能够更加直接地获得市场前沿的发展动态、能够更加有效地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能够推动市场化理念更快地贯彻到教学体系当中,最终推动中职学校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改革措施。在考核评价方面,学校和企业能够协商确定适当的培养目标、教学规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成绩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在教学管理方面,学校应该强化自身的教学管理,同时联合企业共同构建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调整教学管理重点;在教育原则方面,必须要坚持将满足市场需求作为教育改革的原则,将坚持市场经济规律作为学校教育的原则,坚持遵守合作互动原则、目标一致原则、开放性原则以及市场导向原则。这样在校企合作中就能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安装、检测及维护能力。
四、结束语
在新课改时代的今天,中职《电器及PLC控制技术》的专业教师如能在教学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新课改理念为导向,参考 上述建议制定切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电器及PLC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李久运(1963-),湖南衡阳常宁,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职电子电器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训教学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魏晓.PLC控制技术在煤矿电气控制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5(15)
[2]杨帆.“PLC控制技术”课程改革与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15(10)
[3]张俊杰,郭红燕,周长玺.PLC控制技术在古汉山矿洗煤厂的应用[J].中州煤炭.2015(07)
成长·读写月刊2016年11期